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穴位注射葛根素对布比卡因中毒大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于妍
王春爱
+4 位作者
秦晓宇
李玉兰
梁曦
温晓辉
刘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80-2285,共6页
背景布比卡因是临床中广泛使用的麻醉药物,但其具有心脏毒性,目前尚没有安全有效的解毒方法。本课题组前期实验结果显示穴位处理用于治疗布比卡因所引起的心脏毒性有一定作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葛...
背景布比卡因是临床中广泛使用的麻醉药物,但其具有心脏毒性,目前尚没有安全有效的解毒方法。本课题组前期实验结果显示穴位处理用于治疗布比卡因所引起的心脏毒性有一定作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葛根素对布比卡因中毒大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时间为2019年1—12月,选取6月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40只,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C组)、模型组(B组)、治疗组(T组)、预防组(P组),每组10只。P组: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入0.1 ml的葛根素注射液。5 min后,开始建立布比卡因中毒模型(C组除外),建模具体方法为经股静脉2 min内静脉滴注0.5%布比卡因10 mg/kg。C组不建模,于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入0.1 ml 0.9%氯化钠溶液。B组:建模成功后即刻取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入0.1 ml 0.9%氯化钠溶液。T组:建模成功后即刻取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入0.1 ml葛根素注射液。C组在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的第8分钟,B组、T组、P组分别在静脉滴注利多卡因的第8分钟处死大鼠,提取所有大鼠左室心肌,分离心肌细胞线粒体。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Flameng评分法评价线粒体半定量结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心肌线粒体三磷酸腺苷合成酶(ATPase)活性,比色法测定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荧光比色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MP),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肌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mtTFA)蛋白水平。结果B组、T组、P组大鼠Flameng评分法得分高于C组,P组大鼠Flameng评分法得分低于B组、T组(P<0.05)。B组、T组大鼠ATPase活性低于C组,P组大鼠ATPase活性高于B组、T组(P<0.05)。B组、T组、P组大鼠ATP含量、MMP及PGC-1α、NRF1、mtTFA蛋白水平低于C组(P<0.05)。T组、P组大鼠ATP含量、MMP、PGC-1蛋白水平高于B组(P<0.05)。P组大鼠NRF1蛋白水平高于B组、T组(P<0.05)。T组、P组大鼠mtTFA蛋白水平高于B组,P组大鼠mtTFA蛋白水平高于T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葛根素可减轻布比卡因致心肌线粒体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调节线粒体内ATP合成相关蛋白PGC-1α、NRF1、mtTFA含量来保护线粒体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毒性
心肌
线粒体
葛根素
水针疗法
布比卡因
能量代谢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T引导下胸腔引流微管对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健
杨莉
+4 位作者
金杰
王磊
孙建军
董敏
柴国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25-1129,共5页
目的分析CT引导下胸腔引流微管对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患者74例,其中胸腔镜手术30例(对照组),胸腔引流微管44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感染、术后引流时间...
目的分析CT引导下胸腔引流微管对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患者74例,其中胸腔镜手术30例(对照组),胸腔引流微管44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感染、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带管时间和肺复张时间,术后1 d、3 d和7 d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肺大疱消失时间和复发率。术前和术后2 d 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术前和术后1 d动脉血氧分压(PaO_(2))、末梢血氧饱和度(SaO_(2))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肺复张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带管时间比对照组延长,出血量减少,术后1 d、3 d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血清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PaO_(2)、SaO_(2)和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引导下胸腔引流微管置入治疗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胸腔镜切除术创伤更小、疼痛和炎症反应更轻、肺功能改善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肿
肺大疱
胸腔引流微管
胸腔镜手术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穴位注射葛根素对布比卡因中毒大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于妍
王春爱
秦晓宇
李玉兰
梁曦
温晓辉
刘敏
机构
甘肃省中医院心内科
甘肃省
中医院
麻醉科
甘肃
中医
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兰州大学第一
医院
麻醉科
甘肃
中医
药大学免疫教研室
甘肃
中医
药大学附属
医院
针灸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80-228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60892)。
文摘
背景布比卡因是临床中广泛使用的麻醉药物,但其具有心脏毒性,目前尚没有安全有效的解毒方法。本课题组前期实验结果显示穴位处理用于治疗布比卡因所引起的心脏毒性有一定作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葛根素对布比卡因中毒大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时间为2019年1—12月,选取6月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40只,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C组)、模型组(B组)、治疗组(T组)、预防组(P组),每组10只。P组: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入0.1 ml的葛根素注射液。5 min后,开始建立布比卡因中毒模型(C组除外),建模具体方法为经股静脉2 min内静脉滴注0.5%布比卡因10 mg/kg。C组不建模,于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入0.1 ml 0.9%氯化钠溶液。B组:建模成功后即刻取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入0.1 ml 0.9%氯化钠溶液。T组:建模成功后即刻取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入0.1 ml葛根素注射液。C组在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的第8分钟,B组、T组、P组分别在静脉滴注利多卡因的第8分钟处死大鼠,提取所有大鼠左室心肌,分离心肌细胞线粒体。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Flameng评分法评价线粒体半定量结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心肌线粒体三磷酸腺苷合成酶(ATPase)活性,比色法测定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荧光比色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MP),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肌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mtTFA)蛋白水平。结果B组、T组、P组大鼠Flameng评分法得分高于C组,P组大鼠Flameng评分法得分低于B组、T组(P<0.05)。B组、T组大鼠ATPase活性低于C组,P组大鼠ATPase活性高于B组、T组(P<0.05)。B组、T组、P组大鼠ATP含量、MMP及PGC-1α、NRF1、mtTFA蛋白水平低于C组(P<0.05)。T组、P组大鼠ATP含量、MMP、PGC-1蛋白水平高于B组(P<0.05)。P组大鼠NRF1蛋白水平高于B组、T组(P<0.05)。T组、P组大鼠mtTFA蛋白水平高于B组,P组大鼠mtTFA蛋白水平高于T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葛根素可减轻布比卡因致心肌线粒体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调节线粒体内ATP合成相关蛋白PGC-1α、NRF1、mtTFA含量来保护线粒体能量代谢。
关键词
心脏毒性
心肌
线粒体
葛根素
水针疗法
布比卡因
能量代谢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Keywords
Cardiotoxicity
Myocardium
Mitochondria
Puerarin
Hydro acupuncture therapy
Bupivacaine
Energy metabolism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harmacological action(TCD)
分类号
R595.4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T引导下胸腔引流微管对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健
杨莉
金杰
王磊
孙建军
董敏
柴国祥
机构
甘肃省
肿瘤
医院
胸外一科
甘肃省中医院心内科
兰州市肺科
医院
呼吸
内科
兰州市肺科
医院
检验科
甘肃省
中医院
呼吸科
兰州市肺科
医院
胸外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25-1129,共5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创新基地和人才计划)(编号:20JR5RA618)。
文摘
目的分析CT引导下胸腔引流微管对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患者74例,其中胸腔镜手术30例(对照组),胸腔引流微管44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感染、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带管时间和肺复张时间,术后1 d、3 d和7 d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肺大疱消失时间和复发率。术前和术后2 d 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术前和术后1 d动脉血氧分压(PaO_(2))、末梢血氧饱和度(SaO_(2))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肺复张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带管时间比对照组延长,出血量减少,术后1 d、3 d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血清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PaO_(2)、SaO_(2)和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引导下胸腔引流微管置入治疗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胸腔镜切除术创伤更小、疼痛和炎症反应更轻、肺功能改善更佳。
关键词
肺气肿
肺大疱
胸腔引流微管
胸腔镜手术
肺功能
Keywords
emphysema
pulmonary bullae
thoracic drainage microtubule
thoracoscopy surgery
pulmonary function
分类号
R655.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穴位注射葛根素对布比卡因中毒大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于妍
王春爱
秦晓宇
李玉兰
梁曦
温晓辉
刘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T引导下胸腔引流微管对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陈健
杨莉
金杰
王磊
孙建军
董敏
柴国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