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直方图预测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反应的研究
1
作者 李静 邹彩霞 +2 位作者 潘妮妮 陈俊 黄刚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80,共11页
目的 探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直方图特征预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内分泌治疗反应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 目的 探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直方图特征预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内分泌治疗反应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0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中心1)和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中心2)PCa患者在内分泌治疗前2周的临床、影像资料,将中心1收集的105例病例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73例)和内部验证集(32例),将中心2收集的47例病例作为外部验证集。选取DCE-MRI原始图像,通过Siemens Syngo.via工作站获得药代动力学参数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tras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trast,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伪彩图。在3D Slicer软件中参照轴位T2WI在药代动力学参数伪彩图上逐层勾画全前列腺腺体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后提取直方图特征,经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降维筛选出8个最优特征并计算直方图特征。采用单因素及后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内分泌治疗反应良好组和不良组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临床模型、直方图特征模型、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效能,通过DeLong检验评估各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后基于联合模型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列线图。结果 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集中治疗反应良好组和不良组之间Gleason评分、MRI-T分期、直方图特征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后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leason评分(OR=0.925,95%CI:0.859~0.958,P=0.038)、MRI-T分期(OR=0.871,95%CI:0.800~0.949,P=0.002)及直方图特征(OR=0.096,95%CI:0.056~0.137,P<0.001)是PCa内分泌治疗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模型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及外部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57(95%CI:0.774~0.939)、0.953(95%CI:0.888~0.996)、0.808(95%CI:0.676~0.941);直方图特征模型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及外部验证集的AUC为0.874(95%CI:0.769~0.951)、0.816(95%CI:0.664~0.967)、0.674(95%CI:0.517~0.831);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及外部验证集的AUC为0.951(95%CI:0.906~0.994)、0.973(95%CI:0.922~0.995)、0.830(95%CI:0.699~0.960);决策曲线和校准曲线分析表明,联合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稳定性;DeLong检验及NRI值显示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优于临床模型和直方图特征模型。结论 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直方图特征是预测PCa内分泌治疗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模型在预测PCa内分泌治疗反应方面具有较好的价值,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直方图 内分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儿童内脏利什曼病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万怡 王永军 +3 位作者 刘东海 董雪梅 王文媛 韩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对表现为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又称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的内脏利什曼病(VL)患儿资料分析总结,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4例儿童内脏利什曼病继发噬血细... 目的对表现为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又称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的内脏利什曼病(VL)患儿资料分析总结,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4例儿童内脏利什曼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文献资料进行比较。结果4例患儿均表现为持续发热、脾脏增大、血细胞三系不同程度降低,结合相关检查,符合HPS诊断。考虑其流行病学因素,完善VL相关检查,4例患儿rK39试验均阳性,3例骨髓涂片检出杜利什曼原虫。予以锑剂治疗,结局良好。复习近5年内VLHLH相关文献发现,相比于原发性HLH,VL-HLH患儿可能更易出现铁蛋白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高;相比于VL,VL-HLH可能更易出现全血细胞降低、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血清铁蛋白血症以及单核细胞绝对值降低。对于VL-HLH的治疗,两性霉素B可能比葡萄糖酸锑钠更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结论对于有疫区旅居史的患儿,在综合分析HPS原发病因时,应当考虑VL可能,同时行rK39试验和骨髓涂片检查,尽早准确给予对因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及避免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 噬血细胞综合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大雄 薛亚娥 +5 位作者 张芝 任医群 任建伟 牛彦强 周祖邦 龚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USG-MWA)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PHPT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术式分为消融组与手术组,每组36例。...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USG-MWA)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PHPT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术式分为消融组与手术组,每组3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临床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优于手术组(P<0.05)。消融组术后出血、低钙血症、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及一过性甲旁减发生率低于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iPTH和术后1、3、6、12个月钙均明显降低,磷升高;术后1 d手术组iPTH、钙较消融组下降更快(P<0.05)。术后6个月两组有效率及复发率相当(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PHPT疗效与传统外科手术相当,但手术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微波消融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创伤性脑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凌齐 吕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5-971,共7页
战后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属于军事精神病学范畴,是精神病学的一个新的子学科。战后TBI已成为现代军事冲突的标志性损伤,不仅发病率、病死率高,且后遗症多,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近年来关于TBI的报道屡见不... 战后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属于军事精神病学范畴,是精神病学的一个新的子学科。战后TBI已成为现代军事冲突的标志性损伤,不仅发病率、病死率高,且后遗症多,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近年来关于TBI的报道屡见不鲜,但关于军事行动、战争对人类脑组织造成的创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得到广泛研究。本文综述战后TBI的流行病学资料、发病机制、分子生物学诊断及现有治疗技术的研究成果,重点总结战后TBI引起脑震荡和冲击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战后TBI的血脑屏障损伤及神经炎症和免疫反应,为下一步研究战争导致的TBI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医学 创伤性脑损伤 病理生理学 诊断与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