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主要种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晓雷
杨富强
+7 位作者
王明军
黄海霞
田青
周旭姣
赵安
贺万鹏
赵艳丽
姜礼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37,共15页
特定环境下植物的生态位决定植物群落的相对稳定状态。以空间代替时间方法,采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Pianka和Schoener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4个演替阶段群落的种群生态位宽度...
特定环境下植物的生态位决定植物群落的相对稳定状态。以空间代替时间方法,采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Pianka和Schoener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4个演替阶段群落的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程度,并划分群落特化种和泛化种。结果表明:火烧迹地不同演替阶段的草本层主要物种的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结果基本一致,同一物种在不同演替阶段的生态位宽度存在差异,生态位宽度23 a>5 a>15 a>顶级群落(Climax)。5 a群落有2个特化种2个泛化种,15 a群落有4个特化种2个泛化种,23 a群落仅有3个特化种,Climax群落有3个特化种5个泛化种。23 a群落的高生态位重叠指数的种对数占比最小,而Climax群落有着较少低生态位重叠指数的种对数;中等生态位重叠指数的种对数占总对数比值大小顺序为Climax>5 a>15 a>23 a。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得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经过重度火干扰后,火烧迹地演替初期的群落(5 a)和受人为定向干扰的群落(23 a),植物生境资源丰富,各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都相对较大、生态位重叠较小,相应地种间竞争小;演替中期(15 a),生态位重叠分离现象明显,群落中的大多数种在资源利用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种间竞争加剧;而Climax属于顶级群落,各种的生态位宽度相对较宽,大多数植物种间生态位重叠不高,竞争较小,群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除了Climax群落,其他各演替阶段群落所含特化种占特化种与泛化种之和比≥50%,特定的生境促使特化种的形成。适当的人为干预能够提高群落内种的生态位宽度,降低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形成较为稳定的生态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生态位
云杉-巴山冷杉林
火烧迹地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构建机理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欣怡
杨富强
+10 位作者
周旭姣
王明军
黄海霞
鲁松松
张晓玮
杜伟波
王旭虎
田青
赵安
贺万鹏
周晓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0-47,共8页
群落构建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论题。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是阐明群落构建的两种主要理论,但这两种理论分别强调的环境过滤和扩散限制对群落构建的影响尚存争议。该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不同演替阶段草本群...
群落构建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论题。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是阐明群落构建的两种主要理论,但这两种理论分别强调的环境过滤和扩散限制对群落构建的影响尚存争议。该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不同演替阶段草本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扩散-生态位连续体指数(DNCI)和校正随机率(MST),分析不同演替阶段草本植物群落的主导构建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5、15和23 a群落与Climax群落之间的DNCI分别为-22.6169、-21.7507和-8.2594,都远小于0,表明不同演替阶段草本植物群落构建的主要驱动作用是扩散过程;2)5 a-Climax组和23 a-Climax组的MST值均高于50%阈值线,这表明随机性过程在两组群落构建中均占支配地位;对于15 a-Climax组,15 a的MST值为0.6664,Climax的MST值等于0.4927,说明15 a植物群落构建以随机性为主,而Climax群落构建以确定性为主;由于15 a的MST值远高于50%,而Climax的MST值较接近于50%的阈值,也可说明15 a-Climax组群落构建仍以随机性为主。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随机扩散主导了草本植物群落的构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群落构建
云杉-巴山冷杉林
火烧迹地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主要种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晓雷
杨富强
王明军
黄海霞
田青
周旭姣
赵安
贺万鹏
赵艳丽
姜礼红
机构
甘肃
农业大学林学院
甘肃
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学院
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洛大保护站
金昌市人民政府
甘肃
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贵州黔东南州林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37,共15页
基金
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GEF/OP12项目“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火烧迹地森林演替动态及演替机理研究”(03619078)资助。
文摘
特定环境下植物的生态位决定植物群落的相对稳定状态。以空间代替时间方法,采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Pianka和Schoener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4个演替阶段群落的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程度,并划分群落特化种和泛化种。结果表明:火烧迹地不同演替阶段的草本层主要物种的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结果基本一致,同一物种在不同演替阶段的生态位宽度存在差异,生态位宽度23 a>5 a>15 a>顶级群落(Climax)。5 a群落有2个特化种2个泛化种,15 a群落有4个特化种2个泛化种,23 a群落仅有3个特化种,Climax群落有3个特化种5个泛化种。23 a群落的高生态位重叠指数的种对数占比最小,而Climax群落有着较少低生态位重叠指数的种对数;中等生态位重叠指数的种对数占总对数比值大小顺序为Climax>5 a>15 a>23 a。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得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经过重度火干扰后,火烧迹地演替初期的群落(5 a)和受人为定向干扰的群落(23 a),植物生境资源丰富,各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都相对较大、生态位重叠较小,相应地种间竞争小;演替中期(15 a),生态位重叠分离现象明显,群落中的大多数种在资源利用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种间竞争加剧;而Climax属于顶级群落,各种的生态位宽度相对较宽,大多数植物种间生态位重叠不高,竞争较小,群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除了Climax群落,其他各演替阶段群落所含特化种占特化种与泛化种之和比≥50%,特定的生境促使特化种的形成。适当的人为干预能够提高群落内种的生态位宽度,降低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形成较为稳定的生态群落。
关键词
草本植物
生态位
云杉-巴山冷杉林
火烧迹地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Keywords
herbaceous plant
ecological niche
Picea asperata-Abies fargesii forest
burned area
Qinghai-Tibetan Plateau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构建机理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欣怡
杨富强
周旭姣
王明军
黄海霞
鲁松松
张晓玮
杜伟波
王旭虎
田青
赵安
贺万鹏
周晓雷
机构
甘肃
农业大学林学院
甘肃
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学院
甘肃
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洛大保护站
金昌市人民政府
贵州黔东南州林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0-4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197)
甘肃省财政厅和甘肃省GEF/OP12项目(03619078)资助
文摘
群落构建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论题。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是阐明群落构建的两种主要理论,但这两种理论分别强调的环境过滤和扩散限制对群落构建的影响尚存争议。该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不同演替阶段草本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扩散-生态位连续体指数(DNCI)和校正随机率(MST),分析不同演替阶段草本植物群落的主导构建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5、15和23 a群落与Climax群落之间的DNCI分别为-22.6169、-21.7507和-8.2594,都远小于0,表明不同演替阶段草本植物群落构建的主要驱动作用是扩散过程;2)5 a-Climax组和23 a-Climax组的MST值均高于50%阈值线,这表明随机性过程在两组群落构建中均占支配地位;对于15 a-Climax组,15 a的MST值为0.6664,Climax的MST值等于0.4927,说明15 a植物群落构建以随机性为主,而Climax群落构建以确定性为主;由于15 a的MST值远高于50%,而Climax的MST值较接近于50%的阈值,也可说明15 a-Climax组群落构建仍以随机性为主。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随机扩散主导了草本植物群落的构建过程。
关键词
草本植物
群落构建
云杉-巴山冷杉林
火烧迹地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Keywords
herbaceous plant
community assembly
Picea asperata-Abies fargesii forest
burned area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an Plateau
分类号
Q948.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主要种生态位特征
周晓雷
杨富强
王明军
黄海霞
田青
周旭姣
赵安
贺万鹏
赵艳丽
姜礼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构建机理
杨欣怡
杨富强
周旭姣
王明军
黄海霞
鲁松松
张晓玮
杜伟波
王旭虎
田青
赵安
贺万鹏
周晓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