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分布特征
1
作者 王举举 刘晓娟 +2 位作者 敏正龙 王建宏 班文斌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5,共8页
采用野外调查法,对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兰科(Orchidaceae)植物多样性和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兰科植物27属58种,是甘肃省兰科植物种类较为丰富的地区,其中,虾脊兰属(Calanthe R.Br.)和杓兰属(Cy... 采用野外调查法,对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兰科(Orchidaceae)植物多样性和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兰科植物27属58种,是甘肃省兰科植物种类较为丰富的地区,其中,虾脊兰属(Calanthe R.Br.)和杓兰属(Cypripedium Linn.)为保护区兰科植物的优势属。兰科植物以地生兰为主,共21属52种,分别占保护区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77.8%和89.7%,腐生兰和附生兰较少。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兰科植物15种,占保护区兰科植物总种数的25.9%;中国特有种22种,占保护区兰科植物总种数的37.9%;易危等级及以上(19种)和易危等级以下(39种)兰科植物分别占保护区兰科植物总种数的32.8%和67.2%。保护区兰科植物在水平分布上以铁楼藏族乡的种类最为丰富(35种),占保护区兰科植物总种数的60.3%;在垂直分布上以海拔(1400,1800]m内的种类最为丰富(31种),高海拔区域的种类较少。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丰富,中国特有种丰富,保护区生境条件更适宜地生兰生长;兰科植物属级分化明显,水平分布广泛但不均匀,且垂直分布明显。保护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兰科植物种类与受威胁兰科植物种类重合度较高,亟需开展针对保护区受威胁兰科植物种类的就地保护工作,加大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物种多样性 分布特征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砥砺奋进有担当 一腔忠诚献林草——记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先进个人赵凤翘
2
作者 《甘肃林业》 2023年第3期17-18,共2页
赵凤翘,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1月生,现任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护林防火办公室主任。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南段西秦岭和岷山东端,区内生存着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绿尾虹雉、珙桐等多种珍稀动植物,是... 赵凤翘,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1月生,现任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护林防火办公室主任。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南段西秦岭和岷山东端,区内生存着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绿尾虹雉、珙桐等多种珍稀动植物,是大熊猫关键栖息地,也是国内野生大熊猫最多的自然保护地,保护好辖区183799公顷森林资源,保护好甘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意义和责任尤为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珍稀动植物 自然保护地 野生大熊猫 林草 中共党员 绿尾虹雉 珙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