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屈原列传》备课札记二则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祥儒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1-21,共1页
《屈原列传》备课札记二则甘肃漳县一中王祥儒一、“上官”不是姓而是邑名高中语文第六册(必修)《屈原列传》中,课本对“上官大夫”注曰:“上官是姓,大夫是官名”。“大夫是官名”当然不错,但释“上官”为姓,笔者认为是大错而特...
《屈原列传》备课札记二则甘肃漳县一中王祥儒一、“上官”不是姓而是邑名高中语文第六册(必修)《屈原列传》中,课本对“上官大夫”注曰:“上官是姓,大夫是官名”。“大夫是官名”当然不错,但释“上官”为姓,笔者认为是大错而特错的。把“上官大夫”说成姓“上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上官大夫
自疏
人教社
令尹子兰
《项羽本纪》
陈涉
萧相国世家
中庶子
称谓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是“支流”还是“岔流”──“澭水”注商
2
作者
王怀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36-37,共2页
是“支流”还是“岔流”──“澭水”注商甘肃漳县一中王怀宇高中语文第三册(必修)《察今》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Z雍水。"课本注曰:"淡水,黄河的支流。"笔者认为此注不妥,·特提出商榷。为便于讨...
是“支流”还是“岔流”──“澭水”注商甘肃漳县一中王怀宇高中语文第三册(必修)《察今》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Z雍水。"课本注曰:"淡水,黄河的支流。"笔者认为此注不妥,·特提出商榷。为便于讨论,应先弄清"支流"的概念。支流,古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水
《现代汉语词典》
语文第三册
小河流
分出的水
雍水
河分流
《说文》
流人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这个“让”是指“谦让”吗?
3
作者
汪根锁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4期66-66,共1页
《鸿门宴》中有一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人教版教材注释为:“做大事不必注意一些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固然有的语言环境中“让”可以当“谦让”讲,但在本文中,“让”应当作“责备”讲,因为樊哙是在刘...
《鸿门宴》中有一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人教版教材注释为:“做大事不必注意一些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固然有的语言环境中“让”可以当“谦让”讲,但在本文中,“让”应当作“责备”讲,因为樊哙是在刘邦讲了“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以后说这句话的。刘邦赴鸿门,就是为了向项王谢罪,现在他“起如厕”,既想离开对自己不利的宴会.还想向项王告辞,如果不向项王说一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
谦让
《鸿门宴》
教材注释
语言环境
人教版
刘邦
樊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屈原列传》备课札记二则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祥儒
机构
甘肃漳县一中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1-21,共1页
文摘
《屈原列传》备课札记二则甘肃漳县一中王祥儒一、“上官”不是姓而是邑名高中语文第六册(必修)《屈原列传》中,课本对“上官大夫”注曰:“上官是姓,大夫是官名”。“大夫是官名”当然不错,但释“上官”为姓,笔者认为是大错而特错的。把“上官大夫”说成姓“上官”...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上官大夫
自疏
人教社
令尹子兰
《项羽本纪》
陈涉
萧相国世家
中庶子
称谓方式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是“支流”还是“岔流”──“澭水”注商
2
作者
王怀宇
机构
甘肃漳县一中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36-37,共2页
文摘
是“支流”还是“岔流”──“澭水”注商甘肃漳县一中王怀宇高中语文第三册(必修)《察今》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Z雍水。"课本注曰:"淡水,黄河的支流。"笔者认为此注不妥,·特提出商榷。为便于讨论,应先弄清"支流"的概念。支流,古称...
关键词
黄河水
《现代汉语词典》
语文第三册
小河流
分出的水
雍水
河分流
《说文》
流人
河南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这个“让”是指“谦让”吗?
3
作者
汪根锁
机构
甘肃漳县一中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4期66-66,共1页
文摘
《鸿门宴》中有一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人教版教材注释为:“做大事不必注意一些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固然有的语言环境中“让”可以当“谦让”讲,但在本文中,“让”应当作“责备”讲,因为樊哙是在刘邦讲了“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以后说这句话的。刘邦赴鸿门,就是为了向项王谢罪,现在他“起如厕”,既想离开对自己不利的宴会.还想向项王告辞,如果不向项王说一声,
关键词
“让”
谦让
《鸿门宴》
教材注释
语言环境
人教版
刘邦
樊哙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屈原列传》备课札记二则
王祥儒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是“支流”还是“岔流”──“澭水”注商
王怀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这个“让”是指“谦让”吗?
汪根锁
《中学语文教学》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