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地改良技术对农田土壤有机质、生物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杨国荣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6期76-78,共3页
土地改良技术对农田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力有明显影响。该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秸秆还田、绿肥种植、有机肥施用和深翻改良等技术对土壤有机质、生物活性及作物产量的提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施用组(T3)效果最佳,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 土地改良技术对农田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力有明显影响。该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秸秆还田、绿肥种植、有机肥施用和深翻改良等技术对土壤有机质、生物活性及作物产量的提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施用组(T3)效果最佳,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8.42±0.55 g/kg,显著高于常规耕作模式;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分别为5.62×10^(6)、3.18×10^(4)和1.35×10^(5)cfu/g;作物产量显著提高,达到7.82±0.34 t/hm^(2)。该研究为土地改良技术优化提供了依据,以期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改良技术 农田土壤 有机质 生物活性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层土壤剥离深度与再利用技术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杨国荣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5期87-89,共3页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土壤改良手段,对于提升土壤质量、增强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技术对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土壤改良手段,对于提升土壤质量、增强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技术对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的影响。试验组采用了耕作层土壤剥离后再回填处理、耕作层土壤剥离后堆积处理等不同技术方式,评估其对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活性、作物生长等指标的影响,并与对照组(传统耕作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技术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剥离后堆积处理组在提升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活性方面表现优异,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层土壤剥离 再利用技术 土壤肥力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