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妥进荣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23-27,共5页
加快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必须要充分利用政策优越制定长远规划 ,建立起中心城市、县城。
关键词 甘肃 民族地区 城镇化 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劳务输出的困境与出路——甘肃积石山县保安族等少数民族劳务输出发展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占福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9年第3期66-71,共6页
劳务输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在部分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劳务输出正陷于困境之中 ,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
关键词 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 劳务输出 困境 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网络:族群谋求权利与权力的实践——以汝柯村玛丽玛萨人为个案研究
3
作者 郭志合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4年第4期144-150,共7页
族群主体通过传承与建构形成了本族群文化网络,并依据生境通过文化网络实现族群权利与权力的最大化,这是在国家场域中族群谋求存在与发展有效的实践途径之一。汝柯村玛丽玛萨人依据生境在传承与建构本族群文化网络的基础上,谋求在民族... 族群主体通过传承与建构形成了本族群文化网络,并依据生境通过文化网络实现族群权利与权力的最大化,这是在国家场域中族群谋求存在与发展有效的实践途径之一。汝柯村玛丽玛萨人依据生境在传承与建构本族群文化网络的基础上,谋求在民族—国家层面中属于本族群的存在与发展的权利与权力,实现族群文化网络权利与权力协同与统一,这是通过族群的"文化化"向"政治化"实践尝试的个案之一,是管窥共时社会中民族社会发展进程一个不可或缺的扇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 文化网络 传承与建构 权利与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藏区寺院经济探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结古乃.桑杰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23,共7页
关键词 甘肃藏区 寺院经济 拉卜楞寺 政教合一制度 财产 探析 藏族寺院 《甘珠尔》 土司 经济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州民族教育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昂巴 伦珠旺姆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02-109,共8页
建国 50年来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 ,在回顾、面对历史现状的基础上 ,对发展民族教育的主要措施及经验进行了总结 ,并就甘南民族教育在 2
关键词 民族教育 甘南州 发展 双语教学 办学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年来东乡族研究述评 被引量:5
6
作者 马亚萍 王琳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1-24,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乡族的研究 ,无论是著作的出版 ,论文的发表 ,古籍、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 ,都是前所未有的 ,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开拓 ,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科研队伍 ,同时指出 ,要使东乡族研究不断创新、持续发展 ,还须不懈地努力。
关键词 东乡族 研究 成就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立法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淑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53-56,共4页
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是我国民族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于我国各民族走向共同繁荣以及我国的人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目前我国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基本情况来看,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立法存在着不足,所以完善散居... 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是我国民族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于我国各民族走向共同繁荣以及我国的人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目前我国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基本情况来看,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立法存在着不足,所以完善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立法,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居少数民族 权益保障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维吾尔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亚萍 王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19-124,142,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维吾尔族研究,无论是著作的出版,还是论文的发表,古籍、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都是前所未有的。目前在对中国维吾尔族研究方面,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开拓,科研队伍业已稳定,但要使维吾尔族研究不断创新、持续发展,还需不懈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维吾尔族研究,无论是著作的出版,还是论文的发表,古籍、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都是前所未有的。目前在对中国维吾尔族研究方面,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开拓,科研队伍业已稳定,但要使维吾尔族研究不断创新、持续发展,还需不懈地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维吾尔族 改革开放 著作 古籍 民族语言 学术论文 族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撒拉族研究概述(1978-2001年) 被引量:2
9
作者 马亚萍 王琳 《青海民族研究》 2003年第4期114-120,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撒拉族的研究,无论是著作的出版,论文的发表,古籍、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都是前所未有的,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开拓,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科研队伍,同时指出,要使撒拉族研究不断创新、持续发展,还需不懈地努力。
关键词 撒拉族研究 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东乡、保安、裕固族的传统民族服饰特征透视服饰文化的内涵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亚萍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73-77,122,共6页
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生动载体 ,它不仅是各民族外在的显著标志及其生活习俗、心理素质、审美观的体现 ,更是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轨迹的画册。由甘肃东乡、保安、裕固三个特有民族传统民族服饰习俗特征的一些对比分析 ,可以透视出民族... 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生动载体 ,它不仅是各民族外在的显著标志及其生活习俗、心理素质、审美观的体现 ,更是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轨迹的画册。由甘肃东乡、保安、裕固三个特有民族传统民族服饰习俗特征的一些对比分析 ,可以透视出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载体。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 ,挖掘、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 ,可以使其成为新的民族经济增长点 ,从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宗教文化 东乡族 保安族 裕固族 民族服饰 服饰文化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民族地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路与构想——以东乡族自治县为例
11
作者 杨操 马毓新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0-35,共6页
欠发达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既存在诸多的、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基础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所以应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创新思路。
关键词 特色产业 生态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欠发达民族地区 非公有制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 东乡族自治县 小城镇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苗会传承与发展的文化背景研究
12
作者 杨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作为地域性民间信仰祭祀活动的青苗会,它在整个西北洮岷地区和河湟地区都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与规模。因民族和地域的不同,称谓各异,其内容和仪式也不尽相同,但其主要内容、活动举办目的与功能基本相似,即敬神求雨,祈祷风调雨顺,平安吉祥... 作为地域性民间信仰祭祀活动的青苗会,它在整个西北洮岷地区和河湟地区都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与规模。因民族和地域的不同,称谓各异,其内容和仪式也不尽相同,但其主要内容、活动举办目的与功能基本相似,即敬神求雨,祈祷风调雨顺,平安吉祥。青苗会传承发展至今,作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地方性特点的民间信仰活动,承载着洮岷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变迁。本文从历史、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研究探讨青苗会的传承发展,试图探寻它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苗会 传承与发展 文化背景 延展动力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曲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成本条件价值评估 被引量:22
13
作者 曹建军 任正炜 +1 位作者 杨勇 杜国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72-1880,共9页
运用目前流行的能同时用于市场物品和非市场物品的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玛曲居民的草地恢复意愿进行了初步调查,并以他们的最大支付意愿(WTP)和最小受偿意愿(WTA)为依据,粗略推算了玛曲草地生态系统的年度恢复成本和总恢复成本。主要... 运用目前流行的能同时用于市场物品和非市场物品的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玛曲居民的草地恢复意愿进行了初步调查,并以他们的最大支付意愿(WTP)和最小受偿意愿(WTA)为依据,粗略推算了玛曲草地生态系统的年度恢复成本和总恢复成本。主要结论:①525户调查样本中,394户选择了出资恢复措施,占总样本的75.4%;131户选择了减少牲畜数量恢复措施,占总样本的24.6%。这一结果表明当地牧民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数量型畜牧业生产模式,牲畜出栏率低,造成草地持续退化。②如果玛曲草地恢复以10 a计,则总的恢复成本为3.52×108元,其中前4 a每年的恢复成本为0.85×108元,后6 a每年的恢复成本为0.021×108元。整个恢复成本中,补偿价值占94%,支付价值只占6%,说明玛曲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要以加速超载牲畜的出栏和淘汰为主,切实减轻草地压力,实现自然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价值评估(CVM) 恢复成本 支付意愿(WTP) 补偿意愿(WTA) 支付卡方式(A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的甘肃回回人
14
作者 高占福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8-62,共5页
元代是回族先民大量进入甘肃的时期。由于这一时期中亚等地回回人在甘肃的分布和留居,奠定了甘肃回族形成的基础。13世纪中亚等地回回人的大量东来,与蒙古军队的西征密切相关。“那时候,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到中国来的相当多,他们被称为回... 元代是回族先民大量进入甘肃的时期。由于这一时期中亚等地回回人在甘肃的分布和留居,奠定了甘肃回族形成的基础。13世纪中亚等地回回人的大量东来,与蒙古军队的西征密切相关。“那时候,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到中国来的相当多,他们被称为回回,属于色目人的一种,成为构成回族的一部分来源”。早在公元10世纪以后,中亚及西亚各地逐渐伊斯兰化,伊斯兰教在这些地方广泛传播,并成为各族人民所信奉的主要宗教。从宋嘉定12年、蒙古成吉思汗14年(公元1219年)开始,在成吉思汗、窝阔台和旭烈兀的指挥下,蒙古军队3次西征,横扫亚欧两洲、共历时41年。在西征中攻陷和占领的穆斯林国家和地区有:花剌子模、钦察、波斯、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叙利亚、巴勒斯坦等。西征后,大批阿拉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回人 甘肃 成吉思汗 河西地区 屯田 蒙古史 回回商人 伊斯兰化 中亚地区 西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托茂人族源与族群关系探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丁明俊 马亚萍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72,共6页
托茂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穆斯林群体,历史上托茂人属于青海地区蒙古族两盟二十九旗中南右后旗的旗民,但他们信仰伊斯兰教,使用蒙古语,过去穿蒙古族服装,与蒙古族一样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河湟事变”之前... 托茂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穆斯林群体,历史上托茂人属于青海地区蒙古族两盟二十九旗中南右后旗的旗民,但他们信仰伊斯兰教,使用蒙古语,过去穿蒙古族服装,与蒙古族一样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河湟事变”之前托茂人主要居住在青海省海晏县,“河湟事变”期间部分托茂人逃至新疆博湖县与焉耆县。1958年因国防建设需要,居住在海晏县的托茂人迁至祁连县,后来几经调配,居住趋于分散,现在主要分布在祁连县的野牛沟、默勒镇及周围县。由于史料记载含混,托茂人族属问题长期以来悬而未决,至今托茂人一部分按回族统计,一部分按蒙古族统计。笔者经过查阅资料及实地调查,并根据托茂人没有姓氏及取名特点,认为托茂人祖先应是清初以前居住在新疆的伊斯兰化的蒙古族的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茂人 族群关系 族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楼乡白马藏族经济社会现状与旅游经济发展研究——文县藏族乡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调研
16
作者 昂巴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44-49,共6页
铁楼是甘肃省文县唯一的藏族乡,近年来铁楼乡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教育医疗卫生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同时,铁楼因地理、历史及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文章认为铁楼藏族乡实现跨越式发展,... 铁楼是甘肃省文县唯一的藏族乡,近年来铁楼乡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教育医疗卫生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同时,铁楼因地理、历史及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文章认为铁楼藏族乡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必须制定"旅游富民"规划,确立旅游在铁楼藏族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其次移民兴建白马藏族民俗文化村,打造白马藏族文化品牌,实现传统发展模式向现代转型;其三要发展特色旅游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楼藏族乡 白马藏族 经济社会 跨越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南部藏区藏传佛教发展的地域性特点及趋势研究
17
作者 昂巴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18-123,共6页
在对青海南部藏区藏传佛教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层次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地区人口、藏传佛教寺院及信仰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这一地区仍然是一个几乎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地区;其信仰程度因地区、职业等情况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就发展状况而... 在对青海南部藏区藏传佛教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层次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地区人口、藏传佛教寺院及信仰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这一地区仍然是一个几乎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地区;其信仰程度因地区、职业等情况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就发展状况而言,藏传佛教理性化、社会化、外向性发展已成为本地区目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宗教发展的基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南部藏区 藏传佛教 地域性特点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牧民定居背景下影响城镇多民族间交往因素的分析--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为例
18
作者 刘巍文 邓艾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38-44,共7页
牧民定居背景下牧区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人口增加,民族成份日益增加,各民族间接触及往来增多,城镇多民族间交往问题突现。本文基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实地调查资料,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影响合作市城区多民族间交往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牧民定居背景下牧区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人口增加,民族成份日益增加,各民族间接触及往来增多,城镇多民族间交往问题突现。本文基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实地调查资料,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影响合作市城区多民族间交往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每位被调查者同其他民族的交往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其次,将预期影响因素表示为编码;最后,采用计量经济学OLS回归分析方法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维度和强度进行了定量检验。回归结果表明影响城镇多民族间交往的有利因素依次为:对民族政策越加了解,周围的通婚越多,家庭规模越大,居住在多民族社区,文化程度越高,家庭为多民族构成;不利因素为:民族偏见、歧视和非当地主体民族;是否为当地居民对城镇民族交往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民定居 城镇化 民族交往 OL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灵世界的生存法则——解读藏族禁忌 被引量:8
19
作者 伦珠旺姆 昂巴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7-93,共7页
丰繁的藏族禁忌作为藏民族集体意识的积淀 ,和藏族人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世界相浸染。一定程度上说 ,藏族禁忌是藏族人宗教思想的体现 ,是藏族人试图解读和征服自然等外部环境的有用方法 。
关键词 藏族 禁忌 宗教文化 精神文化 自然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舟曲苯教文献解读 被引量:3
20
作者 看召本 闵文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共4页
苯教文化源远流长,从内容到形式都与象雄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同外来佛教的长期斗争和磨合,苯教文化从本土文化的主流文化、中心地带渐渐走向边缘化,最终散落于偏远的山区。甘肃甘南舟曲发现的苯教文献在内容、字词及标点符号,尤其... 苯教文化源远流长,从内容到形式都与象雄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同外来佛教的长期斗争和磨合,苯教文化从本土文化的主流文化、中心地带渐渐走向边缘化,最终散落于偏远的山区。甘肃甘南舟曲发现的苯教文献在内容、字词及标点符号,尤其在行文特征方面与敦煌文献有较多的相同点,对于研究古代藏族社会、文化、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舟曲 苯教文献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