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甘肃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闫颖慧 薛庭宇 +1 位作者 段文彬 李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230-231,236,共3页
采用灰色关联法,对甘肃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关联度大,耦合作用极强。进一步分析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和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产生约束的主要因... 采用灰色关联法,对甘肃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关联度大,耦合作用极强。进一步分析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和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产生约束的主要因素,以及2个系统间功能相互耦合的主要关系,最后说明了关联度和影响作用较大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耦合关系 灰色关联法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河湟民族地区的蕃汉经济关系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君智 孟虎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77-81,共5页
河湟民族地区位居宋夏边防要冲,蕃汉交错杂居。因熙河开边和宋夏战争等因素影响,蕃汉人口流动频繁,并且各民族间经济关系密切。为了维护民族边疆正常的蕃汉贸易活动,制裁和约束蕃汉贸易中的不法行为,北宋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蕃汉经济关系... 河湟民族地区位居宋夏边防要冲,蕃汉交错杂居。因熙河开边和宋夏战争等因素影响,蕃汉人口流动频繁,并且各民族间经济关系密切。为了维护民族边疆正常的蕃汉贸易活动,制裁和约束蕃汉贸易中的不法行为,北宋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蕃汉经济关系法,主要包括商品、土地、茶盐、钱钞等方面,它对于河湟民族边区经济秩序法制化和社会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河湟民族地区 蕃族 汉族 经济关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西夏政权对北宋经略河湟区域民族政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文 高小强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8-101,112,共5页
北宋王朝自建立起,国家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与周边政权的关系中,和西夏的关系是最为复杂的,困扰北宋民族政策制定的当首推西夏。概要来说,西夏对北宋经略河湟民族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只能与河湟吐蕃政权结盟共抗西夏;北宋将招、买马... 北宋王朝自建立起,国家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与周边政权的关系中,和西夏的关系是最为复杂的,困扰北宋民族政策制定的当首推西夏。概要来说,西夏对北宋经略河湟民族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只能与河湟吐蕃政权结盟共抗西夏;北宋将招、买马的地点愈来愈倾向于河湟蕃族区域;为消除边患、经制西夏,对河湟吐蕃实施经略是大势所趋;西夏政权对北宋的威胁和河湟蕃族政权对北宋的严重依赖,使北宋"联蕃制夏"政策制定有一定的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民族政策 河湟区域 西夏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北宋后期士大夫变法思潮与王安石变法对经略河湟民族政策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文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7,共10页
北宋从仁宗后期到神宗即位之初,变法改革是当时士大夫的共同呼声。不少士大夫开始在"三代"理想的号召下,提出了对当时社会文化、政治进行革新的理念,而王安石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其所阐发的变法见解主张,推进了变法的进程。... 北宋从仁宗后期到神宗即位之初,变法改革是当时士大夫的共同呼声。不少士大夫开始在"三代"理想的号召下,提出了对当时社会文化、政治进行革新的理念,而王安石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其所阐发的变法见解主张,推进了变法的进程。王安石的变法对北宋河湟民族政策的影响是很大的,其本身变法内容中就含有经略河湟、兼制西夏、以攻为守、抚战结合、收复汉唐旧境,以及开拓西北边疆的民族政策的内容。王安石变法对河湟民族政策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军政、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增进了汉蕃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士大夫 变法思潮 王安石变法 河湟 民族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真、仁时期甘青藏区的民族法规初探
5
作者 张永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8-41,87,共5页
宋真宗、仁宗时期,为了对抗辽、夏,北宋竭力经营甘青藏区吐蕃诸部,与恩信稳边、"联蕃制夏"的边地民族基本政策相适应,在法律上,政府制定了许多针对甘青藏区蕃部诸族的民族法律规范,内容涉及行政、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宋真宗、仁宗时期,为了对抗辽、夏,北宋竭力经营甘青藏区吐蕃诸部,与恩信稳边、"联蕃制夏"的边地民族基本政策相适应,在法律上,政府制定了许多针对甘青藏区蕃部诸族的民族法律规范,内容涉及行政、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此法律规范对当时民族地区社会稳定起到了应有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仁时期 甘青藏区 民族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亚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含量反演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起鹏 田富恒 +1 位作者 卓玛兰草 赵頔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5-235,共11页
通过高分卫星遥感影像计算植被供水指数来反演亚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含量,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F-2)和中分辨率的遥感影像(Landsat-7)进行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建模验证,揭示高分遥感影像结合植被供水指数法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亚高寒草甸草原... 通过高分卫星遥感影像计算植被供水指数来反演亚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含量,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F-2)和中分辨率的遥感影像(Landsat-7)进行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建模验证,揭示高分遥感影像结合植被供水指数法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亚高寒草甸草原上的适用性,同时分析研究区土壤水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高分二号(GF-2)、Landsat-7影像数据,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当周草原为研究区,利用植被供水指数(VSWI,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构建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得到研究区土壤水分含量反演图,通过半方差函数及主成分分析法探索研究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水分含量分布状态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空间变异,体现在整个研究区内以及各个地块之间,土壤水分含量主要介于0.11%~60.44%之间;土壤水分含量与坡度、海拔、坡向、NDVI、地表温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分布主要受NDVI、坡向、坡度、海拔的影响。综上,利用植被供水指数法结合高分遥感影像监测土壤水分含量是可行的,基于GF-2遥感影像所建立的模型拟合度最优,较Landsat-7遥感影像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含量 植被供水指数 土壤水分空间变异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中上游草地NDVI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37
7
作者 周伟 王倩 +1 位作者 章超斌 李建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8-147,共10页
植被动态监测以及与气候变化的耦合关系是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而草地NDVI时空动态以及影响其变化的关键气候因子分析,对于草地覆盖变化的动态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黑河流域1999-2007年SPOT-NDVI数据和气象... 植被动态监测以及与气候变化的耦合关系是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而草地NDVI时空动态以及影响其变化的关键气候因子分析,对于草地覆盖变化的动态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黑河流域1999-2007年SPOT-NDVI数据和气象站点数据,分析了黑河中上游草地植被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黑河中上游草地植被NDVI在1999-2007年间呈明显增加趋势;草地植被NDVI增加和减少的面积分别占草地总面积的71.53%和19.43%;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托来山、走廊南山、冷龙岭和河西走廊中段的典型草原和高寒草甸草地,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托勒南山、走廊南山和冷龙岭的荒漠草地向非草地过渡区域;黑河中上游不同草地植被NDVI的年内变化均呈单峰型,7月份达最大值;草地NDVI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2,P<0.01),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r=0.922,P<0.05),NDVI与相对湿度呈不显著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性,并且不同草地类型牧草生长的限制因子不同。近年来伴随西北地区气候向暖湿转型,黑河中上游草地植被覆盖明显增加,气温是影响研究区牧草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SPOT-NDVI 时空动态 气候因子 黑河中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工建筑对周边岸滩演变分析——以秦皇岛市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韩晓庆 褚玉娟 +3 位作者 张芸 甄彦龙 高伟明 姜永玲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19,共7页
以多期地形图、海图,多时相航空影像图、卫星遥感影像,多年实测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运用"3 S"(GIS、RS、GPS)技术,系统分析了河北省秦皇岛市50年来(1956年-2006年)海岸演变过程、动因及规律,探讨了海岸演变预测及对周边岸滩的... 以多期地形图、海图,多时相航空影像图、卫星遥感影像,多年实测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运用"3 S"(GIS、RS、GPS)技术,系统分析了河北省秦皇岛市50年来(1956年-2006年)海岸演变过程、动因及规律,探讨了海岸演变预测及对周边岸滩的影响和环境效应。结果表明,人工干预下岸滩演变对周边海滩产生较大影响,表现为改变局部流场,促进周边岸滩的发育,形成秦皇岛地区自然岸线整体侵蚀背景下的局部淤积现象,其演化特征为:海滩渐宽,年淤积量0.14 m^2.71 m。淤积速度减慢,0.04 m/a^0.7 m/a不等。坡度变缓,仅秦皇岛煤一期突码头至人工填筑地海滩坡度即降低3.8°(1985年-2006年);岸线弧度减小,年均变化0.083°~0.415°,湾顶位置逐年W、WWS向移动;海滩组成物细化,海滩砂中值粒径年均变化0.016 mm^0.03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滩演变 环境效应 遥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甘南草地退化影响因素分析--以碌曲县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闫颖慧 胡小霞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7,143,共4页
科学合理地制订恢复和改善甘肃省碌曲县草地的措施,必须首先明确影响草地退化的因素中哪种影响力度最大。采用灰色关联法对碌曲县草地退化因素系统中母因素与子因素的关系密切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人文因素是影响碌曲县草地退化... 科学合理地制订恢复和改善甘肃省碌曲县草地的措施,必须首先明确影响草地退化的因素中哪种影响力度最大。采用灰色关联法对碌曲县草地退化因素系统中母因素与子因素的关系密切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人文因素是影响碌曲县草地退化的主导因素。影响碌曲县草地退化的人文因素可归纳为牧业结构调整因子、牧民家庭支出因子和牧业劳动人口因子三个因子。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人文因素进行聚类,并对其影响作用进行定性分析,得知遏制草地退化的关键在于拓宽牧民家庭收入渠道、提高牧民收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退化 甘肃省碌曲县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国时期拉卜楞寺商业活动刍议 被引量:4
10
作者 孟虎军 房继荣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25-128,共4页
清末民国时期拉卜楞寺的商业活动对于促成当地农牧土特产品与外界各种日用品的交换,促进安多藏区商贸经济的发展,扩大寺院规模以及加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过重要作用。
关键词 拉卜楞寺 清末民国时期 拉卜楞寺商业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北宋对西北缘边吐蕃熟户的政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武强 格桑卓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30-34,共5页
北宋时期,在政府大力招诱政策的影响下,西北缘边诸多吐蕃部落相继内属而成为熟户。吐蕃内属后,宋蕃民族关系发生了新变化,北宋政府根据边情和统治的需要,对缘边吐蕃熟户实行了许多绥怀优抚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封爵、给田免租、通贸易和... 北宋时期,在政府大力招诱政策的影响下,西北缘边诸多吐蕃部落相继内属而成为熟户。吐蕃内属后,宋蕃民族关系发生了新变化,北宋政府根据边情和统治的需要,对缘边吐蕃熟户实行了许多绥怀优抚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封爵、给田免租、通贸易和恤刑等四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西北缘边 吐蕃熟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至抗战时期甘南藏区集镇商贸变迁考述 被引量:6
12
作者 毛光远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78,共13页
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甘南藏区的集镇商贸发展经历了清末民初外国洋行垄断性贸易,抗战前国内商帮对商贸推动和抗战时期政府主导下贸易勃兴三个主要阶段。在这些发展历程之中,集镇商贸呈现出了诸多新的变化,如商会组织产生与发展、商... 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甘南藏区的集镇商贸发展经历了清末民初外国洋行垄断性贸易,抗战前国内商帮对商贸推动和抗战时期政府主导下贸易勃兴三个主要阶段。在这些发展历程之中,集镇商贸呈现出了诸多新的变化,如商会组织产生与发展、商贸重心的扩散及小型集镇兴起、国家加强对商贸控制等。在国家、商会组织等的推动下,清末至抗战时期甘南藏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商品经济得到了不同程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甘南藏区 集镇商贸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中后期乌思藏朝贡使进京朝贡改道原因探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喜富裕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共8页
明中后期,明王朝限制乌思藏朝贡使进京朝贡过"洮岷道",改"由四川路入"。对于此事件,传统史学观点认为多为财政负担过重所致。实际上,朝贡赏赐作为治理藏区成功的一种措施,贡使朝贡的线路由"洮岷道"改为川... 明中后期,明王朝限制乌思藏朝贡使进京朝贡过"洮岷道",改"由四川路入"。对于此事件,传统史学观点认为多为财政负担过重所致。实际上,朝贡赏赐作为治理藏区成功的一种措施,贡使朝贡的线路由"洮岷道"改为川道,经济因素仅是其中之一,而"洮岷道"安全形势的恶化、茶马制度的危机以及防止蒙藏之间的联合等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后期 乌思藏 进京朝贡 改道 河洮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甘南藏区医疗卫生建设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毛光远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94-100,120,共8页
近代以来,由于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甘南藏区各类疫病横行,人畜死亡率很高,这严重影响着藏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这种严峻的形势,抗战时期随着开发西北计划的付诸实施,国民党中央政府和甘肃省地方政府特别重视藏区的医疗卫生事宜,通过... 近代以来,由于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甘南藏区各类疫病横行,人畜死亡率很高,这严重影响着藏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这种严峻的形势,抗战时期随着开发西北计划的付诸实施,国民党中央政府和甘肃省地方政府特别重视藏区的医疗卫生事宜,通过设立医院、派员巡回施诊、培养地方人才和宣传教育等形式,推行医疗卫生工作。这些举措逐渐改变着藏区民众传统的卫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藏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减轻了流行疫病对人畜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甘南藏区 医疗卫生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明朝成化年间“洮岷寺僧诡名冒贡”问题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喜富裕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58,共8页
贡赐制度是明王朝统治河洮岷和西北藏区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在明前期为加快藏区归附中央王朝、尽快统一全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到成化年间,"寺僧诡名冒贡"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在当时已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亟待... 贡赐制度是明王朝统治河洮岷和西北藏区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在明前期为加快藏区归附中央王朝、尽快统一全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到成化年间,"寺僧诡名冒贡"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在当时已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其根源是明王朝历经百年治理河洮岷及西北藏区各种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成化年间 洮岷寺僧 诡名冒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适·自觉:回族国家认同的建构 被引量:3
16
作者 沙勇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3期73-77,共5页
回族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即是回族建构国家认同的过程。作为秉持伊斯兰教信仰的民族,回族以主动调适和自觉融入的积极态度,吸收和承载了大量儒家传统文化,将两种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回族二元文化属性和认同。在伊斯兰文... 回族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即是回族建构国家认同的过程。作为秉持伊斯兰教信仰的民族,回族以主动调适和自觉融入的积极态度,吸收和承载了大量儒家传统文化,将两种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回族二元文化属性和认同。在伊斯兰文化与汉儒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中,回族群体和国家政权和谐互动,持续强化在汉文化环境中的国家认同和"中国人"身份意识,成功实现了两种文化的良性对接,历史变迁中,回族及其伊斯兰教不断朝着本土化和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国家认同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明成祖时期宦官出使乌思藏的活动 被引量:2
17
作者 喜富裕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26,共7页
在明成祖时期,宦官在国家的政治外交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侯显为首的一大批宦官被派遣到乌思藏充当使者,迎请三大法王和五王,实施分封赏赐。宦官之所以担当重任,既有在"靖难之役"中的杰出贡献,又有明成祖坚持"防蒙抚... 在明成祖时期,宦官在国家的政治外交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侯显为首的一大批宦官被派遣到乌思藏充当使者,迎请三大法王和五王,实施分封赏赐。宦官之所以担当重任,既有在"靖难之役"中的杰出贡献,又有明成祖坚持"防蒙抚藏"国策及寻访建文帝下落的原因。宦官的出使活动,对于促进乌思藏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明政府对地此的管理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也由此而引发的明成祖信仰藏传佛教、重用宦官及明中后期乌思藏僧俗首领进京泛滥,宦官干政擅权等问题我们也应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成祖 宦官出使 乌思藏 活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寺规考述——以“五戒”的承袭与实施为中心 被引量:2
18
作者 房继荣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82-88,共7页
历史时期,格鲁派寺院为加强对学经人员的管理,制订了全面而又系统的寺院规章制度。寺规内容以"五戒"为核心,涉及学经人员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且随着时代发展,在内容方面有所扩充。为了确保寺规的执行,寺院还专门设置僧职进行... 历史时期,格鲁派寺院为加强对学经人员的管理,制订了全面而又系统的寺院规章制度。寺规内容以"五戒"为核心,涉及学经人员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且随着时代发展,在内容方面有所扩充。为了确保寺规的执行,寺院还专门设置僧职进行督查,也制订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在寺规的践行过程中,老一辈藏传佛教高僧大德堪为楷模,起了表率作用。在新时期,利用原有寺规中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内容既有利于对学经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对藏传佛教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格鲁派寺规 “五戒” 考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宪宗成化年间对西番朝贡政策的规范调整 被引量:1
19
作者 喜富裕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4,共8页
明宪宗成化年间对西番朝贡政策的规范调整是明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由于朝贡政策历经百年,其呈现的问题日渐增多,明宪宗从"冒贡"违制入手,通过定贡期、定人数、定贡道,加大对当地官员随意遣送的惩治,减少对西番僧人的供俸赏... 明宪宗成化年间对西番朝贡政策的规范调整是明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由于朝贡政策历经百年,其呈现的问题日渐增多,明宪宗从"冒贡"违制入手,通过定贡期、定人数、定贡道,加大对当地官员随意遣送的惩治,减少对西番僧人的供俸赏赐等措施,使朝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理顺了关系,明确了责任,扭转了"冒贡"违制的局面。从实施效果来看,其采取的措施是及时的和符合当时实际的,成效也是比较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宪宗 西番 朝贡政策 规范调整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新疆畜牧改良与生产方式变迁 被引量:1
20
作者 毛光远 《古今农业》 2015年第3期83-95,共13页
抗战初期,国民党新疆督办兼省主席盛世才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制定了“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所谓“六大政策”,新疆社会出现了近世以来的新气象。在国民政府开发... 抗战初期,国民党新疆督办兼省主席盛世才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制定了“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所谓“六大政策”,新疆社会出现了近世以来的新气象。在国民政府开发西北和巩固大后方的语境下,新疆在前苏联、中共党人及民主进步人士的协助下制订了社会经济全面建设计划,并付诸于推行,作为全疆支柱性产业的畜牧业亦迎来了有史以来变革的新时期。新疆通过从苏联引进种畜、进口药物器械、聘请专家和培养畜牧兽医人才等活动,在全疆范围内推广畜种改良、搭棚储草和牲畜保健等畜牧改良活动。这些举措使处于原始经营状态新疆畜牧业步入了现代化历程,促进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为新中国成立后畜牧业生产恢复及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新疆畜牧改良活动局限性亦在所难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新疆畜牧业 畜种改良 畜牧贷款 牲畜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