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培养民族师范生的“5+2+1”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亚玲 刘伯渠 +3 位作者 卢新生 丁志忠 丁耀光 苟如虎 《大学化学》 CAS 2011年第6期34-37,共4页
基于民族地区师范生基础薄弱和特殊需求,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构建了"5+2+1"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 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太统-崆峒山保护区凤蝶种类及区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雄 马正学 王玉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43,共4页
通过路线采集和样点统计法,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凤蝶进行了调查研究,采集凤蝶标本共计100余只.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凤蝶种类共有7种(亚种),隶属2个亚科3个属,其中凤蝶属4种,占总种数的57.14%,为优势类群,麝凤蝶属2种,... 通过路线采集和样点统计法,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凤蝶进行了调查研究,采集凤蝶标本共计100余只.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凤蝶种类共有7种(亚种),隶属2个亚科3个属,其中凤蝶属4种,占总种数的57.14%,为优势类群,麝凤蝶属2种,占总种数的28.57%,丝带凤蝶属1种,占总种数的14.29%;根据中国地理区划特征分析,古北界的种类有1种,占总种数的14%;东洋界的种类无分布;广布种6种,占总种数的86%;广布种占绝对优势;风蝶寄主为马兜钤科(Aristolochiaceae)、伞形科(Umbelliferac)和芸香科(Rutaceae)的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蝶科 甘肃 太统-崆峒山保护区 区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分层次推进无机化学理论教学 被引量:7
3
作者 苟如虎 王亚玲 +5 位作者 卢新生 刘伯渠 丁志忠 丁耀光 闫兰 杨汝栋 《大学化学》 CAS 2011年第1期26-28,共3页
结合无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 无机化学 模块化 分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马雄 马正学 +3 位作者 张亚莉 鲍双玲 吴利华 马建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3,共7页
土壤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湿地营养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湿地斑块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获得土壤无脊椎动物7门130类185 033只。节肢... 土壤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湿地营养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湿地斑块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获得土壤无脊椎动物7门130类185 033只。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和线虫动物门(Nemata)为优势类群,分别占总捕获量的47.50%和26.08%;环节动物门和轮虫动物门为常见类群,分别占总捕获量的14.95%和9.26%;扁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缓步动物门为罕见类群,分别占总捕获量的1.25%、0.66%和0.30%。节肢动物门和线虫动物门构成了土壤动物的主体,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16个湿地斑块中,2#样地的土壤动物个体数量最多;7#样地的类群数量最多,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4.496 7)最高;14#样地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量都最少。各样点土壤动物间的相似性指数在0.594 6~1之间,表明16个湿地斑块的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为中等不相似到中等相似,这反映了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6个湿地斑块保护状况良好,受外来影响较少;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斑块之间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与人类活动干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 土壤动物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青稞秸秆水浸提液对甘肃贝母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马令法 王改花 +4 位作者 吉哈利 王雪花 李全才 马金玉 马仲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8-30,共3页
用0、5、10、20、40 mg/mL青稞秸秆水浸提液对甘肃贝母种子进行浸泡发芽试验,结果发芽率呈现出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趋势。当青稞秸秆水浸提液浓度为20 mg/mL时甘肃贝母的发芽率最高,为86.21%,发芽势最高,为92.86%,发芽活力最高,为44.09,发... 用0、5、10、20、40 mg/mL青稞秸秆水浸提液对甘肃贝母种子进行浸泡发芽试验,结果发芽率呈现出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趋势。当青稞秸秆水浸提液浓度为20 mg/mL时甘肃贝母的发芽率最高,为86.21%,发芽势最高,为92.86%,发芽活力最高,为44.09,发芽指数最高,为12.02,且不同浓度间发芽率差异极显著。试验中还发现,胚根比胚芽先生长,同种浓度下,胚根比胚芽长。在实际生产中,适当把握秸秆还田量,可以降低化感作用对甘肃贝母发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贝母 秸秆浸提液 化感作用 发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天祝地区蝶类多样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雄 马怀义 马正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3926-13928,共3页
2008~2010年每年7~9月,用野外观察、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的方法,研究了甘肃省天祝地区的蝶类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鉴定到的蝶类共有8科54属78种,并且在该地区发现甘肃蝶类1个新记录属和10个新记录种。其中粉蝶科9属22种、蛱蝶科17... 2008~2010年每年7~9月,用野外观察、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的方法,研究了甘肃省天祝地区的蝶类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鉴定到的蝶类共有8科54属78种,并且在该地区发现甘肃蝶类1个新记录属和10个新记录种。其中粉蝶科9属22种、蛱蝶科17属17种、眼蝶科13属14种、绢蝶科1属9种、灰蝶科9属9种、弄蝶科3属3种、凤蝶科1属2种、蚬蝶科1属2种,粉蝶科种数占总种数的28%,为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 蝶类 天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禾本科纤维植物资源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玉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294-14294,14297,共2页
对甘肃省禾本科纤维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发现,甘肃省禾本科纤维植物资源丰富,共有13属14种,具有造纸、编织等用途经济价值较高。并对甘肃省禾本科纤维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禾本科 纤维植物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瑞香科有毒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巩红冬 李彪 《园艺与种苗》 CAS 2015年第10期23-24,共2页
甘肃瑞香科有毒植物具有药用、观赏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基于甘肃瑞香科有毒植物的特点,提出严格管理、规范使用、综合利用的建议,为其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瑞香科 有毒植物 甘肃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胡桃科有毒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巩红冬 谢鹏禄 《园艺与种苗》 CAS 2015年第5期68-69,共2页
[目的]调查研究甘肃胡桃科有毒植物资源的区系、特点及利用价值,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标本采集、查阅文献、走访询问等方法。[结果]甘肃胡桃科有毒植物资源丰富,共有2属4种,具有药用、食用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 [目的]调查研究甘肃胡桃科有毒植物资源的区系、特点及利用价值,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标本采集、查阅文献、走访询问等方法。[结果]甘肃胡桃科有毒植物资源丰富,共有2属4种,具有药用、食用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结论]为甘肃胡桃科有毒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科 有毒植物 甘肃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XCEL的奶牛体型外貌线性评分系统设计
10
作者 马彦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9-121,共3页
利用EXCEL简单、方便的函数功能和录制宏功能,自动检索奶牛体型外貌评定原始数据并转化成相应的线性评分和功能分,根据各性状不同的权重转化为个体之间可相互比较的百分制数值;该程序可对牛群分别进行乳房排序、体躯结构排序、肢蹄排序... 利用EXCEL简单、方便的函数功能和录制宏功能,自动检索奶牛体型外貌评定原始数据并转化成相应的线性评分和功能分,根据各性状不同的权重转化为个体之间可相互比较的百分制数值;该程序可对牛群分别进行乳房排序、体躯结构排序、肢蹄排序、乳用特征排序和整体排序,能快速、准确地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做出客观、科学的评判,并为选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EXCEL 线性外貌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蕨麻多糖及其抑菌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党金宁 祁小妮 +2 位作者 李振亮 董艳娇 张文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1-196,202,共7页
利用乙醇/(NH_4)_2SO_4在水溶液中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作为多糖提取剂,采用响应曲面结合BBD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优化了蕨麻多糖双水相提取工艺;以滤纸片扩散半径作为抑菌活性考察指标;采用硫酸亚铁-过氧化氢-水杨酸氧化法和焦性没食子酸自氧... 利用乙醇/(NH_4)_2SO_4在水溶液中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作为多糖提取剂,采用响应曲面结合BBD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优化了蕨麻多糖双水相提取工艺;以滤纸片扩散半径作为抑菌活性考察指标;采用硫酸亚铁-过氧化氢-水杨酸氧化法和焦性没食子酸自氧化化法考察蕨麻多糖对活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提取条件下(1∶35(g/mL),55℃,60 min),蕨麻多糖得率(14.46%±0.12%);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蕨麻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属于抑菌高敏感型,对枯草芽孢杆菌属于抑制中度敏感型;蕨麻多糖对三种菌的抑制作用说明,多糖具有一定的抑制细菌活性,且对于不同的菌种的抑制作用具有选择性。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蕨麻多糖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对·OH及O_2^-·的清除率分别为(76.38%±0.21%)和(25.01%±0.14%);对应的极限浓度分别为3.6 mg/mL和3.0 mg/mL。以上实验结果说明,通过响应曲面优化结合BBD实验设计,能够确定蕨麻多糖提取因素与得率之间的二次函数模型,为多糖的提取提供了定性与定量评价指标;同时蕨麻的体外抑菌抗氧化活性表明,蕨麻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抑菌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多糖 双水相 抑菌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NH4)2SO4双水相体系提取红景天多糖及抑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祁小妮 王斌 +2 位作者 李振亮 党金宁 董艳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5-142,共8页
利用乙醇/(NH_4)_2SO_4在水溶液中形成的分相体系作为多糖提取试剂,采用响应曲面结合BBD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软件,选择优化多糖提取率与响应因素之间的最佳提取模型参数;以琼脂法结合滤纸片扩散半径作为抑菌活性考察指标;采用硫酸亚铁-过... 利用乙醇/(NH_4)_2SO_4在水溶液中形成的分相体系作为多糖提取试剂,采用响应曲面结合BBD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软件,选择优化多糖提取率与响应因素之间的最佳提取模型参数;以琼脂法结合滤纸片扩散半径作为抑菌活性考察指标;采用硫酸亚铁-过氧化氢-水杨酸氧化法和邻苯三酚(焦性没食子酸)自氧化化法考察红景天多糖对活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提取条件下[1∶22.5(g∶mL),50℃,37.5 min],红景天多糖提取率16.64%;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红景天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直径(21.1±0.09)mm,属于抑菌极敏感型,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直径(16.4±0.02)mm,属于抑菌高敏感度型,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直径为(12.6±0.04)mm,属于抑制中度敏感型;红景天多糖对3种菌的抑制作用说明,多糖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对于不同的菌种的抑制作用具有特异选择性。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红景天多糖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参考VC阳性对照组的清除率,红景天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及过氧负离子自由基(O_2^-·)的相对清除率分别为65.1%和51.2%,对应的极限浓度分别为2.0 mg/mL和2.5 mg/mL。以上试验结果说明,通过响应曲面优化结合BBD试验设计,能够确定红景天多糖提取因素与提取率之间的二次函数模型,为多糖的人工提取提供了定性与定量评价指标;同时红景天的体外抑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开发具有抑菌抗氧化活性的食品及药品防腐剂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为红景植物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相关产品的多元化应用提供技术指导与试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多糖 双水相 抑菌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根系水提液对独一味种子化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淑玲 马令法 +2 位作者 杨敬军 常毓巍 王改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14-19,共6页
以独一味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法,研究不同浸提时间的青稞根系水提液对独一味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独一味与禾本科植物的轮作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青稞根系水提液不同浸提时间对独一味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表现为随着浸... 以独一味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法,研究不同浸提时间的青稞根系水提液对独一味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独一味与禾本科植物的轮作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青稞根系水提液不同浸提时间对独一味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表现为随着浸出液浸提时间的延长,独一味种子萌发开始时间、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度以及变异系数等都基本趋向于先促进后抑制的规律性变化。其中用青稞根系水提液浸提1.5 h的种子的萌发率最高、为36.67%,比CK提高了11.34个百分点,而且该处理的变异系数变化值较小,表现最为稳定,萌发开始时间比CK缩短了1.67 d。而浸提2.5 h的种子萌发率分最低为18.67%,比CK降低了6.66个百分点,且胚芽长度也较CK短8.60 mm,表现为抑制作用。因此,用青稞根系水提液不同浸提时间处理独一味种子时,浸提1.5 h时最有利于独一味种子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液 青稞根系 化感作用 独一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植物检疫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合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艳娇 马永生 +2 位作者 朱静 马彦男 叶泥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88-92,共5页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求。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通识课、专业课、实习实训"3阶段",改...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求。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通识课、专业课、实习实训"3阶段",改善通识课、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整合实践实训基地、组建师生团队、搭建交流平台"5模块",构建动植物检疫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4融合"体系,有效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融合,使二者相辅相成,提高了师生的创新创业和专业技能水平,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提高其从业的适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海拔对植物种子大小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郭淑青 齐威 +3 位作者 王玉林 马雄 陈学林 杜国祯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8,共9页
以青藏高原东缘600种植物种子为对象,就海拔对种子大小的影响展开系统性地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区系内,植物种子大小与海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n=600,R2=0.029,P<0.001),并且在2000~3000m ... 以青藏高原东缘600种植物种子为对象,就海拔对种子大小的影响展开系统性地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区系内,植物种子大小与海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n=600,R2=0.029,P<0.001),并且在2000~3000m 海拔梯度中,种子大小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草本植物种子大小与海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n=512,R2 =0.026,P<0.001),但是灌木(n=72,R2=0.004,P=0.616)和乔木种子大小(n=16,R2=0.005,P=0.795)随海拔虽有减小的趋势但无显著相关性;3)海拔较高地区的草本植物种子大小比同属的海拔较低的植物种子大11.5%(df=131,t=2.724,P=0.007),小于阈值±30%,草本植物属内种子大小与海拔无关。在132个草本植物种对中,与同属的低海拔物种相比,40.9%(54种)高海拔物种种子大,另外19.7%(26种)小,39.4%(52种)没有变化,由此,认为在青藏高原东缘强烈的选择压力下,海拔和系统发育综合因子对植物种子大小的影响由具体的某个属本身的特性所决定,不存在单一的海拔与属的种子大小变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大小 海拔 区系 生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4科植物种子大小和比叶面积随海拔和生境的变异 被引量:24
16
作者 齐威 郭淑青 +4 位作者 崔现亮 阳敏 张永东 杜国祯 卜海燕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50,共9页
种子大小和比叶面积分别是种子植物的繁殖性状和营养性状之一,也是衡量植物功能的2个重要参考。本研究测量4个青藏高原东部常见科(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龙胆科Gentian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石竹科Caryophyllaceae)的63种植物的... 种子大小和比叶面积分别是种子植物的繁殖性状和营养性状之一,也是衡量植物功能的2个重要参考。本研究测量4个青藏高原东部常见科(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龙胆科Gentian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石竹科Caryophyllaceae)的63种植物的种子大小和比叶面积,分析2种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研究海拔和生境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子大小和比叶面积有边际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66);2)无论整体上还是在科内,青藏高原东部植物种子大小与海拔和生境均不相关(P>0.05);3)区域内植物比叶面积随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减小;在科内,海拔对毛茛科、龙胆科植物的比叶面积影响显著,而石竹科、虎耳草科植物的比叶面积与海拔不相关;4)草地中植物比叶面积最小,林下最大;在草地中比叶面积随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减小,其他生境下海拔对比叶面积没有影响。研究结果反映了青藏高原东部植物对高寒环境不同的响应和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生境 青藏高原 种子大小 比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地黄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祁小妮 林楠楠 +1 位作者 李振亮 党金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1-235,共5页
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对生地黄多糖提取中的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确定各因素最佳的水平组合。用Sevage法脱蛋白对生地黄多糖进行纯化,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40(g∶m 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 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对生地黄多糖提取中的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确定各因素最佳的水平组合。用Sevage法脱蛋白对生地黄多糖进行纯化,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40(g∶m 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5 min条件下,生地黄多糖提取物中多糖的含量最高为2.84%,实际测得生地黄多糖提取产率与理论预测值相对误差较小。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生地黄多糖能够保护·OH所产生的氧化损伤,对·OH有显著的清除能力,最大清除率为54.4%对应的生地黄多糖的质量浓度3.00 g/L。因此可以探索作为食品工业和制药行业的天然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地黄 多糖 响应曲面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优化菟丝子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祁小妮 隋英 +2 位作者 李振亮 党金宁 刘瑞林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5-38,共4页
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对菟丝子多糖提取中的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确定各因素最佳的水平组合,并对菟丝子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25(g∶m 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90 min条件下,菟丝子多糖提取物... 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对菟丝子多糖提取中的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确定各因素最佳的水平组合,并对菟丝子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25(g∶m 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90 min条件下,菟丝子多糖提取物中多糖的含量为7.67%,实际测得菟丝子多糖提取产率与理论预测值相对误差较小。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菟丝子多糖能够保护羟基自由基(OH·)所产生的氧化损伤,对OH·有一定的清除能力,菟丝子多糖的质量浓度为4.0 mg/m L,最大清除率为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 多糖 响应面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高原独一味间作栽培藏木香对独一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何淑玲 王改花 +5 位作者 董利俊 齐军 汤文江 法小梅 王丽 尤艳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21,34,共3页
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法研究甘南高原独一味间作栽培藏木香对独一味出苗率、成活率、叶长、叶宽和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独一味间作栽培藏木香时,当年生独一味的出苗率、成活率比单作极显著提高;两年生独一味的叶长、叶宽和株高的生长变化... 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法研究甘南高原独一味间作栽培藏木香对独一味出苗率、成活率、叶长、叶宽和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独一味间作栽培藏木香时,当年生独一味的出苗率、成活率比单作极显著提高;两年生独一味的叶长、叶宽和株高的生长变化也比单作显著加快。该研究攻克了独一味大田栽培中成活率低的技术难关,对独一味的人工栽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间作栽培 藏木香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铬(Ⅵ)和锰(Ⅶ)的含量 被引量:11
20
作者 卢新生 张海玲 +2 位作者 苟如虎 刘伯渠 王亚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025-6026,6066,共3页
[目的]同时测定水中铬(Ⅵ)和锰(Ⅶ)的含量。[方法]在波长为440和545 nm下,以硫酸作为参比测定水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的加和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铬(Ⅵ)和锰(Ⅶ)的含量。[结果]在440和545 nm适宜波长下测定铬(Ⅵ)和锰(Ⅶ... [目的]同时测定水中铬(Ⅵ)和锰(Ⅶ)的含量。[方法]在波长为440和545 nm下,以硫酸作为参比测定水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的加和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铬(Ⅵ)和锰(Ⅶ)的含量。[结果]在440和545 nm适宜波长下测定铬(Ⅵ)和锰(Ⅶ)的吸光度,对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得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表明线性关系均良好。[结论]此方法反应灵敏,操作简单,适合天然水或工业废水中铬(Ⅵ)和锰(Ⅶ)含量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曲线 吸光度 铬(Ⅵ) 锰(Ⅶ)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