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南高寒牧区禾-豆混播草地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分析
1
作者 刘汉成 侯明杰 毛建文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126-131,共6页
为比较甘南高寒牧区不同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后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差异,采用裂区试验法研究了燕麦(Avena sativa)、黑麦(Secale cereal)、小黑麦(×Triticosecale)单播及分别与饲用豌豆(Pisum sativum)、箭筈豌豆(Vicia sati... 为比较甘南高寒牧区不同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后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差异,采用裂区试验法研究了燕麦(Avena sativa)、黑麦(Secale cereal)、小黑麦(×Triticosecale)单播及分别与饲用豌豆(Pisum sativum)、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混播(50∶50)后草产量、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结果显示:小黑麦与饲用豌豆(TP)混播处理的鲜草产量最高,达48.57 t/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黑麦单播(R)处理的鲜草产量最低(28.82 t/hm^(2));除黑麦单播处理外,禾-豆混播模式提高了饲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小黑麦与饲用豌豆(TP)混播处理的纯效益最高,为21370元/hm^(2)。结果表明,小黑麦具有高产、优质、耐寒的优点,适宜在甘南高寒牧区推广种植,是高寒牧区禾-豆混播饲草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牧区 禾-豆混播 草产量 营养价值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矿厂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及其对土壤重金属的响应
2
作者 陈凌云 苑煜思 +3 位作者 朱时应 董刚 杜海峰 刘汉成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9,共11页
铅锌矿厂区排放的粉尘经大气沉降后回归到土壤,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升高,对地上和地下生物造成深刻影响。重金属不仅威胁土壤微型生物的生存环境,同时在植物体内富集后通过食物链传递到生物体内,进而引起生物机理反应或机体损伤甚至死... 铅锌矿厂区排放的粉尘经大气沉降后回归到土壤,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升高,对地上和地下生物造成深刻影响。重金属不仅威胁土壤微型生物的生存环境,同时在植物体内富集后通过食物链传递到生物体内,进而引起生物机理反应或机体损伤甚至死亡。纤毛虫作为土壤微型动物主要类群之一,对重金属极度敏感,同时又可作为指示生物来反映土壤健康。为探究纤毛虫群落组成与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甘肃锌冶炼厂周边农田5块小麦样地中采集25份土壤样品,使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和“蛋白银染色法”对土壤纤毛虫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共鉴定到纤毛虫34种,隶属于6纲8目15科23属,各样点间生物多样性呈显著性差异(P<0.05);(2)近厂区下风向S2样点土壤中Cd、Pb和Zn含量远大于其他样点,同时Cd、Pb、Cu、Zn含量在各样点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3)位于厂区上风向参照样点S1与距离厂区最远的样点S5纤毛虫群落复杂且物种组成相似;随着距离变远,S2至S4样点物种数和多样性呈逐渐下降趋势,且S2样点以肉食性纤毛虫为主,S5样点以菌食性纤毛虫为主;(4)Mantel分析结果表明,S3样点纤毛虫群落组成与Cr、Ni、Cu、Co、Mn含量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Cd含量对于纤毛虫群落的影响最大,Cr含量对于纤毛虫群落的影响最小,电导率(EC)和pH是影响不同样点间纤毛虫群落组成的主要理化因子;(5)中华棘毛虫(Sterkiella sinica)和瘦尾虫一种(Uroleptus sp.)可以作为监测该区域土壤Cd、Cr、Cu、Co含量变化的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纤毛虫 环境响应 相互关系 指示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PAM保水剂对青藏高原“黑土滩”青稞生长和草原固沙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李榕 马哲 +3 位作者 丁宇儒 杨馥键 刘国正 马健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2-279,共8页
为探寻适合青藏高原旱地青稞生长的适宜保水剂,并能有效治理其东部边缘“黑土滩”草原退化的现象,采用“黑土滩”的黑土(BC)、丙烯酰胺(AM)、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和过硫酸铵(APS)为原料,制备出吸水率414.3%、保水率383.8%的黑土... 为探寻适合青藏高原旱地青稞生长的适宜保水剂,并能有效治理其东部边缘“黑土滩”草原退化的现象,采用“黑土滩”的黑土(BC)、丙烯酰胺(AM)、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和过硫酸铵(APS)为原料,制备出吸水率414.3%、保水率383.8%的黑土@PAM保水剂,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选择黑土@PAM保水剂最佳优化组合;运用FT-IR和SEM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和机理分析,同时研究了黑土@PAM保水剂的反复吸水性能、抗盐性、pH响应性、固沙性能及其在干旱胁迫下对青稞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土@PAM保水剂在经过6次反复吸水后,吸水率依然达338.5%,适用于pH值为6.0~9.0的土壤环境;添加保水剂35 d后土壤湿度从40.3%降至34.1%,PPO活性从2.23 mg·g^(-1)升高至2.31 mg·g^(-1),叶片出现褐变情况较少;在种植了梭罗草的土壤中施加黑土@PAM,土壤风蚀模数显著降低,说明其具有较好的固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合成工艺 固沙性能 青稞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添加剂浓度和禾-豆混播类型对饲草营养品质和青贮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刘汉成 贺俊生 +1 位作者 任昱鑫 章志龙 《草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2630-2640,共11页
为探索高寒牧区适宜的饲草种植模式和加工技术,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添加剂浓度和禾-豆混播类型对饲草营养品质和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禾-豆混播类型及其与添加剂浓度交互作用均对饲草营养品质有极显著影响(P<0.... 为探索高寒牧区适宜的饲草种植模式和加工技术,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添加剂浓度和禾-豆混播类型对饲草营养品质和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禾-豆混播类型及其与添加剂浓度交互作用均对饲草营养品质有极显著影响(P<0.01)。禾-豆混播类型对饲草的pH、乳酸含量、乙酸含量、丙酸含量和氨态氮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丁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添加剂浓度对pH、乳酸含量和氨态氮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乙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丙酸含量和丁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禾-豆混播类型与添加剂浓度交互作用对p H、乳酸含量、乙酸含量、丙酸含量和氨态氮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丁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当50%小黑麦混播50%饲用豌豆+50μg·mL^(-1)乳酸菌添加剂时,饲草营养品质和青贮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豆混播类型 乳酸菌添加剂 饲草 发酵品质 种植模式 加工技术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