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菌剂与氮肥配施对紫花苜蓿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青璞 白建海 +4 位作者 姚拓 雷杨 周泽 张琛 付卫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321,共8页
为获得河西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人工草地上的最佳施肥组合。以‘惊盛’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微生物菌剂与氮肥减量配施对紫花苜蓿植株生长、营养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量氮肥(CK)相比,微生物菌剂... 为获得河西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人工草地上的最佳施肥组合。以‘惊盛’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微生物菌剂与氮肥减量配施对紫花苜蓿植株生长、营养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量氮肥(CK)相比,微生物菌剂与氮肥减量处理的紫花苜蓿株高、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C8,G8,C7和G7处理的紫花苜蓿粗蛋白、粗脂肪、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显著差异,其中G7处理的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最高;微生物菌剂与氮肥减量处理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含量(P<0.05),而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水率和pH值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G7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的紫花苜蓿生长、营养和土壤指标的综合分析,综合表现最好的为G7(根瘤菌剂与氮肥减量30%),有利于减少河西地区氮肥用量,为河西地区紫花苜蓿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微生物菌剂 氮肥减量配施 营养品质 土壤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杀虫剂对苜蓿斑蚜和牛角花齿蓟马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评价
2
作者 彭斌 崔晓宁 +7 位作者 张勃 席驳鑫 胡桂馨 姚拓 李昌宁 牛奎举 常逢美 白建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1-213,共13页
苜蓿斑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是威胁我国苜蓿生产的重要害虫。为筛选用于防治苜蓿斑蚜和牛角花齿蓟马的高效、低毒的生物药剂,本研究利用拍盘法调查了这两种害虫在苜蓿田间的种群发生动态,通过浸叶法测定10种杀虫剂对害虫的毒力,以及评价不... 苜蓿斑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是威胁我国苜蓿生产的重要害虫。为筛选用于防治苜蓿斑蚜和牛角花齿蓟马的高效、低毒的生物药剂,本研究利用拍盘法调查了这两种害虫在苜蓿田间的种群发生动态,通过浸叶法测定10种杀虫剂对害虫的毒力,以及评价不同类型药剂对害虫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苜蓿斑蚜和牛角花齿蓟马在甘肃民勤苜蓿田发生主要集中于第2、3茬苜蓿,7月9日和8月10日在苜蓿现蕾期两种害虫均达到种群高峰期。室内毒力测定表明,藜芦碱和苦参碱对苜蓿斑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毒力较高,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鱼藤酮、乙基多杀菌素和阿维菌素次之,螺虫乙酯毒力最低。田间防效结果表明,苦参碱和鱼藤酮施药后7~14 d对苜蓿斑蚜的防效为73.47%~85.16%,对牛角花齿蓟马的防效为70.11%~88.61%。乙基多杀菌素和阿维菌素施药后7~14 d对苜蓿斑蚜的防效为67.80%~82.00%,对牛角花齿蓟马的防效为83.67%~92.55%。在苜蓿田间生产中,对苜蓿斑蚜和牛角花齿蓟马的喷雾防治建议首选高效低毒的鱼藤酮、苦参碱、阿维菌素和乙基多杀菌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斑蚜 牛角花齿蓟马 种群动态 毒力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