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农业电气自动化的大棚智能控温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19,125,共5页
为了实现大棚温度的精确控制,基于数据融合与模糊控制技术,设计了智能温控系统。温度数据融合包括异常数据剔除、节点内数据融合与节点间数据融合,最终输出大棚温度表征量。模糊温度控制输入量为大棚温度表征量及其与设置值的偏差量,输... 为了实现大棚温度的精确控制,基于数据融合与模糊控制技术,设计了智能温控系统。温度数据融合包括异常数据剔除、节点内数据融合与节点间数据融合,最终输出大棚温度表征量。模糊温度控制输入量为大棚温度表征量及其与设置值的偏差量,输出为温度调控设备控制信号。对系统中温度数据融合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平均值法;对温度控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介入后温度相对偏差区间为[-2.5%,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 数据融合 温度模糊控制 温度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柱塞式液压马达等接触应力内曲线分析
2
作者 毛文亮 赵彦军 +1 位作者 柴红强 乔扬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6-163,共8页
内曲线液压马达柱塞副的运动规律完全取决于导轨曲线形式。为了设计出性能优异的内曲线,介绍液压马达柱塞副组件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在忽略一些影响较小作用力的基础上,对柱塞副组件进行受力分析,并采用幅角函数法推导滚轮-导轨副接... 内曲线液压马达柱塞副的运动规律完全取决于导轨曲线形式。为了设计出性能优异的内曲线,介绍液压马达柱塞副组件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在忽略一些影响较小作用力的基础上,对柱塞副组件进行受力分析,并采用幅角函数法推导滚轮-导轨副接触力方程。通过分析滚轮-导轨副接触状态,确认该接触满足赫兹理论应用条件。运用弹性接触赫兹理论,同时编制MATLAB程序求解等接触应力曲线隐式微分方程组。最后,明确影响内曲线性能的基本参数,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极径初值对关键工作参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合理初值设计出十作用液压马达内曲线。结果表明:极径初值三阶导数对内曲线性能影响可忽略;随着一阶与二阶导数增加,滚轮与导轨接触点极径逐渐增大;随着一阶导数增加,理论曲线的连续性就变差,有效接触角减小,柱塞-滚轮副行程先增大后减小,滚轮与导轨间接触应力不断减小;随着二阶导数增加,柱塞-滚轮副行程逐渐增大,滚轮与导轨间接触应力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马达 径向柱塞式 多作用内曲线 等接触应力内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联合式碎石器气穴控制分析
3
作者 毛文亮 赵彦军 +1 位作者 柴红强 李广东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9-148,共10页
针对气液联合式碎石器内部出现的气蚀问题,在建立基本控制方程及质量输运方程的基础上,根据碎石器结构原理同时参考主机液压系统管路布置,搭建了包含动力系统及控制系统的整机AMESim仿真模型。之后,基于影响气穴的参数类型及对应取值范... 针对气液联合式碎石器内部出现的气蚀问题,在建立基本控制方程及质量输运方程的基础上,根据碎石器结构原理同时参考主机液压系统管路布置,搭建了包含动力系统及控制系统的整机AMESim仿真模型。之后,基于影响气穴的参数类型及对应取值范围设计了正交试验方案,并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了提高活塞后腔最低压力的最优水平组合。最后,对于集中参数模型无法反映流体质点运动空间的不足,进行了CFD模型与AMESim输出最优参数组合的联合仿真,并和AMESim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活塞后腔出现最低压力的时刻与活塞运动至下死点的位置完全对应,这也与实际工程中出现气蚀真相的位置十分吻合;活塞前腔杆径是影响最低压力的主要因子,同时最低压力与杆径及蓄能器初始容积都呈负相关、与蓄能器压力正相关,与工作压力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采用最优水平组合时,AMESim计算得到的最低压力为2.29 MPa,而CFD仿真获得的最低压力为1.016 MPa,其远高于工况条件对应的空气分离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联合式碎石器 气蚀 AMESim模型 正交试验 动网格 联合仿真 对比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月形内齿轮泵空化流场仿真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毛文亮 赵彦军 柴红强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1-108,共8页
实际液压系统工作条件一直处于动态演变过程。为了分析变工况后新月形内齿轮泵空化流场的演进规律,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参数模型,该模型利用动网格技术及两相流模型相结合来模拟齿轮泵中含气油液的流动状况。根据因子水平表及正交表性质设... 实际液压系统工作条件一直处于动态演变过程。为了分析变工况后新月形内齿轮泵空化流场的演进规律,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参数模型,该模型利用动网格技术及两相流模型相结合来模拟齿轮泵中含气油液的流动状况。根据因子水平表及正交表性质设计了正交试验方案,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不同试验对应的三维内流道模型并获得了流场特性及空化演进规律。结果表明:该类型齿轮泵中无明显困油区域,转子区是整个泵内压力最高也是最低的区域;转速一定时,油温对最低压力的影响最大,含气量次之,工作压力的影响可忽略;啮合区中的空化演进规律最为明显,气相整体呈现出先均匀分布,再分散集中,最后又均衡分布的变化规律;压力演变是气相发生运移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月形内齿轮泵 工作条件 正交试验 动网格 多相流 空化流场 对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