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天文 《当代农机》 2025年第1期65-66,共2页
指出了水文地质问题成为阻碍各种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地下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岩土工程项目均处于水文地质相对复杂的环境中,深入了解水文地质情况对于保障项目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尤为重要。介绍了水文地质研究... 指出了水文地质问题成为阻碍各种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地下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岩土工程项目均处于水文地质相对复杂的环境中,深入了解水文地质情况对于保障项目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尤为重要。介绍了水文地质研究的价值、特点。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勘察设计与施工 水文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韧性评价
2
作者 袁珍梅 王潇 刘兴德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0-832,共13页
为科学精准地量化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韧性水平及内部机理及障碍因素,基于“环境-社会-经济-基础设施”主题框架构建了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和耦合协调模型量化2000~2022年黄河流域甘肃段9个市州地质灾害韧性时空演化过程及子系... 为科学精准地量化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韧性水平及内部机理及障碍因素,基于“环境-社会-经济-基础设施”主题框架构建了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和耦合协调模型量化2000~2022年黄河流域甘肃段9个市州地质灾害韧性时空演化过程及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并引入障碍度模型识别韧性提升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2年间,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韧性随着时间变化呈明显增长态势,由2000年较低韧性状态转变为2022年中等韧性状态。9个市州的地质灾害韧性在空间上差异性明显,且不同市州间差距呈现逐年加剧的趋势,其中兰州、天水、庆阳地质灾害韧性较强,其他市州滞后。环境、经济、社会、基础设施韧性系统发展水平均呈现逐年攀升态势,基础设施韧性系统发展水平滞后于环境、经济、社会韧性系统发展水平。9个市州地质灾害韧性系统耦合协调度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中度失调阶段过渡到优质协调阶段,且空间上表现为比较均衡局面。林草覆盖率、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6个指标是阻碍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韧性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揭示,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韧性逐年显著提升,但市州间差异加剧,流域在生态保护与恢复及经济社会韧性构建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韧性 熵权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性 甘肃段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极复杂矿井探放水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魏天文 《当代农机》 2024年第12期91-92,共2页
阐述了水文地质极复杂矿井探放水成套技术,分析了探放水成套技术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水文地质 极复杂矿井 探放水 成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调查基础数据采集与处理
4
作者 马柱 《当代农机》 2024年第7期93-94,共2页
概述了农村土地调查,阐述了农村土地调查基础数据采集与处理。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基础数据 采集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调查基础数据采集与处理
5
作者 马柱 《当代农机》 2024年第6期93-94,共2页
概述了农村土地调查,阐述了农村土地调查基础数据采集与处理。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基础数据 采集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次农村土地调查技术工作分析
6
作者 马柱 《当代农机》 2024年第8期103-104,共2页
阐述了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工作要点、技术特点,提出了改进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建议,以为第四次农村土地调查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农村土地 调查工作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石土混合体随机生成方法与宏细观力学演化特性研究
7
作者 侯小强 杨芮 +3 位作者 李瑞冬 樊小鹏 郑佳乐 侯宝胜 《岩土力学》 2025年第9期2967-2979,共13页
为探究卵石土混合体宏细观力学特性演化规律,利用Python语言在ABAQUS二次开发基础上研发了切近天然卵石样貌的卵石土混合体随机生成程序,通过三轴压缩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卵石含量、分布倾角及磨圆度等特性参数对卵石土混合体宏细观变... 为探究卵石土混合体宏细观力学特性演化规律,利用Python语言在ABAQUS二次开发基础上研发了切近天然卵石样貌的卵石土混合体随机生成程序,通过三轴压缩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卵石含量、分布倾角及磨圆度等特性参数对卵石土混合体宏细观变形破坏形式的影响,揭示了其关键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合三维数字图像相关(three dimensional-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简称3D-DIC)技术监测试样在室内试验中表面及内部动态演化过程,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低含石量试样裂隙扩展以“单侧绕流+穿石”“包石+穿石”等运动模式为主,高含石量试样以“单石转动”“走滑运动”等运动模式为主;随着含石量增大,试样剪切带由光滑平直状演化至X状,最终呈圆弧网状结构,试样的力链传递由X交叉型的模糊轮廓趋近于清晰垂直,且定向性明显;随着卵石含量增加、磨圆度增大,试件抗压强度、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呈现增加趋势;卵石倾角增加,抗压强度、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呈递减趋势。依据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记录的单轴压缩试验中不同含石量试样的表现情况,证明了其表面裂隙的产生、扩展及内部破坏形态与数值模拟结果呈现一致性。研究结果加深了对卵石土混合体复杂力学特性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卵石土混合体相关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石土混合体 随机生成 ABAQUS二次开发 3D-DIC技术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塔沙地不同人工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广德 周继强 +5 位作者 达军山 雷隆举 赵长兴 李超男 周自强 刘金荣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34-1841,共8页
为深入认识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性质的关系,本文以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柽柳(Tamarix chinensis)、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沙枣-柽柳和胡杨-柽柳等林地为对象,以自然恢复林为对照,采用样地法研究不同林地林下植物... 为深入认识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性质的关系,本文以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柽柳(Tamarix chinensis)、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沙枣-柽柳和胡杨-柽柳等林地为对象,以自然恢复林为对照,采用样地法研究不同林地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工林林地内共发现植物18种,隶属6科16属;且较对照样地多样性指数增加109%~213%,丰富度指数增加10%~66%。与对照样地相比,人工胡杨-柽柳林林下土壤含水量和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47%和266%;结合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及PCA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pH值、电导率与植物多样性关系最为密切,且在两个成分中均为主要决定因子。初步研究结论认为:在人工林的营造下,土壤含水量及电导率的变化是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的主导因子之一。研究结果对提高人工林下植物多样性以及林地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塔沙地 人工林 草本植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对紫花苜蓿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超男 王磊 +3 位作者 周继强 赵长兴 谢晓蓉 刘金荣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146,共9页
为全面认识微塑料对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毒性效应和生态风险,以低密度聚乙烯(mLDPE)和聚乳酸(mPLA)2种不同类型的微塑料为试验对象进行盆栽试验,探究不同浓度下(0.1%、0.5%、1%、5%、10%,w/w,质量分数)两种类型的微塑料对紫花苜蓿生长和... 为全面认识微塑料对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毒性效应和生态风险,以低密度聚乙烯(mLDPE)和聚乳酸(mPLA)2种不同类型的微塑料为试验对象进行盆栽试验,探究不同浓度下(0.1%、0.5%、1%、5%、10%,w/w,质量分数)两种类型的微塑料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对照组,高浓度(10%)处理下,mPLA处理组紫花苜蓿生物量、总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mLDPE处理组则是地上生物量与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随微塑料添加浓度升高而增加,mPLA处理组中SOD、CAT活性和MDA含量在10%浓度时分别显著提高了56.68%、85.63%和67.30%,mLDPE处理组中仅有SOD和POD的活性在10%浓度时影响显著。结果表明,微塑料添加对紫花苜蓿的毒害作用与微塑料的类型和浓度有关。高浓度mPLA能够损伤植物光合系统,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植物造成氧化损伤,从而抑制紫花苜蓿植株生长,其影响强于mLD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紫花苜蓿 光合作用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及模式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婧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第22期56-58,共3页
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必要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提高粮食生产安全是现代化农业的必要条件。基于此,文章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 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必要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提高粮食生产安全是现代化农业的必要条件。基于此,文章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效对策,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特点 现状 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