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测多评法测定甘肃地区淫羊藿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张敏
刘惠娟
王永福
石岩
-
机构
甘肃医学院
甘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1期182-185,215,共5页
-
基金
2019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2019A-165)
甘肃省2020年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011805007)。
-
文摘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淫羊藿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方法,并对甘肃地区的21批药材进行定量分析。[方法]Agilent Zorbax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10μL。分别考察不同条件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评价一测多评法和标准曲线法在含量测定结果上的差异。[结果]建立了以淫羊藿苷为内标参照物,同时测定6种黄酮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法。不同条件下相对校正因子的RSD小于2.63%。多点矫正-一测多评法、斜率矫正-一测多评法和标准曲线法测定21批甘肃地区淫羊藿样品含量,其RSD小于3%,无明显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结果准确、操作简单易行,可用于淫羊藿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关键词
一测多评
淫羊藿
黄酮类成分
含量测定
甘肃地区
-
Keywords
QAMS
Epimedium
Flavonoids
Content determination
Gansu area
-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当归种植模式研究综述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龚成文
米永伟
张东佳
邵武平
王浩亮
-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甘肃省中药材种质改良与质量控制工程实验室
甘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
-
出处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4-38,共5页
-
基金
甘肃省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科技支撑项目(甘林草函[2020]72号)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21YF5NA147)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1604FKCA104)。
-
文摘
当归为伞形科药用植物,主要分布于甘肃、云南、湖北等地,其栽培模式主要有育苗移栽和种子直播两种。通过对比分析种植模式形成的历史与缘由、种植环节与成本、药材性状与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发现当归最早采用作畦种子直播,明清时期由于春季干旱,直播保苗困难,形成了“育苗-假植-移栽”的种植模式。传统育苗移栽模式需进行垦荒育苗,易受自然环境影响,种苗质量和产量难以保证,还易造成生态破坏。种苗繁育必须选用三年种,种子生产周期需3年;同时要通过起苗、假植、移栽等多个环节,种苗易受机械损伤,引起麻口病发生;早期抽薹问题无法避免,药材外观性状发生明显变化。现代育苗措施虽能一定程度解决早期抽薹和生态环境问题,但存在成本高、移栽缓苗慢、储藏易烂苗等问题。当归直播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了当归二年种,缩短了种子生产周期,简化了种植环节,有效规避了早抽薹,阻断了麻口病传播途径,保持了当归原有形态,药材性状与质量均符合药典标准要求。当归直播种植模式成本明显降低,具有较强的优势和推广前景,同时也为当归全程机械化种植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存在前期保苗投入高、药材个头小等问题。通过探讨两种模式的技术优势与劣势,为创新当归种植模式及克服技术瓶颈提供依据。
-
关键词
当归
移栽
直播
药材性状
抽薹
麻口病
-
Keywords
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transplanting
direct sowing
medicinal properties
bolting
Ditylenchus destructor disease
-
分类号
S853.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