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9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评估阶段”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探析--基于甘肃政法学院的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董志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6期35-39,共5页
对于高校而言,评估过程中不但要全面展示评估前学校的办学水平,而且还要科学规划评估后学校的工作思路,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作为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促使学校的办学行为向自觉化、科学化迈进。
关键词 本科教学 后评估阶段 工作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政法学院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2
作者 雒红强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国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政法学院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3
作者 孙毅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I0004-I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猫儿眼不饱和脂肪酸对人BEL-7402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俞发荣 连秀珍 郭红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13-1517,共5页
目的探讨甘肃猫儿眼不饱和脂肪酸对人BEL-7402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色-质联用仪对甘肃猫儿眼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分析;采用流式细胞仪、MTT法和扫描电镜法检测其毒性作用。结果分别给予BEL-7402细胞0.2、0.8、3.2mg.L-1甘肃猫儿眼... 目的探讨甘肃猫儿眼不饱和脂肪酸对人BEL-7402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色-质联用仪对甘肃猫儿眼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分析;采用流式细胞仪、MTT法和扫描电镜法检测其毒性作用。结果分别给予BEL-7402细胞0.2、0.8、3.2mg.L-1甘肃猫儿眼不饱和脂肪酸培养48h,测定结果显示,甘肃猫儿眼不饱和脂肪酸对人BEL-740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4.0%、44.8%和70.7%,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812mg.L-1;凋亡率分别为18.6%、22.7%和24.2%;细胞膜微绒毛断裂,细胞破裂。结论甘肃猫儿眼不饱和脂肪酸对人BEL-7402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破坏细胞膜结构,抑制细胞分裂,损伤线粒体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猫儿眼 不饱和脂肪酸 人BEL-7402细胞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唐丽玲 赵永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3,共5页
以甘肃省为例,通过随机抽样,采用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和职业倦怠量表对118名西部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背景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均对西部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具有促发作用。职业倦怠在性别、教龄、... 以甘肃省为例,通过随机抽样,采用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和职业倦怠量表对118名西部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背景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均对西部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具有促发作用。职业倦怠在性别、教龄、学历、课时量等背景性影响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性影响因素对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不同的压力源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力不同,科研、自我发展、工作负担、竞争上岗等压力是西部高校外语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高校外语教师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城乡一体化:现状评价与路径选择——基于卢曼“一般社会系统理论”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秉文 付春香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6,共4页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一项新的发展战略,对甘肃来说是很好的发展机遇。通过以卢曼的"一般社会系统理论"为分析视角,采取层次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研究方法,构建甘肃省城乡一体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的...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一项新的发展战略,对甘肃来说是很好的发展机遇。通过以卢曼的"一般社会系统理论"为分析视角,采取层次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研究方法,构建甘肃省城乡一体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的城乡一体化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存在发展动力挖掘不够、产业结构单一、农村贫困率高、社会力量动员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当采取完善规划建设,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平台,打好"四张牌"形成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特色动力和优势等措施寻求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城乡一体化 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现状与建设策略研究——以外部成因及对策为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倪娟芝 沈天炜 姚鹏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甘肃民办高校存在着师资建设被置于次要位置、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差、可控性低等问题。从外部来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生存压力使民办高校无暇顾及师资建设、民办高校教师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教育行政... 甘肃民办高校存在着师资建设被置于次要位置、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差、可控性低等问题。从外部来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生存压力使民办高校无暇顾及师资建设、民办高校教师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到位等。要克服这些问题,必须多方融资缓解民办高校生存压力,使民办高校有暇进行师资建设;加快相关法规建设,保障民办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消除民办高校负面论调,增强民办高校教师从业信心;发挥教育部门职能,对民办高校教师队伍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师资建设 外部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梁亚民 臧海明 朱晓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7-132,共6页
用泰尔指数度量了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的面板协整模型,并进一步估计和分析了误差校正模型,考察了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效应。分析发现:甘肃省的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具有阻... 用泰尔指数度量了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的面板协整模型,并进一步估计和分析了误差校正模型,考察了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效应。分析发现:甘肃省的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具有短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单位根 DOLS 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农村社会医疗保障的现状及法律制度创新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肃元 赵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4-98,共5页
通过分析甘肃农村社会医疗保障的缺失现状,对其存在的深刻原因,即制度缺失、财政支持缺乏、医疗救助不到位等问题作了一番探讨,并从甘肃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模式、基本原则、资金筹集与管理、非正式制度安排和立法建设等方面,对甘肃... 通过分析甘肃农村社会医疗保障的缺失现状,对其存在的深刻原因,即制度缺失、财政支持缺乏、医疗救助不到位等问题作了一番探讨,并从甘肃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模式、基本原则、资金筹集与管理、非正式制度安排和立法建设等方面,对甘肃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农村 医疗保障制度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城市社区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姝 姚培珍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49,62,共4页
社区建设是近年来中央政府在全国推动城市基层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社区组织是社区建设中的基本工作方式,它在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中证明了其在解决现代社会中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性。随着社区建设在全省的全面展开,如何使它成为促... 社区建设是近年来中央政府在全国推动城市基层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社区组织是社区建设中的基本工作方式,它在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中证明了其在解决现代社会中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性。随着社区建设在全省的全面展开,如何使它成为促进我省社区发展的力量,通过社区组织调动和充分利用社区内外的资源,提高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增强社区凝聚力,最终促进社区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进步,是我们目前要面对而且是必须要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通过对全省社区组织发展现状的考察,对这种基本方法的实际应用、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建设 社区组织 社区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制度的问题与对策——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7-1032,共6页
草原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因不合理利用草原资源致草原生态系统失衡,对此应予以补偿。当前我国实施的草原生态补偿制度存在法律法规较为零散,规定简单,原则性及可操作性差,且以政策为主,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须从草原生态补偿... 草原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因不合理利用草原资源致草原生态系统失衡,对此应予以补偿。当前我国实施的草原生态补偿制度存在法律法规较为零散,规定简单,原则性及可操作性差,且以政策为主,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须从草原生态补偿制度体系的建立、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及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甘肃省为贯彻执行国家的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相继实施了退耕还草工程、退牧还草工程以及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并制定了与此相关的诸多法规、政策文件,建立了相应的运行机制等,这些举措虽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有许多缺陷,须不断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 生态补偿 制度现状 政策法规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东乡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陶晓岚 姚宏兵 郝思静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35-136,共2页
采用AmpF詛STR?Sinofiler PCR扩增试剂盒,对164例甘肃省临夏市东乡族无关个体进行1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调查,获取了相关的群体遗传学信息,为该地区东乡族人群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提供基础数据。 1材料与方法 164例甘... 采用AmpF詛STR?Sinofiler PCR扩增试剂盒,对164例甘肃省临夏市东乡族无关个体进行1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调查,获取了相关的群体遗传学信息,为该地区东乡族人群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提供基础数据。 1材料与方法 164例甘肃省临夏市东乡族无关个体FTA卡血样,其中男性135例,女性29例,全部来自日常案件。采用AmpF詛STR?Sinofiler PCR扩增试剂盒(美国AB公司),在9700型扩增仪(美国AB 公司)上对15个STR基因座进行复合扩增。 PCR扩增体系为10μL, PCR产物在3500XL遗传分析仪(美国AB公司)上进行毛细管电泳,用GeneMapper?ID-X进行数据分析。应用PowerStat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15个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观察杂合度(Ho)、个体识别率(DP)、累积个体识别能力(CDP)、非父排除率(PE)、累积非父排除率(CPE)、偶合率(Pm)和多态信息含量(PIC),按文献[1-2]方法计算期望杂合度(He),用Ar-lequin v3.5软件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甘肃 东乡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区域差异与生态经济模式选择——基于甘肃省14市(州)数据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君 梁亚民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0,共4页
区域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选择的基础。甘肃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具有区域差异性,而且具有区域趋同性。系统聚类分析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将甘肃省各地区划分为四类区域;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实施生态经济战略... 区域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选择的基础。甘肃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具有区域差异性,而且具有区域趋同性。系统聚类分析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将甘肃省各地区划分为四类区域;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实施生态经济战略,因此结合各类区域的资源禀赋特征,提出适合各区域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区域差异 区域聚类 生态经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文化的“衰弱”与“滞后”——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爱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5,共5页
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以甘肃为例,审视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不难发现,其存在着"公""私"文化发展不对称、公共文化总量短缺和结构失衡等问题。从体制层面... 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以甘肃为例,审视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不难发现,其存在着"公""私"文化发展不对称、公共文化总量短缺和结构失衡等问题。从体制层面来考察,主要原因是农村文化发展机制的"偏移"。为此,应当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和创新,逐步实现城乡文化的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农村 公共文化 总量短缺 结构失衡 机制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欠账、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甘肃14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望生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41,共8页
财政教育经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与国际惯常标准相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财政教育经费长期处于欠账状态。教育欠账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何种影响?这种影响随着教育欠账程度的变化呈现何种规律和特点?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下,重新审... 财政教育经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与国际惯常标准相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财政教育经费长期处于欠账状态。教育欠账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何种影响?这种影响随着教育欠账程度的变化呈现何种规律和特点?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下,重新审视并归纳了财政教育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逻辑途径;接着,结合甘肃省14个地级市2001~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发现:教育欠账具有抑制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随教育欠账程度的增加呈递增变化趋势;教育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表现为随教育人力资本的增加呈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教育经费 教育欠账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皮影发展历程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林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皮影的造型是通过长期的实践与观察而创造出来的。皮影的二度空间造型的特点,使皮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这是从实际生活逻辑向艺术逻辑的转化,赋予了皮影艺术强烈的装饰特征和鲜明的民族特点。皮影艺术是甘肃民间古老艺术... 皮影的造型是通过长期的实践与观察而创造出来的。皮影的二度空间造型的特点,使皮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这是从实际生活逻辑向艺术逻辑的转化,赋予了皮影艺术强烈的装饰特征和鲜明的民族特点。皮影艺术是甘肃民间古老艺术的宝贵遗产,它既承袭了传统,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又更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它的艺术风格、气质和诱人的美的特征,是稳定而不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皮影 皮影艺术 陇东皮影 陇西皮影 河西皮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剡根会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66,共5页
地区差异、民族差异、经济差异、受教育程度差异造成我国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滞后,特别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涉农信息传播所呈现出的低效率现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地区经济、建设文化大省将产生很大影响。在... 地区差异、民族差异、经济差异、受教育程度差异造成我国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滞后,特别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涉农信息传播所呈现出的低效率现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地区经济、建设文化大省将产生很大影响。在信息技术的视野下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探讨提升甘肃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策略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民族地区 信息传播 信息素养 低效率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妇女参政的特征与思考——基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Y镇的调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82,共7页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妇女发展是我国妇女事业的短板和难点,我们可以从妇女参政的现状管窥该地区妇女事业发展的水平及其特征。由于自然、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该地区农村妇女参政水平明显偏低,成为妇女研究中不能不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甘...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妇女发展是我国妇女事业的短板和难点,我们可以从妇女参政的现状管窥该地区妇女事业发展的水平及其特征。由于自然、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该地区农村妇女参政水平明显偏低,成为妇女研究中不能不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Y镇妇女参政特征及其原因的实地调研,揭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妇女参政存在的特殊矛盾,并为其破解提供思路,提出通过加强经济建设、提升妇女素质,改善文化环境、完善体利机制等措施,来不断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及农村人口的现代性,最终推进妇女参政事业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民族地区 农村 妇女 参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法视野下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性化执法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殷兴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96,共4页
当前,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同时,行政主体在为社会服务和管理的过程中,行政执法行为如何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日益成为人们重视的问题之一。人性化执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是... 当前,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同时,行政主体在为社会服务和管理的过程中,行政执法行为如何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日益成为人们重视的问题之一。人性化执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人性化执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内容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人性化执法的全面实施,同时人性化执法的核心理念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宗旨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性化执法 行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吸毒问题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红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8,共5页
调查表明,甘肃吸毒人员的数量变化可分为滋生、发展蔓延和相对稳定三个阶段,男性吸毒人员占绝大多数,年龄在36-60岁之间的占较大比重,社会闲散人员为最大吸毒群体,农民吸毒人数逐年上升,吸食毒品种类主要为海洛因,吸食新型毒品以青少年... 调查表明,甘肃吸毒人员的数量变化可分为滋生、发展蔓延和相对稳定三个阶段,男性吸毒人员占绝大多数,年龄在36-60岁之间的占较大比重,社会闲散人员为最大吸毒群体,农民吸毒人数逐年上升,吸食毒品种类主要为海洛因,吸食新型毒品以青少年居多。甘肃吸毒问题与历史背景、自然条件、经济文化状况和人文社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禁毒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缉毒力量及经费不足,戒毒措施难以全面落实,贫困问题引发毒品犯罪等。应创新机制,构建社会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社区戒毒工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 调查 成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