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家乐消费模式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邱天 龙圣锦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0,共3页
农家乐作为农村地区与城市经济圈相互交融的一个典型代表,不仅为农民们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对于国家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也有着显著意义。面对目前农家乐消费模式出现的同质化严重、缺乏... 农家乐作为农村地区与城市经济圈相互交融的一个典型代表,不仅为农民们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对于国家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也有着显著意义。面对目前农家乐消费模式出现的同质化严重、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消费模式缺乏法治化规范和管理经营理念落后等现状问题,应强化农家乐消费模式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品牌化与特色产品的开发、进行政策引导和法律规制等形式提升农家乐消费模式激活农村经济的作用,助力我国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家乐 消费模式 农村经济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以甘肃省榆中县城关镇为例
2
作者 唐贵尧 张鲲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部署“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工作任务,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政府建设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中国法律服务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三大平台,落实一村... 《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部署“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工作任务,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政府建设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中国法律服务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三大平台,落实一村一居法律顾问制度,加大法律资源向乡村的倾斜度。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制度是否健全、法律服务资源是否充足、法律服务内容是否规范、法律服务方式是否创新、法律服务程序是否便捷、法律服务质量是否优良、法律服务效果是否显著,需要对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调研。为此,本研究选取兰州市榆中县城关镇为样本,对镇司法所进行现场访谈、向19个村(居)民委会发放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微信小程序向提供法律顾问服务的律师发放调查问卷48份,并就调研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存在的问题与探索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法律服务 法治宣传 法律咨询 法律援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稳定视域下股市平准基金的法律规制困境与破解
3
作者 龙圣锦 王亚玲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34,共11页
以金融稳定为核心视角,聚焦股市平准基金法律规制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在资本市场波动率高企、临时性干预策略弊端凸显的背景下,通过解构平准基金的法理基础与功能定位,结合2015年救市等实践案例,系统剖析其在启动规则、运行机制、监... 以金融稳定为核心视角,聚焦股市平准基金法律规制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在资本市场波动率高企、临时性干预策略弊端凸显的背景下,通过解构平准基金的法理基础与功能定位,结合2015年救市等实践案例,系统剖析其在启动规则、运行机制、监管体系及法律衔接方面的结构性缺陷。当前存在启动条件模糊、资金来源不稳定、管理规则缺位及与《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冲突等问题。通过比较美、德、日、法等国的制度实践,提出“量化标准—程序控制—权责明晰”的三维突破路径:构建含跌幅阈值、流动性指标等的量化启动与退出机制,建立“三层储备体系”的资金运作模式,完善“内部治理—外部监督—司法审查”的监管框架,制定《股市平准基金管理条例》并明确与相关法律的协调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稳定 股市平准基金 法律规制 启动机制 制度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赋能种业新质生产力的法治保障路径探析
4
作者 杨广圻 龙圣锦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6期140-142,共3页
种子产业作为农业的核心,其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种业发展需要知识产权的有效赋能,但当前我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立法滞后于技术发展、数字执法能力不足、司法保... 种子产业作为农业的核心,其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种业发展需要知识产权的有效赋能,但当前我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立法滞后于技术发展、数字执法能力不足、司法保护面临技术障碍、国际合作与规则博弈困境等。因此,构建“全链条立法—智能化执法—专业化司法—社会化共治—开放化合作”为框架的法治优化路径,有助于为我国种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产业 知识产权 新质生产力 法治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环境信息披露的价值目标、现实困境与监管路径 被引量:7
5
作者 陶弈成 龙圣锦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77,共9页
环境信息披露是商业银行实施绿色金融战略、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着力点,蕴含着识别商业银行环境风险、履行商业银行环境社会责任与推动商业银行践行ESG治理的多元价值目标。实践来看,商业银行环境信息披露尚面临所披露的信息... 环境信息披露是商业银行实施绿色金融战略、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着力点,蕴含着识别商业银行环境风险、履行商业银行环境社会责任与推动商业银行践行ESG治理的多元价值目标。实践来看,商业银行环境信息披露尚面临所披露的信息全面性不足、可信度存疑以及信息披露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多重困境。在剖析商业银行环境信息披露现实困境的成因基础上,借鉴域外相关制度的先进经验,从构建强制性披露标准、完善第三方鉴证机制和健全激励机制三方面入手,完善商业银行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绿色金融 强制性披露标准 第三方鉴证机制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破产失权制度与复权制度的理论基础与规范构造 被引量:3
6
作者 巴于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6,共7页
个人破产失权制度与复权制度是现代国家个人破产立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破产失权制度是现代破产法中为数不多的破产惩戒主义余音,发挥着调节债权债务双方利益冲突及警戒、威慑债务人的政策性作用。破产复权制度的正当性依据为人权... 个人破产失权制度与复权制度是现代国家个人破产立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破产失权制度是现代破产法中为数不多的破产惩戒主义余音,发挥着调节债权债务双方利益冲突及警戒、威慑债务人的政策性作用。破产复权制度的正当性依据为人权至上的理念,是为保障破产人的生存权、发展权等基本权利而存在的权利救济机制。我国个人破产失权制度与复权制度应当在参考国外立法和考虑本土传统文化观念及现实国情的基础上,选择裁判形成主义的破产失权模式和混合主义的破产复权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与破产免责制度相适应和衔接的具体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失权 破产复权 人权保障 破产惩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困境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文嘉猷 龙圣锦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3期85-87,共3页
种业是农业的基础产业,其健康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驾护航。目前,我国种子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诸多难题,包括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未完全落地,农民留种权规定不清晰以及种质遗传资源保育者权利缺位等问题。在我国种子产业法律保护体系... 种业是农业的基础产业,其健康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驾护航。目前,我国种子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诸多难题,包括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未完全落地,农民留种权规定不清晰以及种质遗传资源保育者权利缺位等问题。在我国种子产业法律保护体系初步建成的背景下,可以通过加快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司法审判标准与相关解释,明确留种权主体和客体范围以及补充种质遗传资源保育者权利空白的方式破除种子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产业 知识产权保护 困境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赛事视听信息设权路径反思与法益体系保护—基于《体育法》第52条第2款的法教义学解读
8
作者 罗祥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96,共14页
《体育法》新增第52条第2款是否有意创设权利来保护体育赛事视听信息,学界对此尚存争议。现有设权论据之所以存在缺陷,表面上是因为设权逻辑不周延,实际上是形式上的设权期待与实质上薄弱的设权基础存在差距所致。《体育法》的基本法属... 《体育法》新增第52条第2款是否有意创设权利来保护体育赛事视听信息,学界对此尚存争议。现有设权论据之所以存在缺陷,表面上是因为设权逻辑不周延,实际上是形式上的设权期待与实质上薄弱的设权基础存在差距所致。《体育法》的基本法属性以及体系构造很难为体育赛事视听信息权预留充足的设权空间,相比之下,《体育法》确认体育赛事视听信息法益保护更具优势。结合《体育法》对体育赛事视听信息有关行为、主体和客体的态度,能够推定《体育法》第52条第2款的立法意图是确认法益保护而非创设权利。明确以《体育法》为基础法的规范统筹地位,构建体系协调的法律适用位阶,贯彻价值多元下实质正义的领域法规范体系,能够为体育赛事视听信息法益保护提供科学的指引,也为未来《体育法》的完善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赛事 视听信息权 体育法 法益 领域法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稳定视域下大股东违规减持的法律规制研究
9
作者 龙圣锦 张可思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2-73,共12页
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减持股份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稳定。因此,建立有针对性的合理有效法律规制机制已成为当前确保金融市场稳定的紧迫性问题。基于中国现行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股份的法律规制现状,结合对部分代表性... 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减持股份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稳定。因此,建立有针对性的合理有效法律规制机制已成为当前确保金融市场稳定的紧迫性问题。基于中国现行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股份的法律规制现状,结合对部分代表性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制的考察,揭示了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减持股份法律规制方面的不足,主要集中于违规减持与内幕交易的界限模糊、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违规减持处罚机制有待完善以及缺乏足够威慑力等问题。为确保金融市场稳定,法律层面亟须进一步明确大股东违规减持与内幕交易的界限,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健全违规减持的处罚机制,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从而构建健全的法律规制体系,夯实金融市场稳定的法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减持 金融稳定 法律规制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识管辖权异议:前提假定与内在机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玮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0-148,共9页
我国管辖权异议制度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务操作的过度和理论研究的繁琐,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对程序内在机理的忽视与疏离。在善意当事人和审判公正的一般立法假定下,我国管辖权异议的制度重构首先应当回归管辖权、异议权(行为)以及程序... 我国管辖权异议制度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务操作的过度和理论研究的繁琐,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对程序内在机理的忽视与疏离。在善意当事人和审判公正的一般立法假定下,我国管辖权异议的制度重构首先应当回归管辖权、异议权(行为)以及程序救济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在对管辖权异议的审判程序上,应当坚持法官对管辖事项的职权调查,强化被告提出异议的主张责任和程序的实质性参与,强化律师的诉讼责任;在对驳回管辖权异议裁定的救济上,改用被告向原审法院申请复议的方式。此外,还需兼顾与管辖相关制度的整合与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辖权异议 立法假定 比例原则 前提假定 内在机理 复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捕获与封存立法规制研究--以鄂尔多斯碳捕获与封存项目的实证调研为视角 被引量:5
11
作者 俞金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1-168,共8页
碳捕获与封存是减排二氧化碳的有效策略,我国尚无专门规制碳捕获与封存的法律。通过鄂尔多斯碳捕获与封存项目的实证调研,对碳捕获与封存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由于碳捕获与封存项目存在市场准入与监管准则缺失、利益相关者知情权未... 碳捕获与封存是减排二氧化碳的有效策略,我国尚无专门规制碳捕获与封存的法律。通过鄂尔多斯碳捕获与封存项目的实证调研,对碳捕获与封存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由于碳捕获与封存项目存在市场准入与监管准则缺失、利益相关者知情权未得到保障、法律责任规定缺失、市场融资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建议我国制定"碳捕获与封存法"全面规制碳捕获与封存活动,根据碳捕获与封存项目的环节设计立法框架,准入与监管制度、利益相关者知情权保障制度、法律责任制度和投融资市场催化制度为该法的基本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获与封存 碳捕获与封存法 立法框架 市场准入 法律责任 知情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国移动支付的监管问题 被引量:6
12
作者 屈淑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7-164,共8页
金融科技将传统的金融服务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在提高金融效率、加快普惠金融供给的同时,给金融市场带来一定的风险挑战。移动支付是风控监测的重点领域,涉及日常生活、跨境电商、自贸区等多种场景,传统的监管方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技术创新... 金融科技将传统的金融服务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在提高金融效率、加快普惠金融供给的同时,给金融市场带来一定的风险挑战。移动支付是风控监测的重点领域,涉及日常生活、跨境电商、自贸区等多种场景,传统的监管方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技术创新的步伐,监管科技的振兴使得新型科技手段运用于监管中,有助于促进监管体系结构优化、节约监管资本、提升监管效率、提高监管能力。合规性监管和系统风险防控是现阶段我国移动支付领域金融监管的重心,监管制度的创新需要充分考虑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和金融监管体制。在金融科技背景下,要优化现有制度体系,构建移动支付领域的新发展格局。移动支付制度体系的优化,应综合考虑法律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关联性,平衡利益冲突与价值矛盾,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发挥鼓励与约束的双重作用,以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推动移动支付规范化、健康化、持续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移动支付 监管科技 合规管理 制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出卖人返还财产请求权的属性及限制——以合同被撤销为切入点 被引量:5
13
作者 石冠彬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6-95,共10页
因为我国法在物权变动模式上未采纳物权形式主义的立场,故当买卖合同被撤销后,出卖人请求返还买卖标的物的权利兼具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这一债权请求权和原物返还请求权这一物权请求权的双重权利属性。出卖人请求返还买卖标的物这一权利... 因为我国法在物权变动模式上未采纳物权形式主义的立场,故当买卖合同被撤销后,出卖人请求返还买卖标的物的权利兼具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这一债权请求权和原物返还请求权这一物权请求权的双重权利属性。出卖人请求返还买卖标的物这一权利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应根据权利人请求权基础及标的物类型予以区别:若权利人主张行使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不论返还标的物是动产还是不动产,均适用诉讼时效;若权利人主张行使原物返还请求权,仅在返还标的物属于普通动产或未登记特殊动产时,才有适用诉讼时效的空间。基于有效维护交易安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考量,出卖人请求返还买卖标的物的权利不能对抗善意占有的第三人,且不论第三人所享有的是物权还是债权。未来制定我国民法典司法解释宜对此加以明确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原物返还请求权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物权请求权 诉讼时效 善意第三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司法中的利益识别与权衡 被引量:4
14
作者 盛玉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6-256,共11页
环境司法中利益衡量的目标,主要是平衡协调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要达成这一目标,必须对个体利益、区域利益、社会利益等主体性利益进行协调。因此,有必要将环境司法中需要衡量的利益采用“主客二分”的方法分为客体性... 环境司法中利益衡量的目标,主要是平衡协调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要达成这一目标,必须对个体利益、区域利益、社会利益等主体性利益进行协调。因此,有必要将环境司法中需要衡量的利益采用“主客二分”的方法分为客体性利益与主体性利益。对客体性利益的衡量以“紧迫利益优先保护”、“容忍限度”为基本原则;对主体性利益的衡量以私益服从公益为一般原则,以比例原则的适用为例外。总体而言,环境司法中利益衡量的基本思路是,先对客体性利益进行横向的比较与权衡,再对主体性利益进行纵向的比较与权衡,通过对冲突利益进行纵横交错的立体化比较,做出最优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司法 利益衡量 客体性利益 主体性利益 “容忍限度” 私益服从公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缺席审判具体适用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郜占川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4-164,共11页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在基本法中正式确立,是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消弭了此前旷日持久的争论,颇具进步意义。刑事缺席审判这一新型的制度能否在实践中实现其预设功能,有赖于精细化的程序设计和遵循立法原意的司法活动。运...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在基本法中正式确立,是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消弭了此前旷日持久的争论,颇具进步意义。刑事缺席审判这一新型的制度能否在实践中实现其预设功能,有赖于精细化的程序设计和遵循立法原意的司法活动。运用刑事诉讼法解释方法对刑事缺席审判程序相关条款进行分析,可以预判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对该程序的司法适用提出合理化建议。缺席审判程序能否顺利启动与审前程序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息息相关,因此要将关注的视角前移到审前。如果规定该类案件由被告人原工作单位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或更利于庭审的顺利进行。刑事缺席审判程序原则上不适用公告送达,但是应设置被追诉人恶意逃避法律追究等例外。缺席审判程序中被追诉人辩护权的充分保障难度较大,应认真对待。针对刑事缺席判决“凡提出异议一律重新审理”的规定尚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缺席审判 监察法 刑事诉讼法解释 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语境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进路与法治保障 被引量:4
16
作者 席缘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5期7-9,共3页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乡村振兴语境下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时代课题。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不能仅着眼于生态环境本身,而应立足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依靠以产业振兴为首的“五个振兴”...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乡村振兴语境下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时代课题。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不能仅着眼于生态环境本身,而应立足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依靠以产业振兴为首的“五个振兴”协同推进,实行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模式。而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法治保障方面,则应实行传统“硬法”加社会软法体系共同治理,通过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方式,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振兴 产业振兴 合作共治 软法之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用权的法权性质及其结构重置
17
作者 陈鹏 《征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31,共7页
信用的“个体权利性”与“社会义务性”构成信用权法权化的逻辑前提。信用权法权化时信用的二维法权基础以及信用权客体容量的有限性与本体法权所需表达内容的过载性,根本性地影响着信用权的法权化表达与性质定位,既往信用法权化中“信... 信用的“个体权利性”与“社会义务性”构成信用权法权化的逻辑前提。信用权法权化时信用的二维法权基础以及信用权客体容量的有限性与本体法权所需表达内容的过载性,根本性地影响着信用权的法权化表达与性质定位,既往信用法权化中“信用权利说”的逻辑预设更是困扰着信用权的法权定格。信用二维法权机理的定在性,使得需重新矫正并定位信用为“权义复合型”(信用既属权利,亦属义务)。后法典化时代,基于信用“权义复合型”的性质重置,需微观化调适信用权“保有—利用—维护”三维权能体系之内容构成,并体系化建构以预防义务和排除义务为核心的“信用基础义务结构”、以信用强制维持义务为内在的“信用派生义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权 权义复合型 权能 义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研究
18
作者 王艳 龙圣锦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4期18-19,共2页
农村妇女权益保护对象主要是妇女的土地权益。然而,现实中,农村妇女因出嫁、离婚、丧偶等原因,使得妇女在婚姻关系变动期间应享有的土地份额未带走,嫁入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又由于未能及时分配土地,存在了应享有土地权益保障的空窗期。... 农村妇女权益保护对象主要是妇女的土地权益。然而,现实中,农村妇女因出嫁、离婚、丧偶等原因,使得妇女在婚姻关系变动期间应享有的土地份额未带走,嫁入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又由于未能及时分配土地,存在了应享有土地权益保障的空窗期。基于此,通过分析土地承包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习俗及封建思想,对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空窗期这一现象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妇女 土地权益 保障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权分置”视阈下典权制度问题探析
19
作者 钱德坤 《河北农机》 2021年第9期158-159,共2页
农村土地制度是国家基本的财产制度,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是国家精心设计出的一项重大的农地制度改革,然而在分置方式的法律表达方面和认知方面受到了传统民法理论的逻辑制约。虽然典权制度屡次被立法所抛弃,但是作为典权的传统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是国家基本的财产制度,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是国家精心设计出的一项重大的农地制度改革,然而在分置方式的法律表达方面和认知方面受到了传统民法理论的逻辑制约。虽然典权制度屡次被立法所抛弃,但是作为典权的传统制度,其与“三权分置”制度的融合能够互相支撑,实现各自的目的,因而对二者的融合问题及典权的独立价值值得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典权 土地经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
20
作者 岳于婷 龙圣锦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4期60-61,共2页
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存在着诸多障碍,包括权利自身的非财产性功能障碍、法律制度障碍以及农户家庭内部对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的排斥。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盘活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通过法律赋予财产性功能、完善权能结... 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存在着诸多障碍,包括权利自身的非财产性功能障碍、法律制度障碍以及农户家庭内部对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的排斥。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盘活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通过法律赋予财产性功能、完善权能结构、转变农户观念,达到盘活闲置资源、为农民增收创收提供新思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抵押融资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