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泥中毒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1
作者 刘亚慧 杨韬 任书芳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8,共10页
随着全球毒品滥用问题日益严重,毒品及其代谢物在城市污水系统中普遍存在,并通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过程积累于污泥中,因此,污泥是毒品监测的重要载体之一.环境介质中痕量毒品及其代谢物监测和分析,可以评估区域内毒品的使用类型和流行趋... 随着全球毒品滥用问题日益严重,毒品及其代谢物在城市污水系统中普遍存在,并通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过程积累于污泥中,因此,污泥是毒品监测的重要载体之一.环境介质中痕量毒品及其代谢物监测和分析,可以评估区域内毒品的使用类型和流行趋势,为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提供有效的辅助工具,同时为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本文将分析污泥中毒品的来源及其存在方式,探讨污泥样本的前处理技术,概述污泥中毒品及相关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总结现有污泥毒品检测技术面临的挑战及改善措施.旨在推动污泥中毒品检测技术向更高效、精准的方向发展,为污泥中毒品检测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对生态环境风险预防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毒品检测技术 环境风险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罩熔喷聚丙烯纤维的ATR-FTIR检验及聚类分析
2
作者 陈壮 王元凤 杜然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179,共7页
口罩熔喷布的聚类分析可以为刑侦工作提供重要线索。因此,收集85个以聚丙烯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口罩熔喷布样品,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建立了检验及分类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出特征根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 口罩熔喷布的聚类分析可以为刑侦工作提供重要线索。因此,收集85个以聚丙烯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口罩熔喷布样品,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建立了检验及分类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出特征根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79%的3个主成分,建立K-means模型,基于4种内部评价指标对聚类有效性进行评价,引入层次聚类和Fisher判别分析2个外部评价指标,进一步度量K-means聚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口罩熔喷聚丙烯纤维的ATR-FTIR检验结果重现性较好,K-means聚类模型最优聚类簇数为5,因子载荷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别样品光谱反射特征统计学差异较显著,K-means聚类结果与层次聚类结果的一致性为87.06%,聚类结果的Fisher判别验证其准确率为99.38%,留一法交叉验证准确率为97.09%,为口罩熔喷纤维ATR-FTIR光谱检验及聚类分析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熔喷布 K-MEANS聚类 评价指标 因子载荷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生物降解塑料袋鉴别分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壮 王云峰 +1 位作者 俞文 郝丁成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184,共6页
建立生物降解塑料袋物证鉴别分类方法。以55个市售标称生物降解塑料袋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采集样品光谱信息并进行重现性检验;分别建立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的化学计量学生物降解塑料袋样品鉴别分类模型。... 建立生物降解塑料袋物证鉴别分类方法。以55个市售标称生物降解塑料袋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采集样品光谱信息并进行重现性检验;分别建立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的化学计量学生物降解塑料袋样品鉴别分类模型。结果表明,55个样品主要材质为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及聚乙烯,填料以碳酸钙、滑石粉、淀粉为主,根据主要化学成分的不同,将样品分为5个类别,不同类别样品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鉴别效果较好;基于判别分析鉴别分类,模型的样品原始分类准确率与留一法交叉验证分类准确率为100%。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能快速鉴别分类生物降解塑料袋,为犯罪现场生物降解塑料袋物证鉴别分类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生物降解塑料袋 化学计量学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结合HCA-PCA-BPNN实现塑料快递包装袋识别分类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壮 姜红 +1 位作者 罗鸿斌 金虹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8-144,共7页
X射线荧光光谱法与机器学习有机结合,建立现场塑料快递包装袋物证科学精准识别分类模型。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72个塑料快递包装袋样品无损检验,并依据光谱数据,利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对塑料快递包装袋初步分类。利用z-score标准化进行... X射线荧光光谱法与机器学习有机结合,建立现场塑料快递包装袋物证科学精准识别分类模型。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72个塑料快递包装袋样品无损检验,并依据光谱数据,利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对塑料快递包装袋初步分类。利用z-score标准化进行光谱预处理,并结合层次聚类、主成分分析和BP神经网络(HCA-PCA-BPNN)建立识别分类模型,确定最佳聚类类别。结果显示,72个样品聚为8类时,模型检验集预测判别正确率为97.9%,预测集预测判别正确率仅为72%,模型识别分类准确度较差;72个样品聚为3类时,模型检验集和预测集预测判别正确率均为100%,识别分类准确度较高,72个样品最佳聚类为3类。研究表明,X射线荧光光谱法结合HCA-PCA-BPNN可以为现场塑料快递包装袋物证无损且准确地识别分类提供一种方便可行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快递包装袋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层次聚类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的一次性纸杯XRF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壮 姜红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17-222,共6页
目的 构建一次性纸杯物证分类新方法。方法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ay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XRF)对31个不同公司的一次性纸杯样品进行检验,并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光谱数据的2个主因子,2个主因子包含原始光谱数据79.209%的信息;利用... 目的 构建一次性纸杯物证分类新方法。方法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ay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XRF)对31个不同公司的一次性纸杯样品进行检验,并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光谱数据的2个主因子,2个主因子包含原始光谱数据79.209%的信息;利用2个主因子分别建立4个因子分析模型和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因子得分,用因子得分代替原始数据进行系统聚类;最后利用Fisher判别分析验证聚类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并利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进一步将一次性纸杯样品进行分类。结果 将31个一次性纸杯样品分成3类时,同一公司的一次性纸杯样品聚为一类,样品的区分性较好,分类正确率为100%。结论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可实现一次性纸杯物证的无损、快速且有效的检验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因子分析 系统聚类 判别分析 一次性纸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聚类-神经网络的塑料饮料瓶差分拉曼光谱检验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壮 姜红 倪婷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8-152,159,共6页
建立塑料饮料瓶物证快速准确检验鉴别方法。利用差分拉曼光谱法检验42个塑料饮料瓶样品,优化积分时间并进行重现性检验。在40 s最优积分时间条件下采集光谱,任选41个样品作为建立模型的数据集,剩余样品作为盲样,对41个样品材质初步定性... 建立塑料饮料瓶物证快速准确检验鉴别方法。利用差分拉曼光谱法检验42个塑料饮料瓶样品,优化积分时间并进行重现性检验。在40 s最优积分时间条件下采集光谱,任选41个样品作为建立模型的数据集,剩余样品作为盲样,对41个样品材质初步定性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乙烯(PE)两类。建立基于系统聚类(HCA)、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的PET样品鉴别模型,确定最优鉴别模型及样品最佳分类。结果表明,系统聚类-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为最优鉴别模型,PET样品最佳分类为2类。差分拉曼光谱法结合系统聚类和神经网络可实现塑料饮料瓶有效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拉曼光谱 系统聚类 神经网络 塑料饮料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验氟乙酸致死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爱英 赵翌博 杨利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28-430,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11月,李甲(男,5岁)和李乙(男,3个月)被母亲张某杀害。经调查,嫌疑人张某患有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将购买的“溴鼠灵”(玫红色液体,原装于黄色药瓶中)加入瓶装饮料中,骗其子李甲喝下,并用被子捂住其子李乙的口鼻。...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11月,李甲(男,5岁)和李乙(男,3个月)被母亲张某杀害。经调查,嫌疑人张某患有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将购买的“溴鼠灵”(玫红色液体,原装于黄色药瓶中)加入瓶装饮料中,骗其子李甲喝下,并用被子捂住其子李乙的口鼻。事后张某服用“溴鼠灵”,出现严重的呕吐症状。3人被家人发现后送医院抢救,李甲和李乙送到医院时均已死亡,张某经抢救后病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毒物分析 氟乙酸 中毒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