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匿名通信协议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霍成义 吴振强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74-175,178,共3页
目前多数匿名通信系统只提供发送方匿名,如群组(Crowds)利用转发概率隐藏了发送者的身份,而接收者对于Crowds的成员而言完全是公开的。该文结合发送方匿名通信系统Crowds思想和组播技术,提出一个新的双向匿名通信协议,该协议将消息在多... 目前多数匿名通信系统只提供发送方匿名,如群组(Crowds)利用转发概率隐藏了发送者的身份,而接收者对于Crowds的成员而言完全是公开的。该文结合发送方匿名通信系统Crowds思想和组播技术,提出一个新的双向匿名通信协议,该协议将消息在多个组成员间进行随机转发,实现了发送者匿名,而当消息决定要递交时,则以组播的方式来递交给接收者,从而实现了接收者匿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匿名 群组 公钥加密 组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色-页面的访问控制方法与实现 被引量:2
2
作者 霍成义 吴振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219-2221,共3页
访问控制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安全技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因其灵活性和相对易维护性而被广为接受和应用。介绍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然后以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B/S应用模式的特点,通过控制应用系统各个Web页面对... 访问控制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安全技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因其灵活性和相对易维护性而被广为接受和应用。介绍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然后以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B/S应用模式的特点,通过控制应用系统各个Web页面对于不同用户角色的可见性,设计和实现了基于角色-页面的访问控制(RPBAC)模型,并给出了部分关键的实现源代码。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型满足了对不同用户访问控制的需求,具有安全性好、灵活性高、便于管理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角色-页面 访问控制 WEB应用 基于角色-页面的访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誉的P2P匿名通信方案研究
3
作者 霍成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4期40-41,44,共3页
P2P匿名通信系统需要系统成员共同参与信息转发,而部分不积极参与通信的成员的"Free-riding"行为将导致匿名系统性能降低。针对P2P匿名系统中部分成员不积极参与匿名转发信息的自私行为,基于区分服务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声誉的... P2P匿名通信系统需要系统成员共同参与信息转发,而部分不积极参与通信的成员的"Free-riding"行为将导致匿名系统性能降低。针对P2P匿名系统中部分成员不积极参与匿名转发信息的自私行为,基于区分服务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声誉的匿名通信方案,该方案通过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发送信息次数,降低了不积极参与信息转发成员的声誉值,使不同声誉值的成员获得的匿名性能不一样。理论分析和计算数据表明,应用声誉机制能确保正常成员的匿名度不变,但降低自私成员的匿名度,从而有效减少部分成员不积极参与转发匿名信息的自私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匿名通信 搭便车 声誉机制 区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P的扩展及其在匿名混淆协议形式化中的应用
4
作者 霍成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5期275-277,284,共4页
自DavidChaum在1981年提出了一个经过多个混淆器(Mix)的数据转发技术以来,匿名技术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研究为进行匿名混淆协议形式化描述而进行的CSP扩展问题,向CSP中引入了混淆操作的概念,提出了匿名混淆导管算子"┃>>... 自DavidChaum在1981年提出了一个经过多个混淆器(Mix)的数据转发技术以来,匿名技术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研究为进行匿名混淆协议形式化描述而进行的CSP扩展问题,向CSP中引入了混淆操作的概念,提出了匿名混淆导管算子"┃>>",该算子能够较好地描述匿名Mix混淆协议,最后给出了Mix混淆协议的CSP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顺序进程 匿名 混淆协议 形式化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