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模具铝青铜合金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42
1
作者 路阳 李文生 +4 位作者 王智平 苏义祥 寇生中 任虎平 徐建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5-46,共2页
进行了新型模具铝青铜合金材料的试制研究。结果表明 ,高铝 (13%~ 15 % Al)青铜合金中加入 Fe、Mn、Ni、Co等多元合金 ,通过 85 0~ 880℃油淬固溶 +5 80~ 6 0 0℃空冷时效处理 ,可以获得高强韧性 β相中弥散分布有 (α+γ2 )沉淀相 ... 进行了新型模具铝青铜合金材料的试制研究。结果表明 ,高铝 (13%~ 15 % Al)青铜合金中加入 Fe、Mn、Ni、Co等多元合金 ,通过 85 0~ 880℃油淬固溶 +5 80~ 6 0 0℃空冷时效处理 ,可以获得高强韧性 β相中弥散分布有 (α+γ2 )沉淀相 +κ相的组织。其性能优于国家最高牌号 QA110 - 3- 1.5 ,是替代铁基合金材料制作拉伸、挤压模具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青铜合金 模具 组织 性能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铜基合金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33
2
作者 李文生 王智平 +2 位作者 路阳 徐建林 杨德寿 《有色金属》 CSCD 2002年第2期30-34,共5页
评述高强耐热铜合金、高强导电性铜合金、高强耐磨模用铜合金、高强耐腐蚀性铜合金和超高强弹性功能材料用铜合金的研究和应用。介绍合金的制备方法、组成与结构、主要性能指标、适用范围。
关键词 高强铜基合金材料 耐热铜合金 导电性铜合金 耐磨模用铜合金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强化对工业纯钛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建斌 马勤 +1 位作者 周琦 王静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37-1040,共4页
工业纯钛经喷丸、滚压强化后 ,疲劳强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逐层TEM亚结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工业纯钛疲劳强度的提高和强化层组织中孪晶的形成有关 ;工业纯钛疲劳前后组织中主要是位错数量的变化 ,而强化试样疲劳前后组织结构既有位... 工业纯钛经喷丸、滚压强化后 ,疲劳强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逐层TEM亚结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工业纯钛疲劳强度的提高和强化层组织中孪晶的形成有关 ;工业纯钛疲劳前后组织中主要是位错数量的变化 ,而强化试样疲劳前后组织结构既有位错、孪晶数量的变化 ,又有孪晶晶界、孪晶孪晶之间的交互作用 ;喷丸较滚压强化效果显著的部分原因是表层形成了准孪晶栅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晶 疲劳 表面强化 工业纯钛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自生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马颖 郝远 +1 位作者 寇生中 鲁学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23-26,共4页
介绍了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特性和气-液、固-液、液-液与固-固4种反应模式,并提出了工业应用还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
关键词 原位自生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液-液反应 弥散放热法 增强体 气-液反应 固-液反应 固-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的机电产品工业设计评价系统 被引量:8
5
作者 苏建宁 李鹤歧 +1 位作者 黄建龙 李奋强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61-162,191,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机电产品工业设计评价系统。建立了一种规范化的、充分融合工业设计知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层多目标的结构,分别建立各个指标的量化模型,经知识推理合成而实现综合评价。
关键词 工业设计 基于知识 机电产品 评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ZrO_2/MoSi_2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效果与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勤 阎秉钧 +1 位作者 尹洁 薛群基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6,共4页
用纳米尺寸的ZrO2粒子对 MoSi2的增韧补强效果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证明:不含Y2O3稳定剂的ZrO2颗粒对MoSi2的增韧效果显著,而含Y2O3稳定剂的ZrO2颗粒的增韧效果有限.前者的增韧机... 用纳米尺寸的ZrO2粒子对 MoSi2的增韧补强效果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证明:不含Y2O3稳定剂的ZrO2颗粒对MoSi2的增韧效果显著,而含Y2O3稳定剂的ZrO2颗粒的增韧效果有限.前者的增韧机制主要以微裂纹增韧为主,致使室温断裂强度有所降低;后者主要是应力诱发的相变增韧为主,故断裂韧性与强度同时得到了提高.断口分析表明:复合材料中ZrO2粒子使MoSi2的断裂模式从穿晶型向准解理穿晶或沿晶型“碎化”断裂模式转变,这种断裂模式的转变与断裂韧性的提高相对应.另外还发现:应力诱发相变增韧效果有限可能与基体晶粒较粗以及纳米粒子在热压过程中的团聚长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ZrO2 MOSI2 增韧机制 氯化锆 二硅化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深冷处理现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劲松 袁子洲 +1 位作者 刘秀芝 李士燕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5,共4页
回顾了金属深冷处理的发展历史 ,简要介绍了工件经深冷处理后性能的变化 ,国内外对深冷处理提高工件性能及其机理的研究 .深冷处理的最新研究标定了弥散碳化物的晶体结构类型和大小并指出了其析出位置 ,提出金属韧性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带... 回顾了金属深冷处理的发展历史 ,简要介绍了工件经深冷处理后性能的变化 ,国内外对深冷处理提高工件性能及其机理的研究 .深冷处理的最新研究标定了弥散碳化物的晶体结构类型和大小并指出了其析出位置 ,提出金属韧性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带状残余奥氏体分割马氏体从而保护了脆性相的论断 .通过特殊的装置观察到金属材料深冷过程中残余奥氏体→马氏体原位组织转变 ,并借助于正电子湮没实验发现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在深冷过程中点缺陷的不同变化 ,为更好地解释深冷处理提高工件的性能提供了佐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深冷处理 残余奥氏体 工作性能 强度 韧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制备CuO与Al反应自生Al_2O_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马颖 郝远 +1 位作者 寇生中 鲁学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8-204,共7页
研究了反应温度、Al粉含量、预制块致密度和表面活性元素Mg对反应过程和相组成的影响。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 ,反应速度加快。温度过高 ,反应物中的CuO会发生分解反应 ,从而导致实验失败 ;体系中Al粉含量越高 ,反应速度越快。另外 ,体系... 研究了反应温度、Al粉含量、预制块致密度和表面活性元素Mg对反应过程和相组成的影响。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 ,反应速度加快。温度过高 ,反应物中的CuO会发生分解反应 ,从而导致实验失败 ;体系中Al粉含量越高 ,反应速度越快。另外 ,体系中Al粉含量的提高 ,也有利于反应生成的Al2 O3 分布均匀以及细小化 ;在合适的预制块压坯压力时可以得到既具有较高的致密度 ,又能够完全反应的材料 ;Mg属于表面活性元素 ,它的存在能够降低体系的反应初始温度 ,但是不能解决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扩散问题。因此 ,温度仍是决定反应能否完全进行的主要因素。在适当的温度 (80 0~ 10 0 0℃ )、压力 (15 0~ 2 10MPa)、Mg加入量 (2 %~ 5 % )和Al与CuO的质量比(约 6∶1)等条件下能够制备出反应完全的CuO与Al反应自生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工艺参数 制备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锶铕系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机理 被引量:8
9
作者 顾玉芬 靳正国 程志捷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28,共4页
20世纪发现和发展起来的铝酸锶铕体系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类重要的新型能源和节能材料.综合评述了铝酸锶铕系发光材料的光学性能,对其制备方法进行了系统描述,同时对其发光机理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这种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铝酸锶铕 长余辉发光材料 制备方法 发光机理 高温固相法 溶胶-凝胶法 共沉淀法 燃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ZA27复合材料在半固态等温热处理中的组织演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体军 狄杰建 +1 位作者 马颖 郝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20,共3页
研究了 Zr变质处理的 Si Cp/ ZA2 7复合材料在半固态温度保温过程中的组织演变情况 ,并与基体合金作了对比。结果表明 :经 0 .6 % Zr处理的 Si Cp/ ZA2 7复合材料在 46 0℃保温 30~ 40 min可获得良好的半固态触变成形所需的组织 ;复合... 研究了 Zr变质处理的 Si Cp/ ZA2 7复合材料在半固态温度保温过程中的组织演变情况 ,并与基体合金作了对比。结果表明 :经 0 .6 % Zr处理的 Si Cp/ ZA2 7复合材料在 46 0℃保温 30~ 40 min可获得良好的半固态触变成形所需的组织 ;复合材料的组织演变速率比基体合金的快 ,且在长时间保温 (>40 min)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基复合材料 半固态 等温热处理 组织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理论的工业设计评价算法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苏建宁 李鹤歧 +1 位作者 黄建龙 李奋强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6,共5页
应用灰色理论 ,建立了一种充分融合工业设计知识信息的评价算法 .该算法将工业设计知识和信息以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对各属性进行评价 ,再以理性的方法把多个属性的评价结果进行合成 ,从而得到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 .经实际验证 ,该算法实... 应用灰色理论 ,建立了一种充分融合工业设计知识信息的评价算法 .该算法将工业设计知识和信息以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对各属性进行评价 ,再以理性的方法把多个属性的评价结果进行合成 ,从而得到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 .经实际验证 ,该算法实用、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评价 灰色理论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Al反应自生复合材料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颖 郝远 +1 位作者 寇生中 鲁学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3,共4页
在CuO Al体系的热力学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体系反应的热力学进行探讨 ,论证了CuO Al低温合成反应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建立了体系的绝热温度的一般表达式 ,并且从理论上探讨了Al粉含量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绝热温度的影响。计算了CuO... 在CuO Al体系的热力学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体系反应的热力学进行探讨 ,论证了CuO Al低温合成反应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建立了体系的绝热温度的一般表达式 ,并且从理论上探讨了Al粉含量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绝热温度的影响。计算了CuO Al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热效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Al 自生复合材料 热力学 氧化铜 弥散放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MoSi_2原位复合材料的燃烧合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勤 朱雪斌 +2 位作者 黄河 季根顺 张建斌 《有色金属》 CSCD 2002年第3期1-3,共3页
采用活化燃烧合成法制备MoS2 /MoSi2 原位复合材料 ,用X -射线衍射仪 (XRD)对燃烧合成产物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 ,产物中MoS2 的相对含量与设计含硫量、球磨时间等因素有关。产物中的MoS2 量并不是随着设计含硫量和球磨时间的增加而... 采用活化燃烧合成法制备MoS2 /MoSi2 原位复合材料 ,用X -射线衍射仪 (XRD)对燃烧合成产物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 ,产物中MoS2 的相对含量与设计含硫量、球磨时间等因素有关。产物中的MoS2 量并不是随着设计含硫量和球磨时间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产物中MoS2 量在设计比例 2 0 %MoS2 、球磨时间 4h以及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复合材料 燃烧合成 二硫化钼 二硅化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超 徐建林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4-46,共3页
主要从 4个方面综述了计算机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发展状况 ,即实体造型、形式美设计、人机工程学、零件设计与成型系统。结合现代新技术的出现 ,展望了计算机在工业设计领域中将会更为深入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工业设计 计算机 实体造型 形式美设计 人机工程学 CAD 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ZA27复合材料在预变形-半固态等温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体军 郝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1,共4页
对 Si Cp/ ZA2 7复合材料锭料在 2 5 0℃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压缩变形 ,研究了经变形的复合材料在半固态温度 4 6 0℃等温热处理过程中组织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 :随变形量的增大 ,复合材料原来发达的树枝晶逐渐变为粗短枝晶和等轴晶 ;在... 对 Si Cp/ ZA2 7复合材料锭料在 2 5 0℃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压缩变形 ,研究了经变形的复合材料在半固态温度 4 6 0℃等温热处理过程中组织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 :随变形量的增大 ,复合材料原来发达的树枝晶逐渐变为粗短枝晶和等轴晶 ;在热处理过程中 ,变形的树枝晶因晶间共晶组织的溶入而快速合并长大 ,形成无晶界或少晶界的相互连接的组织 ,将原晶界处的 Si Cp裹入晶粒内 ,随后 ,剩余共晶组织开始熔化并向回复与再结晶所形成的多边形晶界浸渗 ,造成组织分离 ,当压缩比大于 10 %时 ,形成相互独立的多边形晶粒 ,后经球状化形成球状晶粒 ,同时 ,将 Si Cp返还于固态晶粒间的液相中 ;而压缩比小于 10 %时 ,则形成相互连接的不规则组织 ;随着变形量的增大 ,上述演变过程加快 ,球状化刚完成时的晶粒尺寸变小、圆整度提高 ;球状化完成之后 ,因有效液相率低 ,晶粒的粗化现象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变成形 预变形 SICP/ZA27复合材料 部分重熔 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Al反应自生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寇生中 郝远 李常峰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22-25,共4页
采用液态搅拌法制备了反应自生 Al2 O3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它的机械性能 .采用 X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相组成和断口形貌 .与基体合金比较 ,复合材料的强硬性得到较大提高 ,其中 10 % Cu O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提高了 5 2 .3% ,硬... 采用液态搅拌法制备了反应自生 Al2 O3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它的机械性能 .采用 X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相组成和断口形貌 .与基体合金比较 ,复合材料的强硬性得到较大提高 ,其中 10 % Cu O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提高了 5 2 .3% ,硬度提高近一倍 .复合材料中的拉伸断裂特征为韧性断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复合材料 铝基 机械性能 氧化铜/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时间和温度对Al_2O_(3p)-TiC_p/Al复合材料的反应温度特征的影响
17
作者 寇生中 许广济 +2 位作者 丁雨田 丁宗富 兰晔峰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9-33,共5页
研究了预处理温度和时间对Al TiO2 C体系XD反应温度特征和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了获得理想的Al2O3p TiCp/Al复合材料,预处理温度和时间有一个最佳的工艺范围.体系在本实验的工艺条件下,当预处理温度高于670℃时,由于反应程度... 研究了预处理温度和时间对Al TiO2 C体系XD反应温度特征和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了获得理想的Al2O3p TiCp/Al复合材料,预处理温度和时间有一个最佳的工艺范围.体系在本实验的工艺条件下,当预处理温度高于670℃时,由于反应程度加强,不利于体系在随后升温烧结过程中发生快速的放热反应,从而导致体系反应不完全.预处理时间小于30min,会导致体系反应不完全;预处理时间大于60min时,组织中Al3Ti含量增高.合适的预处理时间为30~60min,预处理温度为6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时间 预处理温度 金属基符合材料 反应温度 XD法 原位反应合成法 制备方法 铝-氧化钛-碳体系 物理化学反应 烧结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纤维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最佳纤维体积分数的选择
18
作者 许广济 丁宗富 +1 位作者 肖伯律 丁雨田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22,共3页
通过对用挤压铸造制备的含不同体积分数的Al2O3短纤维和碳纤维混杂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进行抗拉强度、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综合分析、比较之后认为,从这3种性能来看,纤维的体积分数有一个最佳值范围,且 (Al2O3f)=... 通过对用挤压铸造制备的含不同体积分数的Al2O3短纤维和碳纤维混杂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进行抗拉强度、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综合分析、比较之后认为,从这3种性能来看,纤维的体积分数有一个最佳值范围,且 (Al2O3f)=7%及 (Cf)=60%的复合材料性能最佳.这是以后制备该复合材料最佳纤维体积分数的选择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纤维 体积分数 抗拉强度 磨擦 磨损 铝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反应合成致密Al_2O_3_p-TiC_p/Al复合材料
19
作者 王殿武 寇生中 +2 位作者 许广济 丁雨田 丁宗富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2年第6期45-47,共3页
采用高能球磨细化晶粒、原位反应合成及热压技术制备了致密的Al2 O3 p TiCp/Al复合材料 ,并用XRD、SEM、以及EDAX等手段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相组成、显微组织。结果表明 :Al TiO2 C三元体系在热压反应烧结后 ,可制得致密度较高的Al2 O3p T... 采用高能球磨细化晶粒、原位反应合成及热压技术制备了致密的Al2 O3 p TiCp/Al复合材料 ,并用XRD、SEM、以及EDAX等手段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相组成、显微组织。结果表明 :Al TiO2 C三元体系在热压反应烧结后 ,可制得致密度较高的Al2 O3p TiCp/Al原位复合材料 ,其显微组织中Al2 O3 和TiC颗粒尺寸为 1μm左右 ,分布均匀。高能球磨有利于增强颗粒细化及弥散分布和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p-TiCp/Al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原位反应 合成 热压技术 高能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线钢中的硫化夹杂物与氢致开裂 被引量:45
20
作者 周琦 季根顺 +2 位作者 张建斌 王继红 王建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7-39,46,共4页
研究了 5种材料在 NACE溶液和人工海水溶液中的氢致开裂 (Hydrogen - induced cracking,HIC)行为 ,结果表明 :当材料中存在硫化夹杂物时 ,氢致开裂敏感性增大。为了提高材料的抗氢致开裂性能 ,应控制其含量与形态。对于更恶劣的腐蚀环... 研究了 5种材料在 NACE溶液和人工海水溶液中的氢致开裂 (Hydrogen - induced cracking,HIC)行为 ,结果表明 :当材料中存在硫化夹杂物时 ,氢致开裂敏感性增大。为了提高材料的抗氢致开裂性能 ,应控制其含量与形态。对于更恶劣的腐蚀环境 (酸性油气 ) ,管线钢抗 HIC的评价应采用 NACE标准进行氢致诱导开裂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夹杂物 氢致开裂 氢鼓泡 管线钢 NACE溶液 人工海水溶液 抗HIC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