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片植被长势与保护成效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方正 张建亮 +2 位作者 王亮 杨增武 崔国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82-1590,共9页
以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片为研究案例,借助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GIS技术,结合具体的植被类型和功能区划,分析了2000年到2010年间自然保护区内植被长势趋势的变化。结果发现:(1)11年来各植被类型,尤其是以骆驼刺、芦苇、芨... 以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片为研究案例,借助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GIS技术,结合具体的植被类型和功能区划,分析了2000年到2010年间自然保护区内植被长势趋势的变化。结果发现:(1)11年来各植被类型,尤其是以骆驼刺、芦苇、芨芨草为主的天然草地植被表现出了较好的长势和增长的趋势;(2)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存在退化的植被类型,表明自然保护区基本实现了保护目的;(3)退化的植被位于实验区的布隆吉村、桥子村和双塔村,面积为1319 hm2,占比为0.31%。由此可见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片植被保护成效明显。将植被长势趋势分析同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及植被类型相结合,希望有助于识别保护要点,以便为植被保护成效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西自然保护区 南片 植被 保护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山羊生境评估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龙 王亮 +2 位作者 温阿敏 闫世伟 姚晓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932-9940,共9页
明晰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北山羊的分布格局,并阐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北山羊的影响,对今后北山羊生境管理和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山羊实测分布点记录和环境变量数据,结合MaxEnt模型和ArcGIS空间分... 明晰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北山羊的分布格局,并阐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北山羊的影响,对今后北山羊生境管理和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山羊实测分布点记录和环境变量数据,结合MaxEnt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利用CMIP6的8个气候模式均值预测中度发展路径(SSP2-4.5)下,基准期(1970—2000年)和未来气候(2041—2060年、2081—2100年)变化情景下,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山羊的潜在适生区分布范围及变化,并综合贡献率和置换重要性值对北山羊生境选择关键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三种气候条件下ROC曲线下面积(AUC,Area Under Curve)>0.97,且真实技巧统计(TSS,True Skill Statistic)>0.90,模拟结果可靠。(2)影响北山羊生境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气候条件(降水量季节性变异系数和等温性)、海拔和人为干扰(距泉和居名点距离)。水是保护区北山羊生存的最基本要素,气候条件共同控制北山羊生境条件。此外,北山羊习性决定其生境宜选择高海拔和远离人类活动影响地区。(3)基准期保护区北山羊主要分布在北片和南片高海拔山区,面积365.77 km;(占整个保护区的4.31%),北山羊适生区面积北片>南片、中高等适生区主要位于保护区北片。(4)CMIP6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随着保护区生态环境改善和濒危物种保护措施的实施,北山羊潜在适生区面积呈增加趋势,但是受北山羊近亲繁殖的影响,整体上北山羊数量和适生区面积增加并不显著且有向南部及高海拔地区转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羊 MaxEnt模型 生境评估 环境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裸果木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亮 黄海霞 +3 位作者 杨增武 单立山 高天鹏 张旭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0-693,698,共5页
选择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片的长山子、磨菇台和北片的西大泉裸果木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调查,从径级结构、冠幅结构、高度结构分析了不同生境下裸果木种群的结构特征,运用扩散系数、丛生指数、负二项参数、平均拥挤度指... 选择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片的长山子、磨菇台和北片的西大泉裸果木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调查,从径级结构、冠幅结构、高度结构分析了不同生境下裸果木种群的结构特征,运用扩散系数、丛生指数、负二项参数、平均拥挤度指数、聚块性指数和聚集指数判定裸果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结果表明:裸果木种群的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均近似呈山峰型,冠幅结构近似倒J型;长山子和西大泉种群以中龄个体为主,幼龄个体和老龄个体均较少,蘑菇台种群以幼龄个体为主,中龄个体次之,老龄个体最少;蘑菇台和西大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型,长山子种群分布呈随机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果木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聚集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冰洞子沟区域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初报
4
作者 王亮 裴鹏祖 +2 位作者 任廷锋 田瑞祥 李果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2期94-100,共7页
采用公里网格布设法,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冰洞子沟区域设置红外触发相机20部,对区域内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进行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监测到兽类4目5科7属7种,鸟类4目7科7属8种,包括北山羊、金雕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 采用公里网格布设法,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冰洞子沟区域设置红外触发相机20部,对区域内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进行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监测到兽类4目5科7属7种,鸟类4目7科7属8种,包括北山羊、金雕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盘羊、猞猁、狼和短耳鸮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兽类中北山羊和中亚兔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鸟类中石鸡和漠即鸟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物种稀疏曲线显示,兽类在3个月后趋于稳定,鸟类在10个月后趋于稳定,表明调查取样充分。本次初步调查基本上掌握了保护区冰洞子沟区域鸟兽本底信息,总结讨论了红外相机在鸟兽资源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为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提供地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监测 野生动物 物种多样性 物种稀疏曲线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亮 田瑞祥 +2 位作者 吕祝邦 王香枝 王洪建 《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52-56,共5页
2009年8月~2012年9月间在对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10目387种昆虫的昆虫区系特征、区系成分进行全面调查的结果表明:其昆虫区系特征为中亚成分为主体,农区昆虫区系、东方区系成分和广布种类组成。种类以古北分布型为最多... 2009年8月~2012年9月间在对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10目387种昆虫的昆虫区系特征、区系成分进行全面调查的结果表明:其昆虫区系特征为中亚成分为主体,农区昆虫区系、东方区系成分和广布种类组成。种类以古北分布型为最多,约占全部种属的53.3%,双区分布型约占总种数的26.7%,东亚分布型即中国-日本-朝鲜和中国特有分布约占17.7%,广布型最少,只1属1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区系 自然保护区 极旱荒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气候对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郑凯 袁建立 +3 位作者 王亮 宋晓谕 马强 高天鹏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1-657,共7页
在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植物群落中选取6个平行样方,连续3年调查植物数量、盖度和物种数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气候对植物群落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植物群落物种数量和植株数量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一年生草... 在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植物群落中选取6个平行样方,连续3年调查植物数量、盖度和物种数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气候对植物群落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植物群落物种数量和植株数量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一年生草本植物的季节变化引起的,而多年生灌木盖度的季节变化是植物群落盖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植物群落物种数量、植株数量和盖度的年际变化主要源于一年生草本植物物种数量、植株数量和盖度的变化.植物群落物种数量、植株数量和盖度的季节变化与降雨量和气温的变化正相关,而年际变化与降雨量和气温的变化关系不大.因此,降雨和气温仅影响荒漠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而对年际变化影响不大.在气候条件变化较小的范围内,荒漠植物群落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植物群落 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气候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裸果木分布现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亮 包新康 +2 位作者 黄海霞 裴鹏祖 蒋志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2期85-88,100,共5页
[目的]调查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裸果木分布和生境状况,了解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样地和样方调查对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内唯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裸果木的分布和生境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保护区裸果木的平均... [目的]调查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裸果木分布和生境状况,了解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样地和样方调查对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内唯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裸果木的分布和生境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保护区裸果木的平均密度为0.038株/m^2,平均高度为0.41 m。[结论]该研究为裸果木种群濒危机制的探索、合理保护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对策,为今后保护区加强物种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翔实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果木 极旱荒漠 分布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触发相机在荒漠区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以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亮 杨增武 +2 位作者 田瑞祥 陶金鼎 包新康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7-141,共5页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20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 517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32张,其中47.4%为兽类,50.8%为鸟类,1.8%为工作人员。应用监测照片共鉴定出物种2...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20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 517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32张,其中47.4%为兽类,50.8%为鸟类,1.8%为工作人员。应用监测照片共鉴定出物种25种,其中兽类8种,鸟类17种。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北山羊、岩羊、中亚兔;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红嘴山鸦、岩鸽、石鸡。并分析讨论了红外触发相机在保护区监测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优缺点,为红外相机在荒漠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提供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触发相机 野生动物 动物监测 荒漠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半放养状态下普氏野马的保护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丽萍 王亮 +1 位作者 裴鹏祖 邵亚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3期106-108,共3页
2005年4、9月2次在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北片黄草滩一带进行普氏野马在中国的再引入半放养试验。截至目前,半放养期间共繁殖野马42匹,平均生育率44.4%,平均成活率61.1%,年均增长率6.1%。通过对半放养的野马进行日常观测,结果表明:野... 2005年4、9月2次在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北片黄草滩一带进行普氏野马在中国的再引入半放养试验。截至目前,半放养期间共繁殖野马42匹,平均生育率44.4%,平均成活率61.1%,年均增长率6.1%。通过对半放养的野马进行日常观测,结果表明:野马已在野外渡过了食物、水源、天敌防御等生存关,在野生性状恢复、繁殖、家族构成、种群结构、环境质量、生存状态、越冬和防御敌害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生态、行为和营养学方面的适应性,但野马繁殖率较低,存活率更低,狼袭、疾病、争斗受伤是野马死亡的主要因素。另外,保护区野马半放养工作还面临着科研工作滞后,近亲繁殖严重和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等问题,并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极旱荒漠 半放养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典型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亮 裴鹏祖 +3 位作者 周文燚 李海龙 杨永伟 刘方正 《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46-50,共5页
运用样方法,以重要值为测度指标,调查分析了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典型植物群落的类型及种群的密度、频度、盖度和重要值等群落学特征。结果表明:依据群落外貌结构和植物种类组成等特征,按照样方中多年生灌木建群种和优势种的重要值,... 运用样方法,以重要值为测度指标,调查分析了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典型植物群落的类型及种群的密度、频度、盖度和重要值等群落学特征。结果表明:依据群落外貌结构和植物种类组成等特征,按照样方中多年生灌木建群种和优势种的重要值,可划分为5个典型植物群落,其中合头草+珍珠猪毛菜群落多样性相对较丰富;群落的优势种主要为中亚典型的荒漠植物合头草(49.26)、珍珠猪毛菜(18.04)、红砂(17.27)、泡泡刺(15.18)和裸果木(12.22)等多年生灌木;合头草为主要优势建群种,在整个植物群落中分布极为显著,具有较高的重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 群落特征 重要值 安西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触发相机在荒漠区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以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为例
11
作者 王亮 杨增武 +2 位作者 田瑞祥 陶金鼎 包新康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5期7-11,共5页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安西板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20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517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32张,其中47.4%为兽类,50.8%为鸟类,1.8%为工作人员。应用监测照...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安西板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20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517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32张,其中47.4%为兽类,50.8%为鸟类,1.8%为工作人员。应用监测照片共鉴定出物种25种,其中兽类8种,鸟类17种。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北山羊、岩羊、中亚兔;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红嘴山鸦、岩鸽、石鸡。分析讨论了红外触发相机在保护区监测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监测 红外触发相机 荒漠地区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初探
12
作者 王俊智 裴鹏祖 +2 位作者 杨飞 崔柳 王亮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10期18-21,共4页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的需要,是自然保护区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基础,是自然保护区实现数字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主要途径。根据安西自然保护区资源状况和监测目的,筛选合适的监测指标,结合国内外自然保护区保...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的需要,是自然保护区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基础,是自然保护区实现数字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主要途径。根据安西自然保护区资源状况和监测目的,筛选合适的监测指标,结合国内外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的相关研究案例,初步构建了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包含4类17项40个具体指标。通过规范持续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掌握保护区资源现状、物种个体数量的消长情况,阐明生物多样性现状和监测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影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从而为科学客观评估荒漠类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提升管理水平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生物多样性 监测 指标体系 安西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自然保护区放归普氏野马的采食斑块选择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亮 裴鹏祖 +2 位作者 杨永伟 邵亚平 包新康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7-554,共8页
客观地划分普氏野马放归区的植被群落,以此研究放归普氏野马在群落水平对采食斑块的选择策略,对评估放归区的食物资源状况和保护普氏野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样线法结合双向指示种分类法( TWINSPAN )对安西自然保护区普氏野马放归区... 客观地划分普氏野马放归区的植被群落,以此研究放归普氏野马在群落水平对采食斑块的选择策略,对评估放归区的食物资源状况和保护普氏野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样线法结合双向指示种分类法( TWINSPAN )对安西自然保护区普氏野马放归区植被进行数量分类。之后以TWINSPAN分类的74个样方为对照,采用直接观察采样测定了80个普氏野马采食样方的9种生态因子,通过生态因子对比分析、Bailey s判别分析对普氏野马采食斑块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WINSPAN分类将研究区74个样方归并为12个群丛类型。普氏野马采食斑块的植被盖度、草本盖度、针茅盖度、芨芨草盖度、群丛类型、生境类型都与对照地中的相应成分具有显著差异。普氏野马偏好的采食斑块特征是针茅、柽柳+芨芨草、驼绒藜为主要建群种的群丛,草本盖度(>15%),针茅盖度( 10%<C Stipa ≤15%),芨芨草盖度( 20%<C Achnatherum ≤40%),生境类型为流水滩地半灌木草原或湿地灌丛草甸。主成分分析表明斑块的生境类型( 0.955 )和群丛类型( 0.941 )对普氏野马的采食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双向指示种分类法 Bailey's判别分析 采食斑块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宣教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亮 杨增武 +2 位作者 任廷锋 徐丽萍 邵亚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4期297-299,共3页
采用问卷调查、PRA调查等方法对安西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对保护区开展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居民只具备浅薄的环保基础知识,对保护区功能和作用的认识相对清楚,对周边生态环境状况有正确评价,对环保及宣教... 采用问卷调查、PRA调查等方法对安西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对保护区开展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居民只具备浅薄的环保基础知识,对保护区功能和作用的认识相对清楚,对周边生态环境状况有正确评价,对环保及宣教工作支持,但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还不十分正确和清楚,对于生态破坏带来的危害缺乏长远的因果认识,对周边生态资源的依赖思想还较重。针对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的现状,提出了社区宣教工作要常态化,内容要丰富本土化、形式多样化和以"双赢"的取向开展宣教工作等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社区 宣传教育 宣教对策 安西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7—2012年安西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探
15
作者 王亮 田瑞祥 +1 位作者 杨增武 陶金鼎 《宁夏农林科技》 2014年第2期55-57,86,共4页
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重要部分。为了分析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趋势,笔者等选择保护区建区25年来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情况及动植物资源的演变趋势,通过调查区域内动... 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重要部分。为了分析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趋势,笔者等选择保护区建区25年来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情况及动植物资源的演变趋势,通过调查区域内动植物资源现状和总结区域25年以来年均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趋势,与建区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概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保护区近25年来年均气温以升高趋势为主,21世纪初较20世纪80年代末升高0.989℃;年降水量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21世纪初较20世纪80年代末减少3.3 mm。保护区荒漠植被出现群落面积减少、局部覆盖度下降、群落类型减少趋势;动物出现珍稀濒危数种减少、区系演变和动物种类数量减少的趋势。为掌握和应对气候变化对安西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 响应 安西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保护区森林资源调查
16
作者 王亮 杨玉龙 +2 位作者 赵庭伟 谢继全 王鸿毅 《甘肃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14-16,45,共4页
森林生态功能齐全、性能稳定,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采用2018年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以小班为单元,调查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结果表明: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际面积75.09万hm^2,其... 森林生态功能齐全、性能稳定,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采用2018年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以小班为单元,调查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结果表明: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际面积75.09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77508.82 hm^2,活立木总蓄积35473 m^3,非林地673391.18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调查 活立木蓄积 安西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旱荒漠灌丛AM真菌与土壤因子相关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烨东 左易灵 +3 位作者 张开逊 赵丽莉 贺学礼 王亮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为揭示极旱荒漠植被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组成及土壤因子的生态效应,2018年7月于甘肃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集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膜果麻黄Ephed... 为揭示极旱荒漠植被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组成及土壤因子的生态效应,2018年7月于甘肃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集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和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灌丛根围土壤样品,研究不同荒漠植物AM真菌物种组成,分析根围0~10 cm和20~30 cm AM真菌群落差异性,探讨植物种类、土壤酶活和矿质营养对AM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AM真菌共分离鉴定10属45种,群落组成差异显著;根围0~10 cm和20~30 cm AM真菌群落组成无明显差异.不同植物AM真菌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表现为根围0~10 cm高于20~30 cm,泡泡刺最低.有机碳、铵态氮、有效磷、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易提取球囊霉素和总提取球囊霉素在不同植物根围土壤显著不同,土壤因子根围0~10 cm高于20~30 cm.AM真菌与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AM真菌群落和孢子密度与有机碳、硝态氮、总提取球囊霉素和湿度显著正相关,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硝态氮显著正相关.变差分解表明,根围0~10 cm和20~30 cm植物种类、土壤因子共同解释AM真菌群落变化总变差的35.4%和60.7%.极旱荒漠植物种类和土壤理化性质共同影响AM真菌群落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群落组成 物种多样性 土壤因子 极旱荒漠灌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在山区动物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亮 赵伟 +2 位作者 杨增武 陶金鼎 包新康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4期381-387,共7页
近年来,红外触发相机凭借各种优势,在野生动物种类与数量调查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2012年6月~ 2013年3月,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区的水源及兽径处放置20部红外触发相机,以检验该技术在山区动物种类调查中的应用效果.监测... 近年来,红外触发相机凭借各种优势,在野生动物种类与数量调查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2012年6月~ 2013年3月,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区的水源及兽径处放置20部红外触发相机,以检验该技术在山区动物种类调查中的应用效果.监测期间共获得独立照片732张,经辨认,共拍摄到25种野生动物,隶属2纲,10目,15科,25属.哺乳类拍摄率最高的3种是北山羊(Capra ibex)、岩羊(Pseudois nayaur)及中亚兔(Lepus capensis);鸟类拍摄率最高的3种为红嘴山鸦(Pyrrhocorx pyrrhocorax)、岩鸽(Columba rupestris rupestris)和石鸡(Alectoris chukar).与传统样线法相比较,红外相机在大型兽类、行踪隐秘的猫科动物及夜间活动的动物调查中具有明显优势.但在鸟类调查中适用性不高,许多鸟类,特别是小型鸟类难以辨识.调查中同时发现,荒漠地区野生动物多聚集在水源地附近,但水源地同时放牧干扰较为严重,建议设立单独的牲畜饮水地,以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触发相机 山区 动物调查 安西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州县藜科物种调查与分类检索表编制
19
作者 杨永伟 王亮 +1 位作者 谭祎 蒲训 《绿色科技》 2015年第7期50-54,58,共6页
对瓜州县藜科物种前人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与完善,研究表明:该地区藜科共70种,隶属22属,其中星花碱蓬为中国特有种。对该区藜科进行完善性及系统性的整理,使其术语明朗化,同时归纳整理得到了其行之有效的识别要点,从而编制出瓜州地区藜... 对瓜州县藜科物种前人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与完善,研究表明:该地区藜科共70种,隶属22属,其中星花碱蓬为中国特有种。对该区藜科进行完善性及系统性的整理,使其术语明朗化,同时归纳整理得到了其行之有效的识别要点,从而编制出瓜州地区藜科植物各属、种的检索表,以便为今后理论研究以及实际应用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州 藜科 物种 调查 检索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