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及区系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禹晓勇 王红星 鲍双玲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0期68-71,共4页
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及研究,统计了收集到区内所分布的各种植物有1412种,隶属134科611属,其中裸子植物23种,隶属8科13属,蕨类植物47种,隶属12科24属,被子植物1342种,隶属114科574属。表明该区植物群落... 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及研究,统计了收集到区内所分布的各种植物有1412种,隶属134科611属,其中裸子植物23种,隶属8科13属,蕨类植物47种,隶属12科24属,被子植物1342种,隶属114科574属。表明该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程度较高,分析了植物种类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具有明显的新生代特征,同时具有古老特征,保护区植物区系总体表现为一种次生演替区系;根据区系地理分布特征分析,该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特征,特别是北温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 植物群落 多样性及区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单子叶植物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红星 杨鹏举 +1 位作者 杨喆 鲍双玲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期42-44,共3页
通过对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单子叶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到该区分布的单子叶植物共有18科111属247种;其中野生植物有203种,栽培种44种;属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的有13种,且全部为兰科植物;药用植物有15种。单子叶植物占该保护区维管植... 通过对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单子叶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到该区分布的单子叶植物共有18科111属247种;其中野生植物有203种,栽培种44种;属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的有13种,且全部为兰科植物;药用植物有15种。单子叶植物占该保护区维管植物(1412种)的17.49%,表明该区单子叶植物丰富度较高;通过分析单子叶植物的物种特征,表明该区单子叶植物属国家重点保护且有经济价值的物种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统崆峒山保护区 单子叶植物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调查及保护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玉恒 吴利华 +1 位作者 谢爱萍 张军伟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28-31,69,共5页
准确掌握古树现状,为制订古树名木保护监测、规划设计及养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该文以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采集古树的地理位置、树种、树龄、生长情况、生长环境、历史文化记载、照片视频... 准确掌握古树现状,为制订古树名木保护监测、规划设计及养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该文以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采集古树的地理位置、树种、树龄、生长情况、生长环境、历史文化记载、照片视频等方面的档案信息,结果表明:分布于保护区的古树名木有186株,隶属13科18属21种,其中一级古树24株,二级古树22株,三级古树140株;生长势正常111株、衰弱71株、濒危4株。建议根据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实际生长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有效的复壮管护措施,提升古树名木自身免疫力和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资源调查 可持续发展 太统崆峒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红外相机对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的初步调查
4
作者 张亚莉 张明德 +2 位作者 陶剑峰 张新明 郭娟娟 《绿色科技》 2021年第24期162-165,共4页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陇东黄土高原西部物种资源与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为深入了解该区域野生动物多样性现状及其变化,于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通过在保护区内设置的36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对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进行了...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陇东黄土高原西部物种资源与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为深入了解该区域野生动物多样性现状及其变化,于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通过在保护区内设置的36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对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获得鸟兽的独立有效照片997张。经鉴定有兽类4目8科9种,鸟类4目8科12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普通鵟(Buteo buteo)、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橙翅噪鹛(Garrulax elliotii)5种;保护区分布的中国特有种鸟类有2种(红腹锦鸡和橙翅噪鹛),兽类1种(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dianus)。在兽类中,野猪(Sus scrofa)、狍(Capreolus capreolus)的相对多度指数较高;在鸟类中,红腹锦鸡的相对多度指数较高。此次红外相机监测到的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为保护区新记录种。可为今后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组成、种群动态、活动节律、生境利用等长期监测工作以及后续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 兽类 物种多样性 相对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统—崆峒山保护区鸟类成分特征
5
作者 张亚莉 胡玉龙 +2 位作者 陶剑峰 马正学 包新康 《甘肃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35-42,共8页
鸟类对环境变化较敏感,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类群。2016年至2019年,采用固定样线调查和随机观测,并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太统—崆峒山保护区境内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太统—崆峒山保护区共有鸟类19目50科198种,其中鸿雁、普通鸬鹚、... 鸟类对环境变化较敏感,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类群。2016年至2019年,采用固定样线调查和随机观测,并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太统—崆峒山保护区境内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太统—崆峒山保护区共有鸟类19目50科198种,其中鸿雁、普通鸬鹚、白琵鹭、白颊噪鹛、虎斑地鸫5种为保护区新记录种。鸟类区系广布种占50.0%,古北界种占33.3%,东洋界种占16.7%;居留型方面,留鸟占41.4%,夏候鸟占43.9%,旅鸟占13.1%,冬候鸟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大鸨、黑鹳、金雕、秃鹫和草原雕5种;II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7种。列入"三有"种类140种,占70.7%。太统—崆峒山保护区鸟类区系混杂的特点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统—崆峒山保护区 鸟类 区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统-崆峒山4种典型植被土壤微量元素变化特征
6
作者 柳轲 黄海霞 胡玉龙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7-245,共9页
【目的】探究退耕还林背景下人工林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为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的4种典型植被(荒草地、人工林刺槐林地、人工落叶松林以及人工油松林地)作为... 【目的】探究退耕还林背景下人工林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为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的4种典型植被(荒草地、人工林刺槐林地、人工落叶松林以及人工油松林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0~30 cm土壤pH、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种植被类型土壤pH均在10~20 cm土层最大,且刺槐人工林土壤pH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中落叶松人工林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但在20~30 cm土层中油松人工林有机质含量最高。刺槐人工林和荒草地有效态微量元素表现出一定的“表聚”性。油松人工林土壤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铜和有效铁含量均显著高于荒草地、人工林刺槐林地以及人工落叶松林(P<0.05);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效硼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与pH和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但不同植被类型相关性存在差异。【结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pH、有机质以及有效态微量元素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人工林的土壤pH、有机质含量以及有效态微量元素显著高于荒草地,研究结论可为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统-崆峒山 植被类型 微量元素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鸟类新记录——黑翅鸢
7
作者 张亚莉 李佳华 +3 位作者 段意诚 彭亮飞 熊能 包新康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14,共1页
2022年12月1日,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火车站泾河湾附近(106°42′30″E,35°32′51″N,海拔1338 m)拍摄到停栖于电线上撕食1只鼠类的小型猛禽(图1:左),该鸟具有明显的黑色肩部斑块,眼先具黑斑,头顶及翼覆羽灰色,脸及胸腹部白色... 2022年12月1日,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火车站泾河湾附近(106°42′30″E,35°32′51″N,海拔1338 m)拍摄到停栖于电线上撕食1只鼠类的小型猛禽(图1:左),该鸟具有明显的黑色肩部斑块,眼先具黑斑,头顶及翼覆羽灰色,脸及胸腹部白色,虹膜红色,蜡膜黄色,喙黑色,趾黄色。2024年1月14日,于该区域的电线上再次拍摄到该种鸟类(图1: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翅鸢 鸟类新记录 猛禽 鼠类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调查及保护对策
8
作者 张亚莉 胡玉龙 陶剑峰 《热带林业》 2021年第3期44-46,共3页
通过对崆峒山古树名木的调查,建立了古树名木档案库,讨论分析了崆峒山古树名木的数量、种类、权属、生长势、树龄及保护等级,并结合古树名木的生长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 古树名木 调查 保护对策 崆峒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病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红星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第3期121-123,共3页
森林可以有效的保护土壤,具有抗风固沙、涵养水源的基本作用,并可以对天气做出调控,所以进行森林病虫害预防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经过现代综合防控科技的运用,可以更有效防控森林病虫害防治,维持森林生态稳定,是值得推广与运用的。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病 鉴别方法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