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更换耗能板自复位梁柱节点静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万润 高海旺 +2 位作者 王怡宁 王小虎 杜永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6,共10页
为提高装配式结构梁柱节点自复位性能和安装便捷性,基于损伤控制、震后更换和模块化装配的设计理念,提出了一种新型可更换弧形耗能板栓接自复位梁柱节点。建立了焊接节点、螺栓连接节点、狗骨形耗能板自复位节点以及新型可更换弧形耗能... 为提高装配式结构梁柱节点自复位性能和安装便捷性,基于损伤控制、震后更换和模块化装配的设计理念,提出了一种新型可更换弧形耗能板栓接自复位梁柱节点。建立了焊接节点、螺栓连接节点、狗骨形耗能板自复位节点以及新型可更换弧形耗能板自复位节点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其静力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并研究了所提新型连接节点的钢绞线初始预紧力大小、弧形耗能板的半径和厚度以及耗能板构造形式等参数对节点的承载力、自复位特性和耗能性能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提出的新型节点初始刚度与焊接节点刚度基本相同,最大承载力优于焊接和栓接节点;新型节点的滞回曲线呈“旗帜形”,表现出良好的自复位性能;钢绞线初始预紧力太大会降低节点自复位性能;弧形耗能板的厚度和半径可调控节点承载力、自复位性能以及耗能能力;较狗骨形耗能板,弧形耗能板对自复位节点主体结构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自复位 有限元分析 初始预紧力 弧形耗能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冻土区土钉支护边坡地震反应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兵 吴晓磊 +1 位作者 董建华 何鹏飞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2-1149,共8页
为了更科学地评价地震荷载作用下土钉支护季节冻土边坡的抗震性能,基于热-动力理论控制方程,应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带有黏弹性人工边界的地震荷载作用下土钉支护季节冻土边坡的数值模型,对比分析夏季和冬季这两个典型季... 为了更科学地评价地震荷载作用下土钉支护季节冻土边坡的抗震性能,基于热-动力理论控制方程,应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带有黏弹性人工边界的地震荷载作用下土钉支护季节冻土边坡的数值模型,对比分析夏季和冬季这两个典型季节时的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以及土钉轴力响应。结果表明: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加速度峰值随着季节冻土边坡高程以及激振加速度峰值增加而增加,在夏季时刻的季节冻土边坡坡顶位置处达到最大。此外,在不同地震波峰值加速度作用下,相同位置处的位移响应峰值却有明显的不同,同一地震烈度地震波激震时,夏季的季节冻土边坡坡顶位移最大,表明地震荷载对夏季的季节冻土边坡坡顶破坏效应最为明显,土钉轴力具有高程放大效应和坡面放大效应,季节冻土边坡坡底至坡顶的土钉端部轴力峰值逐渐增大。文中数值模拟模型及结论可为制定地震荷载作用下土钉支护季节冻土边坡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冻土区 地震 土钉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冻融共同作用下隧道衬砌支护喷射混凝土劣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席红兵 李柏生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19-1226,共8页
为研究地铁隧道衬砌支护结构在恶劣环境下的劣化问题,以西部地区地铁隧道服役过程中典型的气候条件和腐蚀环境为背景,研究冻融和盐溶液侵蚀情况下隧道衬砌支护结构的耐久性能。依据兰州秋冬环境温度和地下水中硫酸盐的离子质量浓度设计... 为研究地铁隧道衬砌支护结构在恶劣环境下的劣化问题,以西部地区地铁隧道服役过程中典型的气候条件和腐蚀环境为背景,研究冻融和盐溶液侵蚀情况下隧道衬砌支护结构的耐久性能。依据兰州秋冬环境温度和地下水中硫酸盐的离子质量浓度设计室内硫酸盐-冻融侵蚀试验,研究不同掺量的粉煤灰和玄武岩纤维对衬砌支护喷射混凝土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作用下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耐蚀系数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考虑粉煤灰掺量和玄武岩纤维掺量的抗压强度衰减模型。结果表明:(1)粉煤灰和玄武岩纤维对衬砌支护喷射混凝土性能提升的最优掺量分别为20%和0.1%。(2)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随冻融循环先增大后降低,到后期又持续增大;随着粉煤灰和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大,衬砌支护喷射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降低,当粉煤灰和玄武岩掺量分别达到30%和0.15%时,对质量损失率的降低出现负效应。(3)喷射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耐蚀系数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在初期损失较小,之后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衬砌支护结构 喷射混凝土 硫酸盐侵蚀 冻融循环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ener理论的RAC抗硫酸盐可靠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丰川 牛昌林 +1 位作者 曹辉 关利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33,38,共6页
再生混凝土(RAC)研究对于提高建筑垃圾率用率,改善建材使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0、30、50%再生粗骨料率和0、15%再生细骨料替代率的6种混凝土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粗、细骨料替代率对RAC含气量、坍落度、抗压及劈裂抗拉强度等基本物理... 再生混凝土(RAC)研究对于提高建筑垃圾率用率,改善建材使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0、30、50%再生粗骨料率和0、15%再生细骨料替代率的6种混凝土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粗、细骨料替代率对RAC含气量、坍落度、抗压及劈裂抗拉强度等基本物理力学的影响,并通过Wiener建模,得到了混凝土在硫酸盐干湿循环条件下的可靠度.结合SEM表征形貌,分析了RAC在硫酸盐环境下的腐蚀变化,其结果表明:由于再生骨料孔隙率、吸水率均高于天然砂石,使得混凝土含气量和坍落度随着再生骨料替代率增大而增大,且复合替代高于单独替代;单独替代力学性能较差,复合替代强度略有增加,30%~15%力学性能最佳;质量和动弹性模量退化量均能够较好反应RAC在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可靠性,质量退化量对硫酸盐侵蚀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硫酸盐腐蚀 干湿循环 WIENER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