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S技术的夏河县天然草原的载畜能力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炳煜 韩天虎 +6 位作者 孙斌 冯今 李福 王红霞 唐建明 马隆喜 曹国顺 《中国草食动物》 2010年第5期46-48,共3页
通过对夏河县的天然草原进行地面样方和路线调查,与MODIS图像结合,建立估产模型,并用2008年的地面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在Erdas中对全县的草原生产力进行反演,并按照《天然草原合理载畜量的计算》标准将其转化为载畜能力,然后在ArcGI... 通过对夏河县的天然草原进行地面样方和路线调查,与MODIS图像结合,建立估产模型,并用2008年的地面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在Erdas中对全县的草原生产力进行反演,并按照《天然草原合理载畜量的计算》标准将其转化为载畜能力,然后在ArcGIS中统计出各乡的平均载畜量和最大、最小载畜量,绘制出全县载畜量分布图。为草原生产和草原执法提供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估产模型验证 载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河县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9
2
作者 郭宏伟 《草业与畜牧》 2009年第11期60-62,共3页
夏河县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特殊,生态系统脆弱。由于自然灾害频繁、牲畜超载过牧和人为乱采滥挖等因素,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加大投资、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建设草产业基地、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和... 夏河县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特殊,生态系统脆弱。由于自然灾害频繁、牲畜超载过牧和人为乱采滥挖等因素,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加大投资、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建设草产业基地、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和畜种改良步伐等措施,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提高农牧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原因分析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草原条件下一年生豆科牧草生产性能的评价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赟文 南志标 +2 位作者 王彦荣 李春杰 马隆喜 《草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47-55,共9页
1998年对自国际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ICARDA)引进的野豌豆属 (Viciaspp .)和山黧豆属(Lathyrusspp .)的 5个种 50个品系在高山草原条件下的牧草和种子产量表现作了评价 ,1999年对其中能够完成生育期的春箭舌豌豆 9个品系、法国野豌豆 4个... 1998年对自国际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ICARDA)引进的野豌豆属 (Viciaspp .)和山黧豆属(Lathyrusspp .)的 5个种 50个品系在高山草原条件下的牧草和种子产量表现作了评价 ,1999年对其中能够完成生育期的春箭舌豌豆 9个品系、法国野豌豆 4个品系、鹰嘴山黧豆 2个品系和栽培山黧豆 1个品系做了进一步的测定。这 16个品系 1998年和 1999年的平均产草量分别是春箭舌豌豆 6 50 9.5和 5489.1kg/hm2 ,法国野豌豆 3398.0和 2 786 .7kg/hm2 ,鹰嘴山黧豆 76 10 .3和 476 1.9kg/hm2 ,栽培山黧豆 580 4 .7和 3858.2kg/hm2 ;种子产量分别是春箭舌豌豆 50 9.7和 10 10 .0kg/hm2 ,法国野豌豆 536 .0和 10 73.6kg/hm2 ,鹰嘴山黧豆 152 .2和 732 .7kg/hm2 ,栽培山黧豆 16 .5和 12 .8kg/hm2 。长柔毛野豌豆的所有 10个品系、栽培山黧豆的 9个品系和鹰嘴山黧豆的 8个品系在当地不能完成生育期。根据两年的试验结果 ,从牧草和种子产量两方面综合评价 ,春箭舌豌豆更适合在高山草原种植。春箭舌豌豆 2 556、2 56 0和 2 56 6等品系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对照品种 333/A狭叶野豌豆相当 ,但种子产量比对照种高 19.6 %~ 77.4 % ,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性能和适应性 ,值得进一步选育。春箭舌豌豆品系的牧草与种子产量呈负相关关系 ,在品种选育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年生豆科牧草 野豌豆属 山黧豆属 牧草产量 种子产量 生产性能 高山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草地现状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以夏河地区桑科乡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武瑞鑫 刘月华 +5 位作者 张德罡 马隆喜 钟梦莹 位晓婷 潘多 邵新庆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66-1975,共10页
本研究以甘肃省夏河县桑科乡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两种方法相结合,调查了夏河县桑科乡105户牧民的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生态状况,分析了社区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同时,在技术人员与社区牧民共同参与下,识别草地管理... 本研究以甘肃省夏河县桑科乡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两种方法相结合,调查了夏河县桑科乡105户牧民的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生态状况,分析了社区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同时,在技术人员与社区牧民共同参与下,识别草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期能够使牧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使牧区的经济、生态能够协调运转,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民 合作社 参与式 草地管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外罩笼条件下几种草原蝗虫的食量测定 被引量:14
5
作者 冯光翰 樊树喜 +3 位作者 刘秋芳 杨延彪 马隆喜 曹国顺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30-235,共6页
本文对4种主要草原蝗虫各龄蝗蝻及成虫期的食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蝗虫的食量因种类不同差异很大,同一种类雌虫的日食量远大于雄虫。成虫期日食量有1~2个高峰,均处在交配产卵前的补充营养期。宽须蚁蝗、狭翅雏蝗、邱氏异爪蝗和红... 本文对4种主要草原蝗虫各龄蝗蝻及成虫期的食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蝗虫的食量因种类不同差异很大,同一种类雌虫的日食量远大于雄虫。成虫期日食量有1~2个高峰,均处在交配产卵前的补充营养期。宽须蚁蝗、狭翅雏蝗、邱氏异爪蝗和红翅雏膝蝗的一生食量分别为1292.92、1105.21、2024.49和6814.82mg。根据食量测定将本区草原蝗虫划分为3种食量类型,不同类型在不比例下其混合种群密度的为11.20头/m2时,一年取食牧草鲜重为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蝗虫 食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育剂减少草原害鼠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颜显明 尹会业 周生甲 《四川草原》 1990年第3期50-52,共3页
鼠害是引起和加剧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害鼠类的防治通常采用化学药物和器械等方法进行灭治,虽然当时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草原 鼠害 效果 不育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蝗虫种群数量消长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冯光翰 李镇清 +3 位作者 杜国桢 王国胜 漆可立 陈灼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本文根据草地蝗虫发生特点,在充分考虑其数量消长受环境条件、敌害及本身内禀作用制约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时序为特点的几种主要蝗虫及混虫种群数量消长的数学模型。宽须蚁蝗、狭翅雏蝗及混合种群密度的拟合模型中z和x有较强的相关性... 本文根据草地蝗虫发生特点,在充分考虑其数量消长受环境条件、敌害及本身内禀作用制约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时序为特点的几种主要蝗虫及混虫种群数量消长的数学模型。宽须蚁蝗、狭翅雏蝗及混合种群密度的拟合模型中z和x有较强的相关性,故这几个模型较好的反映了消长情况。但在混合种群消长模型中,自9月15日以后观测值迅速下降,而模型值并未很快下降,这是由于模型未考虑蝗虫生存的临界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种群消长 数学模型 蝗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邱氏异爪蝗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长仲 冯光翰 +3 位作者 杨延彪 马隆喜 吴栋国 王俊梅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21-225,共5页
通过在甘肃省夏河县的野外系统调查和饲养观测表明,邱氏异爪蝗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全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出土,6月上旬为孵化出土盛期。7月上旬始见成虫,8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蝗峭期共5龄,平均69.40天。成虫寿命平均60.4... 通过在甘肃省夏河县的野外系统调查和饲养观测表明,邱氏异爪蝗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全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出土,6月上旬为孵化出土盛期。7月上旬始见成虫,8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蝗峭期共5龄,平均69.40天。成虫寿命平均60.42天。雌虫平均产卵48粒。取食量随龄期的增大而增大。蝗铺期平均取食鲜草458.69mg,成虫期平均1565.80mg。此外,对该虫卵囊及各龄蝗铺的形态鉴别特征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邱氏异爪蝗 生活史 习性 食量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皱膝蝗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长仲 冯光翰 +3 位作者 王俊梅 吴栋国 马隆喜 智华 《草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46-50,共5页
1989~1995年在甘肃省夏河县对红翅皱膝蝗和鼓翅皱膝蝗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两种皱膝蝗1年均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当平均气温达6.5℃左右时开始孵化出土,6月上旬至中旬... 1989~1995年在甘肃省夏河县对红翅皱膝蝗和鼓翅皱膝蝗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两种皱膝蝗1年均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当平均气温达6.5℃左右时开始孵化出土,6月上旬至中旬为孵化出土盛期,7月上旬始见成虫,7月下旬或8月上旬开始产卵。红翅皱膝蝗若虫期平均约为68d,成虫寿命平均为47d左右,平均每雌产卵25.7枚。鼓翅皱膝蝗蝗蝻期约为72d,成虫寿命54d左右,平均每雌产卵32.6枚。红翅皱膝蝗的取食量随龄期增大而增大,蝗蝻期平均食量为1.62g左右,成虫期约为5.20g。应用历年6月上旬5cm土温建立了发生高峰期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翅皱膝蝗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牧区混播草地建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榕 高占琪 +4 位作者 豆卫 马龙喜 阿不满 曹国顺 孟祥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12-1516,共5页
2004-2006年在甘肃甘南州夏河县桑科乡开展豆科和禾本科牧草不同草种组合混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建植第1年(2004年)组合Ⅱ[甘肃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cv.Gansu)、阿尔冈金苜蓿(Medicago sativa cv.Algonguin)、垂穗披碱草(Elym... 2004-2006年在甘肃甘南州夏河县桑科乡开展豆科和禾本科牧草不同草种组合混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建植第1年(2004年)组合Ⅱ[甘肃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cv.Gansu)、阿尔冈金苜蓿(Medicago sativa cv.Algonguin)、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产草量最高,比组合Ⅰ(甘肃红豆草、阿尔冈金苜蓿和垂穗披碱草)、组合Ⅲ(甘肃红豆草、阿尔冈金苜蓿和无芒雀麦)和组合Ⅳ(甘肃红豆草和阿尔冈金苜蓿)分别多产干草379、446和369 kg/hm2,组合Ⅱ与其他组合之间差异显著(P<0.05)。建植第2年(2005年)组合Ⅰ、组合Ⅱ、组合Ⅲ和组合Ⅳ干草产量分别为2 4892、856、2 715和2 976 kg/hm2,各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建植第3年(2006年)组合Ⅳ(甘肃红豆草、阿尔冈金苜蓿)鲜草、干草产量最高,比组合Ⅰ多产干草3 635kg/hm2,各组合之间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豆科牧草 混播草地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须蚁蝗蝗蝻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长仲 杨延彪 马隆喜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2-43,共2页
应用 3种检验分布型的方法分别检验了宽须蚁蝗蝗蝻的分布型 ,结果表明 :宽须蚁蝗蝗蝻在草地上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 ,其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应用
关键词 宽须蚁蝗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抽样数 草原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河县牧草和饲料作物引种试验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显明 《中国草地》 CSCD 1990年第5期7-8,6,共3页
在海拔2930米的地区对38个牧草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从中筛选出适于当地栽培的优良燕麦14个品种,禾草7个品种,豆科牧草5个品种,从而为当地建立人工草场提供了牧草与饲料作物品种。
关键词 牧草 饲料作物 引种试验
原文传递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其防治
13
作者 颜显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40-41,共2页
中华鼢鼠属啮齿目仓鼠科,是广泛分布在甘南草原的主要害鼠之一。据调查,对夏河县草场危害面积达113.36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1.1%,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3,800米的亚高山草甸、灌丛草甸、草原化草甸草场上。中华鼢鼠对草场的主要危害... 中华鼢鼠属啮齿目仓鼠科,是广泛分布在甘南草原的主要害鼠之一。据调查,对夏河县草场危害面积达113.36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1.1%,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3,800米的亚高山草甸、灌丛草甸、草原化草甸草场上。中华鼢鼠对草场的主要危害,一是采食牧草,抑制优良牧草的生长发育。经测定,中华鼢鼠的日食量为80~90克,40只中华鼢鼠一天采食的牧草相当一只绵羊的日食量,全县一年被中华鼢鼠损失的牧草达1,405~2,008万公斤,可供1.92~2.75万只绵羊放牧一年;二是推土造丘,覆压牧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鼢鼠 草场退化 灌丛草甸 亚高山草甸 危害面积 优良牧草 鼢鼠属 仓鼠科 害鼠 可利用草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最新化学农药防蝗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毅才 马隆喜 +1 位作者 孙志英 辛小云 《甘肃畜牧兽医》 2018年第11期78-81,共4页
为了选择对环境污染小、对蝗虫毒性大的化学新农药,进行了本次试验。结果表明:茚虫威浓度为300 ml/hm^2、高效氯氟氰菊酯浓度为450ml/hm^2以上时对蝗虫的防治效果比较理想。
关键词 新农药 灭蝗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猪的生态特性
15
作者 显明 万豪 《家畜生态学报》 1991年第2期49-,29,共2页
合作猪因产地而得名,又称蕨麻猪或山猪。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农作物生长期短,猪基本上是终年放牧采食,加之地区偏远交通不便,在经济不发达,猪种不易交流的情况下,当地牧民以野猪长期驯化,在自繁自养环境中逐步形成了... 合作猪因产地而得名,又称蕨麻猪或山猪。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农作物生长期短,猪基本上是终年放牧采食,加之地区偏远交通不便,在经济不发达,猪种不易交流的情况下,当地牧民以野猪长期驯化,在自繁自养环境中逐步形成了高原类型的地方性原始猪种。合作猪主要以合作地区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猪 终年放牧 蕨麻猪 作物生长期 合作地区 长期驯化 生态特性 仔猪成活率 月龄体重 半农半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加羊饲喂新贝奥生物灭鼠剂的毒性试验
16
作者 方毅才 马隆喜 郭宏伟 《甘肃畜牧兽医》 2015年第4期42-43,共2页
2014年春季在使用新贝奥防治高原鼠兔试验中,发生8只藏养甘加羊死亡的事故。为了查清发病原因,用大剂量新贝奥饲喂2只羊,一次性强制饲喂500 g和300 g,试验结果说明新贝奥灭鼠剂对羊有毒死作用。
关键词 灭鼠剂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