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区划及保护利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军 李小强 +6 位作者 张海峰 郭兵 任文秀 彭措 冯备战 王玉玺 胡振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8-592,共15页
古植物化石是地质历史时期各类植物实体或遗迹的残留。对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区划研究是开展古生物化石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基础。在资料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甘肃省24处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了评价和区划研究。甘肃省... 古植物化石是地质历史时期各类植物实体或遗迹的残留。对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区划研究是开展古生物化石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基础。在资料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甘肃省24处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了评价和区划研究。甘肃省古植物化石产地可划分为北山地区、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鄂尔多斯和秦岭地区4个古生物化石大区以及6个古植物化石产地集中区。根据古植物化石产地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具体从科学性、稀有性、完整性、保存程度、可保护性5个单因素分别对24处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了评价。在单因素评价基础上进行了综合鉴评,共鉴评出世界级化石产地1处,国家级化石产地7处,省级化石产地16处。根据产地自然区划、行政区划等要素划分了古植物化石产地集中保护区6个。根据保护区内古植物化石产地级别及重要程度,划分出特级保护区2个,重点保护区2个和一般保护区2个。提出对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实行化石标本保护加原产地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物化石 古生物 化石产地 保护利用 自然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刺甲龙亚科恐龙在亚洲的首次发现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精涛 尤海鲁 +1 位作者 李大庆 孔得来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5-277,共13页
基于采自兰州-民和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中的化石(一前中部尾椎,三根背肋,一个近乎完整的左髂骨和若干甲片)建立恐龙一新属种:金城洮河龙(Taohelong jinchengensis gen.et sp.nov.)。洮河龙具有三个自有裔征:前中部尾椎神经孔呈倒立的梯形... 基于采自兰州-民和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中的化石(一前中部尾椎,三根背肋,一个近乎完整的左髂骨和若干甲片)建立恐龙一新属种:金城洮河龙(Taohelong jinchengensis gen.et sp.nov.)。洮河龙具有三个自有裔征:前中部尾椎神经孔呈倒立的梯形,髂骨前突外侧缘背视呈翻转"S"形及荐盾由大小不一排列无规则的甲片愈合而成。分支系统分析表明洮河龙属甲龙类结节龙科中的多刺甲龙亚科,并且和发现于英国早白垩世巴雷姆期的Polacanthus foxii是姐妹群。洮河龙代表了多刺甲龙亚科化石在亚洲的首次发现,也再次表明兰州-民和盆地的河口群蕴含着一个丰富而独特的恐龙化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兰州-民和盆地 早白垩世 河口群 甲龙类 多刺甲龙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马鬃山地区早白垩世黎明角龙属(恐龙:新角龙类)一未定种(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尤海鲁 Eric MORSCHHAUSER +1 位作者 Peter DODSON 李大庆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0-180,共11页
记述了基干新角龙类恐龙黎明角龙属一未定种。标本发现于中国西北马鬃山地区俞井子盆地下白垩统新民堡群,包括一关联的具有头骨带下颌的部分骨架。未定种与模式种(皱褶种)相比具有较长的吻部,较窄的鼻骨及其他一些特征。该未定种的发现... 记述了基干新角龙类恐龙黎明角龙属一未定种。标本发现于中国西北马鬃山地区俞井子盆地下白垩统新民堡群,包括一关联的具有头骨带下颌的部分骨架。未定种与模式种(皱褶种)相比具有较长的吻部,较窄的鼻骨及其他一些特征。该未定种的发现使黎明角龙属的地理分布范围向南东延伸了约100km,也使马鬃山地区的早白垩世成为世界上惟一保存大量基干新角龙类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鬃山地区 俞井子盆地 早白垩世 新民堡群 恐龙 新角龙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