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北山包来呼都格地区晚三叠世钨成矿作用的精确厘定及其意义
1
作者 宋世伟 刘东晓 +4 位作者 潘少龙 刘敏 简伟 李玉鹏 姚连福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3-1940,共18页
肃北包来呼都格地区地表广泛出露钨矿化,包括本文首次报道的白钨矿化,以及红尖兵山石英脉型黑钨矿床。该矿床规模达中型以上、是甘肃北山地区代表性的钨矿床之一,其成矿时代存在形成于石炭纪-二叠纪和三叠纪的争论。白钨矿化成因机制和... 肃北包来呼都格地区地表广泛出露钨矿化,包括本文首次报道的白钨矿化,以及红尖兵山石英脉型黑钨矿床。该矿床规模达中型以上、是甘肃北山地区代表性的钨矿床之一,其成矿时代存在形成于石炭纪-二叠纪和三叠纪的争论。白钨矿化成因机制和红尖兵山黑钨矿床成矿时代的不明确,严重制约着对该地区钨成矿作用的全面认识、阻碍着该地区的钨矿找矿工作的科学部署、限制着对北山地区钨成矿规律的客观总结。本文通过黑钨矿LA-ICP-MS U-Pb同位素分析,精确限定了红尖兵山钨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约215Ma);并结合晚三叠世北山地区处于碰撞后伸展的构造背景,以及红尖兵山矿区及外围的成钨流体具有富F、低氧逸度的特征——发育与大量黄玉和(或)萤石、钾长石共生的黑钨矿或贫Mo白钨矿,推断包来呼都格地区的钨成矿作用与壳源高分异S型花岗岩相关的还原型钨矿床类似,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鉴于石英大脉型钨矿体在红尖兵山老矿区已大量出露,说明该矿化系统根部已经接近地表,在老矿区继续开展找矿勘探已意义不大。该地区钨矿找矿勘查应当围绕老矿区南部约800m处呈东西向展布长达10余千米的石英脉两侧进行,因为该石英脉内及附近多处发育有后期还原性成矿流体形成的贫钼白钨矿,且碳酸盐岩沿该石英脉具有稳定的出露。一方面,该东西向展布石英脉沿深大断裂出露、该断裂有利于晚三叠世成钨岩浆侵位和(或)成矿流体的迁移;另一方面,沿石英脉稳定分布的碳酸盐岩能提供大量的Ca^(2+),有利于热液流体中的WO_(4)^(2-)与Ca^(2+)结合,高效地沉淀白钨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成矿作用 包来呼都格 甘肃北山 成矿时代 找矿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阿尔金南缘白石头沟石墨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11
2
作者 穆可斌 连志义 王学银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01-711,共11页
甘肃白石头沟石墨矿位于阿尔金南缘敦煌地块,赋存于前寒武纪敦煌岩群大理岩和石英片岩之中,目前圈定矿体33条,主要矿体2条。作为研究白石头沟石墨矿理想地层的敦煌岩群,是一套以变质碎屑沉积岩和变质基性岩为主的变质岩浆杂岩。本文从... 甘肃白石头沟石墨矿位于阿尔金南缘敦煌地块,赋存于前寒武纪敦煌岩群大理岩和石英片岩之中,目前圈定矿体33条,主要矿体2条。作为研究白石头沟石墨矿理想地层的敦煌岩群,是一套以变质碎屑沉积岩和变质基性岩为主的变质岩浆杂岩。本文从矿床角度出发,立足于区域地质勘查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对白石头沟石墨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及矿体特征、组合样化学分析、矿石矿物赋存状态及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床的成因进行初步探讨并归纳区域找矿标志。研究表明,白石头沟石墨矿可分为大理岩型和石英片岩型两种类型,是古元古代经历区域动力热液变质作用而形成的沉积变质型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碎屑沉积岩类的原岩(海相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本身,成矿环境为古老活动大陆边缘。找矿标志具有特定层位、岩性、矿化及物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岩群 地质特征 成矿条件 找矿标志 白石头沟石墨矿 阿尔金南缘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蒙北山地区小红山一带变质侵入岩体的时代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孙新春 张红军 +2 位作者 魏志军 黄增保 高柏年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3期61-67,共7页
在塔里木板块北缘甘蒙北山地区小红山一带赋存一套变质侵入岩体,测定锆石U-Pb年龄值2 656±146 M a,时代厘定为新太古代晚期-早元古代早期,岩浆成因类型属Ⅰ型,物质来源于下地幔和地壳经局部熔融而成,是吕梁期前造山基底发育阶段的... 在塔里木板块北缘甘蒙北山地区小红山一带赋存一套变质侵入岩体,测定锆石U-Pb年龄值2 656±146 M a,时代厘定为新太古代晚期-早元古代早期,岩浆成因类型属Ⅰ型,物质来源于下地幔和地壳经局部熔融而成,是吕梁期前造山基底发育阶段的产物。该套变质侵入岩体的时代厘定,对于塔里木板块结晶基底的深入研究及甘蒙北山早期构造岩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蒙北山地区 变质侵入岩体 吕梁期 Ⅰ型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山西段双龙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孔维琼 丁书宏 +4 位作者 樊新祥 张照伟 董国祥 赵吉昌 陈晔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1期50-62,共13页
双龙铁矿位于北祁连西段卡瓦铁矿矿集区,是北祁连西段铁多金属成矿带内继镜铁山矿床之后新发现的又一重要沉积变质型铁矿之一。双龙铁矿矿床赋存于长城系桦树沟组浅海沉积相碎屑沉积岩,矿体多呈层状,分布和产状受控于含矿地层,矿体厚度... 双龙铁矿位于北祁连西段卡瓦铁矿矿集区,是北祁连西段铁多金属成矿带内继镜铁山矿床之后新发现的又一重要沉积变质型铁矿之一。双龙铁矿矿床赋存于长城系桦树沟组浅海沉积相碎屑沉积岩,矿体多呈层状,分布和产状受控于含矿地层,矿体厚度与围岩厚度变化呈正比;矿石具细粒结构、条带状构造,品位低、变化大,具沉积变质型铁矿的特点。通过矿床成因探讨,初步认为双龙铁矿为与海底喷流作用有关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并建立了矿床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铁矿床 沉积变质型铁矿 海底喷流沉积 朱龙关裂谷 北祁连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祁连西段巴嘎德尔基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5
作者 齐瑞荣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86-93,共8页
巴嘎德尔基岩体位于中祁连山西段的野马南山地区,主要由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巴嘎德尔基岩体侵位年龄为462.9±1.4Ma。该岩体地球化学方面表现出强过铝、高K、K/Na,低Mg、Fe、Ca的主量元素特征,... 巴嘎德尔基岩体位于中祁连山西段的野马南山地区,主要由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巴嘎德尔基岩体侵位年龄为462.9±1.4Ma。该岩体地球化学方面表现出强过铝、高K、K/Na,低Mg、Fe、Ca的主量元素特征,并富集K、Rb、Ba、Th,亏损Zr、Hf、Y、Yb等微量元素,轻稀土富集,弱的Eu负异常。在微量元素判别图解上,所有岩石投影点均落入同碰撞区域。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巴嘎德尔基岩体是加里东造山作用晚期陆陆碰撞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祁连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同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小西弓金矿床深部和外围找矿潜力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丁书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0-266,共7页
小西弓金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柳园-穿山驯前陆上,受NWW向的小西弓-红旗山韧性剪切带控制。矿区由北、中、南三个矿带组成,东西长7000m,南北宽2000m,面积14km^2。以前的勘探工作仅局限在南矿带141~192线间,长1300m,宽500m,面... 小西弓金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柳园-穿山驯前陆上,受NWW向的小西弓-红旗山韧性剪切带控制。矿区由北、中、南三个矿带组成,东西长7000m,南北宽2000m,面积14km^2。以前的勘探工作仅局限在南矿带141~192线间,长1300m,宽500m,面积0.65km^2,共圈出金矿体41个,提交的金储量达中型规模。经过多年的开采,小西弓金矿资源接近枯竭。通过对已有地球物理和化探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在小西弓金矿区深部和外围找矿潜力较大,通过对前人圈定的物化探异常进行进一步查证,有望实现找矿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深部和外围找矿 小西弓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二连浩特地区乌花敖包钼矿区火成岩特征和LA-ICP MS锆石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孔维琼 刘翠 +4 位作者 邓晋福 许立权 陶继雄 罗照华 赵国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3-135,共13页
自2004年以来,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发现或探明了众多钼多金属矿,位于二连浩特红格尔地区的乌花敖包矿是新近发现的钼矿。到目前为止,前人对该矿研究较少。文中对该矿的野外地质特征、火成岩组合及其特征、LA-ICP MS锆石U-Pb年代学等开展研... 自2004年以来,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发现或探明了众多钼多金属矿,位于二连浩特红格尔地区的乌花敖包矿是新近发现的钼矿。到目前为止,前人对该矿研究较少。文中对该矿的野外地质特征、火成岩组合及其特征、LA-ICP MS锆石U-Pb年代学等开展研究,指出成矿火成岩分别为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及隐伏的细粒二长花岗岩,地表出露的花岗闪长岩等为围岩。成矿火成岩在TAS图上均为亚碱性系列,在SiO2-K2O图上为高钾钙碱系列,σ在1.91~3.29,平均为2.44,A/CNK在0.876~1.013,表现出偏铝质岩石的特征。微量元素相对富Rb和K,而亏损Ba和Sr;在高场强元素中,相对富集Th、La、Ce、Nd、Zr、Ta、Hf、Tm、Tb和Yb,而相对弱亏损P、Sm和Nb,强烈亏损Y,反映出有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存在。LREE/HREE比值在6.52~14.76,普遍高于一般花岗岩(1~1.2),轻稀土相对富集,说明轻重稀土间存在着分馏作用。铕异常δEu在0.43~0.91,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说明本区花岗岩岩浆形成演化过程发生了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或岩浆源区残余相含斜长石。石英斑岩LA-ICP MS锆石U-Pb测年显示该斑岩的形成年龄为(139.2±3.4)Ma,MSWD为1.9。基于上述分析研究和构造环境判别,结合区域对比,推测乌花敖包的钼矿应当形成于早白垩世,即燕山造山运动晚期蒙古微大陆同西伯利亚板块沿蒙古—鄂霍茨克地带拼合的同碰撞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花敖包钼矿 斑岩 成矿火成岩组合 早白垩世 同碰撞 蒙古—鄂霍次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二连浩特地区乌花敖包钼矿区石英斑岩的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对钼成矿时代的约束 被引量:8
8
作者 孔维琼 刘翠 +2 位作者 邓晋福 许立权 赵国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54-455,共2页
在内蒙古地区二连浩特-苏左旗北部地区,以红格尔苏木为中心的周围区域,自2004年以来,新发现了乌兰德勒、乌日尼图、乌花敖包、准苏吉花以及达来敖包等多个钼多金属矿(化)点,取得了重大突破(邵积东等,2009)。但上述矿床除乌兰德勒有详细... 在内蒙古地区二连浩特-苏左旗北部地区,以红格尔苏木为中心的周围区域,自2004年以来,新发现了乌兰德勒、乌日尼图、乌花敖包、准苏吉花以及达来敖包等多个钼多金属矿(化)点,取得了重大突破(邵积东等,2009)。但上述矿床除乌兰德勒有详细的年龄发表以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时代 石英斑岩 锆石 内蒙古地区 敖包 辉钼矿 北部地区 新发现 多金属矿 苏左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金龙山金矿床中砷的赋存特征及其对金沉淀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永春 刘家军 +1 位作者 刘新会 吴胜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01-715,共15页
金龙山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镇安—旬阳盆地内,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个超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南阳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为一套由钙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粉砂质灰岩、泥质灰岩互层组成的浊积岩建造... 金龙山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镇安—旬阳盆地内,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个超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南阳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为一套由钙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粉砂质灰岩、泥质灰岩互层组成的浊积岩建造。矿体受断裂控制明显。笔者采用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分析技术,对原生矿石中黄铁矿、毒砂等热液矿物中的Fe、As、S等元素含量及其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低含量的砷在黄铁矿中易富集,且砷在黄铁矿中可以稳定存在。但当砷含量大于6%时,以黄铁矿和毒砂两相混合为稳定相。赋矿围岩中含Fe碳酸盐矿物溶解释放Fe以及溶解Fe的大量硫化物化,部分亚稳定相含金的含砷黄铁矿的出溶,可能是金龙山金矿中次显微金以小圆球状和链状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砷的赋存形式 金沉淀 金龙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日尼图钼矿区细粒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对钼矿成矿时代的约束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翠 孔维琼 +2 位作者 邓晋福 许立权 赵国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74-474,共1页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地区红格尔附近的乌日尼图钼矿是新近发现的钼矿,前人还未有详细的研究。矿区地表可见中粗粒的花岗岩和矽卡岩,其中矽卡岩有辉钼矿化。隐伏的细粒的花岗岩含有浸染状辉钼矿。本文对钻孔中的隐伏细粒花岗岩中的锆石...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地区红格尔附近的乌日尼图钼矿是新近发现的钼矿,前人还未有详细的研究。矿区地表可见中粗粒的花岗岩和矽卡岩,其中矽卡岩有辉钼矿化。隐伏的细粒的花岗岩含有浸染状辉钼矿。本文对钻孔中的隐伏细粒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年龄有2期,一期为(181.7±7.4)Ma;另一期为(133.6±3.3)Ma(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花岗岩 锆石年龄 内蒙古 辉钼矿 矽卡岩 成矿时代 矿区 隐伏 自治区 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车路沟斑岩型金矿床含矿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翔 黄增保 +5 位作者 刘子锐 慕洁 陈世强 胡妍 杨彦 梁凯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9-514,共16页
车路沟金矿是北祁连山发现的首例与斑岩有关的金矿床,矿体产于加里东晚期侵入的中酸性斑岩体及其与围岩接触带内。为了查明含矿斑岩体侵位时代、岩石成因和源区性质,本文以车路沟一带含矿斑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LA... 车路沟金矿是北祁连山发现的首例与斑岩有关的金矿床,矿体产于加里东晚期侵入的中酸性斑岩体及其与围岩接触带内。为了查明含矿斑岩体侵位时代、岩石成因和源区性质,本文以车路沟一带含矿斑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Hf同位素特征研究。该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斑岩、英云闪长斑岩组成,对花岗闪长斑岩、英云闪长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分别获得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38.6±3.8Ma和433.0±3.8Ma,指示岩浆侵位时代为早志留世晚期。岩石Si O2含量为61.4%~68.6%,Al2O3含量为15.0%~16.7%,MgO含量为0.36%~2.95%,σ值介于1.20~2.03之间,A/CNK值为1.0~1.1之间,属钙碱性系列准铝质花岗岩类;具有弱负铕异常-正铕异常(δEu=0.90~1.18),高Sr(319×10^(-6)~549×10^(-6))含量和Sr/Y(36.6~77.5)比值,低Y(7.09×10^(-6)~10.2×10^(-6))和Yb(0.69×10^(-6)~0.89×10^(-6))含量,具有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该岩体的锆石ε_(Hf)(t)值均为正值,变化于+12.7~+15.0之间,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Hf)=461~563Ma,推测岩浆源区可能主要来自新元古代晚期至寒武纪新生洋壳物质。研究认为车路沟斑岩体形成于陆陆碰撞后期,地壳持续加厚,诱发中新元古代晚期至寒武纪新生洋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在其不断上侵和演化过程中,形成车路沟斑岩体与其相伴产出的金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志留世晚期 同位素地球化学 埃达克岩 车路沟金矿 北祁连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海流兔河流域地表蒸散发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晓勇 尹立河 +2 位作者 戴泽兵 高峰 杨忠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44-248,共5页
基于陆地表面能量平衡系统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海流兔河流域2012年蒸发量进行了反演,对蒸散发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地下水位埋深对蒸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枯水期海流兔河流域地表蒸散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表土壤的含水率程... 基于陆地表面能量平衡系统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海流兔河流域2012年蒸发量进行了反演,对蒸散发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地下水位埋深对蒸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枯水期海流兔河流域地表蒸散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表土壤的含水率程度,而在丰水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植被覆盖状况和地表土壤的湿润程度;根据计算,海流兔河流域2012年总蒸散发量约为8.76×108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平衡 蒸散发 地下水位埋深 海流兔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交联腐殖酸凝胶球吸附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珊 廖磊 +3 位作者 魏莉 李炫妮 曹磊 王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9-246,共8页
以甲醛(CH2O)为交联剂,聚乙二醇(PEG)为制孔剂,将腐殖酸(HA)交联到壳聚糖(CS)上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多孔吸附材料CS-HA凝胶球,研究其对Cr(Ⅵ)、Ni(Ⅱ)、Cu(Ⅱ)和Pb(Ⅱ)的吸附行为,以及在渗滤液环境下这四种重金属离子的动态吸附效果。结... 以甲醛(CH2O)为交联剂,聚乙二醇(PEG)为制孔剂,将腐殖酸(HA)交联到壳聚糖(CS)上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多孔吸附材料CS-HA凝胶球,研究其对Cr(Ⅵ)、Ni(Ⅱ)、Cu(Ⅱ)和Pb(Ⅱ)的吸附行为,以及在渗滤液环境下这四种重金属离子的动态吸附效果。结果表明:CS-HA凝胶球对Cr(Ⅵ)、Ni(Ⅱ)、Cu(Ⅱ)和Pb(Ⅱ)的最佳吸附pH分别为3、8、6和6;吸附均为自发进行的;吸附过程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过程和Langmuir等温模型,其单层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08.84 mg/g、170.40 mg/g、104.95 mg/g和92.80 mg/g。在动态吸附实验中,CS-HA凝胶球能同时吸附渗滤液中的Cr(Ⅵ)、Ni(Ⅱ)、Cu(Ⅱ)和Pb(Ⅱ),四种重金属离子的动态总吸附量相近;Ni(Ⅱ)达到耗竭点的时间最长,对吸附剂的利用率相对最高。FTIR红外光谱结果表明CS-HA凝胶球中的氨基、羟基和羧基等官能团与重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是主要的吸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腐殖酸 渗滤液 重金属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安全评价现状分析及对策的思考 被引量:19
14
作者 于文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60,共5页
应用安全科学的方法和基本原理,从安全系统工程学、安全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科学发展的态度分析目前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政府应加强监管,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加强评价机构的管理,实行优胜劣汰,提高安全评价报告的质量,确保评... 应用安全科学的方法和基本原理,从安全系统工程学、安全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科学发展的态度分析目前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政府应加强监管,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加强评价机构的管理,实行优胜劣汰,提高安全评价报告的质量,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进一步完善跟踪指导,要定性、定量评价互补,并应用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使之向科学、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为防止重特大及频发性事故的发生,为国家、部门和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整体的安全生产水平,确保经济安全稳定的运行和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评价 现状分析 对策 思考 讨论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天鹿砂岩铜矿床成矿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金春 刘伯崇 丁书宏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7-54,共8页
北祁连天鹿砂岩铜矿床产在北祁连造山带北部志留纪地层中,矿层产于旱峡组灰绿色岩层底部或紫红色岩层的灰绿色夹层中,具有稳定的层位特征。主矿体中原生矿石矿物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为典型的沉积成因铜的硫化物排列组合特征。该矿床主要... 北祁连天鹿砂岩铜矿床产在北祁连造山带北部志留纪地层中,矿层产于旱峡组灰绿色岩层底部或紫红色岩层的灰绿色夹层中,具有稳定的层位特征。主矿体中原生矿石矿物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为典型的沉积成因铜的硫化物排列组合特征。该矿床主要由晚志留世沉积成矿作用形成,成矿环境为残留海盆,在潮坪沉积环境向泻湖环境转变时形成工业矿体;后期改造成矿作用微弱,形成极少量的闪长斑岩型铜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山 天鹿 砂岩铜矿 矿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勘单位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于文贵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2期71-73,共3页
针对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从人、机、环境、管理4个要素入手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从如何改善安全环境、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建立行业安... 针对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从人、机、环境、管理4个要素入手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从如何改善安全环境、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建立行业安全监管体系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和措施,以促进地勘单位健康、和谐、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勘探单位 安全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煤矿山人身伤亡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7
17
作者 于文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8年第6期173-176,共4页
根据近些年来非煤矿山存在的主要生产安全问题,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职业危害,给国家、单位、家庭造成的巨大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以及不和谐因素。从深层次剖析其人身伤亡事故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改善安全环境、减少和防范人身伤亡事故... 根据近些年来非煤矿山存在的主要生产安全问题,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职业危害,给国家、单位、家庭造成的巨大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以及不和谐因素。从深层次剖析其人身伤亡事故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改善安全环境、减少和防范人身伤亡事故,从本质安全的角度出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的人本理念进行分析,寻找安全对策措施,以期达到非煤矿山安全、健康、文明、和谐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煤矿山 事故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金时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于立华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9年第2期46-49,共4页
依据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第4部分:金量的测定泡塑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中样品的焙烧、溶样、振荡吸附、解脱时间的合理控制,以及样品分析前处理过程中的一些操作注意事项。最终确定样... 依据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第4部分:金量的测定泡塑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中样品的焙烧、溶样、振荡吸附、解脱时间的合理控制,以及样品分析前处理过程中的一些操作注意事项。最终确定样品焙烧时间1h,溶样时间40min,震荡吸附时间30min,硫脲水浴解脱时间30min。经过对大批量实验样品及国家一级金标准物质测定验证后得出:适当优化条件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样品的分析准确度、精密度等质控分析要求,并且可以提高分析效率。尤其对于大批量分析任务,如区域化学地质普查。可以在相同的实验设备、人员配备的基础上,提高分析效率,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样品 泡塑富集 质谱 前处理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奥陶系阴沟群中蒲花沟铜矿成矿类型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连志义 穆可斌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6-135,共10页
北祁连蒲花沟铜矿位于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赋存于奥陶系阴沟群之中。北祁连奥陶系阴沟群是一套典型的北祁连山火山岩型矿床含矿地层,因此是研究蒲花沟铜矿的理想地层。笔者从矿床角度出发,立足于详实的区域地质勘查资料,结合前人已取得... 北祁连蒲花沟铜矿位于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赋存于奥陶系阴沟群之中。北祁连奥陶系阴沟群是一套典型的北祁连山火山岩型矿床含矿地层,因此是研究蒲花沟铜矿的理想地层。笔者从矿床角度出发,立足于详实的区域地质勘查资料,结合前人已取得的众多重要研究成果,在总结研究区阴沟群地质特征及铜矿化带、矿体和矿石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研究蒲花沟铜矿成矿类型及成因。结果表明,北祁连蒲花沟铜矿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铜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奥陶系阴沟群,主要容矿围岩为孔雀石化碎裂英安质晶屑凝灰岩,成矿热动力来源于受北祁连在加里东运动末期(晚志留世)局部岩浆活动影响而于蒲花沟一带发育的酸性侵入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类型 破碎带蚀变岩型 奥陶系阴沟群 蒲花沟铜矿 北祁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鹿铜矿床粉砂岩型铜矿石特征
20
作者 刘伯崇 李金春 马云海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1-47,共7页
天鹿铜矿床是前陆盆地古生代海相砂页岩型铜矿,铜矿石主要为粉砂岩型,包括辉铜矿矿石、辉铜矿斑铜矿矿石、斑铜矿矿石、黄铜矿斑铜矿矿石、黄铜矿矿石、黄铁矿黄铜矿矿石6种自然类型。矿石结构主要为结晶结构和交代结构,矿石构造以浸染... 天鹿铜矿床是前陆盆地古生代海相砂页岩型铜矿,铜矿石主要为粉砂岩型,包括辉铜矿矿石、辉铜矿斑铜矿矿石、斑铜矿矿石、黄铜矿斑铜矿矿石、黄铜矿矿石、黄铁矿黄铜矿矿石6种自然类型。矿石结构主要为结晶结构和交代结构,矿石构造以浸染状为主。主矿层中的矿化沿岩层厚度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从底部到顶板为: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为典型的化学沉积成因铜的硫化物排列组合特征。上述特点与我国及国外海相砂页岩型铜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砂岩型铜矿石 矿石特征 矿物分带 海相砂页岩型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