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亭煤矿井检孔岩石的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关系分析
1
作者 樊虎子 侯惠强 +3 位作者 海玉龙 杨勇 杜青青 孙路路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2期59-62,共4页
单轴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是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在井筒检查孔应用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预测井筒的工程地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甘肃华亭煤矿井筒检查孔所取得121组岩样本为研究对象,按照岩性特征将其分为6类,以弹性模量... 单轴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是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在井筒检查孔应用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预测井筒的工程地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甘肃华亭煤矿井筒检查孔所取得121组岩样本为研究对象,按照岩性特征将其分为6类,以弹性模量及单轴抗压强度分别为自变量和因变量,使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对二者关系进行线性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幂函数4种回归模型拟合,并对不同的回归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对不同岩性构建了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关系式。研究结果为井筒建设施工提供相应的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拟合曲线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亭煤矿250102工作面冲击地压灾害浅析及防治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忠平 薛再君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83,87,共4页
通过华亭煤矿250102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冲击地压显现记录和监测数据,从地质构造、煤柱留设、开采深度等因素出发,对冲击地压显现时间、位置、巷道破坏特征、巷道支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原煤产量、均衡生产、周期来压、放煤量与矿... 通过华亭煤矿250102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冲击地压显现记录和监测数据,从地质构造、煤柱留设、开采深度等因素出发,对冲击地压显现时间、位置、巷道破坏特征、巷道支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原煤产量、均衡生产、周期来压、放煤量与矿压显现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探讨,合理确定了工作面推采速度和产量,提出了一些防治对策,对工作面及矿井冲击地压防治长期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灾害浅析 防治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亭煤矿冲击矿压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晖 周澎 +1 位作者 薛再君 张玉亮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0-92,112,共4页
针对华亭煤矿进入深部开采冲击矿压日益凸显,严重危及矿井安全生产的现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研究,综合分析冲击矿压发生的原因,采取声发射、微震、电磁辐射、钻屑等综合监测手段,分区分级预测预报冲击矿压;采取顶板深孔爆破、煤体... 针对华亭煤矿进入深部开采冲击矿压日益凸显,严重危及矿井安全生产的现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研究,综合分析冲击矿压发生的原因,采取声发射、微震、电磁辐射、钻屑等综合监测手段,分区分级预测预报冲击矿压;采取顶板深孔爆破、煤体卸压爆破、煤层及顶板注水、钻孔卸压等综合防治手段,按照不同地点冲击矿压的危害程度,分级分区地开展矿压防治工作,达到冲击矿压综合防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矿压 综合防治 研究与应用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云平台的煤矿机电设备供电安全智能监控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车驰骋 刘俊 +2 位作者 张少波 蒙绍旭 姚天聪 《煤矿现代化》 2024年第1期23-26,共4页
当前煤矿机电设备供电安全智能监控节点多采用目标式的部署结构,监控范围较小,导致设备的供电漏洞监控次数降低,为此提出基于物联云平台的煤矿机电设备供电安全智能监控方法的设计与分析。根据当前的监控需求,先进行监控数据智能化采集... 当前煤矿机电设备供电安全智能监控节点多采用目标式的部署结构,监控范围较小,导致设备的供电漏洞监控次数降低,为此提出基于物联云平台的煤矿机电设备供电安全智能监控方法的设计与分析。根据当前的监控需求,先进行监控数据智能化采集和处理,采用动态化的方式,扩大实际的监控范围,并部署动态化监控节点,以此为基础,构建物联云平台机电设备供电智能监控模型,采用自适应匹配调节处理实现智能监控。测试结果表明:针对选定的6台设备,经过3个阶段的监控,最终得出的供电漏洞监控频次均达到25次以上,监控精度最高时达到了97%,说明在物联网云平台的辅助下,当设计方法更加灵活、多变,监控性能更高,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云平台 煤矿机电 机电设备 供电安全控制 智能监控 监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亭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来永伟 侯惠强 +1 位作者 亓增刚 韩立强 《煤炭与化工》 CAS 2021年第10期31-34,39,共5页
华亭煤矿目前主采煤层为煤5层,根据近期进行的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并结合以往资料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矿井开采主要充水因素为地下含水层水及采空区、巷道积水。井田内含水层按其含水性、含水类型及水力特征,划分为5个含水层,其中... 华亭煤矿目前主采煤层为煤5层,根据近期进行的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并结合以往资料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矿井开采主要充水因素为地下含水层水及采空区、巷道积水。井田内含水层按其含水性、含水类型及水力特征,划分为5个含水层,其中第一、二、三含水层为直接充水含水层,但其富水性弱,对未来井田开采影响不大;煤5层开采后所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全部没有进入第四、五含水层,因此煤层正常开采及构造不发育地段情况下,第四、五含水层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华亭煤矿目前开采2501采区,受工作面回采影响,部分工作面存在采空区积水,在煤层开采过程中需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条件 充水因素 华亭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华亭多原料浆气化炉炉渣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尚颖颖 王新刚 王孝妹 《煤炭与化工》 CAS 2022年第4期135-138,共4页
了解煤气化炉渣的特性对于发展煤气化炉渣的转化利用技术至关重要,因此为分析气化炉渣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及矿物成分等特征,以甘肃华亭中低变质煤在多原料浆气化炉中产生的炉渣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XRF、SEM、XRD、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 了解煤气化炉渣的特性对于发展煤气化炉渣的转化利用技术至关重要,因此为分析气化炉渣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及矿物成分等特征,以甘肃华亭中低变质煤在多原料浆气化炉中产生的炉渣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XRF、SEM、XRD、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详细分析研究了样品的化学成分、微观形貌、显微结构构造及矿物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华亭中低变质煤在多原料浆气化炉中产生的气化炉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_(2)、Al_(2)O_(3)、Fe_(2)O_(3)、CaO及残碳;样品的微观形貌呈多孔结构,有球状玻璃体,残碳大小不一,样品的岩相组成主要为石英及微量的碳和方解石。该气化炉渣可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料浆 气化炉渣 化学成分 矿物组成 微观结构 掺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亭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薛再君 《煤炭科技》 2010年第2期11-13,共3页
针对华亭煤矿进入深部开采冲击地压日益凸显,严重危及矿井安全生产的现状,采取声发射、微震、电磁辐射、钻屑等综合监测手段和顶板深孔爆破、煤体卸压爆破、煤层及顶板注水、钻孔卸压、底板深孔爆破等综合防治手段,达到了弱化冲击危害,... 针对华亭煤矿进入深部开采冲击地压日益凸显,严重危及矿井安全生产的现状,采取声发射、微震、电磁辐射、钻屑等综合监测手段和顶板深孔爆破、煤体卸压爆破、煤层及顶板注水、钻孔卸压、底板深孔爆破等综合防治手段,达到了弱化冲击危害,综合防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灾害防治 研究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变革与展望 被引量:8
8
作者 伍永平 郎丁 +14 位作者 贠东风 解盘石 王红伟 高喜才 罗生虎 曾佑富 吕文玉 张艳丽 胡博胜 皇甫靖宇 周邦远 黄国春 王丽 李俊明 刘斌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51,共27页
大倾角煤层是我国煤炭资源的主要赋存样式之一。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广泛性与区域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涉及该类煤层开采,在中西部地区储量丰富、产量大、生产集中程度高。在赋存条件上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不... 大倾角煤层是我国煤炭资源的主要赋存样式之一。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广泛性与区域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涉及该类煤层开采,在中西部地区储量丰富、产量大、生产集中程度高。在赋存条件上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不同区域成煤时期不一,构造控煤过程迥异,形成了多样且复杂的开采条件,催生了不同的开采技术要求。大倾角煤层开采的技术难度大。煤层倾角导致采场围岩运动破坏呈现非对称性显现特征,支护系统稳定性控制与“三机”配套与协同、采准巷道布置与支护、工作面“人-机”环境安全保障等工作的难度显著加剧,严重制约了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大倾角煤层开采的区域经济需求强,该类煤层赋存与生产较集中的区域多见以煤炭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相对单一,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发利用对区域能源保供、民生保障、经济保稳具有兜底作用。长期以来,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变革聚焦于解决“难”与“需”的矛盾,在采煤方法与工艺、岩层控制理论与技术、成套装备研制与应用3个方面不断完善、创新、发展,实现了由非机械化向机械化开采的转变,安全产效水平大幅提升,人员劳动强度大幅下降,作业环境显著改善。20世纪90年代中期,川煤集团绿水洞煤矿首次成功实现了大倾角中厚煤层长壁综采,冲破了大倾角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禁区”。在此示范作用下,大倾角厚煤层长壁综放开采、大采高综采、薄煤层伪俯斜长壁综采三项首创性工程实践先后取得成功。这一过程中创新了工作面非线性限位布置与调斜方式,确立了“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多维交互控制模式,研发了工作面成套装备,取得良好收效,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宽。与此同时,大倾角煤层开采仍存在许多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导致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与近水平/缓倾斜煤层相较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进一步强化倾斜层状煤系地层煤岩体采动力学行为研究,揭示其对采场围岩灾变的控制机制,并实现量化表征;需进一步阐明岩体承载结构-采场装备群组系统间的多维动态作用过程与规律,完善装备与围岩多维动态多目标协同控制理论与技术基础,实现技术转化应用。在科学问题取得突破的基础上进行采煤方法、回采工艺、岩层控制、成套装备的系统性技术创新与研发,破解大倾角煤层开采安全-产效双提升的制约技术瓶颈,使大倾角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倾角上限在有可靠技术保障的前提下向上延伸(扩展),为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开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机械化开采 岩层控制 技术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煤层抗剪锚杆设计与测试
9
作者 丁小敏 董昊福 +4 位作者 张玮 付慧见 刘冬亮 徐宝龙 刘玉德 《煤矿机械》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为了减少大倾角煤层斜梯形巷道变形破坏,设计了新型抗剪锚杆,分析了锚杆工作原理及锚杆参数。以东峡煤矿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倾角斜梯形巷道抗剪锚杆支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加载中,... 为了减少大倾角煤层斜梯形巷道变形破坏,设计了新型抗剪锚杆,分析了锚杆工作原理及锚杆参数。以东峡煤矿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倾角斜梯形巷道抗剪锚杆支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加载中,原支护模型在4.9 MPa即发生破坏,而抗剪锚杆支护模型在7 MPa发生破坏,原支护试验顶板下沉量较大,其变形量及变形速度远大于抗剪锚杆支护试验;抗剪锚杆能有效控制巷道顶板离层,离层量为21~129 mm,抗剪锚杆能够承受的极限破断载荷为155 kN,能有效控制深部围岩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巷道 巷道支护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峡煤矿综采工作面1140 V远距离供电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安庭 丁小敏 +1 位作者 张一帆 周鼎丁 《煤矿机械》 2022年第9期162-164,共3页
对东峡煤矿37221-1综采工作面1 140 V低压远距离供电项目进行了简要阐述,介绍了1 140 V远距离供电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降低线路压降的主要措施,如采用变频调速一体机、采煤机双滚筒延时启动、增大移变容量、合理分配负荷等。
关键词 1140 V 变频调速一体机 远距离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方式对沿空留巷采空区煤自燃影响规律研究
11
作者 郭军 王磊 +4 位作者 杜文涛 刘荫 陈昌明 张科峰 李岱霖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151,共10页
沿空留巷开采条件下采空区气体分布特征易受通风方式影响,煤自燃隐患位置难以精准掌握。针对上述问题,以甘肃某矿8521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利用Fluent软件构建了沿空留巷采空区物理模型,分析了沿空留巷采空区煤体孔隙率,对比了“W”型通风... 沿空留巷开采条件下采空区气体分布特征易受通风方式影响,煤自燃隐患位置难以精准掌握。针对上述问题,以甘肃某矿8521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利用Fluent软件构建了沿空留巷采空区物理模型,分析了沿空留巷采空区煤体孔隙率,对比了“W”型通风与“Y”型通风(一进两回、两进一回)方式下采空区漏风流场及氧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沿空留巷采空区煤体孔隙率整体呈“铲状”分布(即边缘高、中部低)并逐步向采空区收缩;当矿井供风量及速率一定时,沿空留巷采空区漏风速率受通风方式影响,与进风巷数量呈正相关;采空区关键漏风位置多为沿空侧风流交汇处,该位置的漏风速率受压差影响;采空区漏风流场的差异导致各通风方式下的氧浓度及氧化升温带的分布特征不同,“W”型通风方式下采空区浅部、深部气体整体均呈扇形运移,氧化升温带靠近沿空留巷且呈“√”分布,氧化升温带面积占已采区域面积的38.1%;综合对比采空区关键漏风位置、氧化升温带分布特征及防灭火难度等方面,得出“W”型通风更有利于采空区煤自燃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沿空留巷 采空区 通风方式 氧浓度 煤自燃"三带" 漏风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分层遗留区段煤柱下斜交工作面综放开采覆岩结构演化特征
12
作者 刘用 王红伟 +5 位作者 吴学松 田程鹏 关荣福 聂云枭 范志伟 曹沛沛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58,共13页
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上下分层工作面斜交布置时,下分层综放工作面间歇性过上分层遗留区段煤柱导致覆岩破断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复杂,围岩控制困难,制约了煤矿安全生产。以甘肃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砚北煤矿250203下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 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上下分层工作面斜交布置时,下分层综放工作面间歇性过上分层遗留区段煤柱导致覆岩破断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复杂,围岩控制困难,制约了煤矿安全生产。以甘肃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砚北煤矿250203下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数值计算、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上分层遗留区段煤柱下斜交工作面综放开采覆岩运移规律及应力分布演化特征,阐明了下分层综放工作面开采扰动下上分层遗留区段煤柱失稳特征及围岩支承压力变化规律,定义了斜交工作面覆岩内场和外场,揭示了下分层综放工作面过遗留区段煤柱覆岩结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下分层综放工作面开采诱发上分层遗留区段煤柱失稳导致覆岩大尺度空间垮落,扰动区内顶板结构渐次演化,形成“低位倒台阶组合悬臂梁+高位大结构砌体梁”组合结构。②在工作面距区段煤柱15 m时,区段煤柱最大垂直应力达到46.7 MPa,较下分层未开采时增大了9.9%,煤柱形变现象较为明显;工作面位于区段煤柱正下方时,区段煤柱应力集中区域呈近似“月牙状”分布。③随着下分层综放工作面与上覆遗留区段煤柱斜交位置变化,外场覆岩破断形态呈近似对称梯形,结构动态失稳导致内场垮落形态呈“非对称双拱”、“对称双拱”、“单拱”演化过程。研究结果对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工作面安全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分层综放开采 遗留区段煤柱 斜交工作面 覆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冲击地压煤层巷道交岔点支护技术研究与实践
13
作者 巩中楼 史峰 +1 位作者 王兔学 朱海鹏 《煤炭科技》 2024年第5期181-185,共5页
针对砚北煤矿特厚冲击地压煤层中大断面交岔点应力集中度高、跨度大、围岩易变形等诸多因素,为保证支护质量,根据生产实际和巷道围岩特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超长锚索补强+木垛支护+硐室扩掘浇筑+右帮部短锚索补强+交岔点双向对拉锚索... 针对砚北煤矿特厚冲击地压煤层中大断面交岔点应力集中度高、跨度大、围岩易变形等诸多因素,为保证支护质量,根据生产实际和巷道围岩特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超长锚索补强+木垛支护+硐室扩掘浇筑+右帮部短锚索补强+交岔点双向对拉锚索加固”复合支护方式进行交岔点补强支护。通过现场顶板离层和巷道表面位移监测证明,该支护技术形成了多层组合拱结构,能有效维护巷道顶板长周期稳定,具有积极的技术参考价值和较强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岔点 冲击地压 补强支护 对拉锚索 砌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智能化技术优化煤矿作业流程及安全管理
14
作者 武孝龙 史文东 李红艳 《陕西煤炭》 2024年第9期164-167,共4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煤矿作业中,为提高煤矿作业效率和保障工人安全提供了新的途径。分析当前煤矿作业的现状,指出煤矿作业的特点以及存在的效率和安全问题,概述智能化技术在煤矿作业中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煤矿作业中,为提高煤矿作业效率和保障工人安全提供了新的途径。分析当前煤矿作业的现状,指出煤矿作业的特点以及存在的效率和安全问题,概述智能化技术在煤矿作业中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智能化技术提升煤矿作业效率的策略,包括采集与分析煤矿作业数据、应用机器学习优化作业流程、使用智能站控进行煤矿作业等;提出应用智能化技术提升煤矿工人安全的策略,包括智能监测工人健康与安全状况、利用AI技术进行危险预测与预防、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等。通过对煤矿作业智能化的深入分析,为煤矿生产的安全高效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作业 智能化技术 效率提升 工人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砚北煤矿2502采区特厚煤层下分层开采优化设计
15
作者 巩中楼 《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32-35,40,共5页
为进一步优化矿井生产布局,落实“一优三减”、煤炭绿色开采工作措施,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解决2502采区原设计方案工作面布置不合理、三角煤等孤岛煤柱留设多等问题,对2502采区下分层综采工作面布置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安全可行、绿色... 为进一步优化矿井生产布局,落实“一优三减”、煤炭绿色开采工作措施,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解决2502采区原设计方案工作面布置不合理、三角煤等孤岛煤柱留设多等问题,对2502采区下分层综采工作面布置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安全可行、绿色节约的设计优化方案,可为其他同等赋存条件下的采区工作面布置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优化设计 一井一面 破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开采矿压特征 被引量:57
16
作者 鞠文君 李前 +1 位作者 魏东 戴华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8-561,共4页
运用相似材料模拟、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研究手段,对急倾斜特厚煤层分层开采的矿压特征进行了研究,初步揭示了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顶板岩层移动的复杂性、周期来压的双重性、陷落区的叠加性和动态性、应力场和位移场的不均衡性等特有规... 运用相似材料模拟、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研究手段,对急倾斜特厚煤层分层开采的矿压特征进行了研究,初步揭示了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顶板岩层移动的复杂性、周期来压的双重性、陷落区的叠加性和动态性、应力场和位移场的不均衡性等特有规律,分析了巷道支护困难、易底臌、动力冲击等矿压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特厚煤层 水平分层开采 矿压显现 岩层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动力灾害发生机理及其防治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世杰 李前 魏东 《煤矿开采》 2008年第2期68-70,88,共4页
针对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频繁出现强烈矿压显现和动力灾害造成巷道瞬间变形破坏现象,通过现场测试和理论分析研究动力灾害发生机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很好地解决了动力灾害问题,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
关键词 急倾斜特厚煤层 分段同采同掘 动力灾害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山丘陵地带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地表岩移规律及特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小敏 霍宗保 +1 位作者 汪占领 李宏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39,70,共3页
通过对砚北煤矿地表移动观测资料的计算、分析与研究,初步揭示了该矿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和特点。为塌陷区治理、居民搬迁、保护煤柱的留设提供基础参数。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岩移规律 分层综放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强矿压灾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前 《煤矿开采》 2008年第5期82-85,73,共5页
针对华亭煤电公司砚北煤矿缓倾斜特厚煤层开采时的强矿压显现现象及特点,测试研究动力灾害机理,采取电磁辐射、微震监测、钻屑法、爆破卸压、煤岩层注水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和削弱矿压显现强度,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矿压灾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峡煤矿倾斜厚煤层液压支架适用性验证
20
作者 刘志文 牛佳胜 +1 位作者 高军 达国志 《现代矿业》 CAS 2020年第9期177-180,共4页
针对东峡煤矿倾斜厚煤层开采过程中出现的设备下滑这一现象,以35219-2综采工作面为例,依据现场实际观测数据,分析了液压支架受力情况,为35219-2工作面选取合适的液压支架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工作面下顺槽侧支架平均循环末阻力小于... 针对东峡煤矿倾斜厚煤层开采过程中出现的设备下滑这一现象,以35219-2综采工作面为例,依据现场实际观测数据,分析了液压支架受力情况,为35219-2工作面选取合适的液压支架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工作面下顺槽侧支架平均循环末阻力小于上顺槽侧支架阻力,应加强下顺槽侧支架管理。大部分支架工作阻力分布呈非正态分布,现场所选ZF6300/19/30液压支架能够满足支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厚煤层 液压支架 工作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