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犊牛断奶日龄与生长速度及产奶性能关系的研究
1
作者
陈世伟
姜徽
+4 位作者
黄旺洲
王红斌
李晓锐
马调调
陶永康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46-50,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断奶日龄对犊牛后期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0~180日龄不同平均日增重对成年后首个泌乳期产奶水平的影响。试验以我国甘肃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2020—2022年出生的1105头荷斯坦母犊牛为对象,根据不同断奶日龄将断...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断奶日龄对犊牛后期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0~180日龄不同平均日增重对成年后首个泌乳期产奶水平的影响。试验以我国甘肃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2020—2022年出生的1105头荷斯坦母犊牛为对象,根据不同断奶日龄将断奶母犊牛分为7组,计算各组犊牛断奶时、180日龄时的体重和对应阶段的平均日增重,以及试验期间各组母犊牛腹泻、肺炎或其他疾病的发病率;根据0~60日龄和61~180日龄两个阶段的平均日增重将母牛分别分为5组和6组,分别计算两个阶段不同平均日增重的各组母牛头胎产奶高峰日、高峰产奶量及305 d产奶量。结果显示,在56~58日龄断奶的荷斯坦母犊牛,出生到断奶和出生到180日龄时的平均日增重和180日龄时的体重均可达到较高水平。提高断奶体重能够明显改善断奶后犊牛的健康状况。0~60日龄平均日增重为0.86~0.90 kg/(头·d)能够显著提高荷斯坦母犊牛成年后首个泌乳期的产奶量(P<0.05)。61~180日龄平均日增重为1.21kg/(头·d)及以上可使荷斯坦母犊牛成年后首个泌乳期的高峰产奶量和305d产奶量达到最高。研究表明,在犊牛培育过程中,牧场选择适宜的断奶日龄和不同阶段的平均日增重,既有助于提升成年后首个泌乳期的产奶性能,还能够降低犊牛培育成本,结果可为今后甘肃地区后备牛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犊牛
断奶日龄
平均日增重
产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头胎牛产后体重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晓锐
王红斌
+2 位作者
陈世伟
姜徽
王剑峰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3期91-93,共3页
为提高头胎奶牛的生产性能,探讨和分析头胎牛产后体重对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324头头胎奶牛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体重分为试验组A、B、C、D 4组,体重范围分别为400~500、501~600、601~700、701~800 kg,测定每组奶牛的泌乳性能、乳成分及发...
为提高头胎奶牛的生产性能,探讨和分析头胎牛产后体重对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324头头胎奶牛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体重分为试验组A、B、C、D 4组,体重范围分别为400~500、501~600、601~700、701~800 kg,测定每组奶牛的泌乳性能、乳成分及发病率情况,比较其差异显著性。试验组C奶牛的平均产奶量、高峰奶量、305 d奶量、持续力均显著高于其它各试验组(P<0.05);各组奶牛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差异不显著,但是试验组B和试验组C奶牛的乳中体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其它试验组奶牛(P<0.05);试验组C奶牛的总发病率显著低于其它3个试验组(P<0.05)。头胎牛产后体重在601~700 kg的试验奶牛生产性能最佳,为今后该地区规模化奶牛养殖生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产后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规模化奶牛场奶牛胎衣不下原因探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旺洲
孟锦涛
+3 位作者
马建勇
刘雷雷
李泽统
王永钊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近几年,规模化万头牧场全面兴起,单产不断提升,然而奶牛胎衣不下常有发生,本文旨在查明分娩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及规律,为防治奶牛胎衣不下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2022年11月—2023年10月一...
近几年,规模化万头牧场全面兴起,单产不断提升,然而奶牛胎衣不下常有发生,本文旨在查明分娩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及规律,为防治奶牛胎衣不下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2022年11月—2023年10月一年间分娩的2 936头荷斯坦奶牛从分娩胎次、胎儿性别、单双胎、胎儿出生体重、产犊难易度等生产实际状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其与分娩母牛胎衣不下的关系。结果显示,二胎次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最低,初次分娩的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率高达24.41%,发病率最高;产公犊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产母犊的奶牛(P<0.05);产双胞胎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产单胎的奶牛(P<0.05);犊牛初生重<30kg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高于其他体重群体;在胎天数<260d的分娩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分娩奶牛(P<0.05);自然分娩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低于助产奶牛(P<0.05)。综上,分娩胎次为二胎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最低,头胎发病率最高;产公牛犊,母畜怀有双胎,胎儿出生体重<30 kg、>36 kg,早产、难产都能显著增加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
分娩奶牛
胎衣不下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聚类分析探究荷斯坦后备牛生长模式对头胎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蒋文
王靖俊
+5 位作者
庄一民
高铎
李尚汝
刘帅
陈世伟
曹志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4-78,共5页
研究旨在利用聚类分析方法探究荷斯坦奶牛后备牛阶段影响其头胎产奶性能的因素和后备牛最佳生长模式。试验以我国西北地区某万头牧场2236头荷斯坦后备奶牛为研究对象,以生长发育、疾病、繁育等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聚类、差异性比较和相...
研究旨在利用聚类分析方法探究荷斯坦奶牛后备牛阶段影响其头胎产奶性能的因素和后备牛最佳生长模式。试验以我国西北地区某万头牧场2236头荷斯坦后备奶牛为研究对象,以生长发育、疾病、繁育等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聚类、差异性比较和相关性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最优聚类结果显示为三类,分别定义为优等水平后备牛(EH:25%)、良等水平后备牛(GH:21%)和中等水平后备牛(MH:54%)。产犊前患病总天数、断奶重、产犊前患病次数、出生到断奶的平均日增重(ADG1)等4个变量为影响后备牛头胎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且在类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初生重、断奶重、ADG1、断奶到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ADG2)、6月龄到12月龄的平均日增重(ADG3)、初配年龄(AFB)、初产年龄(AFC)等与305 d产奶量和高峰奶量呈显著相关(P<0.05)。研究表明,试验筛选出了有利于头胎牛生产性能达到最佳的后备牛生长模式:平均断奶体重达到103.25 kg,ADG1增长迅速达到1.11 kg/d;控制后备牛患病情况,尽量减少患病天数和次数,对患病牛进行及时治疗,加强后续维护,保证生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牛
头胎生产性能
聚类分析
生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进口荷斯坦牛胚胎的移植效果与遗传物质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姜徽
王红斌
《中国奶牛》
2023年第11期27-32,共6页
为了提高荷斯坦牛养殖业生产水平及牧场奶牛遗传品质,试验采用进口荷斯坦牛胚胎移植本地奶牛的方法,进行了受体选择、冻胚移植、基因组检测等技术实施。应用SPSS19.0软件,对2019-2020年的胚胎移植记录及产犊记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
为了提高荷斯坦牛养殖业生产水平及牧场奶牛遗传品质,试验采用进口荷斯坦牛胚胎移植本地奶牛的方法,进行了受体选择、冻胚移植、基因组检测等技术实施。应用SPSS19.0软件,对2019-2020年的胚胎移植记录及产犊记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口冻胚移植的妊娠率为53.11%,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秋季移植的妊娠率高于春季和夏季,春季进行胚胎移植的公犊初生重显著高于秋季(P<0.05),春季和夏季进行胚胎移植的母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受体牛为青年牛的妊娠率最高,为54.44%,青年牛进行胚胎移植的公犊初生重高于成年母牛(P>0.05),成年母牛进行胚胎移植的母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青年母牛(P<0.01);2020年进口胚胎移植后代的遗传品质均高于2019年的牧场奶牛。本研究对甘肃地区进口荷斯坦牛胚胎的移植效果及所产后代的遗传品质做了系统的分析,为将来筛选出后备核心高产母牛和制定育种方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胚胎
胚胎移植
遗传评定
荷斯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果穗玉米湿贮对奶牛生产性能和饲料成本的影响
被引量:
4
6
作者
孟锦涛
黄旺洲
+2 位作者
陈世伟
张瑞年
马建勇
《甘肃畜牧兽医》
2020年第9期48-49,52,共3页
为探讨全果穗玉米湿贮对奶牛生产性能和饲料成本的影响,进行奶牛饲喂试验。通过对30 d奶量和乳成分的检测,饲料成本等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试验2组平均产奶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0.3 kg和0.7 kg,但是乳成分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
为探讨全果穗玉米湿贮对奶牛生产性能和饲料成本的影响,进行奶牛饲喂试验。通过对30 d奶量和乳成分的检测,饲料成本等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试验2组平均产奶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0.3 kg和0.7 kg,但是乳成分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饲料成本分别较对照组低1.35元和2.73元;每公斤奶饲料成本较对照组分别降低0.04元/kg和0.09元/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玉米湿贮
产奶量
饲料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犊牛断奶日龄与生长速度及产奶性能关系的研究
1
作者
陈世伟
姜徽
黄旺洲
王红斌
李晓锐
马调调
陶永康
机构
甘肃农垦天牧乳业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46-50,共5页
基金
金昌市科技计划-青年人才基金(2023RC007)
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2023LQGR36)
甘肃省2024年度重点人才项目(2024RCXM76)。
文摘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断奶日龄对犊牛后期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0~180日龄不同平均日增重对成年后首个泌乳期产奶水平的影响。试验以我国甘肃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2020—2022年出生的1105头荷斯坦母犊牛为对象,根据不同断奶日龄将断奶母犊牛分为7组,计算各组犊牛断奶时、180日龄时的体重和对应阶段的平均日增重,以及试验期间各组母犊牛腹泻、肺炎或其他疾病的发病率;根据0~60日龄和61~180日龄两个阶段的平均日增重将母牛分别分为5组和6组,分别计算两个阶段不同平均日增重的各组母牛头胎产奶高峰日、高峰产奶量及305 d产奶量。结果显示,在56~58日龄断奶的荷斯坦母犊牛,出生到断奶和出生到180日龄时的平均日增重和180日龄时的体重均可达到较高水平。提高断奶体重能够明显改善断奶后犊牛的健康状况。0~60日龄平均日增重为0.86~0.90 kg/(头·d)能够显著提高荷斯坦母犊牛成年后首个泌乳期的产奶量(P<0.05)。61~180日龄平均日增重为1.21kg/(头·d)及以上可使荷斯坦母犊牛成年后首个泌乳期的高峰产奶量和305d产奶量达到最高。研究表明,在犊牛培育过程中,牧场选择适宜的断奶日龄和不同阶段的平均日增重,既有助于提升成年后首个泌乳期的产奶性能,还能够降低犊牛培育成本,结果可为今后甘肃地区后备牛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母犊牛
断奶日龄
平均日增重
产奶性能
Keywords
Female calf
Weaning age
Average daily gain
Milk performance
分类号
S813.24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头胎牛产后体重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晓锐
王红斌
陈世伟
姜徽
王剑峰
机构
甘肃农垦天牧乳业有限公司
张家川县胡川镇人民政府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出处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3期91-93,共3页
基金
甘肃省2024年度重点人才项目(2024RCXM76)。
文摘
为提高头胎奶牛的生产性能,探讨和分析头胎牛产后体重对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324头头胎奶牛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体重分为试验组A、B、C、D 4组,体重范围分别为400~500、501~600、601~700、701~800 kg,测定每组奶牛的泌乳性能、乳成分及发病率情况,比较其差异显著性。试验组C奶牛的平均产奶量、高峰奶量、305 d奶量、持续力均显著高于其它各试验组(P<0.05);各组奶牛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差异不显著,但是试验组B和试验组C奶牛的乳中体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其它试验组奶牛(P<0.05);试验组C奶牛的总发病率显著低于其它3个试验组(P<0.05)。头胎牛产后体重在601~700 kg的试验奶牛生产性能最佳,为今后该地区规模化奶牛养殖生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奶牛
产后
生产性能
Keywords
cow
postpartum
production performance
分类号
S823.4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规模化奶牛场奶牛胎衣不下原因探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旺洲
孟锦涛
马建勇
刘雷雷
李泽统
王永钊
机构
甘肃农垦天牧乳业有限公司
出处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基金
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规模化奶牛场胎衣不下的致病因素分析及预防治疗方法研究”(2023LQGR36)。
文摘
近几年,规模化万头牧场全面兴起,单产不断提升,然而奶牛胎衣不下常有发生,本文旨在查明分娩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及规律,为防治奶牛胎衣不下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2022年11月—2023年10月一年间分娩的2 936头荷斯坦奶牛从分娩胎次、胎儿性别、单双胎、胎儿出生体重、产犊难易度等生产实际状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其与分娩母牛胎衣不下的关系。结果显示,二胎次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最低,初次分娩的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率高达24.41%,发病率最高;产公犊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产母犊的奶牛(P<0.05);产双胞胎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产单胎的奶牛(P<0.05);犊牛初生重<30kg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高于其他体重群体;在胎天数<260d的分娩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分娩奶牛(P<0.05);自然分娩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低于助产奶牛(P<0.05)。综上,分娩胎次为二胎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最低,头胎发病率最高;产公牛犊,母畜怀有双胎,胎儿出生体重<30 kg、>36 kg,早产、难产都能显著增加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
关键词
规模化
分娩奶牛
胎衣不下
发病率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聚类分析探究荷斯坦后备牛生长模式对头胎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蒋文
王靖俊
庄一民
高铎
李尚汝
刘帅
陈世伟
曹志军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甘肃农垦天牧乳业有限公司
出处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4-78,共5页
基金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编号:2021YFF1000703-03)。
文摘
研究旨在利用聚类分析方法探究荷斯坦奶牛后备牛阶段影响其头胎产奶性能的因素和后备牛最佳生长模式。试验以我国西北地区某万头牧场2236头荷斯坦后备奶牛为研究对象,以生长发育、疾病、繁育等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聚类、差异性比较和相关性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最优聚类结果显示为三类,分别定义为优等水平后备牛(EH:25%)、良等水平后备牛(GH:21%)和中等水平后备牛(MH:54%)。产犊前患病总天数、断奶重、产犊前患病次数、出生到断奶的平均日增重(ADG1)等4个变量为影响后备牛头胎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且在类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初生重、断奶重、ADG1、断奶到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ADG2)、6月龄到12月龄的平均日增重(ADG3)、初配年龄(AFB)、初产年龄(AFC)等与305 d产奶量和高峰奶量呈显著相关(P<0.05)。研究表明,试验筛选出了有利于头胎牛生产性能达到最佳的后备牛生长模式:平均断奶体重达到103.25 kg,ADG1增长迅速达到1.11 kg/d;控制后备牛患病情况,尽量减少患病天数和次数,对患病牛进行及时治疗,加强后续维护,保证生长速度。
关键词
后备牛
头胎生产性能
聚类分析
生长模式
Keywords
heifer
first-lactation performance
cluster analysis
growth pattern
分类号
S823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进口荷斯坦牛胚胎的移植效果与遗传物质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姜徽
王红斌
机构
甘肃
省牛胚胎技术
有限公司
甘肃农垦天牧乳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奶牛》
2023年第11期27-32,共6页
基金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奶牛育种创新能力提升项目(2021-000403-03-01-000311)。
文摘
为了提高荷斯坦牛养殖业生产水平及牧场奶牛遗传品质,试验采用进口荷斯坦牛胚胎移植本地奶牛的方法,进行了受体选择、冻胚移植、基因组检测等技术实施。应用SPSS19.0软件,对2019-2020年的胚胎移植记录及产犊记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口冻胚移植的妊娠率为53.11%,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秋季移植的妊娠率高于春季和夏季,春季进行胚胎移植的公犊初生重显著高于秋季(P<0.05),春季和夏季进行胚胎移植的母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受体牛为青年牛的妊娠率最高,为54.44%,青年牛进行胚胎移植的公犊初生重高于成年母牛(P>0.05),成年母牛进行胚胎移植的母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青年母牛(P<0.01);2020年进口胚胎移植后代的遗传品质均高于2019年的牧场奶牛。本研究对甘肃地区进口荷斯坦牛胚胎的移植效果及所产后代的遗传品质做了系统的分析,为将来筛选出后备核心高产母牛和制定育种方案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进口胚胎
胚胎移植
遗传评定
荷斯坦牛
Keywords
Imported embryos
Embryo transfer
Genetic assessment
Holstein cows
分类号
S823.3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果穗玉米湿贮对奶牛生产性能和饲料成本的影响
被引量:
4
6
作者
孟锦涛
黄旺洲
陈世伟
张瑞年
马建勇
机构
甘肃农垦天牧乳业有限公司
出处
《甘肃畜牧兽医》
2020年第9期48-49,52,共3页
文摘
为探讨全果穗玉米湿贮对奶牛生产性能和饲料成本的影响,进行奶牛饲喂试验。通过对30 d奶量和乳成分的检测,饲料成本等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试验2组平均产奶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0.3 kg和0.7 kg,但是乳成分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饲料成本分别较对照组低1.35元和2.73元;每公斤奶饲料成本较对照组分别降低0.04元/kg和0.09元/kg。
关键词
奶牛
玉米湿贮
产奶量
饲料成本
分类号
S81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犊牛断奶日龄与生长速度及产奶性能关系的研究
陈世伟
姜徽
黄旺洲
王红斌
李晓锐
马调调
陶永康
《现代畜牧兽医》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头胎牛产后体重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李晓锐
王红斌
陈世伟
姜徽
王剑峰
《现代畜牧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规模化奶牛场奶牛胎衣不下原因探究
黄旺洲
孟锦涛
马建勇
刘雷雷
李泽统
王永钊
《甘肃畜牧兽医》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聚类分析探究荷斯坦后备牛生长模式对头胎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蒋文
王靖俊
庄一民
高铎
李尚汝
刘帅
陈世伟
曹志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进口荷斯坦牛胚胎的移植效果与遗传物质分析
姜徽
王红斌
《中国奶牛》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全果穗玉米湿贮对奶牛生产性能和饲料成本的影响
孟锦涛
黄旺洲
陈世伟
张瑞年
马建勇
《甘肃畜牧兽医》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