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肥促进作物提质增产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谢亚萍 袁明璐 +10 位作者 任亮 赵宝勰 张建平 王利民 李闻娟 赵玮 党照 周阳晨 王兴珍 齐燕妮 安明远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施用硒肥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不同价态Se被广泛应用于减缓作物遭受各种胁迫损伤,增强作物抗性及光合能力等领域。在资源、环境、人口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日益重要背景... 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施用硒肥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不同价态Se被广泛应用于减缓作物遭受各种胁迫损伤,增强作物抗性及光合能力等领域。在资源、环境、人口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日益重要背景下,对Se肥改变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品质的研究将会不断增加。本文从外源Se在作物抵御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提高光合效率、促进营养物质摄取、提升产量品质方面发挥的作用,现有研究的不足和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进行了综述,旨在为Se肥在农业研究及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提质 增产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胁迫下褪黑素对作物生理机制影响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长延 柳延涛 +8 位作者 贾秀苹 刘胜利 雷中华 王鹏 朱志锋 董红业 吕增帅 段维 万素梅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9,共12页
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土壤盐碱化问题日益严重,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褪黑素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小分子物质,近年来,在作物逆境生理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褪黑素对作物耐盐碱生理机制的影响... 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土壤盐碱化问题日益严重,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褪黑素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小分子物质,近年来,在作物逆境生理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褪黑素对作物耐盐碱生理机制的影响研究进展,主要对褪黑素对作物生长发育、维护离子平衡、增强抗氧化系统、改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以及转录组和代谢组分子水平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利用褪黑素提高作物耐盐碱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褪黑素 作物 生理机制 转录组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份糜子种质对黑穗病的抗性评价及发病条件研究
3
作者 郭成 洪流 +5 位作者 周天旺 王春明 张磊 张小杰 董孔军 杨天育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0-246,共7页
为明确不同糜子种质抗黑穗病类型和差异,于2022年-2023年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对32份糜子种质进行了抗黑穗病鉴定;同时以‘陇糜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播种时间和接菌量对糜子黑穗病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两年... 为明确不同糜子种质抗黑穗病类型和差异,于2022年-2023年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对32份糜子种质进行了抗黑穗病鉴定;同时以‘陇糜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播种时间和接菌量对糜子黑穗病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两年对黑穗病均表现免疫(IM)的材料仅有1份,为‘HANACKE MANA’,占比3.1%;其余31份材料均表现高感,占比为96.9%。播种时间越早,越容易发生糜子黑穗病。当接种菌土含菌量达0.1%及以上时,糜子种质均能充分发病。该研究结果对规范糜子抗黑穗病鉴定方法,品种合理布局以及为抗病育种部门提供核心抗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 黑穗病 抗性 发病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及其在亚麻育种中的应用
4
作者 齐燕妮 王利民 +7 位作者 李闻娟 党照 汪平 赵玮 谢亚萍 徐晨梦 王琰 张建平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99-104,共6页
单倍体育种能有效缩短育种年限,不但从本质上提高作物新品种选育进程,而且在杂合二倍体中不表达的一些隐性基因可以在双单倍体(DH)中表达,有利于发现作物的优良性状,提高育种效率。此外,单倍体对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作物进化等基... 单倍体育种能有效缩短育种年限,不但从本质上提高作物新品种选育进程,而且在杂合二倍体中不表达的一些隐性基因可以在双单倍体(DH)中表达,有利于发现作物的优良性状,提高育种效率。此外,单倍体对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作物进化等基础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亚麻作为重要的油料及经济作物,需求量日益增多,单倍体育种能有效加快亚麻育种进程,促进亚麻产业发展。本文总结了作物单倍体获得方法、单倍体诱导基因研究、亚麻单倍体育种等方面的进展,以期为作物DH育种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单倍体育种 活体单倍体 DMP PLA1 亚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河西荒漠区油莎豆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美丽 郑荣 +1 位作者 许辉欣 王兴荣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823-827,共5页
为解决酒泉市土地沙化,增加油料产能,筛选出甘肃河西荒漠区生态适应性强的油莎豆新品种,2023年对引进的农安早苗、农安晚苗、海南油莎豆、河北油莎豆及内蒙油莎豆5个油莎豆品种在酒泉市边际沙地进行了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5个油莎... 为解决酒泉市土地沙化,增加油料产能,筛选出甘肃河西荒漠区生态适应性强的油莎豆新品种,2023年对引进的农安早苗、农安晚苗、海南油莎豆、河北油莎豆及内蒙油莎豆5个油莎豆品种在酒泉市边际沙地进行了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5个油莎豆品种在酒泉市肃州区种植均可正常成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块茎营养成分基本一致,均属于高淀粉材料,且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较高,油酸含量674.5~708.0g/kg;块茎产量6850.35~7312.8kg/hm^(2),机械化种植收入31725.95~34963.10元/hm^(2)。综合生态适应性表现,5个参试品种均适合在酒泉市及荒漠化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性状 营养成分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粒型与粒重相关性状QTL定位及调控基因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芥杉 马孜煦 +3 位作者 李永生 周玉乾 周香艳 周文期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9-809,共11页
玉米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综述了玉米粒型和粒重相关性状QTL定位,玉米粒型和粒重关键调控基因及其作用机制,玉米籽粒大小调控网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挖掘提高粒重和优... 玉米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综述了玉米粒型和粒重相关性状QTL定位,玉米粒型和粒重关键调控基因及其作用机制,玉米籽粒大小调控网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挖掘提高粒重和优化粒型的潜力基因,为玉米粒型改良提供基因资源,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粒型 粒重 QTL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干旱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彦军 苟作旺 +2 位作者 王兴荣 陈伟英 祁旭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2-1257,共6页
调查、收集了甘肃省干旱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为甘肃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利用提供基础材料。2011-2013年采用查阅文献、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分布在甘肃干旱地区18个县(市、区)、48个乡(镇)、81个行政村的抗逆... 调查、收集了甘肃省干旱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为甘肃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利用提供基础材料。2011-2013年采用查阅文献、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分布在甘肃干旱地区18个县(市、区)、48个乡(镇)、81个行政村的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及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种质进行了收集。共收集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及野生资源材料845份,分属16科46属62种,其中抗旱种质27份,耐盐碱种质4份,高抗锈病种质14份。本文对调查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甘肃省干旱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抗逆 农作物 种质资源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干旱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彦军 苟作旺 +3 位作者 王兴荣 陈伟英 李玥 祁旭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94-800,共7页
为全面普查和抢救性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2011-2012年采用查阅文献、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分布在甘肃省干旱地区10个县/市的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普查,填写基础信息表格960余张。通过资源普查发现,近25年来出现了气温升高... 为全面普查和抢救性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2011-2012年采用查阅文献、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分布在甘肃省干旱地区10个县/市的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普查,填写基础信息表格960余张。通过资源普查发现,近25年来出现了气温升高、降雨量减少、农业总产值比重下降、小麦和特色杂粮杂豆锐减、生物多样性降低,抗旱形势严峻、资源保护压力加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建议,为科技创新和政府决策提供了基础信息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抗逆 农作物 种质资源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天然彩色棉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南宏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5728-5730,共3页
介绍甘肃省天然彩色棉在品种选育、遗传性状、栽培技术与生产管理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加速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彩色棉 育种进展 栽培技术 有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春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袁明璐 王世红 周宽基 《甘肃农业科技》 2007年第7期32-35,共4页
通过对甘肃省20多年来春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和杂交小麦的研究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重点介绍了甘肃省培育的具有应用前景的4E-m 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的创建,以及相关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了该体系杂交小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和今后... 通过对甘肃省20多年来春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和杂交小麦的研究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重点介绍了甘肃省培育的具有应用前景的4E-m 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的创建,以及相关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了该体系杂交小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和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杂种优势 雄性不育性 4E-m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耐密玉米品种种植密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玉乾 寇思荣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5期34-36,共3页
研究了陇单3号、先玉335、郑单958在甘肃的种植密度效应,分析了各个品种在不同密度下的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陇单3号的适宜栽培密度为82 500株/hm2,在此密度下产量为20 319.75 kg/km2,穗粒数625粒、千粒重392 g;先玉335的... 研究了陇单3号、先玉335、郑单958在甘肃的种植密度效应,分析了各个品种在不同密度下的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陇单3号的适宜栽培密度为82 500株/hm2,在此密度下产量为20 319.75 kg/km2,穗粒数625粒、千粒重392 g;先玉335的适宜栽培密度为90 000株/hm2,在此密度下产量为19 494.00 kg/km2,穗粒数601粒、千粒重343.6 g;郑单958的适宜栽培密度为90 000株/hm2,在此密度下产量为16 173.00 kg/km2,穗粒数568粒、千粒重359.1 g。分析结果还表明,各穗部性状中,随着密度的增加秃尖变长,其余性状的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加都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贾秀苹 王莹 +2 位作者 卯旭辉 柳延涛 王兴珍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593-599,共7页
盐碱胁迫是仅次于干旱胁迫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研究植物的耐盐碱机制,对耐盐碱作物选育及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 盐碱胁迫是仅次于干旱胁迫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研究植物的耐盐碱机制,对耐盐碱作物选育及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总结性阐述了盐碱胁迫对植物代谢的伤害(包括离子伤害、膜系统伤害、诱导渗透伤害等)机制,并从膜系统保护以及诱导基因表达方面综述了植物对盐碱胁迫的缓解机制,进而提出外源物质的导入、生物技术手段、耐盐碱品种培育是解决植物抗盐碱的主要手段。最后就植物适应盐碱胁迫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当前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突破口,旨在为提高植物耐盐碱能力、增加作物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植物 伤害 抗盐碱机制 技术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豆品种萌发期抗旱性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玥 王兴荣 +2 位作者 张彦军 王红梅 祁旭升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337-341,F0003,共6页
为筛选出大豆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适宜试验条件,以大豆品种陇中黄601、恳鉴豆15、九农29、长农16为供试材料,采用蛭石法和滤纸法进行发芽试验,运用内源转录间隔区(Internally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法进行发芽床筛选,测定各供... 为筛选出大豆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适宜试验条件,以大豆品种陇中黄601、恳鉴豆15、九农29、长农16为供试材料,采用蛭石法和滤纸法进行发芽试验,运用内源转录间隔区(Internally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法进行发芽床筛选,测定各供试大豆品种的发芽率、硬实豆数、发霉豆数,并进行了蛭石湿度和PEG-6000浓度筛选。结果表明,蛭石法发芽试验能明显减少大豆发芽试验中产生霉菌的种类与数量,适宜在大豆萌发期抗旱性鉴定中应用。且在蛭石湿度为170%、PEG-6000浓度为22%的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间的发芽率差异比较明显,硬实豆数和发霉豆数少,试验数据可靠,可作为大豆萌发期抗旱性鉴定试验的适宜条件。且在此条件下,4个供试大豆品种的抗旱性表现由强到弱依次为陇中黄601、九农29、长农16、恳鉴豆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萌发期 抗旱性鉴定 蛭石法 发芽床 蛭石湿度 PEG-6000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中部春播燕麦不同刈割期产量和品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南铭 李晶 +4 位作者 王昶 李永生 向达兵 景芳 刘彦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78-1885,共8页
本研究以8个春播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其2017—2018年的4个刈割时期的产量和品质差异,以筛选出甘肃中部旱区燕麦饲草高产优质的最适刈割时期。结果表明:燕麦饲草产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相对饲草价值和相对饲草品质在不同刈割时... 本研究以8个春播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其2017—2018年的4个刈割时期的产量和品质差异,以筛选出甘肃中部旱区燕麦饲草高产优质的最适刈割时期。结果表明:燕麦饲草产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相对饲草价值和相对饲草品质在不同刈割时期间差异极显著(P<0.01),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受刈割时期间变化影响较小,品种与刈割期的互作效应对饲草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不同燕麦品种饲草产量随刈割时期后移逐渐增大,乳熟期刈割鲜、干草产量最高,平均为33483.3和7377.45 kg·hm^(-2),较孕穗期、抽穗期及开花时期高15.01和20.81%,9.73%和13.82%,5.25%和8.03%,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分别为26.05%和52.29%,相对饲用价值和相对饲草品质最大,分别为122.29和171.43。从高产优质协同平衡的角度分析,甘肃中部旱作区春播燕麦适宜在乳熟期刈割,既可保质保量,又能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区 燕麦 刈割时期 产量 饲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礼县淫羊藿生长环境与品质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航 张雷雷 +5 位作者 刘大虎 窦维 任旭亚 张萍 刘元春 赵玮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949-954,共6页
甘肃南部的礼县是淫羊藿的道地产区,野生品产量大,对当地野生淫羊藿资源进行保护及人工驯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考察甘肃礼县淫羊藿种植条件与品质的情况,对礼县19个不同区域的野生或家种淫羊藿的种植土壤、灌溉水以及淫羊藿品质等关... 甘肃南部的礼县是淫羊藿的道地产区,野生品产量大,对当地野生淫羊藿资源进行保护及人工驯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考察甘肃礼县淫羊藿种植条件与品质的情况,对礼县19个不同区域的野生或家种淫羊藿的种植土壤、灌溉水以及淫羊藿品质等关键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19个采样区域的土壤质量在重金属污染和农药残留检测均在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范围以内,属于较好的生态土壤;水质也完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淫羊藿品质各相关指标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均达标。通过模糊隶函数综合分析认为,19个采样区域中以太塘镇安家山野生淫羊藿品质最优,其次是中坝镇梁坪村野生淫羊藿,排在第3位的是城关镇东台村家种淫羊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县 淫羊藿 生长环境 品质 模糊隶函数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糜子骨干种质构建
16
作者 张磊 董孔军 +5 位作者 何继红 任瑞玉 刘天鹏 李亚伟 刘敏轩 杨天育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0-941,共12页
中国糜子拥有众多的品种类型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糜子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宝贵的亲本资源。然而,关于如何从庞大的种质资源库中构建骨干种质资源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490份糜子种质资源为材料,按照品种类型和穗型分组,运用平方根... 中国糜子拥有众多的品种类型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糜子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宝贵的亲本资源。然而,关于如何从庞大的种质资源库中构建骨干种质资源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490份糜子种质资源为材料,按照品种类型和穗型分组,运用平方根比例法确定取样数量。组内聚类分析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20个),并结合随机取样法,建立骨干种质;利用均值、方差、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和性状保留比例等指标具体评估糜子骨干种质的代表性,并利用直方图、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明确全部种质与骨干种质的一致性。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的55份糜子骨干种质占全部种质的11.22%,包括地方品种26份(47.28%)、育成品种9份(16.36%)、野生品种9份(16.36%)和国外品种11份(20.00%)。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全部种质与骨干种质在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方差、均值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所建立的骨干种质基本能覆盖全部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糜子 骨干种质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玉米新品种陇单336选育报告
17
作者 周玉乾 李永生 +6 位作者 何海军 杨彦忠 王晓娟 连晓荣 周文期 董小云 马增科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644-647,I0002,共5页
为推动甘肃省玉米生产发展,结合生产上的需求,通过种质资源创新与优异基因聚合育种,成功选育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好的玉米新品种陇单336。玉米新品种陇单336是以BSK卡570为母本、BSKZ8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种,2014—2015年在甘肃... 为推动甘肃省玉米生产发展,结合生产上的需求,通过种质资源创新与优异基因聚合育种,成功选育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好的玉米新品种陇单336。玉米新品种陇单336是以BSK卡570为母本、BSKZ8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种,2014—2015年在甘肃多地进行品比试验,陇单336 2 a 32点平均折合产量10 080.0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8.8%,增产点率100%。在2020年北方早熟春玉米联合体生产试验中,陇单336平均折合产量11 172.0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349.5 kg/hm^(2),增产率3.2%。陇单336生育期平均为125.9 d,株高272.5 cm,穗位高102.5 cm,穗长18.5~19.2 cm,穗行数15.0~18.0行,穗粗4.8~5.2 cm,千粒重372 g,出籽率84.3%。适宜在黑龙江、甘肃、内蒙古、宁夏、吉林、河北和山西等早熟春玉米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选育 陇单336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饲草高粱新品种陇牧2号
18
作者 葛玉彬 张国琴 +1 位作者 张正英 贺春贵 《中国种业》 2025年第8期182-184,共3页
陇牧2号是以不育系B2A为母本、恢复系107R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光敏型饲草高粱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点,于2024年12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高粱(2024)620100,适宜在甘肃中部、西部和东部干旱... 陇牧2号是以不育系B2A为母本、恢复系107R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光敏型饲草高粱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点,于2024年12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高粱(2024)620100,适宜在甘肃中部、西部和东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区及相似生态区春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 饲草高粱 陇牧2号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土类的多年化肥施用对土壤养分及丰缺分布的影响--以榆中县1984—2021年的变化为例
19
作者 康蓉 崔银花 +2 位作者 赵凡 赵学琳 董孔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45-151,169,共8页
明确基于多年化肥施用对不同土类土壤养分及丰缺分布的影响,为科学施肥及土壤质量定向培育提供参考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回归模型及对应分析法,对榆中县分布面积较大代表性较强的6种土类1984—2021年37年间7次土壤监测结果结合化肥... 明确基于多年化肥施用对不同土类土壤养分及丰缺分布的影响,为科学施肥及土壤质量定向培育提供参考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回归模型及对应分析法,对榆中县分布面积较大代表性较强的6种土类1984—2021年37年间7次土壤监测结果结合化肥施用量对其间的关系进行动态与丰缺等级分布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与化肥施用量密切相关。不同土类平均pH为8.33,为碱性级别。有机质平均为15.44g/kg,属于较缺的等级。全氮平均为0.99g/kg,在中等水平。有效磷平均为34.03mg/kg,属于较丰富水平。速效钾平均为189.18mg/kg,属于较丰富水平。土壤pH以黄绵土较高,pH在8.42左右。有机质以灰褐土与灌淤土最高,含量超过18g/kg。全氮以灰褐土与灌淤土最高,含量均超过1g/kg。有效磷以灰钙土最高,平均含量53.07mg/kg。速效钾含量以灌淤土、黄绵土较高,平均含量在196.37~221.9g/kg。根据不同土类养分丰缺分布特点,减少相应的化肥施用量(特别是磷肥),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及绿肥还田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质量定向培育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土类 丰缺等级分布 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麻新品种陇亚2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20
作者 王斌 赵利 侯静静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6期127-129,共3页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STS为父本、DYM为母本组配杂交组合选育而成胡麻新品种陇亚20号,该品种为油用型品种,抗枯萎病、丰产性好;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甘肃省定西、兰州、白银等地胡麻产区以及全国...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STS为父本、DYM为母本组配杂交组合选育而成胡麻新品种陇亚20号,该品种为油用型品种,抗枯萎病、丰产性好;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甘肃省定西、兰州、白银等地胡麻产区以及全国同类型的胡麻产区春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新品种 陇亚20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