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景电灌区盐化土壤的吸湿系数与凋萎湿度及其预报模型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小刚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8-505,共8页
调查研究了甘肃景电灌区盐化土壤的吸湿系数和凋萎湿度及其与土壤全盐、电导率和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盐分对土壤吸湿系数具有显著影响 ,盐土的吸湿系数可达 1 7 93%~ 38 30 % (重量含水量 )。随着土壤全盐量的降低 ,物理性... 调查研究了甘肃景电灌区盐化土壤的吸湿系数和凋萎湿度及其与土壤全盐、电导率和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盐分对土壤吸湿系数具有显著影响 ,盐土的吸湿系数可达 1 7 93%~ 38 30 % (重量含水量 )。随着土壤全盐量的降低 ,物理性粘粒含量对吸湿系数的影响逐渐增大。盐分组成对盐土和盐化土壤的吸湿性影响很大 ,氯离子 >钠离子 >镁离子≥钙离子 >硫酸根离子。盐分对土壤凋萎湿度的影响也达极显著水平 ,但凋萎湿度不如吸湿系数对盐分敏感。盐分离子组成对凋萎湿度的影响与其对吸湿系数的影响相似 ,氯离子>钠离子 >硫酸根离子 >镁离子 >钙离子。根据凋萎湿度与吸湿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凋萎湿度与物理性粘粒含量、全盐和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本文提出了预报盐化土壤凋萎湿度的三种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化土壤 吸湿系数 凋萎湿度 预报模型 甘肃 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山地-荒漠-绿洲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要素及其成因类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学录 任继周 张自和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40-47,共8页
利用GIS技术分析了河西走廊山地-荒漠-绿洲复合景观生态系统的景观要素及其成因类型。研究结果表明:1)复合景观生态系统、山地景观生态系统、绿洲景观生态系统、荒漠景观生态系统分别由5、10、10和4种景观组分组成;荒漠景观、山地草原... 利用GIS技术分析了河西走廊山地-荒漠-绿洲复合景观生态系统的景观要素及其成因类型。研究结果表明:1)复合景观生态系统、山地景观生态系统、绿洲景观生态系统、荒漠景观生态系统分别由5、10、10和4种景观组分组成;荒漠景观、山地草原、耕地、砾漠分别为基质;水系和道路起廊道的作用;其余景观要素均为斑块。2)景观要素的成因类型包括引入型、环境资源型、残留型、干扰型。与草原类型、植被类型的高级单位相比,景观生态系统类型具有最高的概括性;每一级景观生态系统类型中相互区别的异质性区域不是景观生态系统类型,而是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组分,根据形状、面积大小和连通程度的不同,分别充当基质、斑块或廊道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山地-荒漠-绿洲复合生态系统 景观要素 成因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条件下春小麦根系对施肥的响应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国盛 张仁陟 黄高宝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105-109,共5页
通过3个水分水平下施肥对春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说明在水分胁迫情况下施肥对于春小麦根系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小麦根系的体积、干重、根总长、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力以及地上部干重和株高明显或显著... 通过3个水分水平下施肥对春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说明在水分胁迫情况下施肥对于春小麦根系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小麦根系的体积、干重、根总长、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力以及地上部干重和株高明显或显著降低,小麦根系的各项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施磷可以提高和增大根体积、根干重、根总长、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活力以及地上部干重和株高。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施氮对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明施肥能加强作物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作物的抗旱性,但这种作用受到土壤含水量的强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春小麦 根系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氮磷营养对小麦根系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国盛 张仁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3-167,共5页
通过对3个水分水平下施肥对春小麦根系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无论施肥与否,小麦根系均表现出体积减小,干物质积累减少,根系长度缩短,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减小,根系活力下降的趋势,尤其在严重水分... 通过对3个水分水平下施肥对春小麦根系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无论施肥与否,小麦根系均表现出体积减小,干物质积累减少,根系长度缩短,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减小,根系活力下降的趋势,尤其在严重水分胁迫下,这种表现就更加突出。施磷可以提高和增大根体积、根干重、根长度、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活力;而在严重水分胁迫条件下施氮可导致根干重和根体积的明显下降,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施氮对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施用肥料,特别是磷肥,可以明显增强作物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作物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春小麦 根系发育 氮营养 磷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学录 任继周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90-295,319,共7页
采用GIS技术,以相对频率和平均信息量为指标对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系统中,荒漠、山地、绿洲、水域、道路的平均相对频率(f)分别为57.5 %、20.7 %、23.4 %、8.1 %、7.3 %,反... 采用GIS技术,以相对频率和平均信息量为指标对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系统中,荒漠、山地、绿洲、水域、道路的平均相对频率(f)分别为57.5 %、20.7 %、23.4 %、8.1 %、7.3 %,反映出该复合系统的景观结构中,荒漠是最主要的景观类型或结构成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是基质,是影响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的决定性因素。山地、荒漠、绿洲、水域、道路平均信息量(H)的平均值分别为22.10、35.50、29.00、17.81和16.80;荒漠景观的异质性最高,其次是绿洲景观,水域景观的空间异质性最低。平均信息量H值的空间变化中,山地景观的变异程度最高,为83.12 %;其次是绿洲,为64.07 %;荒漠景观的异质性空间变化程度最低,为45.21 %,说明荒漠景观在复合系统中的景观空间异质性最稳定,山地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变化最大。由于荒漠景观的相对频率在50 % 以上,所以,其景观异质性是均质化方向上的空间异质性,而其它景观类型的空间异质性由于相对频率均小于50 %,是异质化方向上的空间异质性。因此以50 % 为相对频率的控制界限,提高道路、水域、绿洲的相对频率,降低荒漠的相对频率有助于提高整个复合系统的景观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复合生态系统 景观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川盆地土壤粘土矿物特征与土壤质地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学录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77-480,共4页
以灰钙土、耕种灰钙土、砂田灰钙土、砂田盐化灰钙土和旱盐土5种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矿物特征和土壤质地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土壤的粒度成分都比较细,以细砂为主,铺砂对土壤质地的影响不显著,土壤质地特征主要是由土壤母质、成土作用... 以灰钙土、耕种灰钙土、砂田灰钙土、砂田盐化灰钙土和旱盐土5种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矿物特征和土壤质地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土壤的粒度成分都比较细,以细砂为主,铺砂对土壤质地的影响不显著,土壤质地特征主要是由土壤母质、成土作用决定的。土壤粘土矿物含量最多的样品,也是质地最粘重,或粒度组成最细的样品。而粘土矿物含量较低的样品,粉砂的含量均小于细砂的含量,而且随着粉砂与细砂之间含量差异的扩大,粘土矿物含量逐渐降低。由于秦川盆地土壤的成土环境和成土作用是相似的,因此,虽然它们的质地特征不同,但土壤粘土矿物的类型是相同的,土壤粘土矿物含量的不同,反映的是成土作用进行的阶段或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盆地 土壤粘土 矿物特征 土壤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白兰瓜产区的土壤地球化学环境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学录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兰州白兰瓜产区的土壤地球化学环境具有:1)有机质的含量低,积累速度慢;2)元素的横向迁移速度不显著,没有显著的规律,垂向迁移比较显著,而且,不同使用年限的砂田,元素迁移的速度不同,一般新砂田最快,中砂四元... 研究结果表明,兰州白兰瓜产区的土壤地球化学环境具有:1)有机质的含量低,积累速度慢;2)元素的横向迁移速度不显著,没有显著的规律,垂向迁移比较显著,而且,不同使用年限的砂田,元素迁移的速度不同,一般新砂田最快,中砂四元素淋虑速度显著降低,老砂田又有所回升;3)不同元素的正向迁移规律和速度,在不同使用年限的砂田上表现不同;4)富硅、富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 白兰瓜产区 土壤 地球化学环境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主要耕作土壤对施入钾的吸收能力研究
8
作者 王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研究了甘肃省主要耕作上壤对施入钾吸收的数量和比例。结果表明,经过一次干湿交替后,在施钾0~1600mg/kg范围内,随着施钾数量的增加,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施入钾被土壤吸收量呈直线上升,吸钾率也逐渐增加。随着干湿交替次数的增加... 研究了甘肃省主要耕作上壤对施入钾吸收的数量和比例。结果表明,经过一次干湿交替后,在施钾0~1600mg/kg范围内,随着施钾数量的增加,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施入钾被土壤吸收量呈直线上升,吸钾率也逐渐增加。随着干湿交替次数的增加,吸钾量及吸钾率随之增加。对施入钾的吸收率与土壤速效钾含量成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土壤 吸钾能力 吸钾率 钾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化和有机质对土壤结构稳定性及阿特伯格极限的影响 被引量:42
9
作者 李小刚 崔志军 +1 位作者 王玲英 胡恒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0-559,共10页
对甘肃景电灌区盐化和有机质对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黏粒的分散性及阿特伯格极限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灌区盐化土壤中水溶性盐以钠盐为主,土壤具有钠质现象。随含盐量和交换性钠离子百分率(ESP)的增加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显... 对甘肃景电灌区盐化和有机质对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黏粒的分散性及阿特伯格极限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灌区盐化土壤中水溶性盐以钠盐为主,土壤具有钠质现象。随含盐量和交换性钠离子百分率(ESP)的增加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显著降低,黏粒的分散性显著增加,阿特伯格极限具有降低的趋势,明确地说明盐化和伴随着的钠质化是土壤结构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显著增加,黏粒的分散性显著降低,阿特伯格极限显著增加,说明增加有机质含量可以显著改善盐化土壤的结构性能。可以根据如下公式利用有机质含量(OM)和ESP预测团聚体的稳定性:WSAR=19.4+0.98OM-1.43 ESP(R2=0.5741,n=67)。团聚体稳定性、黏粒分散性、流限和塑限互相之间显著相关,说明流限和塑限可以作为反映盐化土壤结构状况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化 有机质 土壤结构稳定性 阿特伯格极限 团聚体稳定性 黏粒分散性 钠质度 有机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苜蓿对黄绵土表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3
10
作者 张国盛 黄高宝 +3 位作者 张仁陟 黄鹏 晋小军 李玲玲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88-93,共6页
对定西黄绵土多年苜蓿地与传统耕地的表层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种植苜蓿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在土壤表层的累积,减少了土壤表层有效硫的损耗,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累积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0~10cm土层内,而且... 对定西黄绵土多年苜蓿地与传统耕地的表层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种植苜蓿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在土壤表层的累积,减少了土壤表层有效硫的损耗,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累积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0~10cm土层内,而且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耕地中的速效氮主要以NO3--N为主,而苜蓿地中NH4+-N和NO3--N的含量差异不明显。长期种植苜蓿对土壤表层全磷、全钾、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影响甚微。苜蓿地表层土壤的坚实度显著高于耕地。苜蓿根系的穿插有利于打破由于长期耕作造成的犁底层,而对整个土体的土壤容重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传统耕作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秸秆对土壤有机碳组成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3
11
作者 李小刚 崔志军 王玲英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21-428,共8页
在室内条件下培养 6个月时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 ,土壤中总有机碳 (TOC)、焦磷酸钠提取有机碳 (SPPC)、水解碳水化合物 (HDC)、热水提取碳水化合物 (HWC)的含量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极显著增加 ,粘粒分散率除一个盐土土样外其余 3个土样显... 在室内条件下培养 6个月时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 ,土壤中总有机碳 (TOC)、焦磷酸钠提取有机碳 (SPPC)、水解碳水化合物 (HDC)、热水提取碳水化合物 (HWC)的含量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极显著增加 ,粘粒分散率除一个盐土土样外其余 3个土样显著降低。虽然玉米秆和小麦秆分别对TOC、SPPC、水稳性团聚体和粘粒分散性的影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但是有小麦秆处理比玉米秆处理HDC和HWC含量高的趋势。TOC、SPPC、HDC和HWC分别与水稳性团聚体显著正相关 ,与粘粒分散率显著负相关 ,但总体而言 ,HWC与团聚体的稳定性更相关 ,HDC和粘粒的分散性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土壤有机碳组成 结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安宁区保护地蔬菜施肥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淑英 李小刚 +1 位作者 王平 张国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90-193,208,共5页
对兰州市安宁区保护地蔬菜施肥现状和养分平衡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蔬菜生产上肥料养分投入结构极不合理,氮磷钾养分投入比例N∶P2O5∶K2O为1009∶414∶1;氮磷施用量过大,其投入量分别是需要量的5... 对兰州市安宁区保护地蔬菜施肥现状和养分平衡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蔬菜生产上肥料养分投入结构极不合理,氮磷钾养分投入比例N∶P2O5∶K2O为1009∶414∶1;氮磷施用量过大,其投入量分别是需要量的5~10倍和4~15倍,而钾素养分投入量少,呈亏缺状态。肥料利用率很低,N、P利用率均不足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蔬菜 施肥 调查 兰州市安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氮磷营养对小麦幼苗渗透物质累积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国盛 张仁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5-99,共5页
通过对3个水分水平下施肥对春小麦幼苗渗透物质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小麦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处理的小麦幼苗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的,尤其以氮磷混施处理的为最高,达到4.6mg/... 通过对3个水分水平下施肥对春小麦幼苗渗透物质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小麦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处理的小麦幼苗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的,尤其以氮磷混施处理的为最高,达到4.6mg/g。小麦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与水分胁迫程度呈明显正相关。水分胁迫时,氮素可明显增加小麦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 增幅为39.3%~497%;而磷则明显降低小麦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降幅为6.8%~17.9%。这些表明施肥可以增加作物体内的渗透物质,加强作物在遭受水分胁迫时的渗透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春小麦 渗透物质 物质累积 氮营养 磷营养 渗透调节能力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地番茄钾肥肥效试验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淑英 王平 李小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07-310,共4页
保护地番茄钾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氯化钾300kg/hm2,产量增加87302kg/hm2,产值增加732302元/hm2;使番茄早熟10d,前期产量增加190%,前期产值增加2090%。番茄果实Vc、还原... 保护地番茄钾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氯化钾300kg/hm2,产量增加87302kg/hm2,产值增加732302元/hm2;使番茄早熟10d,前期产量增加190%,前期产值增加2090%。番茄果实Vc、还原糖、有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4mg/kg、011%、004%,钾肥的产投比为12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番茄 钾肥 肥效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效率小麦对低铁胁迫的基因型差异 被引量:11
15
作者 邱慧珍 张福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磷效率小麦幼苗对低铁胁迫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低铁胁迫(-Fe)对磷高效基因型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对磷低效基因型。低铁处理下,磷高效基因型81(85)-5-3-3-3、Xiaoyan54和Taihe-5025的植株地上部干...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磷效率小麦幼苗对低铁胁迫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低铁胁迫(-Fe)对磷高效基因型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对磷低效基因型。低铁处理下,磷高效基因型81(85)-5-3-3-3、Xiaoyan54和Taihe-5025的植株地上部干重平均比正常供铁(+Fe)处理下降55 2%;磷低效基因型Jinghe90-Jian-17、NC37和Jing41平均33 0%。低铁胁迫显著降低了磷高效基因型小麦的叶片叶绿素含量,3个磷高效基因型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分别降低了35 6%、35 3%和35 3%,磷低效基因型分别降低了16 8%、7 7%和11 9%。低铁胁迫对小麦的根系生长、根系吸磷量和磷利用效率均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显著降低了磷高效基因型小麦的植株地上部吸磷量和根效率比。与正常供铁的处理相比,磷高效和磷低效基因型小麦的地上部吸磷量和根效率比在低铁处理中平均降低了55 0%、54 9%和32 5%、36 4%。磷高效基因型小麦植株体内积累的磷量明显高于磷低效基因型,这是磷高效基因型不耐低铁的主要原因。磷效率越高,对低铁的反应越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磷效率 低铁胁迫 基因型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安宁区蔬菜保护地土壤盐分的含量及其剖面分布规律 被引量:31
16
作者 王平 刘淑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86-189,共4页
连续2年的测试研究表明,兰州市安宁区蔬菜保护土壤盐分浓度在10~30g/kg之间,属于盐渍化土壤;土壤盐分在2个年度间差异不明显;0~20cm表层盐分浓度达到178g/kg,超过了土壤盐分浓度15g/kg的临... 连续2年的测试研究表明,兰州市安宁区蔬菜保护土壤盐分浓度在10~30g/kg之间,属于盐渍化土壤;土壤盐分在2个年度间差异不明显;0~20cm表层盐分浓度达到178g/kg,超过了土壤盐分浓度15g/kg的临界值,表层盐分浓度显著地高于20~80cm土体的平均值148g/kg。盐分在土壤剖面中有表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土壤盐分 剖面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水盐平衡理论为指导防治景泰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小刚 樊胜祖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11,共6页
对甘肃景泰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次生盐渍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诸多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所造成的水盐不平衡问题,要防止和治理土壤次生盐渍化,就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水盐平衡。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盐... 对甘肃景泰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次生盐渍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诸多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所造成的水盐不平衡问题,要防止和治理土壤次生盐渍化,就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水盐平衡。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盐渍化防治及盐渍土改良利用方面的发展趋势,笔者提出应该以水盐平衡理论为指导,以节水灌溉为前提,以地面覆盖和土壤培肥为基础,以井排系统与引黄灌水系统并网,井渠混灌,降低地下水位为突破口,通过对水分和肥力的调控和管理达到对盐分的调控和管理,使盐分在土体或灌区实现动态平衡,从而达到土壤盐渍化的预防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泰灌区 土壤 次生盐渍化 水盐平衡 盐碱土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亏缺下氮磷营养对小麦幼苗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国盛 张仁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85-289,共5页
通过盆载试验,研究了氮、磷营养在水分亏缺情况下对春小麦幼苗相关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强,春小麦幼苗叶片POD、CAT及ACO活性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单施氮、磷肥或氮磷混施在严重水分亏缺时能明显提... 通过盆载试验,研究了氮、磷营养在水分亏缺情况下对春小麦幼苗相关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强,春小麦幼苗叶片POD、CAT及ACO活性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单施氮、磷肥或氮磷混施在严重水分亏缺时能明显提高春小麦幼苗叶片POD、CAT的活性。随着水分亏缺加剧,氮营养能提高幼苗叶片POD、CAT活性,而使ACO活性减低;磷营养则既能提高叶片POD、ACO活性,又使其CAT活性维持在较低水平上。春小麦幼苗叶片POD、CAT的活性与叶片相对含水量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营养 小麦 幼苗 酶活力 水分亏缺 保护酶系 氮营养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相对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化草地景观中的斑块形状指数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32
19
作者 刘学录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0-52,共3页
利用 GIS技术研究了盐化草地景观中的斑块形状指数及其生态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 ,斑块形状指数在描述斑块和斑块的空间格局方面 ,与斑块的分维数一样具有明确的生态学意义 ,可以作为反映一定尺度上斑块和景观复杂程度的定量指标。斑块... 利用 GIS技术研究了盐化草地景观中的斑块形状指数及其生态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 ,斑块形状指数在描述斑块和斑块的空间格局方面 ,与斑块的分维数一样具有明确的生态学意义 ,可以作为反映一定尺度上斑块和景观复杂程度的定量指标。斑块形状指数越小 ,斑块的形状越规则、简单 ;斑块形状指数越大 ,斑块的形状越复杂 ;斑块形状指数的变化范围比分维数要大 ,可以大于分维数的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化草地景观 斑块形状指数 分维数 景观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效氮肥一次基施对覆膜冬小麦的肥效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邱慧珍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4-459,共6页
针对地膜覆盖栽培作物因追肥困难引起的生育后期脱肥问题 ,对不同种类的长效氮肥在覆膜冬小麦上一次基施的肥效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两种长效尿素一次基施分别比普通尿素增产1 0 .5 %和 1 2 .4 % ,籽粒氮素利用率提高 1 0 .1和 1 ... 针对地膜覆盖栽培作物因追肥困难引起的生育后期脱肥问题 ,对不同种类的长效氮肥在覆膜冬小麦上一次基施的肥效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两种长效尿素一次基施分别比普通尿素增产1 0 .5 %和 1 2 .4 % ,籽粒氮素利用率提高 1 0 .1和 1 0 .9个百分点 ,氮素生产指数提高 3.9kg和 4 .6kg。长效碳铵的肥效和普通尿素相当 ,比普通碳铵增产 6.6% ,籽粒氮素利用率提高 5 .8个百分点 ,氮生产指数增加2 .3kg。在收获前 2周进行的部分生物学性状调查结果表明 ,两种长效尿素处理的小麦绿叶指数和旗叶面积分别比普通尿素增加 1 8.5 %、2 5 .9%和 34 .8%、34 .5 % ;长效碳铵比普通碳铵增加 1 2 .3%和 4 2 .9%。长效氮肥通过缓慢释放氮素 ,延缓叶片衰老和增大功能叶面积 ,从而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对化学氮肥的氮素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氮肥 一次基施 覆膜 冬小麦 肥效 绿叶指数 籽粒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