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认证背景下融合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甘肃农业大学MapGIS与制图课程为例
1
作者 盖艾鸿 王学良 +2 位作者 芦倩 闫培洁 周冬梅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42-147,共6页
Map GIS与制图是甘肃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特色课程,在多年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本研究在明晰MapGIS与制图课程的教学特点及现状的基础上,结合GIS专业认证的理念,融合我校网络教学平台和翻转课堂优势,对MapGIS... Map GIS与制图是甘肃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特色课程,在多年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本研究在明晰MapGIS与制图课程的教学特点及现状的基础上,结合GIS专业认证的理念,融合我校网络教学平台和翻转课堂优势,对MapGIS与制图课程的教学工作做了一定的探索。结果表明,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方案,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为高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专业认证 MapGIS与制图 实践教学 探索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角模型的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
2
作者 黄鑫 程文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8期68-71,110,共5页
[目的]运用三角模型对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方法]从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经济发展协调度及社会安全稳定度3个方面构建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三角模型,对2004~2013年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 [目的]运用三角模型对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方法]从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经济发展协调度及社会安全稳定度3个方面构建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三角模型,对2004~2013年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结果]2004~2013年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经历了弱、较弱、中等和较强承载4个状态阶段,承载水平呈良性发展态势。承载水平具有向强承载力方向变动的可能。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指数和非经济发展协调度指数趋向于优质水平,非社会安全稳定度指数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负面载荷仍然存在。[结论]三角模型是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三角模型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甘肃省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晓玉 刘学录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3期64-67,共4页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06—2015年甘肃省域及市域的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配置效率的阶段性波动特征明显,随时间的推进而逐步升高并趋向稳定。配置效率的相对有效性总体较高的年份居多,配置效率针对政策的实...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06—2015年甘肃省域及市域的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配置效率的阶段性波动特征明显,随时间的推进而逐步升高并趋向稳定。配置效率的相对有效性总体较高的年份居多,配置效率针对政策的实施具有相对滞后效应。配置效率在地区间呈现不平衡发展状态。在农业生产投入要素配置中冗余情况仍然存在,农业资源配置的技术效率与综合效率的变化具有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 配置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法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以甘肃省古浪县为例 被引量:24
4
作者 杨倩倩 陈英 +1 位作者 金生霞 赵佳琪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5-199,241,共6页
以古浪县为研究区域,在国内关于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优化型PSR框架模型,结合西北干旱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特点,建立古浪县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与综合评分法计算古浪县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值,... 以古浪县为研究区域,在国内关于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优化型PSR框架模型,结合西北干旱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特点,建立古浪县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与综合评分法计算古浪县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值,得出了古浪县不同时段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动态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古浪县由1995年和2002年的"风险"状态转变为2009年的"敏感"状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稍有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 优化型PSR框架模型 熵权法 古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秋 谢保鹏 +3 位作者 蔡立群 张文斌 王珍 徐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2-126,共5页
为科学评价甘肃省耕地资源的生态安全及其变化,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甘肃省1991~2010年耕地资源的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状况及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耕地资源的生态安全障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991~2010年甘肃省耕地资... 为科学评价甘肃省耕地资源的生态安全及其变化,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甘肃省1991~2010年耕地资源的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状况及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耕地资源的生态安全障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991~2010年甘肃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指数总体不断下降;1991~2010年甘肃省各市(州)的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变化情况不尽相同,并伴有集聚趋势;影响甘肃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指数的主要障碍因子为耕地废水、单位耕地农药用量、单位耕地化肥用量以及单位耕地的废渣堆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生态安全 障碍因素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曹爱霞 刘学录 刘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5977-5979,6030,共4页
应用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和环境统计资料计算了甘肃省14个市级行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系统评价了其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级为一般,各市级行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有优、良、一般、较差4个等级。... 应用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和环境统计资料计算了甘肃省14个市级行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系统评价了其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级为一般,各市级行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有优、良、一般、较差4个等级。其中,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级为优的市有1个,为良的有6个,为一般的有6个,较差的有1个,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8.42%、29.88%、61.40%、0.03%。并针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提出了提高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评价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淫羊藿资源分布及产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 被引量:7
7
作者 董博 王克鹏 +4 位作者 宋秉生 郭天文 张国宏 张东伟 张朝巍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7-29,共3页
根据前期资料,结合现场调查,对甘肃淫羊藿资源分布及产地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产地淫羊藿质量较好,陇南市、甘南州以及定西市南部的岷县、漳县为主要分布区域,兰州市兴隆山马衔山脉沿线也有少量分布。淫羊藿产区土壤环境... 根据前期资料,结合现场调查,对甘肃淫羊藿资源分布及产地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产地淫羊藿质量较好,陇南市、甘南州以及定西市南部的岷县、漳县为主要分布区域,兰州市兴隆山马衔山脉沿线也有少量分布。淫羊藿产区土壤环境为弱碱性,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较高,速效磷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资源分布 土壤养分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马铃薯适生环境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温随良 黄鹏 +1 位作者 晋小军 刘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经试验和调查,甘肃省气候不是限制马铃薯丰产的主要因素。但与土壤养分的高低呈相关性,其中磷是最小养分,遵照这一趋势,因地制宜的谐调氮、磷、钾比例是高产的关键。
关键词 土壤养分 马铃薯 适生环境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盖艾鸿 芦倩 +1 位作者 闫培洁 张军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79-82,共4页
针对农业院校现状,从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实验教学计划、组织实验教学内容、加快专业实验室建设、加强学校与土地管理相关部门间合作等方面,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订单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晓蓉 孙光远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40-142,共3页
订单农业是一种契约合同生产经营方式,在甘肃省发展较晚,高效规范运行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但正在成为甘肃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户与市场链接的重要纽带.以发展"合作组织+农户+企业(+市场)"模式为重点,加快发展甘肃订单农业,解... 订单农业是一种契约合同生产经营方式,在甘肃省发展较晚,高效规范运行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但正在成为甘肃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户与市场链接的重要纽带.以发展"合作组织+农户+企业(+市场)"模式为重点,加快发展甘肃订单农业,解决农民生产的盲目性、经营的风险性、销售收入的波动性是目前甘肃订单农业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订单农业 发展模式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朱丽 张仁陟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193-195,共3页
在构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首先对甘肃省12个中心城市的人居环境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在全省范围内,兰州市得分较高,说明人居环境较优,其余城市得分偏低,而且各个城市的人居环境差距较大,有一半城市得分低... 在构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首先对甘肃省12个中心城市的人居环境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在全省范围内,兰州市得分较高,说明人居环境较优,其余城市得分偏低,而且各个城市的人居环境差距较大,有一半城市得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酒泉最差。其次针对各个城市人居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及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居环境 主成分分析 评价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阳市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林芝 罗珠珠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8期7-13,共7页
对庆阳市资源、环境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利用单因素评价模型,分别从该地区环境纳污能力、资源供给能力和人类支持能力3个分目标层;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地资源、水资源、植被资源、管理与建设水平以及社会经济进步8个准则层... 对庆阳市资源、环境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利用单因素评价模型,分别从该地区环境纳污能力、资源供给能力和人类支持能力3个分目标层;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地资源、水资源、植被资源、管理与建设水平以及社会经济进步8个准则层对全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个目标层中资源供给能力对反映区域承载力的大小重要程度最大,准则层中植被和水对整个区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影响较大。庆阳市8个县区内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阳市 资源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6年甘肃省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协调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党锐 张军 +4 位作者 周冬梅 刘洋 马靖靖 朱小燕 马静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115-123,共9页
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构建水-能源-粮食(W-E-F)系统的评价指标,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甘肃省2000-2016年W-E-F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W-E-F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现显"N"型变化趋势,水资源系统评价指数... 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构建水-能源-粮食(W-E-F)系统的评价指标,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甘肃省2000-2016年W-E-F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W-E-F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现显"N"型变化趋势,水资源系统评价指数的发展趋势变化幅度较大,对W-E-F的综合评价指数的贡献最大;甘肃省W-E-F系统耦合度处于0.21~0.32,变化波动幅度较小且基本上保持平稳状态,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和颉颃阶段,耦合协调度处于0.27~0.42,其耦合协调类型大多为失调衰退型,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存在区域差异;不同因素在不同区域对W-E-F系统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不同,其中常住人口、人均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与W-E-F协调度的变化是同向,城镇化与W-E-F协调度变化既有正向又有负向的影响,而地区GDP对W-E-F系统的影响最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 耦合 协调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甘肃省河西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彩燕 刘学录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0-125,共6页
为科学评价阿克塞县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阿克塞县2002~2010年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阿克塞县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从2002年的33.661 1增加到2010年的50.387 6,说明现行的土地... 为科学评价阿克塞县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阿克塞县2002~2010年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阿克塞县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从2002年的33.661 1增加到2010年的50.387 6,说明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方针与土地利用政策有利于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进一步提高;阿克塞县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度呈不协调状态;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别从2002年的0.189 1、0.174 3减少到2010年的0.174 3和0.148 0,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2002年的29.720 0和3.577 4分别增加到2010年的44.391 2和5.674 1,说明阿克塞县土地利用关系和土地利用行为越来越不和谐,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指标的特征明显,损害了土地利用中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益 可持续利用 评价指标体系 熵值法 阿克塞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土壤资源数据库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丽娜 裴久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83-2484,共2页
阐述了甘肃省土壤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从资料的采集,内业加工处理,到数据库的设计、建立以及功能模块的实现。以采样点和地块因子为数据基础,采用MapInfo和VB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库建设,实现了对土壤资源信息的动态管理。
关键词 甘肃 土壤资源 数据库 MAPINF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娇 周冬梅 +2 位作者 陈宗敏 金银丽 张秋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6-244,共9页
【目的】渭河流域甘肃段在黄河的整治开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测算其生态安全指数和等级,可为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和响应准则层中选取了20个评价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 【目的】渭河流域甘肃段在黄河的整治开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测算其生态安全指数和等级,可为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和响应准则层中选取了20个评价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根据综合指数法计算渭河流域2005、2010、2015、2020年的生态安全指数,最后运用障碍度诊断模型计算障碍因子。【结果】渭河流域甘肃段平均生态安全指数由2005年的0.4252上升到2020年的0.4486,生态安全均处于临界安全级,生态安全总体状况有所提升,研究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北部高,西南部较低的特点,研究区域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为经济密度、人均GDP、城市化率、有效灌溉面积、当年造林面积。【结论】2005~2020年渭河流域甘肃段地区的生态安全整体呈现变好趋势,但存在空间差异,其中,东北部生态安全状况有明显提升,西部地区生态安全状况改善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PSR模型 熵权法 生态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土壤资源专题地图设计
17
作者 胡丽娜 孙继光 裴久渤 《信息技术》 2007年第9期135-137,共3页
以Mapinfo为操作平台,将收集的甘肃省各单因子养分图件及相关属性数据相互叠加、属性提取,制作出了包括采样点、作物因子、土壤图等的查询、修改、编辑、管理的土壤资源专题电子地图,为甘肃省土壤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数据源。
关键词 土壤资源 MAPINFO 电子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渭河流域甘肃段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吕啸 赵双红 +4 位作者 周冬梅 高雅娟 陈建坤 马静 朱小燕 《农学学报》 2024年第7期36-46,共11页
渭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2005—2020年期间该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基于此,对... 渭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2005—2020年期间该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基于此,对渭河流域的生态可持续性以及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时段内,渭河流域甘肃段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均呈增长趋势,其中生态足迹的增速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的增速,导致生态赤字持续增加,反映出该地区资源供给不足以满足需求。生态足迹分析的广度与深度均有所增加,反映出该区域存量资本被过度利用,且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对资源流量的占用水平上升,而水域和草地的占用水平下降。此外,生态足迹的变化受多种因素驱动,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其中建成区面积、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各产业产值与之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区域土地的生态可持续性已从基本平衡转变为轻度不可持续状态,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适度人口比例实际人口的比例下降,人口增长空间减小,使得生态可持续性难以稳定保障。本研究为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省公顷 渭河流域甘肃段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生态赤字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 资源供需 环境经济 社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玉门市转型过程中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19
作者 杨仁宇 刘学录 《农技服务》 2017年第1期4-8,共5页
玉门市是我国资源转型城市的代表。本文拟开展对玉门转型前后土地利用和资源环境情况的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时间点,分析土地利用情况和生态环境情况,最后提出玉门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玉门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白银市农业资源节约利用的发展路径
20
作者 强涛 《农技服务》 2015年第11期207-207,135,共2页
白银市农业发展面临着人均占地少、水资源匮乏、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根据白银市实际情况,推行农业资源节约利用发展模式。本文首先对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并且对白银市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必要性... 白银市农业发展面临着人均占地少、水资源匮乏、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根据白银市实际情况,推行农业资源节约利用发展模式。本文首先对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并且对白银市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根据白银市农业发展实情与特色,提出了白银市农业资源节约利用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市 农业 节约利用 资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