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几种外源物质对内生根瘤菌侵染苜蓿芽苗并在植株体内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剑峰
张淑卿
+2 位作者
师尚礼
苗阳阳
霍平慧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9-1264,共6页
内生根瘤菌普遍存在于豆科植物的种子及植株体内,但其在苜蓿体内的运移通道、运移规律及运移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用菌液中分别混合3-吲哚乙酸、LaCl3和其他根瘤菌的胞外聚合物(EPS)(过滤除去活菌菌体)对‘甘农5号’紫花苜蓿(Medi...
内生根瘤菌普遍存在于豆科植物的种子及植株体内,但其在苜蓿体内的运移通道、运移规律及运移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用菌液中分别混合3-吲哚乙酸、LaCl3和其他根瘤菌的胞外聚合物(EPS)(过滤除去活菌菌体)对‘甘农5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Gan Nong 5’)芽苗浸根处理,比较青色荧光蛋白(CFP,cyan fluorescent protein)标记根瘤菌在芽苗体内的运移动态及数量分布,探明内源根瘤菌(分离自宿主植株根瘤)与外源根瘤菌(购自中科院菌种保存中心)在宿主体内的运移差异。结果表明:胞外聚合物使Rhizobium meliloti.GNf(内源标记菌)在芽苗根和茎内的数量为对照(未添加外源物质的菌液处理)的11.43和1.71倍。50mg·L^(-1)的LaCl_3使根内R.meliloti GNf和S.meliloti 12531f(外源标记菌)的菌体增加656.83%和303.19%,且使S.12531f在茎内的菌体仅为对照的3.64%。IAA处理使芽苗根内R.GNf和S.12531菌体增加18.34和12.11倍,使茎中S.12531增加163.09%,但R.GNf降低为对照的75.45%。IAA处理能降低芽苗子叶内R.GNf数量至对照的4.13%,表明三种外源物均能增加标记菌在芽苗根系中的数量。无外源物时,标记菌在芽苗各部位的数量差异表明,根瘤菌由根系向茎和子叶的运移通道存在仅允许内源菌通过的选择性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根瘤菌
紫花苜蓿
迁移动态
3-IAA
胞外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夜蛾斯氏线虫对黄粉虫三种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芸
钱秀娟
+1 位作者
姬国红
刘长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91,95,共5页
研究了夜蛾斯氏线虫侵染黄粉虫后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接入线虫后,黄粉虫体内的SOD活力显著上升,其中侵染时间为16h时,3种线虫剂量处理的黄粉虫体内SOD活力达到最大值,均...
研究了夜蛾斯氏线虫侵染黄粉虫后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接入线虫后,黄粉虫体内的SOD活力显著上升,其中侵染时间为16h时,3种线虫剂量处理的黄粉虫体内SOD活力达到最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之后开始下降,且线虫剂量越大,下降越快.接种线虫后,各处理黄粉虫体内POD活力侵染时间为8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24h以后的黄粉虫体内POD的活力开始显著下降,对照仍保持上升趋势.接种线虫后,各处理黄粉虫体内CAT活力先上升后下降,接线虫后8~32h,100头线虫剂量处理组的虫体内CAT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侵染时间为40h后,虫体内CAT活力反而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表明黄粉虫在昆虫病原线虫侵染的初期具较强的防御能力,16~32h以后防御能力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昆虫病原线虫
夜蛾斯氏线虫
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种外源物质对内生根瘤菌侵染苜蓿芽苗并在植株体内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剑峰
张淑卿
师尚礼
苗阳阳
霍平慧
机构
贵州师范学院喀斯特生境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
研究
所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9-126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0389)
贵州省科技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4]2136)
贵州师范学院博士基金(13BS019)资助
文摘
内生根瘤菌普遍存在于豆科植物的种子及植株体内,但其在苜蓿体内的运移通道、运移规律及运移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用菌液中分别混合3-吲哚乙酸、LaCl3和其他根瘤菌的胞外聚合物(EPS)(过滤除去活菌菌体)对‘甘农5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Gan Nong 5’)芽苗浸根处理,比较青色荧光蛋白(CFP,cyan fluorescent protein)标记根瘤菌在芽苗体内的运移动态及数量分布,探明内源根瘤菌(分离自宿主植株根瘤)与外源根瘤菌(购自中科院菌种保存中心)在宿主体内的运移差异。结果表明:胞外聚合物使Rhizobium meliloti.GNf(内源标记菌)在芽苗根和茎内的数量为对照(未添加外源物质的菌液处理)的11.43和1.71倍。50mg·L^(-1)的LaCl_3使根内R.meliloti GNf和S.meliloti 12531f(外源标记菌)的菌体增加656.83%和303.19%,且使S.12531f在茎内的菌体仅为对照的3.64%。IAA处理使芽苗根内R.GNf和S.12531菌体增加18.34和12.11倍,使茎中S.12531增加163.09%,但R.GNf降低为对照的75.45%。IAA处理能降低芽苗子叶内R.GNf数量至对照的4.13%,表明三种外源物均能增加标记菌在芽苗根系中的数量。无外源物时,标记菌在芽苗各部位的数量差异表明,根瘤菌由根系向茎和子叶的运移通道存在仅允许内源菌通过的选择性屏障。
关键词
内生根瘤菌
紫花苜蓿
迁移动态
3-IAA
胞外聚合物
Keywords
Endogenous rhizobia
Medicago sativa.L
Migrational dynamic
3-IAA
Exopolysaccharides
分类号
S154.38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夜蛾斯氏线虫对黄粉虫三种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芸
钱秀娟
姬国红
刘长仲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
草业
学院
出处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91,95,共5页
基金
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GNSW-2008-06)
甘肃省科技计划(1011NKCA069)
甘肃省高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502-12)
文摘
研究了夜蛾斯氏线虫侵染黄粉虫后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接入线虫后,黄粉虫体内的SOD活力显著上升,其中侵染时间为16h时,3种线虫剂量处理的黄粉虫体内SOD活力达到最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之后开始下降,且线虫剂量越大,下降越快.接种线虫后,各处理黄粉虫体内POD活力侵染时间为8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24h以后的黄粉虫体内POD的活力开始显著下降,对照仍保持上升趋势.接种线虫后,各处理黄粉虫体内CAT活力先上升后下降,接线虫后8~32h,100头线虫剂量处理组的虫体内CAT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侵染时间为40h后,虫体内CAT活力反而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表明黄粉虫在昆虫病原线虫侵染的初期具较强的防御能力,16~32h以后防御能力显著下降.
关键词
黄粉虫
昆虫病原线虫
夜蛾斯氏线虫
保护酶
Keywords
Tenebrio molitor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Steinernema feltiae
protective enzymes
分类号
S476.1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几种外源物质对内生根瘤菌侵染苜蓿芽苗并在植株体内运移的影响
李剑峰
张淑卿
师尚礼
苗阳阳
霍平慧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夜蛾斯氏线虫对黄粉虫三种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张芸
钱秀娟
姬国红
刘长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