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尺度高原鼢鼠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丽 王贵珍 +5 位作者 周延山 楚彬 马素洁 姬程鹏 田永亮 花立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3-130,共8页
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下啮齿动物,研究其种群遗传结构对于了解扩散、基因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区小尺度下4个高原鼢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特点。结果表明:1)4个... 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下啮齿动物,研究其种群遗传结构对于了解扩散、基因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区小尺度下4个高原鼢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特点。结果表明:1)4个种群有效等位基因(Ne)为83.6,种群平均观测杂合度(Ho)最高为0.32,平均期望杂合度(He)最高为0.5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0,遗传多态性处于中等水平。2)种群遗传结构推导分析结果为4个种群被分成2组,MYT(马营滩种群)为一组,XNG(下南泥沟种群)、MYR(马营河东边种群)、MYL(马营河西边种群)为一组。3)试验区高原鼢鼠种群间近交系数(FST)都大于0.05,种群间的基因流值(Nm)都小于1,特殊岛状栖息地限制了高原鼢鼠种群基因流,河流和公路可能对种群内和种群间个体交流有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翦股颖属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于得水 刘金荣 +2 位作者 周玉雷 裴彩霞 陈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4-167,共4页
采用试剂盒法、高盐低pH法、改良高盐低pH法、吸附柱法、SDS法、改良CTAB法,分别对翦股颖属植物品种Penncross、Seaside、PennA-4、粤选1号和新品系粤选10号的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并经DNA电泳检测、蛋白分析仪分析和RAPD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试剂盒法、高盐低pH法、改良高盐低pH法、吸附柱法、SDS法、改良CTAB法,分别对翦股颖属植物品种Penncross、Seaside、PennA-4、粤选1号和新品系粤选10号的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并经DNA电泳检测、蛋白分析仪分析和RAPD分析。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改良高盐低pH法能够分离出产率高、纯度高、质量好的DNA,而吸附柱法的DNA产率偏低、但纯度较高,3种方法均能扩增出清晰的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翦股颖 DNA 提取方法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