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地早熟禾白粉病抗性反应中防御酶活性及代谢组学差异
1
作者 王彦 张玉娟 +4 位作者 马福钦 郑晓琳 晋明慧 乃国栋 董文科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4,共13页
为明确不同抗病性草地早熟禾品种对白粉病菌侵染的防御反应,采用叶面喷施法对草地早熟禾抗病品种‘黑杰克’和感病品种‘超级格莱德’接种禾布氏白粉菌,并取发病部位叶片组织测定相关防御酶活性及代谢产物。结果表明,抗病品种‘黑杰克... 为明确不同抗病性草地早熟禾品种对白粉病菌侵染的防御反应,采用叶面喷施法对草地早熟禾抗病品种‘黑杰克’和感病品种‘超级格莱德’接种禾布氏白粉菌,并取发病部位叶片组织测定相关防御酶活性及代谢产物。结果表明,抗病品种‘黑杰克’接种白粉病菌后各防御酶活性均较第0 d显著提高(P<0.05);感病品种‘超级格莱德’接种白粉病菌后CAT活性始终保持下降趋势,其他防御酶活性均表现为小幅度上升后快速下降。广泛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发现,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抗病品种‘黑杰克’接菌后410种代谢物差异显著,其中195种显著上调,215种显著下调,抗病相关差异代谢物主要为绿原酸、肉桂醛、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等,参与的代谢途径主要为苯丙烷代谢途径;感病品种‘超级格莱德’接菌后547种代谢物差异显著,其中381种显著上调,166种显著下调,抗病相关差异代谢物主要为二羟基香豆素、绿原酸、7-乙氧基香豆素等,主要参与苯丙烷代谢途径等;根据以上结果,推测香豆素类化合物与苯丙烷代谢途径是草地早熟禾响应白粉病菌侵染的关键代谢物与代谢途径。综上,受到白粉病菌侵染时,草地早熟禾抗病品种防御酶活性较感病品种更高,其相关差异代谢物参与苯丙烷代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白粉病 防御酶 代谢组学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苗期耐低温的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董文科 张玉娟 +4 位作者 马福钦 陈佐惠 周晓爽 张蓓 张佳能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3,共11页
为了探究不同抗性草地早熟禾苗期对低温胁迫的生理特性差异,以10个常用草地早熟禾品种为试验材料,将幼苗叶片进行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处理,利用细胞伤害率和对应的低温度梯度进行Logistic方程拟合,获得半致死温度(LT50)并筛选抗寒品种和... 为了探究不同抗性草地早熟禾苗期对低温胁迫的生理特性差异,以10个常用草地早熟禾品种为试验材料,将幼苗叶片进行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处理,利用细胞伤害率和对应的低温度梯度进行Logistic方程拟合,获得半致死温度(LT50)并筛选抗寒品种和低温敏感品种,并以二者为试验材料进行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普瑞芬’的LT_(50)为-17.5℃,表现出较好的抗寒性,‘帝国’的LT_(50)为-3.2℃,表现出对低温的敏感性;经低温胁迫处理后抗寒品种‘普瑞芬’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并低于低温敏感品种‘帝国’,而‘普瑞芬’幼苗中干物质含量、相对含水量和苗长等生长指标和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和抗氧化酶活性(SOD、POD和CAT)均高于‘帝国’;经相关性分析表明,低温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的干物质,苗长和根长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影响较大且各指标之间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低温胁迫 半致死温度 生理特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诱导剂对草地早熟禾低温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马福钦 韩悦 +3 位作者 李文秀 崔林雨 张世林 董文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94-3204,共11页
为了分析不同类型诱导剂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低温抗性的影响,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巴润’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白天4℃/黑夜0℃,每天光照14 h,黑暗10 h,光强3500~4000 Lux,相对湿度60%)下喷施不同浓度的壳聚糖(0,20,50,100,200,... 为了分析不同类型诱导剂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低温抗性的影响,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巴润’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白天4℃/黑夜0℃,每天光照14 h,黑暗10 h,光强3500~4000 Lux,相对湿度60%)下喷施不同浓度的壳聚糖(0,20,50,100,200,300,400和500μmol·L^(-1))、甜菜碱(0,20,40,60,80,100,120和140μmol·L^(-1))和褪黑素(0,25,50,100,200,300,400和500μmol·L^(-1))对草地早熟禾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适宜浓度的诱导剂均能有效缓解草地早熟禾幼苗受低温胁迫危害,三种诱导剂处理的草地早熟禾幼苗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低于低温对照幼苗,并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通过计算各指标抗寒隶属函数值并排序发现,三种诱导剂中以300μmol·L^(-1)浓度的褪黑素的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诱导剂 低温胁迫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外源脱落酸对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马福钦 王彦 +4 位作者 郑晓琳 晋明慧 乃国栋 张玉娟 董文科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97-1806,共10页
为探究盐胁迫下外源脱落酸对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甘绿2号鹰嘴紫云英为试验材料,在盐胁迫(200 mmol·L^(-1)NaCl)下,设置6个种子萌发期外源脱落酸(ABA)施加浓度(0、0.5、1、1.5、2和2.5μmol·L^(-1))和6... 为探究盐胁迫下外源脱落酸对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甘绿2号鹰嘴紫云英为试验材料,在盐胁迫(200 mmol·L^(-1)NaCl)下,设置6个种子萌发期外源脱落酸(ABA)施加浓度(0、0.5、1、1.5、2和2.5μmol·L^(-1))和6个幼苗生长期外源ABA施加浓度(0、5、10、20、40和60μmol·L^(-1))及叶施和根施两种不同的施加方式,测定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施加适宜浓度外源ABA能够提高盐胁迫下鹰嘴紫云英种子的萌发指标和生长指标,其中2.0μmol·L^(-1)外源ABA处理对盐胁迫下抑制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的缓解作用效果最佳;相较于单盐胁迫,叶施40μmol·L^(-1)和根施20μmol·L^(-1)外源ABA显著提高了鹰嘴紫云英幼苗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抑制了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缓解了盐胁迫对幼苗细胞膜结构的伤害。隶属函数法分析表明,叶施40μmol·L^(-1)外源ABA对缓解鹰嘴紫云英幼苗盐胁迫的效果最佳。综上,适宜浓度外源ABA可以减轻盐胁迫对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和幼苗的损伤,促进盐胁迫下鹰嘴紫云英幼苗的生长。本研究结果为鹰嘴紫云英盐碱地栽培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紫云英 外源ABA 盐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鹰嘴紫云英幼苗光合特性及糖代谢的影响
5
作者 乃国栋 马福钦 +2 位作者 张玉娟 宋承瑜 董文科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36,共11页
为探究盐胁迫对鹰嘴紫云英幼苗光合特性及糖代谢的影响。以‘甘绿2号’鹰嘴紫云英为试验材料,用120 mmol/L 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并在胁迫后第0、1、3、5、7、14和21 d采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导致鹰嘴紫云英幼苗叶片气孔关闭... 为探究盐胁迫对鹰嘴紫云英幼苗光合特性及糖代谢的影响。以‘甘绿2号’鹰嘴紫云英为试验材料,用120 mmol/L 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并在胁迫后第0、1、3、5、7、14和21 d采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导致鹰嘴紫云英幼苗叶片气孔关闭,气孔导度下降,光合系统受损;同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PSⅡ反应中心实际光化学效率、表观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和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降低,而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在胁迫初期均有上升但后期均呈下降趋势。此外,胞间CO_(2)浓度、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淀粉含量、蔗糖合成酶、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均有上升趋势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趋于稳定,但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与光合作用参数密切相关,糖类可能在调节光合作用和植物对光的利用效率中起重要作用;淀粉含量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呈正相关,淀粉可能在调节光保护和能量耗散中发挥作用。综上所述,鹰嘴紫云英幼苗通过调节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光合系统,提高可溶性糖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水平,增强对盐胁迫的适应能力。本研究结果为鹰嘴紫云英在盐碱地的生长及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紫云英 盐胁迫 光合特性 糖代谢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