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伏发电站对高寒草甸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孙文倩 楚彬 +4 位作者 叶国辉 蔡斌 张静 张志莹 花立民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0-450,共11页
为探究高寒草甸区光伏发电站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在运营5年的玛曲光伏试验站设置光伏区(PV)、禁牧无光伏区(E)和自由放牧区(G),调查各区微气候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环境因子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为探究高寒草甸区光伏发电站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在运营5年的玛曲光伏试验站设置光伏区(PV)、禁牧无光伏区(E)和自由放牧区(G),调查各区微气候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环境因子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区中土壤细菌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优势菌属均为Candidatus-Udaeobacter属和RB41属,其丰度差异显著;土壤细菌α多样性指数呈禁牧无光伏区(E)>光伏区(PV)>自由放牧区(G)趋势;光伏电站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途径,与同化作用相关的细菌物种丰度最高;土壤蒸发量、含水量、全氮和有机质是影响高寒草甸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综上,光伏电站通过改变高寒草甸的小气候和土壤环境,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高通量测序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 生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施椰糠及泥炭土对高寒草甸鼠害型秃斑地的改良效果
2
作者 拉毛草 周富斐 +6 位作者 楚彬 董瑞 花蕊 马义杰 董克池 叶国辉 花立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4-587,共14页
高寒草甸鼠害型秃斑地是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起始阶段。为探究外施椰糠及泥炭土对秃斑地改良效果,本研究选取青藏高原东部玛曲县典型鼠害型秃斑地,以未采取治理措施的秃斑地为对照(CK),采取浅翻(SP)、浅翻(SP)+施椰糠(CF)、浅翻(SP)+施椰... 高寒草甸鼠害型秃斑地是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起始阶段。为探究外施椰糠及泥炭土对秃斑地改良效果,本研究选取青藏高原东部玛曲县典型鼠害型秃斑地,以未采取治理措施的秃斑地为对照(CK),采取浅翻(SP)、浅翻(SP)+施椰糠(CF)、浅翻(SP)+施椰糠(CF)+施泥炭(PS)3种措施,调查3年内不同措施下秃斑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状,并采用冗余分析法探讨环境因子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措施下秃斑地恢复到第3年时:1)SP+CF处理下植物盖度、高度和生物量显著大于CK(P<0.05)。治理措施和年份间的交互作用,对植物盖度、高度、物种数和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2)SP+CF处理与CK相比显著提高了土壤最大持水量、0-10 cm表层土壤N、P、有机质和C/P(P<0.05)。3)偏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OM)、土壤毛管持水量(Cc)和总孔隙度(Tp)对植物群落特征的方差解释净效应达显著水平(P<0.05)。综上,3种措施均可恢复秃斑地植被和土壤,其中浅翻与椰糠相结合的处理措施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秃斑块 椰糠 泥炭 生态化学计量 冗余分析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草原毒害草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余涛 甘瑞勋 +5 位作者 董瑞 刘新 唐庄生 楚彬 花立民 郝媛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9-130,共12页
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和人为过度放牧等原因,毒害草型退化草地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威胁草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然而,毒害草也是草地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分,毒害草滋生是草地生态系统正反馈策略之一。了解草原毒害草植物学、种群生态学和毒... 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和人为过度放牧等原因,毒害草型退化草地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威胁草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然而,毒害草也是草地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分,毒害草滋生是草地生态系统正反馈策略之一。了解草原毒害草植物学、种群生态学和毒理学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科学防控毒害草危害和保护草地多样性有重要意义。利用CiteSpace软件,选择WOS和CNKI中2000~2021年间毒害草研究文章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1)WOS数据库中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而CNKI数据库中发文量呈先升高后降低;(2)毒害草研究呈综合性和广泛性,涉及植物学、药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3)巴西是发文量最高的国家,大坎皮纳联邦大学(University Federal Campina Grande)、美国农业部农业科学研究院(USDA-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和中国科学院是主要研究机构,WOS作者间合作紧密,呈聚集状,CNKI多以小团体存在,合作交流较少;(4)毒害草化感作用、内生真菌、DNA条形码鉴定和基因组成是现阶段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草 草原 文献计量学 知识图谱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白刺粗角叶甲成虫触角感器的超微形态学 被引量:4
4
作者 席驳鑫 尚素琴 +4 位作者 胡桂馨 陈建纲 刘艳君 王彦 崔晓宁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20-1931,共12页
白刺粗角叶甲(Diorhabda rybakowi)是严重危害我国西北荒漠草地防风固沙先锋植物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泡泡刺(N.sphaerocarpa)的主要害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该虫的触角超微结构进行研究,并比较雌雄种间的差异。结... 白刺粗角叶甲(Diorhabda rybakowi)是严重危害我国西北荒漠草地防风固沙先锋植物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泡泡刺(N.sphaerocarpa)的主要害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该虫的触角超微结构进行研究,并比较雌雄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白刺粗角叶甲雌、雄成虫触角均为丝状,鞭节分为9个亚节,且雄虫触角(4174.5μm)显著长于雌虫(3780.5μm)(P=0.006)。雌、雄虫触角表面均分布有大量表皮孔和鱼鳞状感觉附肢。雌、雄虫共鉴定到6种感器,分为刺形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和Böhm氏鬃毛;其中,腔锥形感器仅在雄虫触角梗节少量分布。这为研究白刺粗角叶甲感知寄主挥发物或性信息素的嗅觉分子机制进而为其综合防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粗角叶甲 触角 感受器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唐古特白刺 泡泡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秃斑块土壤种子库和理化性状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拉毛草 周富斐 +5 位作者 叶国辉 李杨 蔡新成 董瑞 唐庄生 花立民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9,共10页
选取甘肃省玛曲县典型鼠害型秃斑块,依据秃斑直径聚类并按面积从小到大依次划分6个梯度(Ⅰ、Ⅱ、Ⅲ、Ⅳ、Ⅴ和Ⅵ),以无秃斑草地为对照(CK),调查不同秃斑面积下的植物群落特征、土壤种子库以及土壤理化性质,采用约束性排序方法分析环境... 选取甘肃省玛曲县典型鼠害型秃斑块,依据秃斑直径聚类并按面积从小到大依次划分6个梯度(Ⅰ、Ⅱ、Ⅲ、Ⅳ、Ⅴ和Ⅵ),以无秃斑草地为对照(CK),调查不同秃斑面积下的植物群落特征、土壤种子库以及土壤理化性质,采用约束性排序方法分析环境因子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秃斑块内植物盖度、高度和生物量均低于对照(CK);秃斑块土壤种子库主要分布于0~2 cm土层中(除斑块Ⅰ),其中秃斑块Ⅱ和Ⅵ种子库密度较大;各面积秃斑块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低于CK(P<0.05);偏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土壤温度和平均入渗速率显著影响秃斑块植物群落特征(P<0.01)。综上,植物平均高度随秃斑块面积增加而降低,秃斑块土壤中并不缺少种子,而是缺少种子萌发、生长的条件,秃斑块土壤有机质、土壤温度和平均入渗速率是影响种子萌发及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秃斑块 土壤种子库 土壤理化性状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气候情景下青藏高原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地理分布预测 被引量:18
6
作者 董瑞 楚彬 +5 位作者 花蕊 蔡斌 叶国辉 唐庄生 郝媛媛 花立民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0,共11页
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利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数据共170个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分布点和10个变量进行建模,明晰限制瑞香狼毒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并预测了当前及未来4种气候情景(RCP2.6、RCP4.5、RCP7.0、RCP8.5)下2021~2040年... 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利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数据共170个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分布点和10个变量进行建模,明晰限制瑞香狼毒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并预测了当前及未来4种气候情景(RCP2.6、RCP4.5、RCP7.0、RCP8.5)下2021~2040年、2041~2060年、2061~2080年、2081~2100年瑞香狼毒在青藏高原的潜在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限制瑞香狼毒生长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分别为:海拔(Altitude)、最干季降水量(Bio17)、温度年较差(Bio7)、最冷月最低温度(Bio6)、平均气温日较差(Bio2),其累计贡献率达到94.2%。(2)当前气候下瑞香狼毒在青藏高原潜在分布面积达137.06×10^(4)km^(2),约占青藏高原面积的37.34%,主要集中分布于甘肃省南部、青海省东部、四川省西北部、云南省西北部、西藏自治区中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等地。(3)在未来4种气候情景下,在2021~2080年,青藏高原瑞香狼毒的高适宜生境、适宜生境和低适宜生境分布面积均呈减少趋势,不适宜生境分布面积均呈增加趋势;在2081~2100年,高适宜生境和适宜生境分布面积均呈增加趋势,低适宜生境和不适宜生境分布面积均呈减少趋势。综上所述,明确天然草地有毒植物在景观尺度上的潜在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毒草危害预警和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气候变化 最大熵模型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色瓢虫对苜蓿上豌豆蚜和牛角花齿蓟马的捕食效能及捕食偏好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崔晓宁 席驳鑫 +4 位作者 张博鸿 孙元星 胡桂馨 刘艳君 郝亚楠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5,共8页
异色瓢虫是我国苜蓿重要的天敌昆虫,豌豆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是严重为害苜蓿的刺吸类害虫。为探究异色瓢虫对豌豆蚜和牛角花齿蓟马的生防潜力,室内测定了异色瓢虫1~4龄幼虫和雌成虫分别对豌豆蚜2~3龄若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异色瓢虫是我国苜蓿重要的天敌昆虫,豌豆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是严重为害苜蓿的刺吸类害虫。为探究异色瓢虫对豌豆蚜和牛角花齿蓟马的生防潜力,室内测定了异色瓢虫1~4龄幼虫和雌成虫分别对豌豆蚜2~3龄若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及猎物捕食偏好性。结果表明,不同龄期的异色瓢虫对两种害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豌豆蚜2~3龄若蚜的捕食能力最强,雌成虫次之,异色瓢虫1~3龄幼虫的捕食能力随龄期减少而逐渐降低。另外,异色瓢虫雌成虫对牛角花齿蓟马成虫的捕食能力最强,其次为4龄幼虫,3龄幼虫和2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较弱。不同龄期的异色瓢虫分别对豌豆蚜2~3龄若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成虫的搜寻效应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当猎物豌豆蚜若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成虫以3种不同数量比例(豌豆蚜:蓟马=40:80头、60:60头、80:40头)共存时,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猎物的选择性指数(D)均大于1,表明4龄幼虫对豌豆蚜表现较强的正捕食偏好性;但异色瓢虫雌成虫对猎物的选择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雌成虫对两种猎物无明显的捕食偏好。综上表明异色瓢虫对苜蓿豌豆蚜若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成虫具有较好的控制能力,尤其是异色瓢虫4龄幼虫与雌成虫对两种猎物具有很强的捕食能力且优于1~3龄幼虫。当两种猎物共存时,异色瓢虫4龄幼虫偏好取食豌豆蚜2~3龄若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豌豆蚜 牛角花齿蓟马 功能反应 捕食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角花齿蓟马对4种牧草花及其挥发物的行为选择反应
8
作者 崔晓宁 赵晓东 +4 位作者 席驳鑫 胡桂馨 尚素琴 彭斌 史薛强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4-833,共10页
为探明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loti对寄主植物花及其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反应,选取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和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4种豆科牧草,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 为探明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loti对寄主植物花及其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反应,选取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和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4种豆科牧草,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蓟马对上述4种寄主植物的行为选择趋性,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采集植物挥发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化合物组分及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与空气对照比较,牛角花齿蓟马对紫花苜蓿表现显著偏好选择,选择反应率为70.6%,对其他3种寄主的行为反应差异不显著。两项选择中,与红豆草、红三叶比较,牛角花齿蓟马显著趋向选择紫花苜蓿,选择反应率分别为78.3%和68.7%,其余各组合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花释放的挥发物中,4种牧草共鉴定出40种化合物,分别是烷烃1种,醇类9种,酮类2种,醛类5种,酯类9种,萜烯类13种,酚类1种。因子分析显示,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因子1,2,3分别解释了总方差概率的56.65%,24.47%和15.63%,对3个因子挥发物组分的贡献大小依次是紫花苜蓿、黄花草木樨、红豆草和红三叶。由此推测部分关键寄主挥发物苯甲醛、β-石竹烯、α-蒎烯、月桂烯、棕榈酸甲酯和百里酚等在牛角花齿蓟马与寄主化学通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植物源引诱剂进行牛角花齿蓟马的绿色防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角花齿蓟马 紫花苜蓿 挥发物 嗅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