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林娟 乔志霞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25-228,共4页
在对甘肃农村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强调甘肃省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在农村二、三产... 在对甘肃农村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强调甘肃省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上,以农业产业化和企业化带动农村第二产业,以城镇化推动农村第三产业,从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甘肃全面小康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农村经济 结构调整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灰色系统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梁川 陈秉谱 谢宗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6669-6671,6673,共4页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方法和灰色动态模型,对甘肃省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内部各产业及农业总产值与其影响因素进行预测,并且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组成甘肃省农业总产值的农林牧渔产业以及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各因...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方法和灰色动态模型,对甘肃省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内部各产业及农业总产值与其影响因素进行预测,并且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组成甘肃省农业总产值的农林牧渔产业以及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各因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关联度分析,动态反映了甘肃省农业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促进甘肃省农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分析 趋势预测 甘肃省 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正规金融与农业经济耦合协调性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金宇宙 陈秉谱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113-120,共8页
通过建立农村正规金融与农业经济双系统发展耦合性评价体系,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以时序视角对甘肃省1992年—2012年农村正规金融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研究,揭示出1992年以来甘肃省农村正规金融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协调进程... 通过建立农村正规金融与农业经济双系统发展耦合性评价体系,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以时序视角对甘肃省1992年—2012年农村正规金融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研究,揭示出1992年以来甘肃省农村正规金融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协调进程虽有波折,但两系统整体保持良性互动,协调程度由濒临失调阶段趋向初级协调。在对耦合协调度演进过程进行阶段性分析时发现,甘肃农村正规金融发展的波动性对两系统的协调性影响较大,亟需完善农村地区金融风险防御策略,并制定稳定和健全的农村正规金融运营制度,促使农村正规金融发展水平和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维持稳步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规金融 农业经济 协调发展 耦合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甘肃省环境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强强 孙小花 +1 位作者 王生林 杨双喜 《西北人口》 CSSCI 2009年第6期58-61,共4页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分析了甘肃省环境可持续性动态变化特征,甘肃省环境可持续性状况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并以1998年为分水岭,之前,人类生产消费活动处于环境承载范围之内,此后,出现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且总体呈显著的上升趋...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分析了甘肃省环境可持续性动态变化特征,甘肃省环境可持续性状况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并以1998年为分水岭,之前,人类生产消费活动处于环境承载范围之内,此后,出现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且总体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同时,万元GDP生态足迹以较快的速度递减,表明资源利用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且潜力依旧巨大。以1991-2006年甘肃省生态足迹时间序列数据作为环境压力的衡量指标,利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人口数量、经济(人均GDP)、社会(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等人文驱动力对环境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数量的增加,富裕程度的增强都将不同程度地加剧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而产业结构的适当调整能有效减轻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 生态足迹 人口和富裕 STIRPAT模型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需求及农户意愿——基于甘肃样本农户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谈存峰 李双奎 陈强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8,共8页
通过对甘肃省6个县区样本农户的问卷调查,以农户的视角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现状与农户需求意愿。分析结果表明:①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环节和内容存在片段性和不稳定性;②服务组织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服务的单一性、一次性特点突出;... 通过对甘肃省6个县区样本农户的问卷调查,以农户的视角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现状与农户需求意愿。分析结果表明:①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环节和内容存在片段性和不稳定性;②服务组织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服务的单一性、一次性特点突出;③服务性质的商业色彩浓、社会公益性弱;④农户对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受到具体条件(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家庭特征及户主个人特征)和一般条件(地理位置、交通通讯、市场体系等)影响,这两类条件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程度不同,需要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供给 需求 农户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叶得明 杨婕妤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83,共8页
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石羊河流域各市县区的经济和环境状况,选取了其中的3县1区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及主要特点构建了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各主管部... 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石羊河流域各市县区的经济和环境状况,选取了其中的3县1区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及主要特点构建了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各主管部门搜集整理到相关数据,利用熵权法及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10年石羊河流域3县1区的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进行测算,基于协调发展等级标准,对该流域内3县1区的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初步判别。结果表明:3县1区协调度都在0.5~0.7之间,基本属于勉强或初级协调状态,协调发展水平较低,对此,提出进一步促进石羊河流域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农业经济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度 农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能力研究——基于甘肃省358家农业龙头企业调查 被引量:9
7
作者 柴洪 杨林娟 +1 位作者 王铁 朱文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6,共5页
基于对甘肃省358家农业龙头企业在2011年至2013年6月的融资情况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农业龙头企业融资能力评价元素的权重。分析表明:准则层中企业性质、经营水平、技术水平是龙头企业融资能力的决定元素,操作层中企业规模、农业产... 基于对甘肃省358家农业龙头企业在2011年至2013年6月的融资情况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农业龙头企业融资能力评价元素的权重。分析表明:准则层中企业性质、经营水平、技术水平是龙头企业融资能力的决定元素,操作层中企业规模、农业产业分布、销售量、核心技术、产品竞争力、抵押、保证、人才是决定农业龙头企业融资能力的关键元素。地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抵押物不足,人才匮乏,高新技术应用率低,产品缺乏竞争力,融资能力弱。通过加强地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品牌建设等措施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融资能力。通过引进多元化投资主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农业龙头企业,扩大内源融资途径,提高地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资金缺口的自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层次分析法 融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评价及类型区划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强强 刘勇 +1 位作者 谈存峰 李双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44-48,共5页
根据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涵、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从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出发,选取22项主要指标,构建了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甘肃省75县(区、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根据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涵、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从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出发,选取22项主要指标,构建了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甘肃省75县(区、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各市县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县(区、市)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能力差距巨大,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格局。同时,根据测算出的农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综合指数结果,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全省具体划分为发达型、较发达型、发展型、欠发达型和落后型等5个类型区,并对各类型区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农业 农业社会化服务 能力 评价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解 被引量:12
9
作者 郭丽 陈耀 高芸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2-708,共7页
采用甘肃省1990—2014年14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借助Translog生产函数构建了农业技术进步测算模型,并将广义农业技术进步定量分解为狭义农业技术进步、规模报酬收益变动和技术效率变动。结果表明,狭义技术进步是广义技术进步最主要的构成部... 采用甘肃省1990—2014年14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借助Translog生产函数构建了农业技术进步测算模型,并将广义农业技术进步定量分解为狭义农业技术进步、规模报酬收益变动和技术效率变动。结果表明,狭义技术进步是广义技术进步最主要的构成部分,狭义技术进步又以中性进步为主;能够获得稳定的规模收益,技术效率水平较高但改善极不明显;物质投入是甘肃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技术进步贡献仅次于物质投入,农业劳动力效率低下,耕地负效应显著;甘肃省农业发展仍处粗放阶段但已逐渐向集约模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 Translog生产函数 随机前沿分析 测算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1
10
作者 马绍菂 曹方 马燕玲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甘肃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但是与周边省份相比较还相对落后,存在一些问题。在对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甘肃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但是与周边省份相比较还相对落后,存在一些问题。在对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比较优势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生态-经济结构优化分析——以甘肃省靖远县永新乡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秉谱 常兆丰 +2 位作者 乔娟 樊宝丽 陈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9-133,共5页
以甘肃省靖远县永新乡为研究区,通过农户调查获取资料,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对干旱区生态-经济结构进行分析,寻求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农业产值的途径。当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潜力很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不仅能保证退耕不减收,而且还会有... 以甘肃省靖远县永新乡为研究区,通过农户调查获取资料,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对干旱区生态-经济结构进行分析,寻求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农业产值的途径。当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潜力很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不仅能保证退耕不减收,而且还会有一定的增收;在调整种植结构的前提下,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禁牧,可有效增加干旱地区的植被盖度;在当地压砂田可显著提高农业产值,砂田种植糜子经济效益最高,而种植扁豆效益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生态-经济 退耕还林 禁牧 靖远县永新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双奎 谈存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43-147,共5页
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1998-2005年甘肃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5年甘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4.95%,物质消耗增长速度仍然过快,农业... 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1998-2005年甘肃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5年甘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4.95%,物质消耗增长速度仍然过快,农业生产方式仍未完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 贡献率 CobbDouglas生产函数 层次分析法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何亚玲 杨林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48-152,共5页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甘肃省1996-2004年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与乡镇企业发展相关性不显著,其中农村金融贷款规模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甘肃省1996-2004年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与乡镇企业发展相关性不显著,其中农村金融贷款规模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的支持力度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农村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分析法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产业转型升级测度及其经济效应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强强 邴芳 +1 位作者 窦学诚 刘瑾雯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65-1372,共8页
综合应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Lilien指数、More值以及结构偏离度等指标,以2004-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对甘肃省产业转型升级方向、速度及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运用shift-share模型将产业结构变化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 综合应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Lilien指数、More值以及结构偏离度等指标,以2004-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对甘肃省产业转型升级方向、速度及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运用shift-share模型将产业结构变化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衡量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1)甘肃省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已稳步实现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二、三、一"产业演变格局。(2)2004-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分别为-1.379、1.115和1.901,第一产业发展滞后,二、三产业发展较快,且不同时段发展速度各不相同。(3)甘肃省产业整体以0.087 1的Lilien值和4.364 6的向量夹角升级,转型升级的速度较快但趋缓态势显著。2010年以来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服务经济化"趋势。(4)产业转型升级的经济效应主要源于产业内技术进步,结构效应较低,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小觑。尤其是第三产业,其总结构效应为9.021 3%,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贡献;第二产业结构变迁效应为负,主要在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匹配。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对生产率的增长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依旧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shift-share模型 经济效应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中甘肃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态势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耀 贾海波 +1 位作者 乔志霞 马宝宝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30,共5页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利用甘肃省1999,2005,2013年相关经济数据,借助基尼系数、县域集中指数、区域人均GDP空间分布等研究甘肃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结...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利用甘肃省1999,2005,2013年相关经济数据,借助基尼系数、县域集中指数、区域人均GDP空间分布等研究甘肃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省县域人均GDP基尼系数均大于0.4,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县域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呈现集聚态势,主要集中在河西地区和兰州周围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兰州—白银和酒泉—嘉峪关为城市群的双核增长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以贫困县域为主,尤以中南部的陇南、临夏和甘南少数民族州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基尼系数 集聚 扩散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农业龙头企业成长性与融资关系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瑜 马彦图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32-335,共4页
通过对甘肃省1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调查,并分析和研究调研数据,选取现有资产、带动农户发展的数量、市场占有率、成立时获得政府资助、运行中获得政府资助、金融机构贷款金额为主要相关变量,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建立多元回归模... 通过对甘肃省1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调查,并分析和研究调研数据,选取现有资产、带动农户发展的数量、市场占有率、成立时获得政府资助、运行中获得政府资助、金融机构贷款金额为主要相关变量,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并评价龙头企业信贷融资与成长发育之间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机构贷款和民间借贷对龙头企业成长发育的促进作用虽然明显,但当前金融机构支持与服务缺位的状况,以及龙头企业资金积累不足、农户资金追逐储蓄、吝于对企业借贷的现象导致龙头企业获取信贷融资困难较大。最后,从增强农村金融供给能力、提升农村金融吸收民间资本能力、加强企业内部融资环境和拓展企业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融资 金融机构贷款 民间借贷 成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乔志霞 张艳荣 陈嘉燕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3,共6页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新世纪以来,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基于对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的描述,以2009年甘肃省及14个地市州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构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测...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新世纪以来,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基于对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的描述,以2009年甘肃省及14个地市州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构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测算指标体系,测算出2009年甘肃省及14个地市州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中河西地区最高,中东部、中南部次之。而影响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经济、交通、能源、社会服务体系等。据此,认为应通过优化农机区域布局、加大农机具补贴、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完善农机服务体系等提升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水平 测评 影响因素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系统理论在农业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瑞斌 韩建民 郭瑞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9432-9433,共2页
以甘肃农业经济为例,应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定量地描述了影响其经济增长各因素的主次顺序,动态地反应了甘肃农业经济的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农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田万慧 王生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5-140,共6页
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重、每万人拥有的农业技术人员数、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自然灾害成灾率、人均... 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重、每万人拥有的农业技术人员数、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自然灾害成灾率、人均粮食产量、农业产投比、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要促进和实现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应继续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尤其要加大对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和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要下大力气控制农村人口增长,营造良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障碍因素 甘肃省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龙头企业与甘肃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璟璟 景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9778-9779,共2页
龙头企业的发展对农业产业化意义重大,通过分析甘肃省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提出应通过政府、企业、农户等几方面的共同努力,促进甘肃农业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