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地确权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基于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1
1
作者 施晓燕 王音璠 +1 位作者 张婧 王鹏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2-725,共14页
绿色低碳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该文采用SSBM模型和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农业碳排放效率,采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颁发率表征农地确权程度,以2006—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回归... 绿色低碳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该文采用SSBM模型和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农业碳排放效率,采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颁发率表征农地确权程度,以2006—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析农地确权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效果与影响机制,考察农地流转对农地确权与农业碳排放效率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运用变系数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检验农地确权对农业碳排放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农地确权能够提高农业碳排放效率,特别是对于农业大省来说,农地确权对其农业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较强。2)农地确权有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或非农产业转移,有利于提高农地规模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进而提高农业碳排放效率。3)农地确权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受到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程度的调节作用,伴随着农地流转水平的提高,农地确权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也更强。据此建议赋予农民清晰的土地产权,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以更好地发挥农地确权在农业低碳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农业低碳转型 农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农业气象灾害拓扑预测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玮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76-282,共7页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甘肃省农业气象灾害的拓扑预测模型,并对未来12a的灾害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拓朴预测模型是灾害预测、预报的实用方法之一。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灰色模型 拓扑预测 气象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基层农业信息网络总体结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冯连生 丁磊 燕振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8-101,共4页
针对甘肃省基层农业信息网络现状,结合目前基层单位及农户经济水平、计算机应用水平、信息获取渠道、信息发布等实际情况,提出在基层选择PSTN或ISDN网建设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在各个乡镇成立农业信息服务站,有计划、分阶段构建基层农业信... 针对甘肃省基层农业信息网络现状,结合目前基层单位及农户经济水平、计算机应用水平、信息获取渠道、信息发布等实际情况,提出在基层选择PSTN或ISDN网建设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在各个乡镇成立农业信息服务站,有计划、分阶段构建基层农业信息网,并对该方案的特点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农业信息 网络结构 PSTN ISDN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真空包装鲜黄芪组织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冯毓琴 范国忠 +7 位作者 师希雄 薛华丽 黄玉龙 魏丽娟 于嘉文 吴小华 陈柏 李明泽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5,共7页
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真空包装鲜黄芪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以新鲜黄芪为试材,设定5个贮藏温度(-2、0、2、4、6℃),贮藏120 d,每20 d测定真空包装鲜黄芪组织结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在贮藏120 d时,-2℃贮藏组鲜黄芪组织的多聚半乳糖醛酸... 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真空包装鲜黄芪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以新鲜黄芪为试材,设定5个贮藏温度(-2、0、2、4、6℃),贮藏120 d,每20 d测定真空包装鲜黄芪组织结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在贮藏120 d时,-2℃贮藏组鲜黄芪组织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果胶甲酯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以及可溶性果胶含量最低,原果胶含量、硬度、内聚性显著高于其他温度贮藏组(P<0.05);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2℃贮藏组的黄芪组织结构致密、排列整齐。综上所述,-2℃贮藏条件延缓了真空包装鲜黄芪细胞壁代谢酶活性的升高,减少了原果胶的分解,延缓了鲜黄芪内聚性的下降,有利于保持鲜黄芪较好的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温度 真空包装 鲜黄芪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添加方式对酪蛋白酸钠基乳液凝胶性质及3D打印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杨敏 乔蕾蕾 +2 位作者 季伟 李茜 刘权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1-60,I0005-I0009,共15页
该文以酪蛋白酸钠(sodium caseinate,SC)为基质,以葡萄糖酸-δ-内酯(gluconate-δ-lactone,GDL)为酸化试剂,制备了油相体积分数为80%的乳液凝胶,用于负载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研究了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添加顺序对... 该文以酪蛋白酸钠(sodium caseinate,SC)为基质,以葡萄糖酸-δ-内酯(gluconate-δ-lactone,GDL)为酸化试剂,制备了油相体积分数为80%的乳液凝胶,用于负载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研究了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添加顺序对乳液凝胶微观结构、稳定性、流变性及3D打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步添加SA时乳液凝胶油滴粒径较小。SA添加顺序不影响乳液凝胶的贮藏稳定性、pH稳定性、热稳定性和钙离子稳定性。添加SA后,乳液凝胶的水合性增大,冻融稳定性显著提升,但SA添加顺序对其影响不大。SA分步添加的乳液凝胶黏度和黏弹性高于同步添加样品,但添加GDL和PC后,SA添加顺序对乳液凝胶强度不产生影响。同时添加GDL和PC的乳液凝胶3D打印精度最高,且SA添加顺序对乳液凝胶的3D打印性能没有明显影响。添加GDL后,乳液凝胶中PC在胃液中的释放率降低,在肠液中的释放率显著提升。该研究结果可为海藻酸钠-酪蛋白酸钠基乳液凝胶制备及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酸钠 海藻酸钠 乳液凝胶 原花青素 流变性 3D打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地丁提取工艺优化、缓蚀性能评价与改进
6
作者 李永娟 刘乐平 +2 位作者 杨文兴 年芳 李莉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3,共8页
为开发具有良好性能的新型绿色缓蚀剂,以紫花地丁为原料,以乙醇水溶液为溶剂超声辅助浸提,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得到紫花地丁缓蚀剂(VYM-E)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40min,料液比1:20;通过失重实验... 为开发具有良好性能的新型绿色缓蚀剂,以紫花地丁为原料,以乙醇水溶液为溶剂超声辅助浸提,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得到紫花地丁缓蚀剂(VYM-E)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40min,料液比1:20;通过失重实验、电化学实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评价VYM-E对Q235碳钢在H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发现与碘化钾、钼酸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相比,在同浓度条件下,VYM-E缓蚀率要远高于传统缓蚀剂,其活性分子在碳钢表面的吸附阻止了腐蚀的进程;复配实验表明VYME与碘化钾有更好的协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紫花地丁 工艺优化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常压等离子体对树莓果实采后生理指标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毅 杨帅 +5 位作者 柳佳清 刘鑫茹 董露露 龙海涛 蒲陆梅 段建玲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7-236,共10页
通过考察不同功率(0、150、250 W)和时间(0、30、90 s)条件下低温常压等离子体(cold atmospheric plasma,CAP)对树莓贮藏期间腐烂率、质量损失率、呼吸速率、总酚含量、花青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含量等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CAP... 通过考察不同功率(0、150、250 W)和时间(0、30、90 s)条件下低温常压等离子体(cold atmospheric plasma,CAP)对树莓贮藏期间腐烂率、质量损失率、呼吸速率、总酚含量、花青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含量等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CAP对树莓采后保鲜的作用与机理。结果表明,在功率250 W、时间90 s条件下,CAP可将新鲜树莓室温贮藏期延长2~5 d,在贮藏第5天,与对照组相比,该条件下的CAP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至22.61%,降低果实质量损失率至35.97%,而且不影响果实的出汁率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有效维持树莓可滴定酸质量分数(1.16%)、可溶性蛋白含量(204.5 mg/100 g)和花青素质量浓度(107.7 mg/L),同时提高了总酚含量(85.72 mg/100 g),抑制了呼吸速率(5.683 mg/(kg·h)),降低了果实中丙二醛含量(30.99 mmol/g)和过氧化氢浓度(6.858 mmol/L),并提高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4.21 U/g)。因此,CAP是一种有效延长树莓货架期并维持其品质的保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常压等离子体 树莓 采后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环境下急性氨氮胁迫对虹鳟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符许娟 黄进强 +3 位作者 李永娟 吴深基 赵璐 孙同振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1,共11页
为探究碱性环境下急性氨氮胁迫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设置3个不同氨氮处理组(0.86、1.73和2.59 mg/L)对虹鳟进行96h急性胁迫实验,测定肝脏和血清中抗氧化与免疫酶的活性及肝脏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为探究碱性环境下急性氨氮胁迫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设置3个不同氨氮处理组(0.86、1.73和2.59 mg/L)对虹鳟进行96h急性胁迫实验,测定肝脏和血清中抗氧化与免疫酶的活性及肝脏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氨氮胁迫下,虹鳟肝脏CAT、T-AOC、T-SOD活性和MDA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血清T-AOC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其他酶活性变化则与肝脏一致;高浓度组肝脏MDA含量在胁迫48h时最低,而T-SOD活性最高。肝脏和血清免疫相关酶GPT、GOT、ACP和AKP的活性在不同浓度的氨氮胁迫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96h时,不同浓度组肝脏和血清中GP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组肝脏抗氧化相关基因(cu/zn-sod、mn-sod和cat)表达量在6h时均高于对照组;在12h时,hsp90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而hsp70基因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在胁迫初期虹鳟抗氧化和免疫酶活性被诱导激活,抗氧化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上调;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机体抗氧化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相关酶活性与基因表达量下调。研究为深入探究虹鳟氨氮胁迫下抗氧化和免疫系统的应激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氨氮胁迫 抗氧化能力 非特异性免疫 虹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蛋白胶束与氟雷拉纳相互作用及其复合物性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兵 杨敏 吴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6-445,共10页
[目的]为了开发氟雷拉纳(fluralaner, FLU)新剂型,以酪蛋白胶束(micellar casein, MC)为载体研制了MC-FLU粉末制剂并研究其特性。[方法]采用pH驱动法制备了MC-FLU自组装复合物,并分别在pH10.0和pH7.0条件下制备了MC-FLU的碱性和中性复合... [目的]为了开发氟雷拉纳(fluralaner, FLU)新剂型,以酪蛋白胶束(micellar casein, MC)为载体研制了MC-FLU粉末制剂并研究其特性。[方法]采用pH驱动法制备了MC-FLU自组装复合物,并分别在pH10.0和pH7.0条件下制备了MC-FLU的碱性和中性复合物,分析了不同复合物中MC与FLU的作用机制;经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制得MC-FLU复合物粉末,采用扫描电镜(SEM)等方法表征了复合物结构,测定了复合物的溶解性,并评价了复合物的模拟胃肠消化特性。[结果]3种pH值(5.2、7.0、10.0)下MC与FLU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ΔG<0、ΔH<0、ΔS<0,二者主要作用为氢键和范德华力,且结合过程为自发过程。298 K下,自组装复合物中FLU与MC的结合常数为2.25×10^(6) L·mol^(-1),中性复合物中二者结合常数为2.12×10^(5) L·mol^(-1),碱性复合物中结合常数为2.26×10^(4) L·mol^(-1)。中性复合物粒径约为200 nm,碱性复合物粒径约为120 nm,自组装复合物粒径随着FLU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3种pH值条件下复合物的Zeta-电位均小于零。用SEM观察发现,喷雾干燥法制得的中性复合物粒径最小。冷冻干燥法制得的复合物溶解性高于喷雾干燥样品。模拟胃肠消化试验结果表明,经MC负载后,FLU的累积释放率显著降低。[结论]MC对FLU具有较高的亲和性,可作为载体对其进行负载,进而改善FLU的溶解性,且对其具有缓释作用。研究结果可为FLU新载体的开发及MC在药物分子负载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胶束 氟雷拉纳 自组装技术 相互作用 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天祝藏酒大曲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功能解析
10
作者 李亚萍 乔海军 +5 位作者 贾志龙 汪月 张忠明 刘琦 温得林 张卫兵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0,共10页
为深入研究天祝藏酒大曲的特性及其在白酒酿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分析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对其功能基因进行注释。结果表明:从天祝藏酒大曲中鉴定出的微生物分别属于53个门和835个属,其中优势菌门包括厚壁菌门、放... 为深入研究天祝藏酒大曲的特性及其在白酒酿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分析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对其功能基因进行注释。结果表明:从天祝藏酒大曲中鉴定出的微生物分别属于53个门和835个属,其中优势菌门包括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毛霉菌门,优势菌属包括糖多孢菌属、枝芽孢杆菌属、慢生芽胞杆菌属、横梗霉属、Desmospora、海洋芽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Syncephalastrum和链霉菌属。在KEGG二级水平上共注释到22条代谢通路,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功能较突出,且糖酵解/糖异生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最旺盛;糖基转移酶和糖苷水解酶被CAZy数据库注释到的基因较多,分别占总基因数目的40.49%和3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祝藏酒大曲 宏基因组学技术 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油页岩半焦保水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1
作者 衣连鹏 张志芳 +3 位作者 崔彦君 胡冰 徐玉梅 年芳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3,共6页
以海藻酸钠(SA)为接枝骨架,油页岩半焦(CC)为添加组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通过一步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CC新型保水剂。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保水剂吸水、保水和耐盐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 以海藻酸钠(SA)为接枝骨架,油页岩半焦(CC)为添加组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通过一步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CC新型保水剂。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保水剂吸水、保水和耐盐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及热重分析(TG)等表征手段对新型保水剂微观结构及理化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CC的加入有利于提高保水剂网络结构的规整性和强度,从而提升吸水和保水能力。当半焦添加质量为10%时,保水剂在蒸馏水和0.9%NaCl溶液中的吸水量达到最优,室温下2h溶胀倍率分别达到260g/g和98g/g。保水能力在3d内仍然保持在60%,重复使用6次后,该保水剂的吸水能力仍达87.5%左右。小麦种植实验表明:添加了CC的保水剂小麦种子发芽率较高,小麦长势较好。这一结果进一步为CC的高值利用提供新的技术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油页岩半焦 新型保水剂 吸水性能 保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陇南六种茶叶生化成分及微量元素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永娟 梁慧光 +1 位作者 付国瑞 张媛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72,共5页
采用恒重法、比色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首次分析比较了甘肃陇南6种茶叶生化成分含量及4种微量元素的溶出特性。结果表明:陇南6种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88%~4.44%,可溶性多糖含量为3.61%~6.31%,茶多酚含量为19... 采用恒重法、比色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首次分析比较了甘肃陇南6种茶叶生化成分含量及4种微量元素的溶出特性。结果表明:陇南6种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88%~4.44%,可溶性多糖含量为3.61%~6.31%,茶多酚含量为19.24%~26.01%,除老鹰茶不含咖啡碱外,其他茶叶咖啡碱含量为2.67%~3.09%;4种微量元素的平均溶出率为Zn>Mn>Cu>Fe。通过对不同品种陇南茶主要生化成分和微量元素分析发现,陇南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但不同品种茶之间各成分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成分 微量元素 绿茶 ICP-O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探针对植物组织乙烯释放的监测及在白熟期番茄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杨倩 屠鹏 +2 位作者 郝振芳 崔彦君 边红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6,共8页
以酪蛋白为载体,将第一代Grubbs催化剂与6-甲氧基-2-萘乙烯相结合的荧光探针(P3)包覆在蛋白疏水袋中制成水溶性荧光探针(C-E-P).对P3的性能测试表明,其对乙烯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快速的响应时间和高选择性.将P3包覆于酪蛋白制成的水... 以酪蛋白为载体,将第一代Grubbs催化剂与6-甲氧基-2-萘乙烯相结合的荧光探针(P3)包覆在蛋白疏水袋中制成水溶性荧光探针(C-E-P).对P3的性能测试表明,其对乙烯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快速的响应时间和高选择性.将P3包覆于酪蛋白制成的水溶性探针C-E-P能够实现对苹果、苦水玫瑰和芦荟组织乙烯释放的荧光成像,并可用于白熟期番茄成熟过程中组织的乙烯变化监测,发现种子的乙烯释放峰值先于果皮出现.本文开发的C-E-P探针能够有效捕捉植物组织中乙烯的释放信息,为农业生产中果实成熟和植物健康监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组织荧光成像 乙烯 荧光探针 酪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果胶-乳清蛋白复合膜性能及其在圣女果保鲜中应用的研究
14
作者 刘端武 廖海周 +1 位作者 杨敏 季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9-127,共9页
该研究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果胶(pectin,PEC)和乳清蛋白(whey protein,WP)作为基质,并添加单宁酸(tannic acid,TA)作为交联剂的多功能复合膜。探讨了热处理和超声处理对复合膜颜色、透明度、水敏... 该研究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果胶(pectin,PEC)和乳清蛋白(whey protein,WP)作为基质,并添加单宁酸(tannic acid,TA)作为交联剂的多功能复合膜。探讨了热处理和超声处理对复合膜颜色、透明度、水敏感性及机械性能的影响,并评估其在圣女果保鲜中的应用。实验结果显示,PVA中加入PEC、WP和TA后,其水接触角显著增大,而黏度和亮度则有所降低。并且,热处理和超声处理均有效降低了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特别地,当PVA与PEC质量比为14∶6时,经热处理的复合膜(14∶6-H)表现出最大的水接触角和最低的水溶性,而同比例的超声处理复合膜(14∶6-U)具有最低的水蒸气透过率。在机械性能方面,PEC的添加显著提升了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保鲜实验显示,复合膜涂覆显著减缓了圣女果在贮藏期间的失重并提升了可滴定酸含量,其中14∶6-U复合膜的效果最佳。这项研究为开发新型果蔬保鲜膜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及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膜 聚乙烯醇 果胶 乳清蛋白 单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槐花色素的pH值智能指示复合膜性质及应用
15
作者 柯发辉 刘端武 +1 位作者 季伟 杨敏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282,共10页
本实验以紫槐花色素提取物为pH值指示剂,以果胶和海藻酸钠为基质,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pH值智能指示复合膜,分析紫槐花色素添加量对复合膜表观形貌、水敏感性、不透明度、机械性能、显色可逆性、热分解特性的影响规律,评价复合膜涂覆对樱... 本实验以紫槐花色素提取物为pH值指示剂,以果胶和海藻酸钠为基质,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pH值智能指示复合膜,分析紫槐花色素添加量对复合膜表观形貌、水敏感性、不透明度、机械性能、显色可逆性、热分解特性的影响规律,评价复合膜涂覆对樱桃的保鲜效果以及对羊肉新鲜度的指示效果。结果显示,随着紫槐花色素添加量的增加,复合膜结构变得致密。紫槐花色素的添加显著提升了复合膜的紫外线阻隔性,降低了水溶性和水接触角。添加紫槐花色素后,复合膜的溶胀性降低,由(604.86±83.61)%(未添加紫槐花色素)降至(272.85±27.84)%(紫槐花色素添加量为20%)。当紫槐花色素添加量为20%时,复合膜厚度为(87.33±8.62)μm,水蒸气透过率低至(0.57±0.09)×10^(-11)g·cm/(cm^(2)·s·Pa)。与未涂覆组相比,复合膜涂覆的樱桃在25℃条件下贮藏8 d后质量损失率减少35.42%。复合膜用于监测羊肉新鲜度时,初始颜色为紫红色,变为黄绿色时羊肉pH值升至6.70以上,出现变质,且复合膜总色差与羊肉pH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紫槐花色素提取物在pH值智能指示复合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槐花 pH值智能指示膜 果胶 海藻酸钠 新鲜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与酪蛋白-海藻酸钠相互作用及复合物性质研究
16
作者 秦娟娟 杨敏 +1 位作者 陈欣 柯得倩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2-142,共11页
该文以酪蛋白(casein,CN)和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为基质,采用荧光分析法解析了CN、CN-SA与姜黄素(curcumin,Cur)的相互作用机理;通过喷雾干燥制备了酪蛋白-姜黄素(CN-Cur)、酪蛋白-海藻酸钠-姜黄素(CN-SA-Cur)复合物微胶囊,分... 该文以酪蛋白(casein,CN)和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为基质,采用荧光分析法解析了CN、CN-SA与姜黄素(curcumin,Cur)的相互作用机理;通过喷雾干燥制备了酪蛋白-姜黄素(CN-Cur)、酪蛋白-海藻酸钠-姜黄素(CN-SA-Cur)复合物微胶囊,分析了复合物的性质,并探究了复合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CN,CN-SA对Cur具有更高的结合亲和性,且CN与SA体积比为5∶5时,结合常数均可达10~4 L/mol,与Cur主要以范德华力、氢键结合。SA的添加降低了CN-Cur复合物微胶囊表面的褶皱程度;当CN与SA体积比为5∶5~4∶6时形成的复合物为粒度均匀的微米球形颗粒。CN-SA-Cur复合物相较于CN-Cur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此外,SA的添加改善了CN-Cur的溶解性和乳化性。经CN-SA负载后,Cur的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可为CN-SA复合体系在Cur递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酪蛋白 海藻酸钠 结合常数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短期预测临夏州马铃薯产量
17
作者 任彩玉 郭小燕 +2 位作者 刘立群 涂丽珍 冯浩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7,共12页
为及时、准确地预测我国甘肃省临夏州马铃薯产量,选用HP滤波、二次指数平滑和三次指数平滑法,将2007-2022年临夏州5个县级区域马铃薯趋势产量从实际产量中分离出来,仅将气象产量作为目标变量。选用马铃薯生育期内关键气象特征因素(W):... 为及时、准确地预测我国甘肃省临夏州马铃薯产量,选用HP滤波、二次指数平滑和三次指数平滑法,将2007-2022年临夏州5个县级区域马铃薯趋势产量从实际产量中分离出来,仅将气象产量作为目标变量。选用马铃薯生育期内关键气象特征因素(W):每月的最高气温、最低温度、平均气温、露点温度、平均潜在蒸发率、降水量、太阳辐射、土壤1[地表为0cm,土层深度(h),0<h≤7cm]的中层温度、土壤2(地表为0cm,7cm<h≤28cm)的含水率,高温时间(H)和低温时间(L),将包含W、W+H、W+H+L,3种组合形式的特征因素输入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因素进行数据降维,确立最佳输入特征因素组合。采用3种机器学习模型(随机森林、极限梯度提升、多层感知机)作为基模型,建立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在生长季内不同月份对马铃薯气象产量进行短期预测,并叠加趋势产量预测实际产量。结果表明:趋势分离方法中HP滤波法最优,最佳输入特征因素组合为W+H;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R2为0.802,RMSE为0.419),可在马铃薯成熟前4个月实现对马铃薯产量的短期预测,其中,广河县实际产量的短期预测效果最佳、永靖县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产量预测 Stacking集成学习 气象因素 趋势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甲基糠醛对小鼠亚慢性毒性研究
18
作者 苏振亚 王昭华 +4 位作者 刘激雨 崔洪伟 冷添一 年芳 李松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7,共9页
【目的】研究5-羟甲基糠醛(5-hydrxymethylfurfural,5-HMF)对小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为5-HMF作为饲料成分的开发应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分为4组,每组10只,试验组分别以194.0、97.0、48.5 mg/kg的服用剂量连续灌胃3... 【目的】研究5-羟甲基糠醛(5-hydrxymethylfurfural,5-HMF)对小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为5-HMF作为饲料成分的开发应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分为4组,每组10只,试验组分别以194.0、97.0、48.5 mg/kg的服用剂量连续灌胃30 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每天观察小鼠临床症状与测定体重变化,且于第15天和第30天检测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计算主要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上述各种剂量5-HMF连续灌服30 d过程中,小鼠采食、饮水等行为均正常;试验组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个别指标虽有统计学差异,但均在正常检测值范围内,无病理学意义。高剂量组相较于对照组肝脏系数差异显著,脏器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高剂量组肝脏和肠道有明显病变,其它脏器未见明显病变。【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对BALB/c小鼠通过灌胃给药30 d,5-HMF的未见不良反应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为97.0 mg/kg,而194.0 mg/kg剂量组可引起小鼠脏器损伤,因此建议在不高于97.0 mg/kg的剂量范围内进行以5-HMF作为饲料成分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MF 亚慢性毒性 血常规 血液生化 病理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茴香秸秆的营养组成
19
作者 李钰 李欣荣 +8 位作者 刘保仓 邓晓裕 郭涛 史艳丽 年芳 李飞 许辉 徐国延 王新基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3-442,共10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构建茴香(Foeniculum vulgare)秸秆营养成分预测模型。2022−2023年于甘肃省民勤县采集109份茴香秸秆样品,使用近红外光谱仪扫描样品得到吸光度值,分别测定其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 本研究旨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构建茴香(Foeniculum vulgare)秸秆营养成分预测模型。2022−2023年于甘肃省民勤县采集109份茴香秸秆样品,使用近红外光谱仪扫描样品得到吸光度值,分别测定其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的含量;运用改良偏最小二乘法(MPLS)分别构建各营养成分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茴香秸秆中DM、CP、OM、NDF、ADF和Ash含量的预测决定系数(RSQ)为0.853~0.951,外部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为2.574~4.239,模型的预测能力良好,可用于实际检测;而EE含量的RSQ和RPD分别为0.806和2.259,定标模型只能用于样品的粗略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茴香秸秆 非常规饲料 近红外光谱技术 粗饲料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及根茎类药材仓储害虫种类、危害及快速检测技术
20
作者 尚素琴 魏彬 +3 位作者 王永丽 陈潇潇 陈垣 薛华丽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2-558,共7页
根及根茎类药材在仓储期间极易发生虫蛀,已成为影响其贮藏品质的关键因素。为了解目前国内根及根茎类药材上的主要害虫种类、危害及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采用数据库检索的方法进行了文献收集。结果显示,根及根茎类药材有10目43科133... 根及根茎类药材在仓储期间极易发生虫蛀,已成为影响其贮藏品质的关键因素。为了解目前国内根及根茎类药材上的主要害虫种类、危害及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采用数据库检索的方法进行了文献收集。结果显示,根及根茎类药材有10目43科133种,因仓储害虫造成的采后损失可达15%~25%,仓储害虫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储粮害虫上,对储药害虫报道较少,基础研究薄弱,不能支撑药材贮藏期害虫的防控需求。同时综述了仓储害虫虫蛀对药材的品质影响,以及虫蛀药材的快速检测技术等,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根及根茎类药材采后仓储害虫的安全、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以及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从而助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及根茎类药材 仓储害虫 种类鉴定 品质 快速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