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中部干旱山区豌豆根腐病综合防治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乾坤 孙顺娣 +3 位作者 李敏权 张雷 岳光明 魏孔仁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58-164,共7页
豌豆根腐病是由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F.Solani(Mart.) App.et Wr.)为主的多种病原引起的土传病害。近年来在甘肃中部干旱山区的榆中、定西等县,发生日益严重。自1982年以来,进行了品种、农药、肥料等单项试验,并研究了... 豌豆根腐病是由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F.Solani(Mart.) App.et Wr.)为主的多种病原引起的土传病害。近年来在甘肃中部干旱山区的榆中、定西等县,发生日益严重。自1982年以来,进行了品种、农药、肥料等单项试验,并研究了该病的综合防治。单项试验表明:经品种抗病性鉴定,共选出“贡井选”、“70—1—5—305”等四个抗病品种(系);25%瑞毒霉以种子重0.3%药剂拌种,相对防效为42.6%,在土壤贫瘠的干旱山区,增施氮、磷肥对减轻发病程度、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综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抗病品种为主,结合轮作,增施氮磷肥等栽培措施及药剂拌种对控制该病是经济而有效的。1987年经大面积(1560亩)示范推广,防治效果达74.1%,纯收益2万余元,每亩增收约13元,经济效益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根腐病 防治 甘肃 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西瓜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秀蓉 魏勇良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88-294,共7页
本文报导了西瓜枯萎病在甘肃的分布和危害。经采集培养、单孢分离,32个标样(320个病组织块)中,镰孢属真菌占73.1%,其余为链格孢等。按C.Booth标准条件培养,经致病性、专化型测定,甘肃省酒泉、民勤、兰州西瓜枯萎病的病原为尖镰孢西瓜... 本文报导了西瓜枯萎病在甘肃的分布和危害。经采集培养、单孢分离,32个标样(320个病组织块)中,镰孢属真菌占73.1%,其余为链格孢等。按C.Booth标准条件培养,经致病性、专化型测定,甘肃省酒泉、民勤、兰州西瓜枯萎病的病原为尖镰孢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ium f.sp. niveum)。该菌分生孢子的萌发需要液态水;分生孢子在pH4.53~9.18均可萌发,最适pH5.91;适宜浓度的马粪、土壤、蔗糖、瓜叶汁液对孢子萌发均有刺激作用,8小时内高出对照(清水)22%以上。刺激作用在4小时前表现最为明显;在相同条件下,大型分生孢子较小型分生孢子萌发快;4~8小时是大型分生孢子萌发的对数增长期;小型分生孢子萌发率缓慢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枯萎病 病原菌 鉴定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花椒产区花椒病虫及其害虫天敌名录 被引量:3
3
作者 冯玉波 宋子才 李敏权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72-77,共6页
本文记载了甘肃省花椒产区的花椒病害10种;害虫89种;天敌昆虫24种。
关键词 花椒 病害 害虫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春小麦根病病原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乾坤 王生荣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95-301,共7页
1986年~1990年从我省主要春小麦产区的酒泉、张掖、武威、兰州、临夏、白银、定西等地采集小麦根病标本2000余份,经室内常规分离和选择性分离,并经致病性测定表明:引起我省春麦区小麦根病的病原有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 1986年~1990年从我省主要春小麦产区的酒泉、张掖、武威、兰州、临夏、白银、定西等地采集小麦根病标本2000余份,经室内常规分离和选择性分离,并经致病性测定表明:引起我省春麦区小麦根病的病原有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小麦生离蠕孢(Bipolaris tritici-cola);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丝核菌(Rhizoctonia sp);交链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等。其中根腐离蠕孢和全蚀病菌为主要病原,它们出现频率高且致病力强。本文还对各种病菌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各种致病菌的主要特性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根病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河西走廊甜菜象虫种类分布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冯玉波 刘长仲 +3 位作者 郑健安 刘斌基 陈向东 崔群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81-90,共10页
据1986~1989年的调查研究,甘肃河西走廊危害甜菜的象虫种类有:甜菜象,甜菜毛足象,甜菜碗额象,粉红锥喙象,黄褐纤毛象,黑斜纹象,欧洲方喙象等19种。其中以甜菜象和甜菜毛足象为优势种,已成为甜菜生产上的重要害虫。药剂处理种子防治甜... 据1986~1989年的调查研究,甘肃河西走廊危害甜菜的象虫种类有:甜菜象,甜菜毛足象,甜菜碗额象,粉红锥喙象,黄褐纤毛象,黑斜纹象,欧洲方喙象等19种。其中以甜菜象和甜菜毛足象为优势种,已成为甜菜生产上的重要害虫。药剂处理种子防治甜菜象虫的试验结果表明:用35%甲基硫环磷乳油、种子和水以2.2~3.0:100:100的配方处理甜菜种子的防治效果较佳,其毒苗杀虫率达90.0~92.0%,且残效期较长,田间保苗率达83.5~92.5%,挽回甜菜块根产量损失29.7~39.1%。此项措施在生产示范和推广应用中也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象虫 种类分布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黑粉菌的新种及新记录种(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生荣 朱克恭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在甘肃省调查发现描述我国黑粉菌,新种1个。即草玉梅单囊壳,Sphaerotheca anemonea S.R.Wang ex K.Zhu sp.nov.。新记录种2个为新记录,是发生在美女樱(Verbena hybrida Voss)的Sphaerotheca verbenae Savul.& Negru.和发生在青荚叶(Hel... 在甘肃省调查发现描述我国黑粉菌,新种1个。即草玉梅单囊壳,Sphaerotheca anemonea S.R.Wang ex K.Zhu sp.nov.。新记录种2个为新记录,是发生在美女樱(Verbena hybrida Voss)的Sphaerotheca verbenae Savul.& Negru.和发生在青荚叶(Helwingiae japonicae L.)上的Microsphearahelwingiae Sawa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黑粉菌 新种 新记录种 草玉梅单囊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粉菌种类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窦彦霞 王生荣 段廷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2-164,共3页
调查了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粉菌的资源状况。共鉴定出白粉菌科Erysiphe属10种,Microsphaera属2种,Phyllactinia属1种,Pleochaeta属1种,Podosphaera属1种,Sphaerotheca属3种,其中有7种为甘肃新记录种。
关键词 甘肃兴隆山 白粉菌 资源调查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病镰刀菌毒素的研究Ⅱ.毒素与豌豆品种抗病性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孙顺娣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45-249,共5页
茄病镰刀菌(Fusaruansolanif.sp.pisi)是甘肃中部干旱山区豌豆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在研究了该菌毒素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测定的基础上,为探索利用毒素间接测定品种的抗性,进一步研究了毒素与病程的关系,测... 茄病镰刀菌(Fusaruansolanif.sp.pisi)是甘肃中部干旱山区豌豆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在研究了该菌毒素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测定的基础上,为探索利用毒素间接测定品种的抗性,进一步研究了毒素与病程的关系,测定了17个豌豆品种对该菌的抗性及对其毒素的耐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毒素与该病病程密切相关;豌豆品种对茄病镰刀菌的抗性与其对10%产毒培养滤液的耐性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并且有直线回归关系。因而认为,用测定该毒素对豌豆胚根生长抑制率的方法来代替活菌间接测定品种的抗性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茄病镰刀菌 毒素 抗病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辣椒病毒病的发生与症状类型 被引量:8
9
作者 徐秉良 李敏权 郁继华 《甘肃农业科技》 2002年第2期42-44,共3页
甘肃省辣椒病毒病症状可归纳为 5种类型 ,即轻花叶型 (L m)、重花叶型 (Sm)、丛簇矮化型 (Stu)、脉坏死型 (Vn)和顶枯型 (Tn) ,其中以轻花叶型、重花叶型和丛簇矮化型症状发生较普遍 ,顶枯型出现较少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 ,... 甘肃省辣椒病毒病症状可归纳为 5种类型 ,即轻花叶型 (L m)、重花叶型 (Sm)、丛簇矮化型 (Stu)、脉坏死型 (Vn)和顶枯型 (Tn) ,其中以轻花叶型、重花叶型和丛簇矮化型症状发生较普遍 ,顶枯型出现较少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 ,病害发生轻、发生晚 ,前茬种植茄果类和瓜类作物的田块发病严重 ,桃蚜猖獗发生年份发病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辣椒 病毒病 症状类型 发生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草本植物上几种黑粉病及病原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生荣 《草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37-42,共6页
对采自甘肃的画眉草黑粉病 (Ustilago sp ermophora)、白羊草黑粉病 (Sporisoriumandropogonis)、草玉梅黑粉病 (Urocystis anemones)和蓼黑粉病 (Microbotryum bistortarum)的症状进行了描述 ,并对病原进行了鉴定、光学和电镜观察。这
关键词 牧草 黑粉病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河西走廊甜菜象发生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长仲 郑建安 刘斌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9-84,共6页
以甜菜象虫的优势种甜菜象为主要对象,重点研究了它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结果表明:甜菜象的生活史为一年一代,以成虫和少数幼虫与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当气温达10℃左右时开始出土,4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生盛期。5... 以甜菜象虫的优势种甜菜象为主要对象,重点研究了它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结果表明:甜菜象的生活史为一年一代,以成虫和少数幼虫与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当气温达10℃左右时开始出土,4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生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6月至8月中旬未为幼虫盛发期,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蛹盛期,8月下旬第一代成虫盛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甜菜象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主要植物病害及其减灾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生荣 陈涓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12,共7页
对甘肃省主要植物病害灾害发生的地理和环境条件进行了评述,对甘肃省市要植物病害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从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生态防治、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持续植保工程,作为甘肃省植物病害减灾... 对甘肃省主要植物病害灾害发生的地理和环境条件进行了评述,对甘肃省市要植物病害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从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生态防治、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持续植保工程,作为甘肃省植物病害减灾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植物病害 发生规律 生态防治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捕食螨及其优势种概述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新虎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38-40,共3页
名录了甘肃已知的植绥螨3属20种,其中省内新纪录7种,编制了已知种分属、种检索表,并对优势种芬兰钝绥螨和苏氏盲走螨作了概述。
关键词 甘肃 植绥螨 捕食螨 优势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籽瓜病害种类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秀蓉 魏勇良 《甘肃农业科技》 1998年第11期37-38,共2页
籽瓜(Citruluslanatusspp.vulgarisvar.megalasspermusLinetCao)是甘肃的特产作物,产量约占全国总产的70%,主产于民勤县和靖远县,金塔、玉门、武威、临泽、古浪等县(市... 籽瓜(Citruluslanatusspp.vulgarisvar.megalasspermusLinetCao)是甘肃的特产作物,产量约占全国总产的70%,主产于民勤县和靖远县,金塔、玉门、武威、临泽、古浪等县(市)也有少量种植。90年代以来,籽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瓜 病害种类 防治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瓢虫科幼虫形态及甘肃常见幼虫检索表 被引量:1
15
作者 贺春贵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62-71,共10页
根据国内外资料,比较全面地概述了瓢虫科幼虫的外部形态和分类特征,并对该科幼虫分类所用的汉语术语予以归纳,以避免混乱、方便应用。最后根据笔者调查研究,编制了甘肃常见瓢虫幼虫检索表。
关键词 瓢虫 幼虫 形态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越冬叶螨群落和种间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贺春贵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0-54,共5页
1989年对甘肃武威果园(N38°,E103°)越冬叶螨的群落调查表明:该区果园越冬叶螨有4种:李始叶螨Eotetranychus pruni (Oudemans)、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 Koch 和果苔螨Bryobia r... 1989年对甘肃武威果园(N38°,E103°)越冬叶螨的群落调查表明:该区果园越冬叶螨有4种:李始叶螨Eotetranychus pruni (Oudemans)、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 Koch 和果苔螨Bryobia rubrioculus (Scheuten)。发现在不同的越冬寄主上以株为单位时其群落内种的组成和种间关系不同。聚类分析表明,杏园和梨园在叶螨群落组成上的相似性较高,而与苹果园叶螨群落的差异较大。调查发现,4种叶螨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以单个种、两个种形成的群落为主,3个种组成的群落少,但没有4个种形成的群落(以株为单位)。2×2列联表法分析表明,群落中两个种的种间关系在不同的果园表现不同。分析发现叶螨群落及种间关系的研究对叶螨的综合防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螨群落 种间关系 果树害虫 越冬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啤酒花根癌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秀蓉 任宝仓 蔡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39-242,共4页
从甘肃省啤酒花主产区调查采集的根癌病瘿瘤上和病土壤中分离获得15个细菌菌株。经接种啤酒花、番茄、甜菜、向日葵等植物进行致病性测定,其中有4个菌株均能诱致典型的根癌症状,且菌株间致病力无明显差异。用此致病菌株进行细菌染... 从甘肃省啤酒花主产区调查采集的根癌病瘿瘤上和病土壤中分离获得15个细菌菌株。经接种啤酒花、番茄、甜菜、向日葵等植物进行致病性测定,其中有4个菌株均能诱致典型的根癌症状,且菌株间致病力无明显差异。用此致病菌株进行细菌染色反应、形态观察、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等测定,基本确定甘肃省啤酒花根癌病的病原细菌为根癌土壤秆菌生物型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花 根癌病 生物型 病原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黑星病菌二菌系的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生理的研究
18
作者 陈秀蓉 朱建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34-239,共6页
黄瓜黑星菌二菌系(即甘肃菌系和沈阳菌系)分生孢子和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0~22℃;在1:5的瓜叶汁液中,12h后甘肃菌系和沈阳菌系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为73%和69%。而牛粪浸出液对二菌系分生孢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黄瓜黑星菌二菌系(即甘肃菌系和沈阳菌系)分生孢子和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0~22℃;在1:5的瓜叶汁液中,12h后甘肃菌系和沈阳菌系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为73%和69%。而牛粪浸出液对二菌系分生孢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萌发率均低于对照。二菌系对碳源和氮源的利用存在明显的差异,如甘肃菌系在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和乳糖等培养基上生长量为5.7mm/d以上,而沈阳菌系仅约31mm/d;氮源中以硝酸铵、胱氨酸对甘肃菌系生长的刺激作用明显,生长量分别为64mm/d和58mm/d,而沈阳菌系仅为35mm/d和34mm/d。但精氨酸则对二菌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日生长量低于对照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黑星菌 菌丝生长 分生孢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啤酒花害虫种类及综合防治
19
作者 贺春贵 刘长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首次报道了甘肃省河西地区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害虫种类及为害情况。初步查明害虫有10多种,其中主要的为葎草疣蚜phorodon japonensis Takahashi、棉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ubner和大麻跳甲P... 首次报道了甘肃省河西地区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害虫种类及为害情况。初步查明害虫有10多种,其中主要的为葎草疣蚜phorodon japonensis Takahashi、棉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ubner和大麻跳甲Psylliodes attenuata(Koch)。根据害虫种类和防治实践,阐述了该地区啤酒花害虫综合防治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花 害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霜霉菌(Peronosporaceae)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白宏彩 程秀英 王生荣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80-183,共4页
本文汇录了作者收集的甘肃省22种霜霉菌。其中2个新种(已另文发表),即:寄生于藜科植物甜菜(Beta vulgaris L.)上的甜菜盘梗霜霉菌(Bremia betae Bai et Cheng sp.nov.)和寄生于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arvensis L.)上的薄荷霜霉菌(Perono... 本文汇录了作者收集的甘肃省22种霜霉菌。其中2个新种(已另文发表),即:寄生于藜科植物甜菜(Beta vulgaris L.)上的甜菜盘梗霜霉菌(Bremia betae Bai et Cheng sp.nov.)和寄生于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arvensis L.)上的薄荷霜霉菌(Peronospora menthae Cheng et Bai sp.nov.)。10个省内新记录种。对新种做了较详尽的形态描述,省内新记录种和省内已经报道过的种,仅分别将种名和寄主名列出。对近年来省内外其他学者报道的甘肃省霜霉菌新种共3种,我们还未采集到标本,也收录在文末附录内。至此,甘肃省共有霜霉菌25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霉菌 甜菜 薄荷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