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教学法在生物分离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1
作者 董妙音 韩江媛 +1 位作者 杨德龙 栗孟飞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基于比较教学法在本科课程教学中展现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尝试将其应用到生物分离工程实验教学中,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比较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生物材料选取、活性物质提取分离及抗氧... 基于比较教学法在本科课程教学中展现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尝试将其应用到生物分离工程实验教学中,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比较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生物材料选取、活性物质提取分离及抗氧化能力测定等项目的比较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培养科研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充分体现该教学方法在生物分离工程实验教学中的优越性。因此,推广比较教学法可以为生物分离工程以及类似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与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离工程 比较教学法 实验教学 探索实践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机器学习优化PROSAIL模型的青贮玉米叶面积指数反演
2
作者 汪彦龙 王钧 +2 位作者 李广 刘佳宇 刘艳阳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4-142,共9页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作为衡量作物生长状况的关键参数,对其进行精准高效的反演对于作物监测、产量预测等活动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经验模型在估算LAI时常存在计算负荷重、泛化能力弱等问题。为实现青贮玉米多时序LAI精准、...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作为衡量作物生长状况的关键参数,对其进行精准高效的反演对于作物监测、产量预测等活动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经验模型在估算LAI时常存在计算负荷重、泛化能力弱等问题。为实现青贮玉米多时序LAI精准、高效估算,该研究以甘肃省民乐县的大田青贮玉米LAI为研究对象,结合Landsat-8多光谱影像与同期实地采集的LAI数据,提出了4种基于EFAST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的机器学习混合反演模型(MLP-PROSAIL、SVR-PROSAIL、RF-PROSAIL和GBM-PROSAIL)。通过对PROSAIL模型的输入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以便确定参数敏感度并准确模拟输出冠层反射率光谱。进一步对Landsat-8多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波段变换,并采用地理配准工具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的策略减少其尺度差异。同时利用贝叶斯超参数寻优和正则化技术优化模型不同的参数类型和激活函数,得到4种改进模型用于训练LAI与光谱数据,通过5折交叉验证法和留一验证法对4种模型的反演性能进行验证并选出最优模型。优化后的模型性能均有明显提升,其中,GBM-PROSAIL模型反演性能最优,拟合精度R^(2)为0.93、均方根误差(RMSE)为0.42。MLP-PROSAIL、SVR-PROSAIL和RF-PROSAIL模型的拟合精度R^(2)依次为0.85、0.88、0.90,RMSE依次为0.80、0.69、0.51。根据GBM-PROSAIL模型绘制的研究区多时序LAI反演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青贮玉米LAI值存在明显差异,能较好反映其生长过程。该研究提出的混合反演模型具有较高的性能及较强的鲁棒性,可为多时序、大尺度作物监测、产量预测相关研究提供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Landsat-8多光谱 PROSAIL模型 EFAST敏感性分析 混合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干旱胁迫对雀麦、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和体内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咏梅 胡海英 +3 位作者 白小明 Matthew Cory García-Favre Javier Ordóez Iván P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07-3818,共12页
为研究极端干旱对牧草生长的影响,选择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Lp)和雀麦(Bromus valdivianus,Bv)给予80%~85%植物有效水(Plant available water,PAW)和20%~25%PAW 2种水分处理,分析两种牧草生长及体内水分状况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为研究极端干旱对牧草生长的影响,选择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Lp)和雀麦(Bromus valdivianus,Bv)给予80%~85%植物有效水(Plant available water,PAW)和20%~25%PAW 2种水分处理,分析两种牧草生长及体内水分状况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研究表明:80%~85%PAW充足水分下,两种牧草生物量积累、水势(Water potential,WP)、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RWC)和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无明显种间差异。Bv叶片宽而重,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CO_(2)总导度(Total conductance to CO_(2),CndCO_(2))和气孔导度(Conductance to H 2O,Gs)显著高于Lp。而Lp分蘗多、叶多汁,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是Bv的1.63倍。20%~25%PAW对两种牧草生长影响不完全一致,叶饱和重、干重和叶面积有相反变化趋势,但与充足水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n,Tr,CndCO_(2),Gs和RWC则极显著降低,WP极显著降低了1.60 MPa,致使枯叶占比和叶温差显著升高。总之,雀麦和多年生黑麦草生长相近,水分利用模式不同;遭受极端干旱,不同种的两种牧草耐旱机制具有一定的共性,通过增强叶片持水力、降低水分循环、减少蒸腾失水以提高牧草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生物量积累 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水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E3泛素连接酶TaSINA101的抗逆相关功能研究
4
作者 刘雅鑫 陈涛 +3 位作者 高维东 郭利建 车卓 杨德龙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8,共10页
泛素化途径是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关键信号途径之一。为明确E3泛素连接酶TaSINA101基因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物学功能,以小麦抗旱优异品种晋麦47为材料,克隆TaSINA61、TaSINA101和TaSINA105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其序列特征,通过qRT-PC... 泛素化途径是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关键信号途径之一。为明确E3泛素连接酶TaSINA101基因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物学功能,以小麦抗旱优异品种晋麦47为材料,克隆TaSINA61、TaSINA101和TaSINA105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其序列特征,通过qRT-PCR检测3个基因在PEG-6000、NaCl、低温和ABA处理下小麦根和叶中表达量的变化。通过转基因水稻异源表达TaSINA101,分析TaSINA101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TaSINA61、TaSINA101、TaSINA105基因均包含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编码的蛋白质均由282个氨基酸组成,启动子区主要包含生长发育调控元件、激素响应元件和逆境胁迫响应元件。qRT-PCR表达分析显示,这3个基因在根和叶中均受干旱胁迫等各种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干旱胁迫处理TaSINA101转基因水稻的表型分析发现,转基因水稻株系OE-1、OE-2和OE-3叶片的鲜质量及干质量、最大根长、根系平均直径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野生型,而转基因水稻株系OE-1、OE-2叶片相对电导率则显著高于野生型。因此,TaSINA101负调控水稻的干旱胁迫耐受性,为深入解析小麦TaSINA10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胁迫 E3泛素连接酶 表达分析 功能研究 TaSINA1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生黑麦草、雀麦根系形态和生长对土壤干旱的适应性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咏梅 胡海英 +3 位作者 白小明 Matthew Cory García-Favre Javier Ordóñez Iván P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84-1794,共11页
为了研究牧草根系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选择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雀麦(Bromus valdivianus)进行盆栽试验,给予80%~85%有效水(PAW)充分供水和20%~25%PAW极端干旱两种水分模式,通过对两种牧草的根系外形、干物质积累和根系形态... 为了研究牧草根系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选择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雀麦(Bromus valdivianus)进行盆栽试验,给予80%~85%有效水(PAW)充分供水和20%~25%PAW极端干旱两种水分模式,通过对两种牧草的根系外形、干物质积累和根系形态学分析,探求两牧草在极干旱胁迫下的有效生产策略。研究表明,两种牧草的根尖外形略有不同。雀麦根毛长而密,分生区细胞致密,伸长区较长;多年生黑麦草根毛稀疏,伸长区短。20%~25%PAW极干旱胁迫使黑麦草根系粗细不匀,出现畸形;而雀麦根系未见明显受害。两种牧草生物量在茎叶和根的积累无显著的种间差异和水分处理间的组间差异。雀麦和多年生黑麦草单株根系的总长度、根面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和分叉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多年生黑麦草根量显著高于雀麦(至少P≤0.01),根长和面积是雀麦的1.5倍左右,根尖数和分叉数是雀麦的2倍以上。雀麦根系末端侧根分枝密度高,短且粗;多年生黑麦草侧根细而长。干旱胁迫显著减少了两种牧草的总根长度,促进了雀麦根的径向生长。总之,雀麦根毛区较多年生黑麦草发达,多年生黑麦草根量显著多于雀麦。黑麦草主要以根数量(量)取胜,采取广泛吸水的适应策略;雀麦以根毛发达,侧根分枝密度高(质)为主,采用确保有效吸水的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生牧草 极干旱胁迫 适应策略 根尖 根系生物量 根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生草根系基因HgAKR6C的克隆与初步功能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尚钦 汪军成 +7 位作者 姚立蓉 司二静 马小乐 杨轲 张宏 孟亚雄 王化俊 李葆春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4,共14页
醛酮还原酶(AKR)是构成Shaker型K+通道蛋白的保守核心结构域,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时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采用西北旱区典型盐生植物盐生草作为研究材料,基于课题组前期盐生草根系盐胁迫转录组学数据分析结果,筛选并克隆得到耐盐基因HgA... 醛酮还原酶(AKR)是构成Shaker型K+通道蛋白的保守核心结构域,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时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采用西北旱区典型盐生植物盐生草作为研究材料,基于课题组前期盐生草根系盐胁迫转录组学数据分析结果,筛选并克隆得到耐盐基因HgAKR6C。HgAKR6C基因蛋白质编码区(CDS)全长951 bp,共编码氨基酸317个。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表明,HgAKR6C与拟南芥中AtAKR6C1基因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表明该基因可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qRT-PCR结果表明HgAKR6C在盐处理24 h时表达量达到峰值。构建酵母异源表达载体转化缺陷型菌株发现,HgAKR6C基因可能参与Na+的外排和介导K+的吸收。综上所述,HgAKR6C具有调节盐生草耐盐性的功能,而盐生草根系耐盐基因HgAKR6C的调控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生草 HgAKR6C 基因克隆 耐盐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通用应激蛋白StUS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逆境表达模式分析
7
作者 王泽民 田渺 +5 位作者 侯乐乐 晋昕 张国栋 杨江伟 张宁 司怀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2,共11页
在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系统鉴定马铃薯USP通用应激蛋白基因家族,并对该家族成员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同时以马铃薯干旱耐受型品种‘陇薯10号’(L)和干旱敏感型品种‘大西洋’(D)为试验材料,利用高通量... 在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系统鉴定马铃薯USP通用应激蛋白基因家族,并对该家族成员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同时以马铃薯干旱耐受型品种‘陇薯10号’(L)和干旱敏感型品种‘大西洋’(D)为试验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全面分析StUSP家族成员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特性,筛选干旱胁迫关键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马铃薯基因组中共有42个基因编码含有USP结构域的蛋白质,在11条染色体上不对称分布,且主要分布在1~6号染色体上。绝大多数StUSPs含有多个内含子。胁迫表达分析显示StUSPs能够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且在干旱耐受性不同的马铃薯品种中差异表达。同时,利用qRT-PCR分析了12个成员干旱胁迫下表达模式,除StUSP12、StUSP22下调表达外,其余10个基因均正响应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USP基因家族 鉴定 逆境 干旱胁迫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BrADS2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与亚细胞定位
8
作者 杨馥睿 翟利佳 +7 位作者 刘自刚 武泽峰 崔俊美 魏家萍 王小霞 巩永杰 王莹 方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78-1988,共11页
【目的】探究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 L.)脂肪酸去饱和酶ADS2(Δ9 fatty acid desaturase)基因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基于前期转录组结果,采用一步定向克隆法得到BrADS2基因;构建GFP融合表达载体,通过注射法在烟草下表皮细胞进... 【目的】探究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 L.)脂肪酸去饱和酶ADS2(Δ9 fatty acid desaturase)基因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基于前期转录组结果,采用一步定向克隆法得到BrADS2基因;构建GFP融合表达载体,通过注射法在烟草下表皮细胞进行瞬时转化,同时采用农杆菌侵染法侵染‘中双11号’;利用qRT-PCR技术,检测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叶片中ADS2基因的表达模式,并对低温下冬油菜的形态变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电导率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白菜型冬油菜BrADS2基因可编码307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亲水性特性;qRT-PCR结果显示,BrADS2基因的表达量呈先升后降的单峰型变化,且在-4℃时表达量达到峰值;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BrADS2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表达;低温处理下3个品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抗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上升,强抗寒品种抗氧化酶活性高于弱抗寒品种,电导率却相反;农杆菌介导侵染‘中双11号’下胚轴后获得15株转基因阳性苗,且转基因油菜阳性植株叶中的BrADS2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结论】推测BrADS2基因在白菜型冬油菜膜脂不饱和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揭示了ADS2基因与冬油菜抗低温胁迫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ADS2 表达特性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添加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呼吸组分特征与碳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甘润 齐鹏 +4 位作者 郭高文 王晓娇 蔡立群 海龙 张仁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9-611,共13页
磷素的大量输入,将显著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和碳固存,为探究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动态变化特征与碳平衡对磷添加的响应,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不施磷肥(CK)、低磷(P_(1))、中磷(P_(2))、高磷(P_(3))4个施磷水平... 磷素的大量输入,将显著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和碳固存,为探究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动态变化特征与碳平衡对磷添加的响应,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不施磷肥(CK)、低磷(P_(1))、中磷(P_(2))、高磷(P_(3))4个施磷水平,测定春小麦生育期各处理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环境因子,计算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指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平衡。研究结果表明,磷添加增加了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CO_(2)排放量。与CK处理相比,P_(1)、P_(2)处理和P_(3)处理土壤呼吸CO_(2)累计排放量分别显著增加13.85%、24.86%和26.47%(P<0.05);土壤异养呼吸显著提高了9.09%、9.4%和14.52%(P<0.05);土壤自养呼吸分别提高了18.96%、39.98%和38.33%(P<0.05)。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受到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温度分别可解释土壤呼吸及其组分速率变异的37.0%~49.7%和69.4%~76.8%。逐步回归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土壤呼吸的主要影响因素为0~5 cm土壤碱性磷酸酶和0~10 cm土壤有机碳;异养呼吸的主要影响因素为0~5 cm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0~5 cm土壤纤维素二糖水解酶和5~10 cm土壤碱性磷酸酶;自养呼吸的主要影响因素为0~5 cm土壤碱性磷酸酶、0~5 cm土壤速效磷、0~5 cm土壤有机碳和5~10 cm土壤纤维素二糖水解酶。CK、P_(1)、P_(2)处理和P_(3)处理的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均为正值,其数值分别为2640.10、3412.91、3579.83 kg·hm^(-2)和3790.74 kg·hm^(-2),均表现为土壤碳的“汇”。因此,在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生态系统管理中,应合理地增施磷肥(建议施用115 kg·hm^(-2)),提高土壤固碳效率,科学合理地构建环境保护与经济高效并重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添加 土壤呼吸 碳平衡 土壤酶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北方盐碱地土壤特性及燕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卢培娜 刘景辉 +4 位作者 李立军 白健慧 赵宝平 米俊珍 刘敏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86,共14页
为探究有机物料定位改良对盐碱土壤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于2016~2018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海流图试验基地盐碱环境开展试验,对比分析空白对照(CK)、单施菌肥(F)、单施腐熟秸秆(S)及腐熟秸秆配施菌肥(FS)4个处理下土壤pH,电导率,土壤微... 为探究有机物料定位改良对盐碱土壤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于2016~2018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海流图试验基地盐碱环境开展试验,对比分析空白对照(CK)、单施菌肥(F)、单施腐熟秸秆(S)及腐熟秸秆配施菌肥(FS)4个处理下土壤pH,电导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土壤酶活性及燕麦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16、2017和2018年F、S及FS处理均可以显著降低盐碱地燕麦生长各时期0~5、5~10、10~20、20~40 cm土层土壤pH,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以及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且以FS处理表现最佳,但会引起较高的土壤电导率,其籽粒、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较CK处理在2016年提高121.48%、65.97%、48.22%,2017年提高146.06%、102.13%、77.23%,2018年提高36.55%、23.53%、43.20%;2016和2017年燕麦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此外,2016、2017和2018年盐碱地连续施入有机物料,燕麦籽粒产量直接和间接受到土壤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有机物料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燕麦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老化生物质炭对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占东 蔡雪梅 +3 位作者 蔡立群 董博 武均 张仁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19-2231,共13页
【目的】研究田间老化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为生物质炭在陇中黄土高原地区培肥改良土壤、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方面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在甘肃农业大学旱作农业综合试验站开展定位试验,试验包... 【目的】研究田间老化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为生物质炭在陇中黄土高原地区培肥改良土壤、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方面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在甘肃农业大学旱作农业综合试验站开展定位试验,试验包含6个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添加量:0、10、20、30、40、50 t/hm^(2),依次记为CK、BC1、BC2、BC3、BC4、BC5处理。2020年小麦收获后(第5茬),调查了春小麦产量,采集0—5、5—10和10—30 cm土层土壤,用Bremner法测定有机氮组分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结果】施用生物质炭5年后依然能显著提高春小麦产量,以BC3处理春小麦产量最高,较CK显著提高了24.76%。与CK相比,生物质炭处理土壤全氮(TN)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分别显著增加6.55%~10.94%、68.63%~139.74%,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BC/BN)增加10.60%~202.44%。有机氮各组分占比表现为:氨基酸态氮(AAN)>非酸解氮(AIN)>酸解铵态氮(AMN)>酸解未知态氮(UAN)>氨基糖态氮(ASN),分别占土壤全氮的27.46%~45.13%、15.47%~31.14%、19.00%~28.66%、1.59%~18.54%和2.76%~8.86%。其中三个酸解氮含量在5个生物质炭处理土壤中均表现为:AAN>AMN>ASN,BC2、BC3、BC4和BC5处理土壤AAN和ASN含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17.58%~81.51%和43.60%~107.55%,BC2和BC3处理土壤AMN含量显著提高15.46%~28.95%。BC3处理土壤的酸解总氮(TAN)、AMN和ASN含量最高,AIN含量最低。【结论】土壤全氮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是影响有机氮组分差异的主要因素。10~50 t/hm^(2)施用量下,生物质炭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施用生物质炭30 t/hm^(2)提高土壤酸解总氮、酸解铵态氮和氨基糖态氮含量的效果最显著,土壤供氮能力最强,春小麦产量最高。因此,在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合理的生物质炭用量可长期提高土壤供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生物质炭 黄土高原 旱作农田 有机氮组分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