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危险源辨识的涉农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探索
1
作者 刘家鹤 罗珠珠 +1 位作者 谢军红 彭正凯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8期117-121,共5页
为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科学性与风险防控能力,本文针对涉农高校实验室部分存在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标准不统一、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信息牌不规范等问题,将其实验室危险源划分为化学类、生物类、辐射类、机电类及其他类,以50 m^(2)为... 为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科学性与风险防控能力,本文针对涉农高校实验室部分存在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标准不统一、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信息牌不规范等问题,将其实验室危险源划分为化学类、生物类、辐射类、机电类及其他类,以50 m^(2)为基准制定风险评分标准,累加计分划分为4个风险等级,构建“学院自评—专家审核—学校终审”的认定流程。配套建立多层级检查体系、危险源动态调整机制及差异化培训准入制度,明确各类实验室危险源特性与不同等级管理要求,实现隐患闭环治理。该体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涉农高校实验室管理职责模糊、管控不足等问题,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保障师生安全。本文为涉农高校实验室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校实验室 危险源辨识 安全风险评价 分级分类管理 涉农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镁荷正电无机陶瓷膜的制备及对葡萄汁中赭曲霉毒素A的静电吸附 被引量:1
2
作者 南米娜 辛雪燕 薛华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7-43,共7页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作为重要的真菌毒素之一,在葡萄制品中的污染较为普遍,尤其是葡萄酒与葡萄汁。传统的OTA物理脱除方法存在材料单一、吸附材料难去除、影响营养品质等问题。该研究采用浸渍-热分解法以尿素与MgCl_(2)·...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作为重要的真菌毒素之一,在葡萄制品中的污染较为普遍,尤其是葡萄酒与葡萄汁。传统的OTA物理脱除方法存在材料单一、吸附材料难去除、影响营养品质等问题。该研究采用浸渍-热分解法以尿素与MgCl_(2)·6H_(2)O为原料通过加入分散剂来制备纳米-氧化镁(nano-MgO)荷正电无机陶瓷膜,筛选了OTA的最佳吸附条件,应用于葡萄汁中OTA的去除并分析了葡萄汁的营养品质与风味变化。结果表明,nano-MgO立方体有效增加了陶瓷膜的比表面积,改变了其荷电性能,对葡萄汁中OTA的吸附率达到91%以上,且整体保留了葡萄汁的营养品质与香气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正电无机陶瓷膜 赭曲霉毒素A 吸附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