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养牛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赵芳芳 李少斌 +2 位作者 郭艳丽 罗玉柱 胡江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第4期44-48,97,共6页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我省养牛业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调查内容包括牛产业布局、饲养品种和养殖规模、基础设施与设备、饲草料类型和和利用方式、饲养管理、畜产品开发、养殖需求。以期为甘肃省养牛...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我省养牛业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调查内容包括牛产业布局、饲养品种和养殖规模、基础设施与设备、饲草料类型和和利用方式、饲养管理、畜产品开发、养殖需求。以期为甘肃省养牛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数据及技术支撑,同时也为调查和分析甘肃省其他草食家畜的现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养牛业现状 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泌乳时期甘肃高山细毛羊与小尾寒羊的泌乳量、乳成分和脂肪酸含量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乔莉蓉 郝志云 +6 位作者 王建清 沈继源 宋宜泽 柯娜 吴新苗 胡丽妍 王继卿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0-518,共9页
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以小尾寒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产后30d的泌乳量,分析常乳和初乳中6种乳成分的含量,以及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和多不饱和... 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以小尾寒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产后30d的泌乳量,分析常乳和初乳中6种乳成分的含量,以及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结果表明,小尾寒羊产后30d的泌乳量为40.7kg,极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的25.6kg(P<0.01)。在初乳和常乳中,小尾寒羊的乳蛋白质、酪蛋白和可溶固形物含量都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P<0.05)。在2个品种中,初乳中的乳蛋白质、酪蛋白和可溶固形物含量也高于常乳(P<0.05)。在小尾寒羊初乳、小尾寒羊常乳、甘肃高山细毛羊初乳和甘肃高山细毛羊常乳中分别检测到16、17、13和14种SFA、6种MUFA,以及8、8、7和6种PUFA,棕榈酸、油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是其中的主要成分。上述4种乳样中的SFA/MUFA/PUFA值分别为13.66/6.89/1.00、16.08/9.16/1.00、10.16/7.89/1.00和22.28/8.61/1.00。在不同品种以及泌乳期之间,乳中部分脂肪酸的含量表现出明显差异。说明,小尾寒羊泌乳能力更强,乳中乳蛋白、酪蛋白、可溶固形物及部分有益脂肪酸的含量更高,更有利于羔羊的存活和生长发育。同时,在2个品种中,初乳中均有更高含量的乳蛋白质、酪蛋白质、可溶固形物以及部分有益的MUFA和PU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高山细毛羊 小尾寒羊 泌乳性能 乳成分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GlyCAM-1基因克隆、核苷酸变异及其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郝志云 王继卿 +3 位作者 胡江 刘秀 李少斌 罗玉柱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90-1697,共8页
糖基化依赖细胞粘附分子(GlyCAM-1)是粘液素(mucin)糖蛋白家族的成员,是乳腺细胞合成的一种乳脂球膜蛋白(MFGMPs)的重要组成部分。GlyCAM-1在乳腺发育和泌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该基因的序列特征、核苷酸序列变异和表达特征,以高泌... 糖基化依赖细胞粘附分子(GlyCAM-1)是粘液素(mucin)糖蛋白家族的成员,是乳腺细胞合成的一种乳脂球膜蛋白(MFGMPs)的重要组成部分。GlyCAM-1在乳腺发育和泌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该基因的序列特征、核苷酸序列变异和表达特征,以高泌乳量的小尾寒羊(泌乳高峰期和空怀期)和低泌乳量的甘肃高山细毛羊(泌乳高峰期)的乳腺组织为研究对象,利用克隆测序、RT-qPCR、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克隆绵羊GlyCAM-1基因的编码区,分析GlyCAM-1的理化性质和蛋白质结构,并检测GlyCAM-1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结果表明,绵羊的GlyCAM-1基因CDS区全长465 bp,编码154个氨基酸。测序结果表明,在该基因CDS区检测到7个SNPs,其中2个为同义突变,5个为错义突变。GlyCAM-1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延伸链则散布于整个蛋白质结构中。String分析结果表明,GlyCAM-1蛋白与CD34、MadCAM-1都作为L-选择素(L-selectin)的配体发挥作用;RT-qPCR结果表明,GlyCAM-1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品种特异性和时空特异性,乳腺、心脏、肝脏、肺脏、脾脏、肾脏、卵巢和背最长肌8个组织中,GlyCAM-1基因只在乳腺和肺脏组织中表达,在其余6个组织中均不表达,其中乳腺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泌乳高峰期的乳腺组织中,GlyCAM-1在高泌乳量的小尾寒羊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P<0.05);在小尾寒羊的乳腺组织中,GlyCAM-1在泌乳高峰期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空怀期(P<0.01)。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绵羊基因组数据,为深入研究GlyCAM-1基因的泌乳生物学功能及其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CAM-1基因 乳腺 绵羊 克隆 组织表达 SN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TAP1-4基因多态性对陇东绒山羊羊绒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新苗 罗玉柱 +6 位作者 赵孟丽 宋宜泽 沈继源 乔莉蓉 胡丽妍 鲁玉洁 王继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角蛋白关联蛋白1-4基因(KRTAP1-4)多态性对陇东绒山羊羊绒性状的影响。【方法】以382只1岁龄陇东绒山羊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产绒量、绒层高度和绒纤维的平均直径。采集试羊皮肤、肾脏、脾脏、肝脏、肺脏、心脏组织及血样,采... 【目的】研究角蛋白关联蛋白1-4基因(KRTAP1-4)多态性对陇东绒山羊羊绒性状的影响。【方法】以382只1岁龄陇东绒山羊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产绒量、绒层高度和绒纤维的平均直径。采集试羊皮肤、肾脏、脾脏、肝脏、肺脏、心脏组织及血样,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KRTAP1-4基因在6个组织中的表达谱;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检测KRTAP1-4基因的多态性,分析3个羊绒表型性状间的Pearson相关性及KRTAP1-4基因型与羊绒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RT-PCR发现,KRTAP1-4基因只在陇东绒山羊的皮肤中表达。在陇东绒山羊KRTAP1-4基因上检测到A、B、C、D 4个等位基因和AA、AB、AC、AD、BB 5种基因型。测序结果表明,山羊KRTAP1-4基因上有1个插入/缺失位点(c.223_252insTGCCAACCGATCTCCATCCAGAC-CAGCTGC)、2个同义突变的单核苷酸多态性(c.333T>C和c.573C>T),以及1个Chi序列(c.14-c.21,5′-CCACCAGC-3′)和2个Chi-like序列(c.46-c.53,5′-ACTGGTGG-3′;c.392-c.399,5′-GCACCAGC-3′)。Pearson相关性系数显示,产绒量与平均纤维直径(r=0.324,P<0.001)及绒层高度(r=0.465,P<0.001)呈中等正相关,平均纤维直径与绒层高度呈弱的正相关(r=0.201,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A、AB和AC型山羊个体的产绒量和绒层高度极显著低于BB型个体(P<0.01)。【结论】KRTAP1-4基因可以作为产绒量和绒层高度的分子标记用于陇东绒山羊的育种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TAP1-4基因多态性 陇东绒山羊 产绒量 绒层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IRS1基因CDS区克隆、序列分析及其组织表达研究
5
作者 王建清 郝志云 +5 位作者 沈继源 王继卿 罗玉柱 胡江 刘秀 李少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2-529,共8页
【目的】克隆绵羊IRS1基因CDS区,并研究其序列特征和组织表达。【方法】选择健康、3岁、处于第4胎的泌乳高峰期(产后第3周)小尾寒羊和空怀期小尾寒羊母羊各3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克隆测序技术获得绵羊IRS1基因的CDS序列,用生物信息学分... 【目的】克隆绵羊IRS1基因CDS区,并研究其序列特征和组织表达。【方法】选择健康、3岁、处于第4胎的泌乳高峰期(产后第3周)小尾寒羊和空怀期小尾寒羊母羊各3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克隆测序技术获得绵羊IRS1基因的CDS序列,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特征,用RT-qPCR检测IRS1基因在肝脏、心脏、背最长肌、脾脏、肺脏、卵巢、肾脏和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绵羊IRS1基因的CDS全长为3708 bp,编码1235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130462.80,等电点为8.99,不稳定指数为73.55,预测该蛋白为不稳定、碱性亲水性蛋白。蛋白互作分析表明,绵羊IRS1可以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R1)、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0(MAPK10)和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相互作用,KEGG分析发现IRS1主要参与了PI3K/AKT和MAPK 2个信号通路。RT-qPCR分析表明,IRS1基因在小尾寒羊各组织中均表达,并且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它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脏和心脏,在肺脏、肾脏、卵巢和乳腺组织中表达量较低,在脾脏中弱表达。同时,绵羊IRS1基因也表现出明显的时序表达性,在泌乳高峰期小尾寒羊中,IRS1基因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量是空怀期乳腺组织中表达量的2.77倍(P<0.05)。但在除乳腺和脾脏外的其他6个组织中,该基因在空怀期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泌乳高峰期中的表达量(P<0.05)。【结论】克隆得到绵羊IRS1基因完整的CDS序列,它全长3708 bp,编码1235个氨基酸。IRS1在小尾寒羊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并且表达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和时序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S1 克隆 绵羊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WNT5A基因克隆及其组织表达分析
6
作者 郝志云 王继卿 +3 位作者 罗玉柱 胡江 刘秀 李少斌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1,共7页
WNT5A(Wnt family member 5A)参与了多种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等生物学过程,在乳腺形态发生、毛囊发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试验利用RT-PCR获得绵羊WNT5A基因的CDS区,分析WNT5A蛋白的结构特征并利用RT-qPCR检测WNT5A基因在9个组... WNT5A(Wnt family member 5A)参与了多种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等生物学过程,在乳腺形态发生、毛囊发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试验利用RT-PCR获得绵羊WNT5A基因的CDS区,分析WNT5A蛋白的结构特征并利用RT-qPCR检测WNT5A基因在9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绵羊WNT5A基因的CDS区全长1062 bp,编码353个氨基酸。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β转角、延伸链贯穿于整个蛋白质结构中。String分析结果表明,WNT5A与卷曲蛋白受体、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和受体酪氨酸激酶有相互作用。RT-qPCR研究结果表明,WNT5A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及品种特异性。WNT5A基因在绵羊心脏、肝脏、肺脏、脾脏、肾脏、卵巢、背最长肌、乳腺和皮肤9个组织中均广泛表达,其中在皮肤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P<0.05),而在脾脏中表达量较低。它在甘肃高山细毛羊皮肤、乳腺、背最长肌、肾脏、肺脏、脾脏和肝脏中的表达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在甘肃高山细毛羊卵巢中的表达量低于小尾寒羊(P<0.05),在心脏中该基因的表达量无差异(P>0.05)。该结果为深入研究绵羊WNT5A基因的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丰富了绵羊基因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5A基因 绵羊 克隆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基因第10外显子对藏绵羊高原低氧适应性的影响
7
作者 李少斌 赵芳芳 +4 位作者 王继卿 刘秀 胡江 李涛 罗玉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21,共5页
【目的】研究藏绵羊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HIF-1α)第10外显子的变异特征及其对藏绵羊血气和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藏绵羊低氧适应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PCR-SSCP法对333只藏绵羊HIF-1α基因第10外显子变异进行分析;采用血气仪测... 【目的】研究藏绵羊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HIF-1α)第10外显子的变异特征及其对藏绵羊血气和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藏绵羊低氧适应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PCR-SSCP法对333只藏绵羊HIF-1α基因第10外显子变异进行分析;采用血气仪测定其中134只年龄基本一致成年母羊的血气和生化指标,分析HIF-1α基因第10外显子变异与藏绵羊血气和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藏绵羊HIF-1α基因第10外显子存在6个SNPs位点,其中4个SNPs为同义突变,位于编码区(c.1302C>T、c.1392G>A、c.1506T>C和c.1515T>G),另外2个SNPs位于非编码区(c.1545+26A>G和c.1545+52G>A)。6个SNPs构成A、B、C 3个等位基因,表现为AA、BB、AB、AC和BC 5种基因型,其中AB为优势基因型。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HIF-1α基因第10外显子多态信息含量为0.48,呈中度多态,并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HIF-1α基因第10外显子基因型对酸碱度(pH)、碱剩余(BE)、血氧饱和度(S(O2))、血红蛋白总量(Hb)和半饱和氧分压(p50)影响显著。AB基因型藏绵羊在群体中比例最高,且具有较高的S(O2)。与AB基因型藏绵羊相比,AA基因型藏绵羊BE和S(O2)较低(P<0.05),推测其高原低氧适应能力较弱。【结论】HIF-1α基因第10外显子变异与藏绵羊pH、BE、S(O2)、Hb和p50相关,推测AB基因型藏绵羊具有较好的高原低氧适应性,而AA基因型藏绵羊高原低氧适应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 藏绵羊 血气指标 生化指标 高原低氧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LPL基因组织表达及其突变与乳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8
作者 蒋艳艳 石斌刚 +6 位作者 陈彦丽 张海龙 丁考仁青 刘秀 王继卿 赵志东 胡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共9页
【目的】检测牦牛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及其突变位点,评估基因突变对甘南牦牛乳质性状的影响,丰富牦牛乳质性状分子遗传数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甘南牦牛LPL基因在不同... 【目的】检测牦牛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及其突变位点,评估基因突变对甘南牦牛乳质性状的影响,丰富牦牛乳质性状分子遗传数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甘南牦牛LPL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技术检测LPL基因在青海牦牛、天祝白牦牛、甘南牦牛、西藏牦牛及野血牦牛5个群体中的突变,应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基因突变与甘南牦牛乳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甘南牦牛LPL基因在皮下脂肪和心脏中高表达,在背最长肌、乳腺、肝脏、脾脏、肾脏、大肠、小肠、皱胃、瘤胃中低表达,在肺脏中表达量最低。在5个牦牛群体LPL基因的exon 3区,exon 6区和exon 7区均未检测到多态性,在intron 2区检测到2处单碱基突变,形成M和N 2种等位基因,其中M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67.11%~83.21%);在exon 4-intron 4区也检测到2处单碱基突变,形成A和B 2种等位基因,其中等位基因A为西藏牦牛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63.95%),其他4类群牦牛中B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59.75%~69.71%)。5个类群牦牛LPL基因在intron 2区和exon4-intron 4区为中低度多态。关联分析表明,甘南牦牛LPL基因intron 2区基因型MM个体、exon 4-intron 4区基因型AB个体和两区域单倍型组合H1H2(M-A/M-B)的乳脂率、乳蛋白率及总固体物质含量均高于其他个体,且乳脂率显著高于其他个体(P<0.05)。【结论】5个类群牦牛LPL基因intron 2区和exon4-intron 4区各存在2处单碱基突变,且显著影响了甘南牦牛的乳脂率,可作为牦牛乳脂性状潜在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LPL基因 组织表达 多态性分析 乳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