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和水稻秸秆作为反刍动物饲料资源的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冯文晓 陶莲 +1 位作者 陈国顺 刁其玉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59-62,共4页
玉米秸、麦秸和稻草是农业生产中最为丰富的副产品,同时也是反刍动物潜在的粗饲料资源,但因其直接饲喂时难以被消化,故饲用价值较低。因此,如何对其进行降解处理来提高其饲用价值,一直是国内外农业和养殖业研究及关注的热点。文章主要... 玉米秸、麦秸和稻草是农业生产中最为丰富的副产品,同时也是反刍动物潜在的粗饲料资源,但因其直接饲喂时难以被消化,故饲用价值较低。因此,如何对其进行降解处理来提高其饲用价值,一直是国内外农业和养殖业研究及关注的热点。文章主要综述了小麦和水稻秸秸干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它们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水稻秸秆 生物降解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NA差异显示技术及其用于动物胚胎早期发育基因研究的进展
2
作者 李拥军 赵有璋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z1期152-153,共2页
真核生物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创立及其对该技术的一系列改进,为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有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以及有关基因的分子克隆提供了有效工具.文章概述了差显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基因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MRNA差异显示技术 胚胎发育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高山细毛羊妊娠母羊营养需要量估测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昌吉 李成 +3 位作者 张勇 郭武君 张利平 滚双宝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8-175,共8页
借助其他品种绵羊营养需要的一些研究方法,结合甘肃高山细毛羊四季牧草干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摄入量、采食牧草营养成分、牧草营养物质消化率以及生产相关数据,采用析因法估测甘肃高山细毛羊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成年母羊维持代谢能需... 借助其他品种绵羊营养需要的一些研究方法,结合甘肃高山细毛羊四季牧草干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摄入量、采食牧草营养成分、牧草营养物质消化率以及生产相关数据,采用析因法估测甘肃高山细毛羊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成年母羊维持代谢能需要量为6.58 MJ/d(每kg代谢体重维持代谢能需要为0.417 MJ/W0.75),维持蛋白质需要量107.62g/d;妊娠前期代谢能需要量为12.54MJ/d,粗蛋白质需要量125.19g/d;妊娠后期代谢能需要量为12.86 MJ/d,粗蛋白质需要量为146g/d;通过对比研究表明,甘肃高山细毛羊成年母羊钙需要量约为8.22~9.61g/d,磷需要量为4.98~5.87g/d,食盐需要量为9~16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高山细毛羊 妊娠母羊 营养需要量估计 代谢能 粗蛋白质 常量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SG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同期发情和繁殖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成 张利平 +3 位作者 吴建平 宫旭胤 刘婷 童建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07-1912,共6页
在甘肃省肃南县康乐乡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应用阴道栓与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结合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注射剂量和处理方式对母羊的同期发情和繁殖率均有影响,在埋栓后12.5 d注射550 IU PMSG并在放栓后14 d撤除阴道栓后的0-48 h发情率显... 在甘肃省肃南县康乐乡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应用阴道栓与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结合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注射剂量和处理方式对母羊的同期发情和繁殖率均有影响,在埋栓后12.5 d注射550 IU PMSG并在放栓后14 d撤除阴道栓后的0-48 h发情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在埋栓后13 d注射600 IU PMSG同时撤除阴道栓的试验组繁殖率最高(P<0.05)。但综合繁殖率和经济效益考虑,在埋栓后间隔12.5 d注射550 IU PMSG并在放栓后14 d撤除阴道栓0-48 h的试验组效果最好,平均每只母羊净收入可达773.7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马血清 甘肃高山细毛羊 繁殖率 发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评定棉籽粕营养价值和蛋公鸡代谢能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玉鹏 年芳 +3 位作者 李爱科 王薇薇 陆辉 王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13-2023,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测定棉籽粕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和蛋公鸡代谢能的可行性。从全国范围内收集76个不同产地、年份、加工方式的棉籽粕样品,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并通过蛋公鸡强饲试验测定其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随... 本试验旨在探讨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测定棉籽粕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和蛋公鸡代谢能的可行性。从全国范围内收集76个不同产地、年份、加工方式的棉籽粕样品,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并通过蛋公鸡强饲试验测定其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随机选取定标集(n=56)和外部验证集(n=20)样品,建立近红外定标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棉籽粕的营养成分和蛋公鸡代谢能变异较大,变异系数为2.52%-84.75%,其中水分、粗脂肪、粗纤维、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的变异系数超过10%;粗蛋白质、粗灰分和总能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58%、9.81%和2.52%。2)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总能的定标决定系数为0.923 5-0.975 8,交互验证决定系数为0.824 7-0.930 3,外部验证决定系数为0.879-0.896;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的定标决定系数为0.969 0和0.926 8,交互验证决定系数为0.917 0和0.905 7,外部验证决定系数为0.911和0.892。因此,常规营养成分和代谢能的定标方程均可用于日常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反射光谱 棉籽粕 常规营养成分 代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羊GH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与体重关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浩 朱爱文 +2 位作者 马友记 李发弟 陈国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3-166,共4页
根据GenBank发表的绵羊生长激素(GH)基因外显子1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GH基因外显子1在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选育群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3月龄前的体重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H基因外显子1在新品种群羊中存在多... 根据GenBank发表的绵羊生长激素(GH)基因外显子1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GH基因外显子1在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选育群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3月龄前的体重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H基因外显子1在新品种群羊中存在多态性,检测到两种基因型(AA、AB),其301bp处有一个T/A突变和305bp处有一个G/A突变,初生重、1月、2月、3月龄体重AA、AB型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3月龄AB型个体的体重相对于AA型偏高,由此初步推断GH基因可能是影响绵羊体重性状的主基因或与主基因相连锁,可用以对绵羊体重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基因 绵羊 PCR-SSCP 遗传多态性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高山细毛羊及其杂种羊GH基因第3内含子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恩宇 罗玉柱 +5 位作者 李少斌 王继卿 刘秀 闫伟 管生栋 徐洪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76,共6页
为给甘肃高山细毛羊生长标记候选基因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绵羊GH基因第3内含子突变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生长性状可能产生的影响。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甘肃高山细毛羊及其与特克赛尔、邦德和澳洲美利奴羊的杂交品种GH基因第3内含子... 为给甘肃高山细毛羊生长标记候选基因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绵羊GH基因第3内含子突变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生长性状可能产生的影响。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甘肃高山细毛羊及其与特克赛尔、邦德和澳洲美利奴羊的杂交品种GH基因第3内含子多态性,分析GH基因第3内含子突变对羔羊初生重、3月龄重、断奶重及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高山细毛羊及其杂种羔羊GH基因第3内含子第98 bp处有一个C〉T突变,共有AA、AB和BB 3种基因型,甘肃高山细毛羊和对照组杂种羊的GH基因第3内含子PIC值均为0.25-0.50,为中度多态。其中BB型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存在与缺失对体重及日增重的关联分析表明,存在等位基因B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的3月龄重、断奶重及日增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缺失等位基因B的个体(P〈0.05或P〈0.01),缺失等位基因A的特甘细绵羊在初生重、断奶重及日增重方面显著高于存在等位基因A的个体(P〈0.05)。邦甘细绵羊中,存在等位基因B的个体3月龄重、断奶重、日增重均显著高于等位基因B缺失个体。相关性分析表明,甘肃高山细毛羊不同基因型与初生重间关联度不显著,BB型甘肃高山细毛羊3月龄重和断奶重均显著高于AA型(P〈0.05),AA型甘肃高山细毛羊日增重与BB型也显著相关(P〈0.05)。对照组中,特甘细羊BB型的初生重、断奶重及日增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A型特甘细(P〈0.05或P〈0.01)。邦甘细、澳甘细不同基因型与体重及日增重均无相关性(P〉0.05)。结果显示GH基因第3内含子可作为甘肃高山细毛羊生长标记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高山细毛羊 GH基因第3内含子 多态性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甘肃油松针叶中绿原酸含量
8
作者 段辉 李广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0年第5期35-37,共3页
目的:运用RP-HPLC法建立绿原酸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1525液相色谱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与紫外检测器,Waters ODS C18柱(3.9 mm×150 mm,4μm),流动相:2.5 mmol/L四丁基溴化铵水溶液-乙腈(87∶13),检测波长:325 nm,流速:1 mL/min... 目的:运用RP-HPLC法建立绿原酸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1525液相色谱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与紫外检测器,Waters ODS C18柱(3.9 mm×150 mm,4μm),流动相:2.5 mmol/L四丁基溴化铵水溶液-乙腈(87∶13),检测波长:325 nm,流速:1 mL/min;柱温:25℃。结果:绿原酸线性范围为0.41-41μg/mL,r=0.999 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为1.4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松针叶及成分复杂且含量低的常绿植物中绿原酸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松针 反相离子对色谱 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邦德羊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徐蕾 李少斌 +4 位作者 胡江 王继卿 刘秀 闫伟 罗玉柱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16,共4页
以邦德羊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试验,并对杂交F1代羔羊(简称邦甘细)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分析。生长观测表明,邦甘细初生体质量、4月龄体质量、6月龄体质量和12月龄体质量分别比甘肃高山细毛羊纯繁组(简称甘... 以邦德羊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试验,并对杂交F1代羔羊(简称邦甘细)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分析。生长观测表明,邦甘细初生体质量、4月龄体质量、6月龄体质量和12月龄体质量分别比甘肃高山细毛羊纯繁组(简称甘高细)高14.14%、17.90%、28.17%和33.97%(P〈0.01)。4月龄前平均日增量、4~6月龄平均日增量、12月龄前平均日增量极显著高于甘高细(P〈0.01)。屠宰结果表明,邦甘细4月龄、6月龄和12月龄的胴体质量和屠宰率均高于甘高细,且各年龄段胴体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以邦德羊为父本对甘高细进行杂交改良的F1代羔羊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显著提高,改良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邦德羊 甘肃高山细毛羊 杂交改良 改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基因表达
10
作者 李拥军 赵有璋 《中国草食动物》 2005年第z1期63-64,共2页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基因表达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不同作用的基因控制和推动了各发育阶段,由特定的mRNA翻译成起一定作用的蛋白质,表现出了胚胎的各个部分和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功能,并推动发育的不断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制剂和酶制剂处理小麦秸秆对肉用绵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冯文晓 陶莲 +2 位作者 王玉荣 陈国顺 刁其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66-1672,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复合青贮制剂和复合酶制剂处理的小麦秸秆对肉用绵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探索有效的小麦秸秆生物制剂处理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80只体重为(24.00±2.42)kg的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F1代公羔羊... 本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复合青贮制剂和复合酶制剂处理的小麦秸秆对肉用绵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探索有效的小麦秸秆生物制剂处理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80只体重为(24.00±2.42)kg的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F1代公羔羊,随机分为4个处理,即空白对照组(干小麦秸秆)、处理组Ⅰ(小麦秸秆喷洒菌、酶复合青贮制剂发酵)、处理组Ⅱ(干小麦秸秆喷洒复合酶制剂)、羊草对照组(羊草),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预饲期8d,正试期为60d。结果显示,处理组Ⅰ、Ⅱ和羊草组羔羊净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3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处理组间屠宰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组Ⅰ、Ⅱ和羊草对照组试验羊肝脏重分别较对照组高10.74%(P>0.05)、13.79%(P<0.05)、8.52%(P>0.05),且3组中肝脏重量占宰前活重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小肠和大肠、肾脏、肺脏、头、蹄和毛+皮)的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的比例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用菌、酶复合青贮剂和复合酶制剂处理小麦秸秆对肉羊生长性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于屠宰率和各组织器官的发育无显著影响,接近羊草的饲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羊 小麦秸秆 酶制剂 菌、酶复合制剂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乳酸菌的主要代谢产物及其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巧丽 季海峰 +4 位作者 韩向敏 王四新 王晶 张董燕 刘辉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24,共3页
饲用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越来越引起动物营养与饲料领域的重视。综述饲用乳酸菌的主要代谢产物及其作用。有机酸、过氧化氢、胞外多糖和细菌素是乳酸菌发酵的主要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可以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畜禽生长,改善... 饲用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越来越引起动物营养与饲料领域的重视。综述饲用乳酸菌的主要代谢产物及其作用。有机酸、过氧化氢、胞外多糖和细菌素是乳酸菌发酵的主要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可以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畜禽生长,改善畜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乳酸菌 代谢产物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酶处理水稻秸秆对肉用绵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冯文晓 陶莲 +1 位作者 陈国顺 刁其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14,共6页
本文旨在研究菌、酶混合制剂和复合酶制剂处理的水稻秸秆,对肉用绵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而探索对水稻秸秆有效的生物处理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体重为(24±2.42)kg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代公羔... 本文旨在研究菌、酶混合制剂和复合酶制剂处理的水稻秸秆,对肉用绵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而探索对水稻秸秆有效的生物处理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体重为(24±2.42)kg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代公羔羊8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对照组饲喂干水稻秸秆,处理组Ⅰ饲喂添加菌、酶复合青贮制剂水稻秸秆,处理组Ⅱ饲喂添加酶制剂水稻秸秆,处理组Ⅲ饲喂干羊草,预饲期8 d,正式期为60 d。结果表明:处理组Ⅰ试验羊DM、OM、NDF、ADF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8.40%、22.02%、50.45%、91.97%(P<0.05),其他指标与羊草组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组Ⅱ试验羊DM、NDF、ADF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2.02%、42.24%、100.12%(P<0.05),其他指标均与羊草组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组Ⅰ、Ⅱ各项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羊血清生化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合理的菌酶配伍或酶制剂的合理组合均有利于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效果达到或超过羊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肉羊 消化 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皮肤中调控毛色基因表达定量和黑色素细胞组织学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泽成 梁春年 +3 位作者 吴晓云 李明娜 张志飞 阎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7-123,共7页
旨在通过分子水平和组织学水平阐明牦牛不同被毛颜色的机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皮肤组织中决定色素形成通路中的主效基因:鼠灰色基因(Agouti signaling protein gene(ASIP),Agouti)、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 旨在通过分子水平和组织学水平阐明牦牛不同被毛颜色的机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皮肤组织中决定色素形成通路中的主效基因:鼠灰色基因(Agouti signaling protein gene(ASIP),Agouti)、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黑色素皮质素受体1基因(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和酪氨酸酶基因(Tyrosinasegene,TYR)表达量。结果表明:MC1R表达量在黑色毛色高于白色毛色;MITF表达量在黑色毛色与白色毛色中差异明显;ASIP表达量在白色毛色和黑色毛色中差异不显著;TYR表达量在天祝纯白被毛中表达量是大通纯黑被毛的2.87倍,这与有色被毛高表达的结果相反,TYR的表达量对牦牛黑色素的合成影响有待深入研究。采用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用HE和甲苯胺蓝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牦牛毛囊是由毛鞘、毛乳头和毛球外面周围的结缔组织形成的。在天祝白牦牛的表皮和毛囊周围发现分布着大量的黑色素细胞,同时发现有少量的黑色素颗粒存在。大通牦牛的毛囊和表皮黑色素细胞中均发现有黑色素的存在。黑色被毛毛囊中与毛发相连毛乳头附近的黑色素含量比毛囊周围其他部位含量高。大通牦牛的毛囊群比天祝牦牛毛囊群密集,毛囊的直径比天祝长,毛发较粗。大通牦牛毛囊周围黑色素细胞比天祝白牦牛密集,细胞核大,而且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毛色基因 定量表达 石蜡切片 黑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棕榈仁粕肉仔鸡氨基酸营养价值的评定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玉鹏 刘醒醒 +2 位作者 唐德富 罗昱芬 年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4,39,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经甘露聚糖酶酶解后的棕榈仁粕(PKM-2)、甘露聚糖酶和蛋白酶酶解后的棕榈仁粕(PKM-3)对肉仔鸡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选用192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科宝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公母各半),分别饲喂... 本试验旨在研究经甘露聚糖酶酶解后的棕榈仁粕(PKM-2)、甘露聚糖酶和蛋白酶酶解后的棕榈仁粕(PKM-3)对肉仔鸡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选用192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科宝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公母各半),分别饲喂PKM-1(未处理)、PKM-2和PKM-3配制的半纯合饲粮和无氮饲粮,在35日龄时收集肉仔鸡回肠后半段食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性别对肉仔鸡内源氨基酸基础损失量无显著影响(P>0.05);(2)PKM-2和PKM-3粗蛋白质和氨基酸(除半胱氨酸外)的表观回肠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除组氨酸和半胱氨酸外的标准回肠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PKM-3比PKM-2的蛋白质的表观回肠消化率提高2.66%,但差异不显著(P>0.05);PKM-2与PKM-3所有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酶解后的棕榈仁粕蛋白质和大部分氨基酸消化率均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仁粕 肉鸡 氨基酸消化率 甘露聚糖酶 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不同方法从深加工牦牛肉产品中提取基因组DNA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1
16
作者 何建文 韩建林 罗玉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2-167,共6页
为了从深加工牦牛肉产品中获得片段较大、数量较多的基因组DNA,以用于分子追溯的检测,尝试并系统地比较了异硫氰酸胍法、酚-氯仿抽提法和试剂盒提取法的提取效果。通过定量分析、凝胶电泳和PCR片段大小梯度扩增等手段,对利用3种方法提... 为了从深加工牦牛肉产品中获得片段较大、数量较多的基因组DNA,以用于分子追溯的检测,尝试并系统地比较了异硫氰酸胍法、酚-氯仿抽提法和试剂盒提取法的提取效果。通过定量分析、凝胶电泳和PCR片段大小梯度扩增等手段,对利用3种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利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不佳,异硫氰酸胍法和试剂盒提取法的提取效果相当,PCR可以扩增出730 bp左右的核外基因细胞色素b,而核内基因只能扩增出300bp左右的核基因DNA片段(内乳铁蛋白基因,271 bp;BoLA-DRB3基因,302 bp)。综合考虑提取时间、费用、数量和质量等各方面的因素,认为异硫氰酸胍法操作简便、快速、廉价、有效,是较好的从动物深加工肉产品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胍法 酚-氯仿抽提法 试剂盒方法 深加工牦牛肉产品 基因组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苜蓿草渣膳食纤维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17
作者 冯畅敏 曹致中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8-91,共4页
选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采用碱结合木瓜蛋白酶水解法和化学法对苜蓿草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用蛋白酶水解法提取膳食纤维的最佳条件为:NaOH浓度5%,碱浸温度60℃,碱浸时间50 min,蛋白... 选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采用碱结合木瓜蛋白酶水解法和化学法对苜蓿草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用蛋白酶水解法提取膳食纤维的最佳条件为:NaOH浓度5%,碱浸温度60℃,碱浸时间50 min,蛋白酶用量0.3%.成品气味较淡,膳食纤维含量81.54%,膨胀力高达8.00 mL/g,持水力8.97 g/g.2)用化学法提取膳食纤维的最佳条件为:碱浸温度80℃,碱浸时间70 min,酸浸温度50℃,酸浸时间4 h.成品气味较差,膳食纤维含量76.09%,膨胀力3.05 mL/g,持水力5.48 g/g.用蛋白酶水解法提取膳食纤维效果明显好于化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草渣 膳食纤维 提取 碱结合木瓜蛋白酶水解法 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毛色牦牛皮肤黑色素组织学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泽成 吴晓云 +2 位作者 梁春年 李明娜 阎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毛色的牦牛皮肤中黑色素分布。【方法】采用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技术,用甲苯胺蓝和HE染色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两种切片方法均能展现毛囊结构、皮肤组织分层结构。甲苯胺蓝染色:石蜡切片比冰冻切片着色较浅,易...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毛色的牦牛皮肤中黑色素分布。【方法】采用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技术,用甲苯胺蓝和HE染色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两种切片方法均能展现毛囊结构、皮肤组织分层结构。甲苯胺蓝染色:石蜡切片比冰冻切片着色较浅,易观察到黑色素的分布;冰冻切片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牦牛毛囊由毛鞘、毛乳头和毛球外围的结缔组织形成。HE染色:冰冻切片着色较深,皮肤结构层次分明;石蜡切片着色均匀,细胞分布明显。【结论】天祝白牦牛表皮的基底层和毛囊周围发现分布着少量的黑色素。大通牦牛的毛囊和表皮中均发现有大量黑色素的存在。大通牦牛毛囊中与毛发相连毛乳头附近的黑色素含量比毛囊周围其他部位含量高,皮肤表皮基底层相对毛囊黑色素含量少。大通牦牛毛囊周围黑色素比天祝白牦牛密集,且更为明显。大通牦牛的毛囊群比天祝牦牛毛囊群密集,毛囊的直径比天祝牦牛的长,毛发较粗。石蜡切片的HE染色是比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甲苯胺蓝染色 HE染色 黑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的笔料毛山羊和笔料毛生产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拥军 黄永宏 《中国草食动物》 2005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笔料毛山羊 山羊笔料毛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 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饲养管理 疾病防治 产业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渣对人工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银山 汪晓娟 +5 位作者 李发弟 郑琛 郭艳丽 李吉楠 鞠九洲 敏妍滢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6,共6页
利用Rusitec-S型连续培养系统,研究葡萄渣含量分别为0%、8%、12%、16%的日粮对人工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葡萄渣含量为16%可显著降低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 利用Rusitec-S型连续培养系统,研究葡萄渣含量分别为0%、8%、12%、16%的日粮对人工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葡萄渣含量为16%可显著降低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率和NH3-N浓度(P<0.05);日粮中葡萄渣含量为8%、12%对人工瘤胃VFA、pH、DM、OM、NDF、ADF的降解率和NH3-N浓度无显著的影响,但葡萄渣含量为12%时可显著降低瘤胃NH3-N浓度和CP的瘤胃降解率(P<0.05).因此,日粮中添加葡萄渣以12%以下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葡萄渣 人工瘤胃 营养物质消化率 挥发性脂肪酸 日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