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白菜型油菜自交亲和性变异分析
被引量:22
- 1
-
-
作者
孙万仓
范惠玲
叶剑
张亚宏
刘雅利
曾军
王鹏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
-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8-695,共8页
-
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S991-A21-043-N
ZS031-A25-041-D)
-
文摘
对不同来源的85份白菜型油菜品种的自交亲和指数研究表明,白菜型油菜的自交亲和性存在较大幅度的变异,自交亲和指数在0.00~9.28之间,这种变异不仅存在于品种间,而且存在于品种内不同个体间。85份参试材料中,自交亲和指数小于1的有50个品种;35个品种自交亲和指数大于1,自交亲和指数在1.00~9.28之间,其中亲和指数大于4的材料有28、44、45、55x、75、119、123、139号品种等。依据自交亲和指数,可将参试材料分为4种类型:高自交亲和类型(自交亲和指数>4.00);自交亲和类型(自交亲和指数1.00~3.99);自交不亲和类型(0.00< 自交亲和指数<1.00);高自交不亲和类型(自交亲和指数=0.00)。自交亲和性因地区而异,一般西部地区的品种自交亲和性高于其它地区的品种。
-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自交亲和性
基因型
-
Keywords
Brassica rapa
self-compatibilit y
genotype
-
分类号
Q348
[生物学—遗传学]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寒旱区白菜型冬油菜适应性及利用研究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刘秦
姚正良
缪纯庆
姚瑶
毛成志
孙万仓
-
机构
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甘肃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
-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62,130,共8页
-
基金
农业部行业专项基金(200903002-04)
-
文摘
为探究冬油菜在甘肃张掖寒旱区种植的适应性,对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的越冬率、冬前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了冬油菜不同播种期对越冬率、产量等性状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冬油菜后茬复种模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北纬38°左右、海拔180 m左右、极端最低气温-28.7℃的张掖及河西走廊,白菜型冬油菜能够露地正常越冬,且产量高品质好。冬油菜收获后,复种早熟大豆、马铃薯、油葵和蔬菜等作物,每667m2两季产值比单种小麦增收32.0%~154.4%,比单种玉米增收15.4%~108.6%,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在张掖及河西走廊发展冬油菜生产可以调整传统农业的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时,可增加冬春季土壤植被覆盖,减少沙尘源,改善生态环境。张掖及河西走廊宜选择抗寒性品种,并适当早播,播期以8月中旬为宜。
-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越冬率
后茬复种作物
效益
播期
甘肃寒旱区
-
Keywords
cabbage-type winter rapeseed
overwintering rate
multiple cropping
benefit
sowing time
cold-arid regions of Gansu Province
-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