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3个品种金银花不同器官中3种有效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7
- 1
-
-
作者
何平
郭晔红
李欠
吴继宇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系/中药材研究所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药用植物栽培育种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2-867,共6页
-
基金
甘肃省财政林业技术推广项目(20160501)
甘肃省中药现代制药工程项目资助(20160501)
-
文摘
目的比较3个品种金银花不同器官(花蕾、茎枝、叶片)中3种有效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花青素)的含有量。方法金银花50%甲醇、5%HCl-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LaChrom C_(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绿原酸与木犀草苷检测波长为327 nm、花青素检测波长为525 nm。结果绿原酸含有量在"亚特红"金银花植株的第1、2花、茎枝和叶片含有量依次为4.48%、3.21%、3.79%、2.34%,"亚特青蕾"中含有量依次为3.29%、2.58%、3.00%、1.70%,忍冬含有量依次为3.26%、2.46%、2.63%、1.43%;木犀草苷含有量"亚特红"金银花依次为0.15%、0.09%、0.26%、0.43%,"亚特青蕾"中含有量依次为0.10%、0.09%、0.26%、0.21%,忍冬含有量依次为0.10%、0.06%、0.13%、0.14%;花青素含有量"亚特红"金银花依次为0.69、0.57、0.80、1.79 mg/g,"亚特青蕾"中含有量依次为0.14、0.07、0.23、0.30 mg/g,忍冬含有量依次为0.15、0.07、0.25、0.35 mg/g。结论 "亚特红"金银花在西北地区生长良好,且其叶片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为西北地区扩大金银花种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
关键词
金银花
花
茎
叶
花青素
绿原酸
木犀草苷
-
Keywords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flowers
stem
leaves
anthocyanin
chlorogenic acid
luteoloside
-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白芷中欧前胡素含量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杨兰
李欠
冯彦梅
邱黛玉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系
-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49-1053,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102)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JR3RA185)
+2 种基金
甘肃农业大学引进人才专项(GSAU-RCZX201704)
甘肃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基金项目(GSAU-XKJS-2018-086)
甘肃农业大学盛彤笙科技创新基金项目(GSAU-STS1737)。
-
文摘
为建立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白芷中欧前胡素含量的方法,以对苯二酚为内标、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d6)为溶剂,在400 MHz光谱仪上进行了qNMR测量。选择测定温度为293.7 K,谱宽(SWH)为8012.8 Hz,采样时间(AQ)为4.0 s,弛豫时间(D1)为1 s,脉冲宽度(P1)14.90 s,扫描次数(NS)为32次,空扫次数(DS)为2次,以欧前胡素中δ7.65的峰为定量峰,对苯二酚中δ6.55的峰为内标定量峰。对线性关系、检测限、定量限、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回收率等进行了方法学评价,结果良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加以验证,2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表明qNMR可用于白芷中欧前胡素含量测定。
-
关键词
白芷
欧前胡素
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
Keywords
Angelica dahuricae
imperatorin
quantitativ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qNMR)spectroscop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不同商品独活的蛇床子素含量测定
被引量:7
- 3
-
-
作者
朱文娟
李欠
王爱敏
许美玲
陈垣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系/中药材研究所甘肃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9年第4期34-37,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102)
甘肃农业大学盛彤笙科技创新基金(GSAU-STS1737)
+1 种基金
人才引进专项(GSAU-RCZX201704)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SRTP20180101)
-
文摘
目的:测定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独活的蛇床子素含量,比较药效成分含量,为独活药材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独活药材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其蛇床子素含量,并对其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复性试验RSD为1.45%;稳定性试验RSD为2.64%;各产地独活的蛇床子素含量依次为陕西肉独活2.22%、甘肃平凉肉独活0.88%、甘肃定西肉独活0.69%、四川灌县肉独活0.77%、湖北肉独活1.82%、四川达州牛尾独活3.17%、四川阿坝州牛尾独活2.78%、云南牛尾独活2.21%、重庆牛尾独活2.63%、四川肉独活2.16%。结论: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的独活蛇床子素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川渝一带的独活质量明显优于云南、陕西、湖北一带的;甘肃产独活质量较次。结论:牛尾独活蛇床子素含量普遍高于肉独活。
-
关键词
独活
蛇床子素
不同产地
不同品种
含量测定
-
Keywords
Radix Angelicae Pubescentis
osthole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different cultivars
-
分类号
S853.7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川芎中藁本内酯含量
被引量:4
- 4
-
-
作者
马秀琴
张瑜
冯彦梅
杨兰
蔺华吉
李欠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系甘肃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植物生产类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出处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年第4期59-62,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102)
甘肃省科技厅青年基金(18JR3RA185)
+1 种基金
甘肃农业大学盛彤笙科技创新基金(GSAU-STS1737)
人才引进专项(GSAU-RCZX201704)。
-
文摘
建立氢核磁定量方法(~1H-qNMR)测定川芎中藁本内酯含量。以川芎中藁本内酯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优选提取工艺;以1,4-二硝基苯为内标、氘代DMSO-d6为溶剂,观测频率600 MHz,脉冲延迟时间1 s,采样次数32次,采集藁本内酯的1H-NMR谱图,定量峰为藁本内酯9位质子信号δ6.18~6.19;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氢核磁定量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选出的藁本内酯提取工艺条件为80%乙醇、料液比20 mg/mL、静置30 min、超声波辅助提取30 min;~1H-qNMR结果显示藁本内酯在115.3~3 546.7μ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017%,回收率为96.30%~102.87%,相对标准偏差为2.43%,说明该方法准确性良好。~1H-qNMR测定川芎中藁本内酯平均含量为1.805%,HPLC测定的藁本内酯的平均含量为1.830%,两种方法所得数据基本一致。提示所建立的氢核磁定量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川芎中藁本内酯含量测定。
-
关键词
川芎
藁本内酯
紫外分光光度法
定量核磁共振
高效液相色谱法
-
Keywords
Ligusticum chuanxiong
ligustilide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1H-qNMR
HPLC
-
分类号
S853.7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白芷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4
- 5
-
-
作者
杨兰
李欠
冯彦梅
邱黛玉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系
-
出处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年第1期24-28,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102)
甘肃省科技厅青年基金(18JR3RA185)
+1 种基金
甘肃农业大学盛彤笙科技创新基金(GSAU-STS1737)
人才引进专项(GSAU-RCZX201704).
-
文摘
白芷是一味药食两用的中药,药理作用广泛。对白芷的有效成分及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加工与炮制、常用配伍、相关产品、质量控制等进行综述,旨在为白芷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白芷
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应用
-
Keywords
Angelica dahuricae
effective ingredient
pharmacological effect
use
-
分类号
S853.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