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硫化氢对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永生 方永丰 +7 位作者 李玥 慕平 王芳 张同祯 闫慧萍 王威 张金文 王汉宁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3-821,共9页
为明确干旱胁迫下外源硫化氢(H2S)对植物幼苗的缓解作用,以玉米自交系郑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0.3、0.6、0.9、1.2及1.5 mmol·L-1)的H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15%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并以筛选到的最佳N... 为明确干旱胁迫下外源硫化氢(H2S)对植物幼苗的缓解作用,以玉米自交系郑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0.3、0.6、0.9、1.2及1.5 mmol·L-1)的H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15%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并以筛选到的最佳Na HS浓度对幼苗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其对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和活性氧(ROS)的积累特征及膜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 HS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的生物量,其中以0.6 mmol·L-1的Na HS处理效果最佳。叶面喷施0.6 mmol·L-1Na HS溶液显著增强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提高了叶片中抗坏血酸(As 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同时,外源H2S处理增强了玉米叶片中△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的活性,提高了叶片中游离Pro含量,显著降低了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及丙二醛(MDA)含量。综上,外源H2S处理通过提高幼苗的抗氧化水平,减少干旱胁迫对玉米叶片造成的氧化损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玉米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H2S缓解玉米干旱胁迫的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硫化氢 干旱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ABA对白菜型冬油菜陇油8号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武军艳 刘海卿 +8 位作者 方彦 刘彩花 丁艳 杨月蓉 孙万仓 朱世英 赵亚 刘自刚 李学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28-1832,共5页
为了研究脱落酸(ABA)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的影响,以白菜型冬油菜陇油8号为材料,设置田间小区试验,苗前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5、10、15、20、25 mg·L^-1)的ABA;在三叶期、五叶期、六叶期、七叶期叶面喷施10mg·L^-1的AB... 为了研究脱落酸(ABA)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的影响,以白菜型冬油菜陇油8号为材料,设置田间小区试验,苗前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5、10、15、20、25 mg·L^-1)的ABA;在三叶期、五叶期、六叶期、七叶期叶面喷施10mg·L^-1的ABA处理,分析测定处理后植株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越冬率,并在成熟后测产量。结果表明,喷施ABA后,冬油菜MDA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ABA提高了油菜植株的抗寒性、油菜越冬率与产量;本研究结果表明白菜型冬油菜越冬前喷施ABA的时间最好为五叶期至六叶期,喷施浓度在15-20 mg·L^-1时,可有效提高冬油菜的抗寒性。本研究可为白菜型冬油菜在寒冷地区安全越冬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酸(ABA) 抗寒性 白菜型冬油菜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中间偃麦草抗锈易位系中梁27的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爱博 李金荷 +5 位作者 宋建荣 王化俊 张耀辉 尚勋武 曹世勤 李葆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89-1493,共5页
利用普通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中4杂交,获得小麦品种中梁27。条锈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中梁27具有新的抗病基因。为进一步明确中梁27抗病新基因的来源,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其进行分子细胞学分析。结果表明,中梁27在A基因组有两个易位片... 利用普通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中4杂交,获得小麦品种中梁27。条锈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中梁27具有新的抗病基因。为进一步明确中梁27抗病新基因的来源,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其进行分子细胞学分析。结果表明,中梁27在A基因组有两个易位片段,分别为A/E基因组易位和A/St基因组易位,推测中梁27抗病基因可能来源于这两个易位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八倍体小偃麦 条锈病 易位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