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分调控对春小麦生长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席元章 李广 +4 位作者 陈国鹏 闫丽娟 马维伟 罗永忠 张小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3-80,88,共9页
【目的】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陇中半干旱区春小麦生育期株高和根、茎、叶、穗干物质积累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为该区域春小麦生物量研究及建立优化灌溉制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达到节水增产目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 【目的】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陇中半干旱区春小麦生育期株高和根、茎、叶、穗干物质积累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为该区域春小麦生物量研究及建立优化灌溉制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达到节水增产目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进行大田试验,通过设置W_1(50 mm)、W_2(100 mm)、W_3(150 mm)、W_4(200 mm)及对照灌水量W_0(0 mm)5个处理,比较不同灌水处理春小麦生长过程中株高及生物量的差异.【结果】在小麦主要生育期(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进行补灌时,灌水量与春小麦株高、叶、根、茎干物质积累差异性显著(P<0.05),表现为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株高及生物量积累也增加,但灌水过多不利于生长指标的积累,各生长指标达到最大对应的灌水处理为W_3>W_4>W_2>W_1.春小麦开花期各生物量与灌水量拟合及回归分析表明,穗、株高干物质积累与灌水量显著相关(P<0.05),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0.87.【结论】在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春小麦进行灌水时,灌水量确定在135 mm左右,有助于株高的增长和叶、根、茎干物质量的积累,从而促进粮食的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灌水量 干物质积累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灌水量下春小麦土壤与植物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特征 被引量:16
2
作者 袁建钰 李广 +4 位作者 闫丽娟 陈国鹏 张尚文 滕锐 卓玛草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803-1812,共10页
为探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土壤和植物养分动态变化规律,对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4种不同灌水处理下[W50(50 mm)、W100(100 mm)、W150(150 mm)、W200(200 mm)]的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成熟期0–40 cm土壤及叶片进行采集并分析,研究不同... 为探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土壤和植物养分动态变化规律,对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4种不同灌水处理下[W50(50 mm)、W100(100 mm)、W150(150 mm)、W200(200 mm)]的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成熟期0–40 cm土壤及叶片进行采集并分析,研究不同灌水处理对土壤、叶片营养元素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结果显示:1)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随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全磷含量受灌水量影响较小;0–40 cm土层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全磷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无显著变化;2)春小麦叶片C、N、P含量随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150 mm灌水量下达到最大值;叶片C∶N、C∶P、N∶P比值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根据小麦叶片N∶P<14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小麦生长主要受N限制;3)春小麦土壤、叶片养分转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且C∶P对两者养分关系最为敏感。研究结果表明,当灌水量为150 mm时,应适当增施氮肥来增加土壤养分以保证春小麦的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灌水量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磺酰苯酰亚胺钠浸种对大蒜病虫的防效初探
3
作者 张茹 杨梅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第7期35-36,共2页
以河南中牟大白蒜为材料,观察了不同浓度、不同时间邻磺酰苯酰亚胺钠溶液浸种处理对大蒜4种病害、4种虫(螨)害的预防效果。结果表明,邻磺酰苯酰亚胺钠溶液浓度为3 500 mg/L,浸泡时间为33 h时,叶枯病、叶斑类病害、灰霉病、锈病的发病株... 以河南中牟大白蒜为材料,观察了不同浓度、不同时间邻磺酰苯酰亚胺钠溶液浸种处理对大蒜4种病害、4种虫(螨)害的预防效果。结果表明,邻磺酰苯酰亚胺钠溶液浓度为3 500 mg/L,浸泡时间为33 h时,叶枯病、叶斑类病害、灰霉病、锈病的发病株率最低,大蒜根蹒、咖啡豆象、葱蓟马、潜叶蝇等的虫口密度也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邻磺酰苯酰亚胺钠 病虫害 浸种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