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字教学中的跨学科主题设计——以“言必信”一课为例
1
作者 王欣非 《书法教育》 2025年第2期26-35,共10页
本文探讨了集字教学中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有效应用,以“言必信”教学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整合书法与语文、历史、艺术学科的内容,设计跨学科的主题学习,让学生在练习书法的同时,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本文首先介... 本文探讨了集字教学中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有效应用,以“言必信”教学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整合书法与语文、历史、艺术学科的内容,设计跨学科的主题学习,让学生在练习书法的同时,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集字教学“言必信”教学设计的背景,其次详细说明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主题确定、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设计以及教学评价设计。最后,通过实施这一教学设计,得出了书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能促进学生的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文化修养、审美能力、智力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字教学 跨学科主题学习 基本素养 大概念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对待考试——基于高一化学必修模块考试目标下的复习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正帅 苏永平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 2016年第5期53-55,共3页
化学考试是与一定的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过程,具有定向、鉴定、诊断、调节、激励及交流等功能,同学们必须重视并科学地对待化学考试。那么,如何科学地对待考试呢?一般而言,要做好以下三个环节:考试前要认真复习,增强自信;考试中要头... 化学考试是与一定的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过程,具有定向、鉴定、诊断、调节、激励及交流等功能,同学们必须重视并科学地对待化学考试。那么,如何科学地对待考试呢?一般而言,要做好以下三个环节:考试前要认真复习,增强自信;考试中要头脑放松,从容应对;考试后要综合分析,查漏补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修模块 查漏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知识储存 红色石蕊试纸 从容应对 复习效率 课程特色 结构简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心玩味”,初识贾府——《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朱武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3,共3页
《红楼梦》第一回至第五回犹如全书的“序幕”或“缩影”,小说从第六回才开始展开故事情节。曹雪芹安排前五回的目的,是将自己的创作意图、作品的主题、作品的主线、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归宿等,作或明或暗、或详或略的提示,使... 《红楼梦》第一回至第五回犹如全书的“序幕”或“缩影”,小说从第六回才开始展开故事情节。曹雪芹安排前五回的目的,是将自己的创作意图、作品的主题、作品的主线、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归宿等,作或明或暗、或详或略的提示,使读者一开始就能大致了解全书,不致读来漫无头绪。课文《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第三回,通过荣国府的女主人对来自苏州的第一次见面的十三岁的外甥女林黛玉的接待,极其自然地介绍了荣国府的环境、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设计 玩味 细心 主要人物 《红楼梦》 故事情节 创作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无效参与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小慧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教学方式 思维困惑 语文教育 学生参与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学习支架,助力阅读教学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国英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1年第6期33-33,共1页
阅读教学要摆脱高消耗、低收效的尴尬,需要教师从强调记忆、感受、理解的传统方式中走出来,把分析、综合、评价适时贯穿阅读教学课堂,通过建构多元化的学习支架,引导和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经历思考和实践,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逐步提高阅读... 阅读教学要摆脱高消耗、低收效的尴尬,需要教师从强调记忆、感受、理解的传统方式中走出来,把分析、综合、评价适时贯穿阅读教学课堂,通过建构多元化的学习支架,引导和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经历思考和实践,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支架 自主阅读 教学课堂 建构学习 阅读教学 思维能力 多元化 思考和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晰文体特点 追求教学个性——《赤壁赋》教学感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国英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16期34-35,共2页
长期以来,学生大多是通过诗词作品来认识苏轼,大概知道他是一位散文家,但却缺乏对其散文作品的认知。《赤壁赋》是一篇文赋,人教版教材编写者将其引进高一必修二的课本里,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但是高中教学过程中通常把它当做“文”来展... 长期以来,学生大多是通过诗词作品来认识苏轼,大概知道他是一位散文家,但却缺乏对其散文作品的认知。《赤壁赋》是一篇文赋,人教版教材编写者将其引进高一必修二的课本里,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但是高中教学过程中通常把它当做“文”来展开教学活动,很少有教师深入讲解这一文体,导致学生在学完这部作品后,对赋的特征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而且这篇文章作为经典散文,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字词或者文章主旨的学习都有一定的难度。作者在明晰文体特点,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的基础上,深入展开教学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壁赋》 教学感悟 教学个性 文章主旨 人教版教材 文体特点 散文作品 诗词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减”与“双增” 全面提升学校育人质量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国君 蔡友芬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第6期1-3,共3页
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作业是“牛鼻子”,教学是“压舱石”,课后服务是“平衡器”。发挥“压舱石”的作用,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双减”与“双增”,最终实现“减负增值”... 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作业是“牛鼻子”,教学是“压舱石”,课后服务是“平衡器”。发挥“压舱石”的作用,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双减”与“双增”,最终实现“减负增值”与“减负提质”,提升学校育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双减 双增 减负增值 减负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后如何通过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被引量:1
8
作者 宿万周 苗国宝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0年第16期5-5,29,共2页
本文以学时替代传统的课时,增加学习的途径来实现学程重构;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多版本教材的分析与比较,整合生成新的学材内容,以实现学材再建构,从而解决线上教学效果不佳、覆盖面不全、复课后教学时间缩短的问题,最终达到提升学生... 本文以学时替代传统的课时,增加学习的途径来实现学程重构;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多版本教材的分析与比较,整合生成新的学材内容,以实现学材再建构,从而解决线上教学效果不佳、覆盖面不全、复课后教学时间缩短的问题,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时与课时 学程重构 学材建构 单元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析STS试题 透视化学知识
9
作者 吴正帅 白金玉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 2017年第7期90-92,共3页
sTs类试题考查的内容广泛,立意新颖,具有起点高、落点低、区分度好的优点,近几年,该类题目已成为各类化学考试的热点。
关键词 STS试题 化学知识 化学考试 Ts类 区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