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静宁早熟苹果品种最佳采收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冯童 贺雅娟 +2 位作者 马宗桓 毛娟 陈佰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2-85,共14页
【目的】对甘肃静宁地区4个苹果品种在不同采收期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分析,明确各品种的最佳采收期,为苹果优质生产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甘肃静宁地区标准化果园管理条件下的‘嘎啦’‘美国8号’‘红露’和‘艾斯达’4个早熟苹果品... 【目的】对甘肃静宁地区4个苹果品种在不同采收期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分析,明确各品种的最佳采收期,为苹果优质生产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甘肃静宁地区标准化果园管理条件下的‘嘎啦’‘美国8号’‘红露’和‘艾斯达’4个早熟苹果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果实进入成熟期(花后95 d)后每隔5 d取1次样,测算各时期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果心大小、可食比、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淀粉、总酚、花青素含量和糖酸组分及其含量等14项品质指标,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4个苹果品种单果质量和果实纵横径均随着采样期的推迟而增加,其中‘嘎啦’和‘美国8号’在花后125 d达到最大,单果质量和果实横径分别为166.33,229.23 g和74.90,86.34 mm;‘红露’和‘艾斯达’分别在花后120和135 d达到最大,单果质量和果实横径分别为207.97,307.90 g和75.49,94.10 mm。4种苹果果实果心在成熟过程中逐渐增大,但‘嘎啦’和‘美国8号’果心大小变化不显著。‘美国8号’和‘红露’在花后120 d可食比最大,而‘嘎啦’和‘艾斯达’可食比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无显著变化。随采收期的推迟,4个苹果品种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果皮花青素相对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而果实硬度、可滴定酸、淀粉和果皮总酚含量持续下降。‘嘎啦’‘美国8号’‘红露’和‘艾斯达’果实中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糖醇4种可溶性糖,其含量总体均随采收期的推迟而呈上升趋势,其中果糖在不同品种果实中含量最高,其甜度值分别在花后120,125,120和135 d达到最大值143.724,162.730,198.418和118.783。‘嘎啦’‘美国8号’‘红露’和‘艾斯达’果实中含有草酸、酒石酸、奎宁酸、苹果酸、抗坏血酸、乙酸、柠檬酸7种有机酸,其含量总体均随采收期的推迟而呈下降趋势,其中苹果酸含量占总酸量的70%以上,其总酸量均在花后125 d降到最低值,分别为2.253,1.477,0.558和1.452 mg/g;其甜度值/总酸量均在花后125 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8.917,110.176,268.935和74.607。聚类分析发现,可选择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作为判断‘嘎啦’和‘艾斯达’果实成熟度的评价指标,可选择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作为判断‘美国8号’和‘红露’果实成熟度的评价指标。【结论】‘嘎啦’‘美国8号’和‘红露’的最佳采收期在花后115~120 d,此阶段其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0.78%,11.83%和14.04%,平均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4.84,6.19和3.99 mg/g;‘艾斯达’最佳采收期在花后130~135 d,此阶段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可滴定酸含量为10 mg/g,平均抗坏血酸含量为0.02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苹果栽培 果实品质 甘肃静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苏会宁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0期158-160,共3页
马铃薯连作障碍主要由土壤中累积病原菌、土壤养分消耗严重、自毒作用、生态位竞争等因素引起,长期连作导致土壤土质下降、马铃薯养分不足、产量下降。基于此,深入分析了马铃薯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探讨了土壤环境变... 马铃薯连作障碍主要由土壤中累积病原菌、土壤养分消耗严重、自毒作用、生态位竞争等因素引起,长期连作导致土壤土质下降、马铃薯养分不足、产量下降。基于此,深入分析了马铃薯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探讨了土壤环境变化、病虫害发生规律以及耕作方案等,希望能够为制订科学的农业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有效解决马铃薯连作障碍,保障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障碍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蛭石基质的不同消毒方法对马铃薯原原种的影响
3
作者 石朝慧 王艳 +4 位作者 李江涛 马慧 许文琴 张彩霞 刘金飒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8期25-27,共3页
为降低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生产成本,以马铃薯原原种旧蛭石基质的不同消毒方法为处理,未消毒的旧蛭石基质与新蛭石基质为对照,研究对比不同消毒方法对马铃薯原原种生长的影响。因此,在保证马铃薯原原种产量与质量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 为降低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生产成本,以马铃薯原原种旧蛭石基质的不同消毒方法为处理,未消毒的旧蛭石基质与新蛭石基质为对照,研究对比不同消毒方法对马铃薯原原种生长的影响。因此,在保证马铃薯原原种产量与质量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化学药剂和生物药剂产品以及日光高温闷棚等不同消毒方法对旧蛭石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分析了不同消毒方法对后茬马铃薯原原种病害、株高与产量的影响,为旧基质栽培消毒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期降低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原原种 98%棉隆 无土栽培 基质消毒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常见真菌性病害及防治措施
4
作者 马周旭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0期130-132,共3页
马铃薯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食物之一,但其生产受到多种真菌性病害的严重威胁。基于此,分析了马铃薯常见真菌性病害的种类,提出了马铃薯常见真菌性病害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真菌性病害 病害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宁县8个晚熟苹果品种采收期的确定
5
作者 李玉涛 贺雅娟 +4 位作者 侯雪梅 刘媛媛 毛娟 马宗桓 陈佰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92,共14页
【目的】确定甘肃静宁地区烟富3号、成纪1号、静宁1号、KCo 8号、甘红、烟富0号、首富1号、2001富士等8种晚熟苹果的适宜采收时期。【方法】于2020年10月2日(花后170 d,DAF 170 d)至2020年10月22日(花后190 d,DAF 190 d)进行采样,每隔5 ... 【目的】确定甘肃静宁地区烟富3号、成纪1号、静宁1号、KCo 8号、甘红、烟富0号、首富1号、2001富士等8种晚熟苹果的适宜采收时期。【方法】于2020年10月2日(花后170 d,DAF 170 d)至2020年10月22日(花后190 d,DAF 190 d)进行采样,每隔5 d采样1次,共采5次,测算8种晚熟苹果果实品质指标(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和横径、果心大小、可食比、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果皮花青苷相对含量、可溶性糖及有机酸含量、甜度)。对不同采收期8个晚熟苹果的22个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利用综合评价函数计算不同采收期果实品质得分(F),对苹果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其最佳采收期。【结果】随着采收期的推迟,各品种单果质量、果实纵和横径、果心大小、可食比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花青苷含量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均逐渐降低。不同品种不同采样时期苹果果实可溶性糖中均以果糖含量最高,占4种可溶性糖总量的37.65%~60.65%;在整个采收过程中苹果酸含量最高,为2.014~8.704 mg/g,占酸总量的70%以上。各品种苹果的品质得分(F)均随着采收期的推迟而逐渐升高,烟富3号、成纪1号、首富1号、2001富士品质得分均在DAF 180~190 d为正值,静宁1号、KCo 8号、甘红和烟富0号品质得分在DAF 185~190 d为正值;各品种苹果果实品质得分均在DAF 190 d达到最高。【结论】烟富3号、成纪1号、首富1号、2001富士最佳采收期为DAF 180~190 d,静宁1号、KCo 8号、甘红和烟富0号最佳采收期为DFA 185~19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苹果 果实品质 采收期 甘肃静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大有一号”组培苗茎尖剥离培养基的筛选试验研究
6
作者 王琼 郭志鸿 +2 位作者 石朝慧 柴娟 赵艳 《种子科技》 2025年第16期29-31,共3页
为筛选最适合马铃薯“大有一号”组培苗茎尖剥离的培养基配方,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制不同茎尖诱导培养基,检测脱毒效果。结果表明,“大有一号”在培养基上茎尖剥离诱导成苗的表现最为优异,培养基的激素配比为0.4 mg/L GA... 为筛选最适合马铃薯“大有一号”组培苗茎尖剥离的培养基配方,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制不同茎尖诱导培养基,检测脱毒效果。结果表明,“大有一号”在培养基上茎尖剥离诱导成苗的表现最为优异,培养基的激素配比为0.4 mg/L GA3、2.0 mg/L KT、0.2 mg/L NAA。筛选出“大有一号”培养基配方和特定质量浓度的病毒抑制剂及其组合,能够有效提高马铃薯“大有一号”组培苗茎尖剥离的成活率和成苗率,并实现马铃薯脱毒,为马铃薯的离体茎尖高效成苗和病毒脱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大有一号” 组培苗 茎尖剥离 培养基 筛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对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响应及影响因子分析
7
作者 罗叙 马慧 +4 位作者 韩翠 赵雅欣 赵莹 谢应忠 李建平 《草业学报》 2025年第9期26-37,共12页
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受优势种和次优势种的影响。然而,关于优势种和次优势种不同组合建植的物种丰富度对地上生产力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为探究优势和次优势植物群落生产力的直接和间接驱动因素,本研究选取了宁夏北... 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受优势种和次优势种的影响。然而,关于优势种和次优势种不同组合建植的物种丰富度对地上生产力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为探究优势和次优势植物群落生产力的直接和间接驱动因素,本研究选取了宁夏北部盐池荒漠草原的3个优势种和7个次优势种进行单播和混播试验。确定了5个植物物种丰富度(单播,4、6、8和10种混播),并考察了不同物种组合的地上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胞外酶活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优势种和次优势种混播均增加了优势细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变形菌门)和优势真菌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的总相对丰度,优势细菌门总相对丰度的增加比优势真菌门明显。2)单播和混播的矢量长度为1.31~1.38,矢量角度均>45°。土壤微生物代谢主要受土壤碳(C)和磷(P)限制,单播土壤氮磷比(N/P)显著高于4种混播群落(P<0.05)。3)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与物种丰富度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互补性效应和选择效应对所观察到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均有显著的积极贡献。4)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表明植物物种丰富度通过选择效应、互补效应和土壤理化性质间接积极影响植物群落地上生产力。研究结果将为保护草地生物多样性和加强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物种丰富度 微生物群落 土壤酶化学计量 土壤特性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