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梨白粉病发生和防治现状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曹素芳 曹继礼 +7 位作者 丁辉 朱少聪 曹刚 陈龙 田靖 赵明新 王玮 李红旭 《中国果树》 2025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对甘肃省7个产区42个果园420株梨树的白粉病发生现状及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梨白粉病病株率高达75.5%,调查总叶数42200片,发病叶数22620片,病叶率为53.6%,病情指数为42.4。不同产区间差异较大,武威市的病情指数最高,为95.1;较... 对甘肃省7个产区42个果园420株梨树的白粉病发生现状及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梨白粉病病株率高达75.5%,调查总叶数42200片,发病叶数22620片,病叶率为53.6%,病情指数为42.4。不同产区间差异较大,武威市的病情指数最高,为95.1;较低的是静宁县和景泰县,分别为31.5和4.1。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红早酥的病情指数最高,为99.2,苹果梨的病情指数为59.2,玉露香、黄冠和巴梨的病情指数均为0.0。随着树龄的增大,病情指数逐渐提高,5~8年生梨树病情指数为29.7,9~18年生梨树病情指数为54.6,18~24年生梨树病情指数为74.3。品种单一且高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甘肃省梨白粉病发生存在普遍性,各产区及果园间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采用化学防治是防治梨白粉病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白粉病 病害发生 防治情况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栽培模式下梨树腐烂病和白粉病发生情况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素芳 曹继礼 +3 位作者 赵明新 曹刚 王玮 李红旭 《中国果树》 2025年第3期113-118,共6页
针对新栽培模式下梨树腐烂病和白粉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明确新栽培模式下梨树腐烂病和白粉病的发生情况,为两种病害在新栽培模式下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在同一栽培模式下,不同梨品种间腐烂病的发生情况不同,... 针对新栽培模式下梨树腐烂病和白粉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明确新栽培模式下梨树腐烂病和白粉病的发生情况,为两种病害在新栽培模式下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在同一栽培模式下,不同梨品种间腐烂病的发生情况不同,其中玉露香发病最重,其次是早酥和黄冠,而雪青发病最轻;早酥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高于黄冠,这与传统模式下对腐烂病抗性情况不同。在不同栽培模式下,同一梨品种腐烂病的发生情况也不同,早酥和黄冠采用纺锤形、行株距4.0 m×1.0 m栽培模式,玉露香采用纺锤形、行株距4.0 m×2.0 m栽培模式腐烂病发生较轻。在新栽培模式下,黄冠、玉露香、雪青对白粉病均表现为抗病,与传统栽培模式下不同梨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调查情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栽培模式 腐烂病 白粉病 发生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清香’核桃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综合评价
3
作者 马盼盼 颉敏华 +4 位作者 吴小华 王彦淳 刘在宝 陈柏 王学喜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88,共6页
旨在为‘清香’核桃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思路,对4个产地的‘清香’核桃的感官品质、核仁基本营养成分和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核仁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核桃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 旨在为‘清香’核桃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思路,对4个产地的‘清香’核桃的感官品质、核仁基本营养成分和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核仁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核桃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产地中,甘肃成县‘清香’核桃感官品质最佳,脂肪含量达70.41%,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91.80%和75.89%,ω-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值(6.59)最接近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比值范围;陕西宜君县‘清香’核桃水分含量(3.90%)、可溶性糖含量(1.53%)最高,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179.73μmol/g)最强;山西闻喜县‘清香’核桃核壳色泽得分、总黄酮含量(0.13%)最高,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135.18μmol/g)最强;河北赞皇县‘清香’核桃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单宁和维生素E含量最高,分别为15.77%、3.96%、0.713 g/100 g和1.45 mg/100 g,但其涩味最重。4个产地‘清香’核桃综合品质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甘肃成县、陕西宜君县、山西闻喜县、河北赞皇县。综上,不同产地‘清香’核桃在感官、营养品质等多项品质指标上存在差异,其中,甘肃成县‘清香’核桃在外观、口感、油脂脂肪酸组成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方面表现最好,综合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核桃 不同产地 营养成分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梨产区腐烂病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2
4
作者 曹素芳 毕淑海 +3 位作者 李红旭 赵明新 王玮 曹刚 《中国果树》 2016年第6期90-93,共4页
2012—2013年,对甘肃省5个梨产区14个村25个梨园梨树腐烂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梨树腐烂病平均发病株率达62%,病情指数34,每株平均病疤数3.50块,病疤主要分布在主枝、侧枝或结果枝组等分枝处,病疤类型以重犯病疤为主,从日... 2012—2013年,对甘肃省5个梨产区14个村25个梨园梨树腐烂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梨树腐烂病平均发病株率达62%,病情指数34,每株平均病疤数3.50块,病疤主要分布在主枝、侧枝或结果枝组等分枝处,病疤类型以重犯病疤为主,从日灼或冻伤伤口侵染发病的居多。分析认为树龄和树势、品种、冻害及伤口保护不力、果园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树体负载量过大、病疤刮治不彻底及其他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是甘肃省梨产区腐烂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梨树腐烂病 发生现状 原因分析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梨园夏秋季管理技术要点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明新 王向红 +3 位作者 曹刚 曹素芳 王玮 李红旭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12期84-86,共3页
从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采收及分级处理等方面总结了甘肃梨园夏、秋季节管理技术。
关键词 土肥水管理 病虫害防治 采收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早酥梨在甘肃景泰的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玮 李红旭 +4 位作者 赵明新 曹素芳 曹刚 牛济军 毕淑海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12期9-12,共4页
2009—2016年,在甘肃省景泰县进行了红早酥梨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试区表现果果实早熟、红色、外观美丽、肉质酥脆、汁多味美。耐旱抗寒,对梨腐烂病、梨黑胫病抗性强。早果性强,树势中庸,以短果枝结果为主。6年生树平均产量在32 ... 2009—2016年,在甘肃省景泰县进行了红早酥梨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试区表现果果实早熟、红色、外观美丽、肉质酥脆、汁多味美。耐旱抗寒,对梨腐烂病、梨黑胫病抗性强。早果性强,树势中庸,以短果枝结果为主。6年生树平均产量在32 000 kg/hm^2以上,丰产性好。该品种综合品质评价上等,优质丰产、适应性强、耐贮运,可作为新优品种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早酥 引种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CP复合杀菌剂对西州蜜甜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王彦淳 颉敏华 +4 位作者 刘元寿 吴小华 韩彦龙 陈柏 王学喜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66-271,共6页
为了探究不同保鲜剂复合杀菌剂对甜瓜的保鲜效果,以西州蜜甜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抑霉唑硫酸盐、ClO2、咪鲜胺、1-MCP、1-MCP复合抑霉唑硫酸盐和无菌水对甜瓜常温贮藏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无菌水相比,所有保鲜剂均可显著抑制甜... 为了探究不同保鲜剂复合杀菌剂对甜瓜的保鲜效果,以西州蜜甜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抑霉唑硫酸盐、ClO2、咪鲜胺、1-MCP、1-MCP复合抑霉唑硫酸盐和无菌水对甜瓜常温贮藏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无菌水相比,所有保鲜剂均可显著抑制甜瓜采后腐烂与失重,维持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贮藏品质。1-MCP与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可显著抑制西州蜜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呼吸峰值较对照无菌水分别降低43.7%和37.5%,乙烯释放峰值较对照无菌水分别降低47.9%和53.7%,呼吸峰值和乙烯释放峰值出现时间均推迟3 d。其中1-MCP复合杀菌剂对果实可滴定酸和Vc含量保持效果显著,与对照无菌水相比,可滴定酸含量提高40.0%,Vc含量提高38.2%,对西州蜜甜瓜的保鲜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杀菌剂 1-MCP 常温贮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建园方式对一年生早酥梨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明新 王玮 +3 位作者 毕淑海 曹刚 曹素芳 李红旭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10期48-50,共3页
以早酥梨为试材,研究探讨杜梨当年嫁接,隔年嫁接2种建园方式对早酥梨长势的影响,提出适合于甘肃的省力高效早酥梨园快速建园方式为:第一年栽植砧木,第二年春季采用单芽切腹接进行嫁接;也可以采用大砧定植。
关键词 砧木建园 早酥梨 嫁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条件下施锌量对玉米幼苗生长和锌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霍琳 马前瑞 +2 位作者 杨思存 温美娟 王成宝 《寒旱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154-160,共7页
为揭示外源锌在绿洲盐化潮土中的转化特征,通过盆栽模拟试验,探究了盐渍条件下不同施锌量对玉米幼苗生长和锌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非盐渍条件还是盐渍条件下,随着施锌量的增加玉米的株高和干重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施锌量为... 为揭示外源锌在绿洲盐化潮土中的转化特征,通过盆栽模拟试验,探究了盐渍条件下不同施锌量对玉米幼苗生长和锌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非盐渍条件还是盐渍条件下,随着施锌量的增加玉米的株高和干重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施锌量为5~10 mg/kg时达到最大。玉米含锌量随施锌量的增加而增大,吸锌量随施锌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施锌量为10 mg/kg时达到最大。施锌0.5、1.0、2.0、5.0、10.0、20.0 mg/kg处理的株高与不施锌比较,在非盐渍条件下分别增加13.60%、13.89%、15.58%、20.84%、21.57%、19.58%,在盐渍条件下分别增加3.31%、8.00%、9.74%、11.51%、8.41%、6.87%。由此认为,绿洲盐化潮土的适宜施锌量为5~10 mg/kg,有害或过量施锌量为≥20 mg/kg。随施锌量的升高,盐渍条件下的土壤有效锌(DTPA-Zn)、碳酸盐结合态锌(CAB-Zn)、松结有机结合态锌(WBO-Zn)、氧化锰结合态锌(OxMn-Zn)、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锌(AOFe-Zn)、晶形氧化铁结合态锌(COFe-Zn)和残留矿物态锌(RES-Zn)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15.63%~767.19%、7.69%~296.92%、5.68%~270.45%、0.72%~19.42%、1.82%~65.25%、1.01%~37.61%、0.18%~6.92%。与非盐渍条件下相比,盐渍条件下的玉米株高、干重、含锌量、吸锌量、土壤有效锌(DTPA-Zn)、植物可利用态锌(碳酸盐结合态锌、松结有机结合态锌、氧化锰结合态锌)均降低,其他态锌(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锌、晶形氧化铁结合态锌和残留矿物态锌)均升高。综合分析认为,施用适量锌肥能显著提高玉米的耐盐性,缓解长期盐分胁迫带来的毒害,在短期内能有效改善土壤-作物系统的锌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条件 施锌量 玉米幼苗生长 锌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寒旱区省力化梨园花后水肥管理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刚 赵明新 +4 位作者 王向红 曹素芳 王玮 毕淑海 李红旭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12期54-56,共3页
结合生产实践,从施肥量的确定、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水与施肥的周期等方面介绍了寒旱区省力化梨园标准化田间管理技术,该技术适用于宽行密株栽培模式的梨园。
关键词 干旱区 省力化 梨园 水肥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体休眠期前苹果花芽对低温早期响应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田玉珍 党兆霞 +5 位作者 吕前前 毛娟 褚明宇 马宗桓 左存武 陈佰鸿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5-624,共10页
【目的】从总体上了解苹果花芽早期响应低温信号的基因表达情况,以期了解苹果休眠期花芽早期反应的分子网络,从而为苹果抗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树体休眠前收集花芽,低温(4℃)处理45 min(T1)、90 min(T2)和240 min(T3),常温... 【目的】从总体上了解苹果花芽早期响应低温信号的基因表达情况,以期了解苹果休眠期花芽早期反应的分子网络,从而为苹果抗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树体休眠前收集花芽,低温(4℃)处理45 min(T1)、90 min(T2)和240 min(T3),常温处理为对照(T0),利用转录组技术分析了树体休眠前苹果花芽响应低温信号早期的基因表达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进行数据验证。【结果】与对照相比,T1、T2和T3分别获得237、508和990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GO富集分析表明:处理前期的DEGs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有关的代谢、单体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而后期主要涉及刺激反应、胁迫响应和DNA的转录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参与了"植物-病原菌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其中,在响应低温信号后,参与钙调素/钙调素类蛋白(Ca2+–CaM/CML)代谢的基因MDP0000808334、MDP0000263349等及参与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和赤霉素(Gibberellin,GA)信号代谢的基因MDP0000189486、MDP0000122792和MDP0000287039等上调表达显著。【结论】Ca2+信号通路可能主要参与了苹果花芽的冷响应过程。此外,ABA、BR和GA等激素可能在苹果花芽响应低温信号中也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花芽 低温 转录组 Ca2+信号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_3对‘黄冠梨’冷藏期间品质变化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鑫 颉敏华 +5 位作者 毕淑海 牛济军 吴小华 陈柏 王学喜 景鑫鑫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3-220,230,共9页
【目的】为探究‘黄冠梨’发育期GA_3处理对其贮藏性能的影响.【方法】以‘黄冠梨’果实为试材,研究幼果期果柄涂抹GA_3对果实冷藏期间品质变化及病害发生情况.【结果】GA_3处理能显著(P<0.05)降低果实贮藏前期的呼吸速率,冷藏4个月... 【目的】为探究‘黄冠梨’发育期GA_3处理对其贮藏性能的影响.【方法】以‘黄冠梨’果实为试材,研究幼果期果柄涂抹GA_3对果实冷藏期间品质变化及病害发生情况.【结果】GA_3处理能显著(P<0.05)降低果实贮藏前期的呼吸速率,冷藏4个月,果实呼吸速率为40.92mg/kg/h,较同期对照降低28.7%;GA_3处理极显著(P<0.01)抑制了整个贮藏期间果实乙烯的释放,同时保持了贮藏期间果实可滴定酸及VC含量,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还原糖的变化无显著影响,冷藏8个月时,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较同期对照低50.1%,可滴定酸及VC含量分别较同期对照升高20.8%和19.2%;GA_3处理还可极显著(P<0.01)抑制果实果心褐变,但却极显著(P<0.01)加重了果实鸡爪病发病程度,冷藏8个月时,果实褐心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较对照低50%,鸡爪发病率与发病指数分别较对照果实高100.0%和120.0%.【结论】GA_3处理极显著抑制了冷藏期间‘黄冠梨’果实乙烯的释放,在较好的保持了贮藏期间果实的品质的同时,可抑制果实果心褐变,但加重了果实鸡爪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3黄冠梨冷藏 品质变化 鸡爪病 褐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设施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史星雲 王向红 +6 位作者 金娜 何彩 王鑫 王多文 牟德生 李强 徐珊珊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44,共5页
为探明褪黑素对鲜食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为褪黑素改善果实品质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红地球’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设施延后栽培模式,在葡萄转色前,采用50、100、200、500μmol/L褪黑素水溶液进行全树喷施2次,以喷... 为探明褪黑素对鲜食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为褪黑素改善果实品质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红地球’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设施延后栽培模式,在葡萄转色前,采用50、100、200、500μmol/L褪黑素水溶液进行全树喷施2次,以喷清水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对葡萄果实形态指标(单粒重、纵横径和果形指数)、果皮色泽(L*、a*、b*)、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以及酚类物质(总酚、黄酮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间的果实品质各指标(果形指数、果皮色泽除外)与对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褪黑素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果实单粒重、纵径,增加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并且有利于果实中酚类物质(总酚、黄酮和花色苷)积累,降低果实横径和可滴定酸含量;尤以100μmol/L褪黑素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最大、效果最明显。综合分析认为,在葡萄转色前喷施褪黑素,可以改善设施延后栽培‘红地球’果实品质,其中以100μmol/L褪黑素处理对改善‘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红地球' 果实品质 延后栽培 褪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