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用有机肥对当归药材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肖婉君 郭凤霞 +6 位作者 陈垣 刘兰兰 陈永中 焦旭升 张碧全 白刚 金建琴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9-199,共11页
为了探寻有机肥对当归成药栽培的影响,采用黑膜覆盖栽培,基施纯有机肥(O,2000 kg·hm^(-2))、纯化肥(C,磷酸二铵,420 kg·hm^(-2))、减半量化肥增施有机肥[1/2(O+C)],以不施肥为对照(CK),栽培期测定早期抽薹率、发病率、药材产... 为了探寻有机肥对当归成药栽培的影响,采用黑膜覆盖栽培,基施纯有机肥(O,2000 kg·hm^(-2))、纯化肥(C,磷酸二铵,420 kg·hm^(-2))、减半量化肥增施有机肥[1/2(O+C)],以不施肥为对照(CK),栽培期测定早期抽薹率、发病率、药材产量和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纯有机肥栽培当归早期抽薹率为8.0%,分别较CK、1/2(O+C)和C降低19.4%、15.2%和7.1%。药材产量则相反,O、C和1/2(O+C)栽培当归药材产量相当,鲜产量分别较CK提高105.9%、84.6%和78.2%。纯有机肥栽培当归根最长,侧根最多,单根最重,药材产量最高。化肥对根的增粗作用最大,但含水量高,根病率高,发病重。不同施肥每hm^(2)鲜药材产量与综合评价指数大小顺序一致,依次为O(9220.6 kg,0.926)>C(9038.5 kg,0.610)>1/2(O+C)(8728.4 kg,0.481)>CK(4897.4 kg,0.190)。每hm^(2)干药材产量排序为O(3149.2 kg)>1/2(O+C)(3098.7 kg)>C(2909.2 kg)>CK(1707.0 kg),与经济收益一致。在岷县道地产区黑膜覆盖栽培,纯施有机肥对当归药材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可有效降低早薹率、根病率和发病程度,改善药材性状,提高药材产量和质量,在当归标准化栽培中可推广应用,以改变当归依赖化肥的生产现状,促进绿色有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有机肥 药材产量 根性状 抗病性 早期抽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县生荒地和熟地育成当归苗抗逆生理特性的差异 被引量:18
2
作者 白刚 郭凤霞 +2 位作者 陈垣 袁洪超 肖婉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6-95,共10页
当归采用生荒地的传统育苗方式造成生境恶化,熟地连作迎茬使当归栽培成效下降。在当归道地产区甘肃省岷县熟地栽培当归后依次轮作豌豆-黄芪,培育双豆茬口再进行当归育苗。以生荒地育苗为对照,通过测定种苗生理抗逆指标,成药期统计成活... 当归采用生荒地的传统育苗方式造成生境恶化,熟地连作迎茬使当归栽培成效下降。在当归道地产区甘肃省岷县熟地栽培当归后依次轮作豌豆-黄芪,培育双豆茬口再进行当归育苗。以生荒地育苗为对照,通过测定种苗生理抗逆指标,成药期统计成活率和早期抽薹率,旨在揭示生荒地和双豆作物轮作熟地育成当归苗的抗逆性差异,为探寻适宜当归熟地育苗的轮作茬口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标。结果表明,熟地豌豆-黄芪间茬育成当归苗根系相对电导率、氨基酸泄漏率、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自动氧化速率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与生荒地育成苗的差异性不显著。尽管生荒地育成苗的根系氨基酸泄漏率和自氧速率较低,CAT活性较高,早期抽薹率降低5.32%,但双豆间茬熟地育成苗根系相对电导率更低,SOD和POD活性更高,使MDA维持在较低浓度范围,越冬后根病率下降3.33%,病指下降3.06%,移栽后返青势更强,较生荒地苗返青率提高7.52%,成药率提高11.39%。因此,岷县当归道地产区熟地栽培当归后,经豌豆-黄芪双豆科轮作再行当归育苗可有效改善当归苗的生理抗逆性,减轻根际自毒作用,获得优质种苗,育苗期提倡有机栽培,加强田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生荒地 熟地 育苗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Ca2+调控野生抚育独一味幼株抗寒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沙洁 陈垣 +2 位作者 郭凤霞 白刚 周传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1,共11页
独一味是青藏高原区濒危保护药用植物,幼株抗寒性较差,为揭示外源Ca^2+对调控野生抚育独一味幼株抗寒效应,对甘肃玛曲县野生抚育的独一味幼株带土坨全株移植培养盆,采用不同浓度CaCl2溶液(0,5,10,15,20和25 mmol·L^-1)喷施,以喷蒸... 独一味是青藏高原区濒危保护药用植物,幼株抗寒性较差,为揭示外源Ca^2+对调控野生抚育独一味幼株抗寒效应,对甘肃玛曲县野生抚育的独一味幼株带土坨全株移植培养盆,采用不同浓度CaCl2溶液(0,5,10,15,20和25 mmol·L^-1)喷施,以喷蒸馏水为对照,然后将培养盆分别置于4,0和-4℃处理24 h,对照留置25℃,处理结束测定叶片膜稳态性、渗透调节机能、膜质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根系三苯基氯化四氮唑还原活力等抗逆指标,旨在探寻提高野生独一味幼株抗寒性的栽培生理调控方法,为独一味野生抚育和驯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外源钙对低温处理后独一味抗逆指标具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因处理浓度的不同而异,以喷施15 mmol·L^-1 CaCl2的作用效果最佳,可通过调控叶片可溶性糖和抗氧化酶活性保护膜系统的稳态性和完整性,使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增强了根系活力,有效提高了野生独一味幼株的抗寒性,在独一味野生抚育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外源CA^2+ 抗寒性 生理特性 作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茬口对土壤特性及熟地当归育苗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5
4
作者 白刚 郭凤霞 +3 位作者 陈垣 袁洪超 姜小凤 甄世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1-712,共12页
利用高寒草甸生荒地进行当归育苗的传统方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为了探讨农茬口调控土壤特性继而影响后茬当归育苗的效应,在道地产区甘肃省卓尼县熟地培育农作物茬口后进行当归育苗,测定育苗期土壤特性、成苗数和产量。结果表明,农茬... 利用高寒草甸生荒地进行当归育苗的传统方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为了探讨农茬口调控土壤特性继而影响后茬当归育苗的效应,在道地产区甘肃省卓尼县熟地培育农作物茬口后进行当归育苗,测定育苗期土壤特性、成苗数和产量。结果表明,农茬口对后茬当归育苗田土壤特性具有显著影响,与休耕茬田比较,马铃薯、油菜、蚕豆茬田土壤电导率极显著降低, pH显著提高,青稞茬田土壤pH和电导率均降低,农茬口极显著提高了后茬土壤阳离子含量,降低了阴离子含量。各茬口土壤K^+含量依次为青稞>蚕豆>油菜>马铃薯>休耕, Na^+含量为马铃薯>青稞>蚕豆>油菜和休耕, Cl^-含量为休耕>马铃薯>青稞>油菜>蚕豆。随土层加深,紧实度增加,孔隙度减少,含水量随土层和茬口而异。0~15 cm土层的土质疏松且含水量高则有利于保苗。当归成苗数和苗产量与土壤电导率、Cl^-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苗产量与pH、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5~10 cm土层容重呈显著负相关;苗数与0~5 cm土层总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各茬口育成苗产量排序与综合评价指数顺序一致,综合评价指数依次为蚕豆(0.986)>油菜(0.682)>青稞(0.668)>马铃薯(0.297)>休耕(0.159)。因此,优异的茬口特性可优化当归幼苗赖以生存的农田土壤环境,改善土壤性质,富集营养,促生保苗,蚕豆茬口更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茬口 熟地 当归 育苗 土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丸粒化对党参农艺性状及药材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碧全 陈垣 +3 位作者 郭凤霞 蔡子平 焦旭升 王红燕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2期82-89,共8页
【目的】研究丸粒化党参种子工厂化育成种苗的成药特性及药材产量。【方法】选用生荒土为填充剂,添加不同浓度(0,0.2,0.4和0.6%,对应处理为WG_(1)、WG_(2)、WG_(3)、WG_(4))桃胶粉作为粘合剂,对党参种子丸粒化处理,以普通种子为对照(CK)... 【目的】研究丸粒化党参种子工厂化育成种苗的成药特性及药材产量。【方法】选用生荒土为填充剂,添加不同浓度(0,0.2,0.4和0.6%,对应处理为WG_(1)、WG_(2)、WG_(3)、WG_(4))桃胶粉作为粘合剂,对党参种子丸粒化处理,以普通种子为对照(CK),采用工厂化机械穴盘育苗及大田成药栽培。【结果】当粘合剂浓度为0.2%~0.4%时种子丸粒易成形,与CK相比较,种子丸粒化不同程度提高了党参工厂化育苗的成苗率,WG_(3)和WG_(2)成苗率分别提高24.3%和18.0%,WG_(4)提高15.0%。成药生长期也表现出种子丸粒化的优势,WG_(2)种苗返青率显著提高8.3%,WG_(3)和WG_(4)分别提高6.7%和3.3%.粘合剂浓度为0.2%~0.4%时党参成药后药材个体质量较优异,折干率高,药材鲜产量差异性较为显著,WG_(2)、WG_(3)和WG_(4)药材鲜产量分别为9133、8920、8653kg/hm^(2)、较CK分别提高11.6%、9.0%和7.3%。而WG_(1)种子成苗率、种苗返青率及成药产量均与CK相当。利用10个成苗和成药性状指标计算的综合指数大小依次为WG_(2)(0.9567)>WG_(3)(0.6247)>WG_(4)(0.5732)>CK(0.2863)>WG_(1)(0.0043)。【结论】党参种子丸粒化以生荒土为填充剂,添加0.2%~0.4%的粘合剂丸粒效果最佳,可有效提高党参成苗率和种苗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种子丸粒化 育苗 药材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隆土壤消毒对党参育苗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红燕 陈垣 +3 位作者 郭凤霞 焦旭升 张碧全 刘慧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27-1837,共11页
为了探寻党参育苗田杂草防控途径,在甘肃省宕昌县党参主产区采用含98%棉隆微粒剂对土壤消毒(F)后进行党参育苗,以未消毒处理为对照(CK),出苗后定期比较两育苗田杂草群落消长动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未消毒对照田发生杂草14种(10科14... 为了探寻党参育苗田杂草防控途径,在甘肃省宕昌县党参主产区采用含98%棉隆微粒剂对土壤消毒(F)后进行党参育苗,以未消毒处理为对照(CK),出苗后定期比较两育苗田杂草群落消长动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未消毒对照田发生杂草14种(10科14属),优势杂草有一年生鹅肠菜、狗尾草、多年生刺儿菜、田旋花和长裂苦苣菜。消毒田与未消毒对照田杂草群落相似度(WCs)为83.3%;与未消毒对照田相比较,消毒田出苗期杂草减少5种,生长期减少3种(萹蓄、灰绿藜和细果角茴香),平均减少39.8%;平均出苗期和生长期杂草群落WCs降低18.9%。2)土壤消毒使党参育苗前期杂草多样性降低,恶性杂草种群丰度降低,并显著抑制其再生力。3)土壤消毒可有效降低杂草发生密度,尤其一年生杂草鹅肠菜、狗尾草。消毒田较未消毒对照田6月上旬杂草减少477株∙m^(−2),6月下旬至10月减少143株∙m^(−2),杂草平均密度和鲜生物量分别降低89.0%和77.5%;育苗前期可显著抑制鹅肠菜、心叶野荞麦等有性繁殖杂草的初生量,后期可显著抑制长裂苦苣菜、田旋花等多年生兼性繁殖杂草的再生力。研究结果表明,播前采用98%棉隆微粒剂土壤消毒可有效抑制并减轻党参育苗田一年生杂草危害程度,但对多年生深根系杂草需配合及早除草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育苗 棉隆 土壤消毒 杂草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栽培条件下种苗大小对党参成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兰兰 郭凤霞 +4 位作者 陈垣 陈永中 王红燕 张碧全 郭爱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02-1912,共11页
生态栽培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党参种苗大小参差不齐,为了探明种苗大小对其成药特性的影响,将种苗分为大苗(BS)、中苗(MS)、小苗(SS)和特小苗(SLS),并进行全程有机肥栽培,系统比较各级种苗的成药产量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大小种... 生态栽培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党参种苗大小参差不齐,为了探明种苗大小对其成药特性的影响,将种苗分为大苗(BS)、中苗(MS)、小苗(SS)和特小苗(SLS),并进行全程有机肥栽培,系统比较各级种苗的成药产量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大小种苗返青后阶段性异速生长趋势明显,种苗越大返青越早,前期长势越强中后期减弱越明显,侧根数显著增加,根显著伸长,根含水量高,发病率越高;而种苗越小返青率越低,但返青株抗病性越强,成活率越高,前期长势弱但中后期加快。不同大小种苗的成药株个体和群体的产量差异并不显著,平均鲜药材产量MS组最高(8225.1 kg·hm^(-2)),SS组次之(8125.0 kg·hm^(-2)),较BS组分别提高23.4%和21.9%,较SLS组分别提高45.2%和43.4%;平均干药材产量SS组最高(2938.1 kg·hm^(-2)),MS组次之(2681.1 kg·hm^(-2)),较BS组分别提高37.8%和25.7%,较SLS组分别提高53.6%和40.1%。各级种苗成药根发病率差异性虽不显著,但发病程度差异性极显著,MS和BS的病情指数分别为4.66%和2.93%,均较SLS(1.32%)和SS(0.97%)极显著增大(P<0.01)。综评指数排序为SS(0.734)>SLS(0.636)>MS(0.409)>BS(0.282)。这说明有机栽培党参药材产出性能并不随种苗增大而提高,党参种苗可塑性强,在成药期建植策略不同,研究结果打破了对党参种苗选留的传统认知,建议生产上不盲目追求大苗,轻易淘汰特小苗,特小苗可适当增加移栽密度和生态防鸟虫提高返青率,大苗可适当降低移栽密度或搭架提高返青株成活率,有效提高党参的生态有机栽培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种苗大小 有机栽培 药材产量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纹党参药材品质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焦红红 陈杰 +1 位作者 李波 白德涛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11期73-74,共2页
探讨纹党参药材品质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其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由于受到产地、种子种苗、采收时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年来纹党参品质出现退化现象,但是目前关于气候、栽培、产地加工、包装仓储等各因素对纹党参药材质量影响的研究基础... 探讨纹党参药材品质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其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由于受到产地、种子种苗、采收时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年来纹党参品质出现退化现象,但是目前关于气候、栽培、产地加工、包装仓储等各因素对纹党参药材质量影响的研究基础薄弱,已有研究成果少,不能为生产实践提供更充足的科学依据,未来需要加强在栽培、生境、遗传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以提高纹党参品质,做好纹党参这一优势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党参 药材 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