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草药种植土壤中农药残留的分析与降解研究现状
被引量:
1
1
作者
高帆
景琪
+4 位作者
尹凯
石玉存
王瑞琼
杜丽东
吴国泰
《南方农机》
2025年第5期1-7,26,共8页
【目的】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对土壤环境和中药材品质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在严格遵守国家对高毒农药禁限制使用规定的同时,研究常用低毒农药在中草药种植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规律尤为迫切。【方法】聚焦常用于中草药种植的有机氯...
【目的】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对土壤环境和中药材品质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在严格遵守国家对高毒农药禁限制使用规定的同时,研究常用低毒农药在中草药种植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规律尤为迫切。【方法】聚焦常用于中草药种植的有机氯类农药(OCPs)、有机磷类农药(OPs)、氨基甲酸酯类农药(Carbamates)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ethroids),分析了中药材种植土壤中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包括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以及光化学降解、化学降解、生物降解等农药残留降解方式。【结果】目前农药残留降解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由于土壤中的农药降解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中草药种植土壤的生态恢复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除农药监管机构加大农药残留检测、控制力度外,还要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生产者自身的质量安全意识,引导其自觉遵守国家有关农药使用的法律法规,实施中草药绿色标准化种植。【结论】未来仍需积极吸收其他农作物和国外先进的农药残留降解技术,为控制中草药农药残留提供绿色发展的新途径,提升中草药的质量、安全性和品质,为中草药种植土壤保护和中药材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土壤污染
农药残留
降解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掌叶大黄地上茎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仲楠
魏家艳
+3 位作者
张国玉
熊继东
强宇靖
李芸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21-4126,共6页
目的 优化掌叶大黄地上茎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抑菌活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总有机酸含量和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打孔法评价提取物对大...
目的 优化掌叶大黄地上茎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抑菌活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总有机酸含量和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打孔法评价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结果 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1 h,料液比1∶12,综合评分为78.57分。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分别为1 000、 125、 250、 1 000、 250 mg/mL。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掌叶大黄地上茎。该部位提取物对5种常见致病菌均有抑制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叶大黄地上茎
提取工艺
抑菌作用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打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花角蒿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贠小杰
马岁洋
+5 位作者
胡训鹏
郑品康
王智勇
杨秀娟
段国建
李硕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8-134,共7页
以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陕西)不同产地的20份黄花角蒿种子为试验材料,依据中药材种子检验规程对不同产地的黄花角蒿种子进行形态特征描述,对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含水量、千粒重、生活力、发芽率等指标进行测定。采用相关性分...
以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陕西)不同产地的20份黄花角蒿种子为试验材料,依据中药材种子检验规程对不同产地的黄花角蒿种子进行形态特征描述,对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含水量、千粒重、生活力、发芽率等指标进行测定。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生产实践,初步制定黄花角蒿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黄花角蒿种子质量等级可划分为三个等级,Ⅰ级种子:千粒重≥0.40 g、生活力≥84%、发芽率≥84%;Ⅱ级种子:千粒重>0.34 g~<0.40 g、生活力>55%~<84%、发芽率>60%~<84%;Ⅲ级种子:千粒重≤0.34 g、生活力≤55%、发芽率≤60%。黄花角蒿种子千粒重、生活力和发芽率可作为黄花角蒿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角蒿
质量分级标准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草药种植土壤中农药残留的分析与降解研究现状
被引量:
1
1
作者
高帆
景琪
尹凯
石玉存
王瑞琼
杜丽东
吴国泰
机构
甘肃
中医药大学
药
学院
甘肃
中医药大学
附属医院
甘肃中医药大学陇药产业创新研究院
西北中藏
药
省部共建协同
创新
中心
甘肃
省中
药
药
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南方农机》
2025年第5期1-7,2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成分群-代谢组-AQPs谱探讨生当归润肠通便和土炒当归固肠止泻的性-效-物关系”(82260772)
甘肃省科技计划科技特派员(基地)专项“锌钛狼牙棒的研制及降解中药材种植土壤农药残留的应用示范研究”(23CXNA0043)。
文摘
【目的】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对土壤环境和中药材品质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在严格遵守国家对高毒农药禁限制使用规定的同时,研究常用低毒农药在中草药种植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规律尤为迫切。【方法】聚焦常用于中草药种植的有机氯类农药(OCPs)、有机磷类农药(OPs)、氨基甲酸酯类农药(Carbamates)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ethroids),分析了中药材种植土壤中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包括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以及光化学降解、化学降解、生物降解等农药残留降解方式。【结果】目前农药残留降解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由于土壤中的农药降解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中草药种植土壤的生态恢复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除农药监管机构加大农药残留检测、控制力度外,还要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生产者自身的质量安全意识,引导其自觉遵守国家有关农药使用的法律法规,实施中草药绿色标准化种植。【结论】未来仍需积极吸收其他农作物和国外先进的农药残留降解技术,为控制中草药农药残留提供绿色发展的新途径,提升中草药的质量、安全性和品质,为中草药种植土壤保护和中药材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草药
土壤污染
农药残留
降解方式
分类号
R282 [医药卫生—中药学]
S481.8 [农业科学—农药学]
S156.99 [农业科学—土壤学]
Q-1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掌叶大黄地上茎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仲楠
魏家艳
张国玉
熊继东
强宇靖
李芸
机构
甘肃中医药大学陇药产业创新研究院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21-4126,共6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YF5FA132)。
文摘
目的 优化掌叶大黄地上茎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抑菌活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总有机酸含量和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打孔法评价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结果 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1 h,料液比1∶12,综合评分为78.57分。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分别为1 000、 125、 250、 1 000、 250 mg/mL。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掌叶大黄地上茎。该部位提取物对5种常见致病菌均有抑制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最强。
关键词
掌叶大黄地上茎
提取工艺
抑菌作用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打孔法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花角蒿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贠小杰
马岁洋
胡训鹏
郑品康
王智勇
杨秀娟
段国建
李硕
机构
甘肃
中医药大学
西北中藏
药
省部共建协同
创新
中心
甘肃中医药大学陇药产业创新研究院
甘肃
省中
药
现代制
药
工程
研究院
有限公司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8-13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60713,82160750,82160755)
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2021A-079)
+3 种基金
甘肃省中医药科研课题(GZKZ-2021-7)
甘肃省科技厅项目(自然科学基金23JRRA1716,基础研究创新群体21JR7RA569,青年科技基金20JR10RA331)
甘肃省中药原料质量建设(998/9983999916)
基于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人才培养平台构建(202402)。
文摘
以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陕西)不同产地的20份黄花角蒿种子为试验材料,依据中药材种子检验规程对不同产地的黄花角蒿种子进行形态特征描述,对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含水量、千粒重、生活力、发芽率等指标进行测定。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生产实践,初步制定黄花角蒿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黄花角蒿种子质量等级可划分为三个等级,Ⅰ级种子:千粒重≥0.40 g、生活力≥84%、发芽率≥84%;Ⅱ级种子:千粒重>0.34 g~<0.40 g、生活力>55%~<84%、发芽率>60%~<84%;Ⅲ级种子:千粒重≤0.34 g、生活力≤55%、发芽率≤60%。黄花角蒿种子千粒重、生活力和发芽率可作为黄花角蒿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
关键词
黄花角蒿
质量分级标准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Incarvillea sinensis var.przewalskii
qualit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cluster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草药种植土壤中农药残留的分析与降解研究现状
高帆
景琪
尹凯
石玉存
王瑞琼
杜丽东
吴国泰
《南方农机》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掌叶大黄地上茎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仲楠
魏家艳
张国玉
熊继东
强宇靖
李芸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花角蒿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贠小杰
马岁洋
胡训鹏
郑品康
王智勇
杨秀娟
段国建
李硕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